【精】《烏塔》讀后感15篇
讀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于自己的讀書感悟,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后感,把你的收獲和感想記錄下來吧。可是讀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烏塔》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烏塔》讀后感1
每個孩子都會長大,離開媽媽和爸爸,自己找一份好的工作,自己成家立業。
烏塔是個德國小女孩,今年 4歲,她準備用三年的時間游遍歐洲。她勇敢,堅強,自強自立,勇猛,有耐心,是個勇敢的女孩。
有時,媽媽會叫我拖地,可是,我就是從蜜罐子里出來的,哪回拖呀!在媽媽的`指導下,我終于學會了拖地,還越拖越有勁兒,一下就拖完了,我問媽媽:“還有事干嗎?”媽媽氣喘吁吁的說:“沒事干了!看會兒電視吧!”我心想:媽媽一定很辛苦吧!我無聊極了,便拉起掃把掃了起來。媽媽見了,笑瞇瞇的說:“會做事了,但是,你還小呢!”我嘟起小嘴說道:“我已經長大了耶!不再是嬌寶寶了!”
媽媽,您該放手了,我不愿意當一只不會飛翔的小鳥,如果不會飛,就會一輩子呆在籠子里,而不會在天空中翱翔!
媽媽放手吧!
《烏塔》讀后感2
烏塔這篇課文講了一個十四歲的小女孩去歐洲旅行,故事中最讓我吃驚的是她獨自一個人去了那么多地方:法國、瑞士、奧地利,在意大利還去了威尼斯、米蘭、佛羅倫薩,現居羅馬,最好還要去希臘,真了不起。她為了這次旅行用了整整三年的時間設計了旅行路線,還看了有關這些國家的資料。
我從這一點看到烏塔是個自理能力很強的的孩子,要不怎么會一個人單獨出門呢?回頭看看我們身邊的孩子,就是小小的'湖州也不敢一個人出門。再說歐洲有十幾個國家,好幾種不同的語言,但烏塔呢,一點也不感到害怕,照樣一個人去旅行。哪像我們中國的孩子整天像關在鳥籠的小鳥,一點膽量都沒有。只會一個人趴在床上,一邊吃糖,一邊看厚厚的書。一對比就可以看出烏塔是個有主見、有膽量、有志氣的孩子。
我們這一代是祖國的未來,將來要擔負國家的興旺與發展,只有從小培養獨立的能力,將來才能在面對困難時不低頭,我有理由相信,只要我們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我們一定能克服困難,把自己培養成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才。
《烏塔》讀后感3
前幾天,我讀了《烏塔》這篇文章,文中的烏塔是一個十幾歲的小女孩,可卻自己一人游歷歐洲,真是令人稱奇。
烏塔在旅行時,為了保證自己的安全,每到一地就先查一下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在遇到危險時保證自己的安全。為了不讓家人擔心,不幾天她就會給家里寄張明信片,讓家人放心。她用了三年時間準備這次旅行,閱讀了大量有關書籍,為了掙旅費,烏塔早出晚歸,十分辛苦,因為,烏塔要向目標奮斗!
我們中國的孩子跟烏塔的生活相比,是那么平淡無奇,我們就好比是那溫室里的小草,雖在幸福之中,卻失去自由。在我們出生之后,所以家務都由父母承擔,自己的任務只是學習,想干家務都會被謝絕,個個都變成了十足的書呆子,真可謂“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呀!就拿我來說吧,如果想要出去玩,爸爸媽媽就一定會帶著吃的.喝的,拎著大包小包跟著我。我放學只要晚回家一小會,爸爸媽媽就一定會急得不得了。我想問問你們,如果你們的孩子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到彩虹?
花盆里長不出蒼松,鳥籠里飛不出雄鷹。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請家長給孩子們一片自由的天空吧!讓孩子在屬于自己的天空下,自由的飛翔!作文
《烏塔》讀后感4
愛,不是讓孩子一個人關在家里,像一只飛不出籠子的鳥兒,而是漸漸地放手,讓孩子學會獨立。從課文《烏塔》中,我明白了:愛是讓孩子自力更生。
文中小姑娘烏塔是一個有時間觀念、自力更生的小學生,有許多優點的德國人。她14歲時,竟一個人出國到一些陌生的國家游玩。如果換成中國孩子,家長絕不會讓他一人獨自走出家門,就連上學也要一個人保護著安全送到校,何況是出國呀!
外國孩子,一歲左右就要自己扔尿布,而中國孩子這時候在學認字。比一比,如果再給舉一些例子,你們會感覺中國孩子只是一個只會死讀書的機器,不會自己動手。而外國孩子就很獨立,既會認真讀書,又會干些我們不會做的事。在外國人眼里,我們只是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只會讀書的孩子。
同學們,你們想這樣永遠當一只飛不出籠子的.鳥兒嗎?那就讓我們所有人都行動起來,讓爸爸媽媽等長輩換位思考,讓他們也讓我們學會烏塔的種種優點。因為我們已經長大了,不想讓你們的“錯愛之鎖”把我們永遠鎖在籠子里,讓我們成為一只永遠沒有自己想法的人!我愿在以后的日子里,成為一只在天空中自由翱翔的雄鷹!請讓我們獨立吧!像烏塔一樣!
《烏塔》讀后感5
在學校,我們學了一篇課文:烏塔。課文講述的是一個14歲的德國女孩:烏塔,獨自游歷歐洲,她從11歲時,就翻閱了很多有關書籍,并且在星期六、星期天,去打工賺錢。
課文還主要寫出了她的獨立性很強。我覺得,烏塔是一個很了不起的女孩。在他/她們外國,教育方法和我們完全不同。在外國,父母從小培養他們的獨立性。老師也在學校給他們減壓力,讓他/她們閱讀一些異國的書。而在我們中國,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孩子從小到大都是在父母及長輩的呵護中長大的,在中國,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是父母膩愛孩子的一個很普遍的`現象!,到這里,我卻不忍心去批評他們了, 因為他們是真的太愛自己的孩子了!愛自己的孩子有錯嗎?沒錯,可方法錯了!因為孩子終歸要長大的,總有一天要離開父母的懷抱,可你讓一個沒有學會獨立生活的‘孩子’怎么去自己生活!
讀了《烏塔》這篇課文,我徹底懂得了:“一個人從小就要學會面對困難,自己遇到的問題,自己解決。”要在生活中不斷的鍛煉自己,去磨練自己的意志,遇到困難,能自己完成的就自己完成,盡量不去尋求父母的幫助。
我要從現在做起 從一件小事做起,向烏塔學習!
《烏塔》讀后感6
今天,我讀了烏塔一篇課文,課文寫的是一個14歲的女孩一人游歐洲,她獨立自主而我們就像被關在籠子里快窒息的'小鳥,我們是多么渴望能夠在窗外的藍天上自由的飛翔。家長愛我們,但那是溺愛。
我知道一個真實的故事,我們家院子里有一個大姐姐,她考上了西安交通大學,但因為在家里,她不整理房間,不洗自己的衣服,也不和別的小朋友溝通,家務事她也一概不管,她媽媽只讓她學習,星期六、星期天她媽媽也不讓她干家務,只讓她上補習班,所以她成了十足的書呆子。她去上大學,不會自己洗碗,不會自己疊被子,但別人都會,她就有了別人什么都會,而我卻什么都不會的心理,她自己因為承愛不住壓力,所以精神失常了。
我要告訴和我同齡每一個人的家長,給孩子撐起一片獨立自主的藍天,讓孩子有自由的空間,那么,中國的孩子也能像烏塔那樣,獨立自主,自力自強。
陜西省銅川市七一路小學四年級:袁一笛
《烏塔》讀后感7
今天,我讀了《烏塔》這篇課文,本文講述了一個叫烏塔的小姑娘,自己掙錢單獨一個人出去旅游的故事。
讀完課文,我掩卷沉思,烏塔為掙旅費,利用周末去幫人發廣告,假期幫人陪小孩。而我從沒想過要自己掙錢,反而想著法子花父母的錢,真叫人臉紅。我應該像烏塔一樣,從小學會自食其力。
烏塔獨自旅游,能把自己安排得妥妥當當,我雖然已經9歲了,但根本不知道怎樣來安排自己,什么事都要爸爸媽媽包辦,常常是丟三落四,找不到東西就找父母救援。和烏塔比起來,真是天壤之別呀!
烏塔和我們一樣,都是家里的寶貝。烏塔的爸爸媽媽能讓烏塔單獨出遠門,而我們的爸爸媽媽一般不放心自己的孩子一個人出遠門。讀了這些,我想對我們的'父母說:“請給我們一片獨立的天空吧!多給我們鍛煉的機會,這樣我們才會長得更茁壯。”
《烏塔》這篇課文真讓我受益匪淺啊!
《烏塔》讀后感8
前幾天,我們上了一篇課文,名叫《烏塔》,很有意思,當我讀了幾遍之后,真想大聲喊:“為什么中國的孩子不可以出遠門,難道‘安全’就是給孩子的愛嗎?”
在家里,我比任何人都清閑,我聽奶奶說過一個故事,一個同學考上了名牌大學,可是因為不會自己穿衣服而被迫轉學。可見,中國的孩子缺少的是“獨立”這個詞。
烏塔有親自品嘗生活中酸甜苦辣的體會,而我恰恰缺少這種親身體驗生活的經歷。是的,家長都愛孩子,許多孩子都十分依賴父母,為什么出現這樣的'事情呢?因為父母太寵愛孩子了,什么事都幫孩子做,總是不放心我們。為什么不給我們一次機會,讓我們體驗生活,因為我們總有一天要靠自己的力量展翅高飛。
我想對所有的孩子說:“主動地從父母的懷抱中走出來,找到一篇屬于自己的藍天,讓云朵在天空中飛翔,讓鳥兒在云中穿梭。”
《烏塔》讀后感9
最近,我讀了《烏塔》這篇課文,文中烏塔才14歲就敢獨自一人游歷歐洲,她的勇氣令我非常敬佩。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了,在“我”與烏塔的攀談中,“我”了解到烏塔一人游歷歐洲的故事,深受感觸。
烏塔她在家里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每到一個地方就先查警察局電話號碼。我頓時被烏塔充分的準備驚住了,要是我出門的話,我一定會讓爸爸媽媽給我準備一切的,我只需將父母為我準備好的東西帶著就可以出門了。從未想過自己設計路線或閱讀那個地方的.旅游指南,更不會查當地警察局的電話。就像我在離家不遠的地方玩,要是玩累了,只是給爸爸媽媽打個電話接我而已,從未想過自己回去,很依賴父母。而烏塔不一樣,烏塔是很獨立的人,能為這次旅行整整準備了三年。
她不僅獨立,還養成了節約的習慣,還去掙錢。我們卻都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
我要對同學們說,我們要向烏塔學習,我們也要節約,我們有時一個月的零花錢一天就花完了,一點也不節約,我們不能這樣。希望同學們能像烏塔一樣,做一個自強、自立的好少年。也希望家長也能給孩子適當的空間,鍛煉孩子的獨立能力。
《烏塔》讀后感10
讀了《烏塔》這篇文章,我思緒萬千。
《烏塔》這篇文章記敘的是“我”在羅馬認識了一位德國小姑娘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的事。她用了三年的時間準備這次旅行,閱讀了很多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為了掙這次的旅費,每個周末都去幫餐廳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里陪小孩玩。
小小年紀竟然有如此大的'膽量,真是不可思議。我很佩服烏塔的獨立和勇氣,和她相比,我真是慚愧不已,平時我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去個什么地方總是要在父母的帶領下,他們對我一點都不放心。即使有足夠的錢,我也沒勇氣獨自一人去那么遠的地方,就像溫室里的花朵,經不起風吹雨打,老是想依賴父母,遇到挫折就哭鼻子或哀聲嘆氣。
難道烏塔的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嗎?給不起旅費嗎?回答當然是否定的,他們這樣是想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
讀了這篇文章我決定要向烏塔學習那種獨立自主,不依靠父母,遇到困難知難而進,想辦法克服它戰勝它的精神,同時我也要告訴所有的父母,不要溺愛自己的孩子,放手讓我們去鍛煉,多出門見見世面,這樣才能在社會上立足。
《烏塔》讀后感11
一個十四歲學生獨自一人游歷全國,對許多人來說,是不可想象的事。但烏塔就是這樣做了。這種能力是我國小學生普遍不具備的。
為什么烏塔能獨自一人游全國?因為她在家里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危險時請求幫助……為了這次旅行,烏塔整整準備了三年,閱讀了很多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更令人吃驚的是,烏塔游歷全國,所有的旅費是她自己掙來的。為了掙旅費,每個周末去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里陪小孩玩。
孟子曾經說過“故人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佛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也就是說,只要經過艱苦磨練,歷經艱難險阻的人,才能可能擔當大任。
當今社會是充滿競爭的社會,將來要想在社會上立足并有所作為,必須從小有意識地培養自立自強的精神,經愛生活的種種考驗和磨煉,不做“溫室里的花朵”。要做生活的強者。如果從小嬌生慣養,將來走向社會淘汰。今天,讓我們對自己說:告別依賴,自立自強吧!
《烏塔》讀后感12
我們都是父母中的寶貝,父母都不會然我們都到一點傷害,哪怕有一點傷害,父母都會心急如焚的帶你去醫院,哪怕是小傷。父母都會著急,可是父母你們知道嗎?你們這樣是害了我們,不是愛我們,你們應該讓我們自己去創造未來,而不是我們的什么事情都要你們來扛。我們應該學會自己自理。
這是我讀了《烏塔》這篇文章后得出的'結論,它的主要講述了烏塔一個人獨自游歷歐洲的故事。烏塔為了這次旅行足足準備了三年的時間。還每到一地就查這里的警察局的電話,怕遇到危險時好求救,他這次旅費是靠分發報紙、看護別人的孩子掙來的錢,沒有拿家里一分錢。
我們應該為自己的行為反省。我們的行為和烏塔的行為真是天壤之別呀!我們都是在父母的溺愛中長大的,所以養成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
從這件事情中我知道我自己那時的自理能力有多差,每次都想爸爸媽媽來幫我做事情,可是我現在長大了,我自己的事情都會做了!
《烏塔》讀后感13
烏塔是一位德國的小女孩,趁暑假游歷歐洲,她用了三年時間做準備,自己掙旅費。中國的“我”聽了后,非常驚訝。沒想到一個14歲的孩子,竟然一個人游歷歐洲。而中國的孩子是很難做到的'。
我想到了我自己。我的媽媽非常愛我,因為我從小身體不好,媽媽什么事都舍不得給我做,這使我獨立生活方面很缺乏鍛煉。我現在讀四年級了,媽媽也開始擔心我以后長大如何一個人面對社會。所以現在開始,我要鍛煉自己,比如:一個人乘公交車,一個人去超市購物,一個去書店,幫媽媽做家務等等。
我知道我要做到像烏塔那樣還需要更多更多的鍛煉。不過,我很有信心!只要我努力,一定能行!我們中國的孩子只要有獨立生活的能力和自主意識也可以獨自旅游。所以我們要獨立起來,不能永遠依賴父母。
《烏塔》讀后感14
最近我們學習了《烏塔》這邊課文。
烏塔,一個十四歲的德國小姑娘。如果不是你親眼所見,你敢相信她一人獨自游了很多國家嗎?這對沒有出過遠門的孩子是絕對不敢想象的事。
為什么我們中國沒有這樣的例子呢?在中國,像烏塔這個年齡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寶貝,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很“愛”我們,不讓我們做任何事情,導致我們不會疊被子、洗衣服,甚至連衣服也不會自己穿。
父母的過分溺愛,使我們養成依賴的思想,讓我們成為溫室里的.花朵,籠中的小鳥,家長們,您們有沒有想過,如果您的孩子考上了大學,您還能去給他穿衣洗臉嗎?所以,那些把孩子緊鎖著的家長們,快打開“溺愛之鎖”,讓孩子們擁有一片獨立自主的藍天吧!
父母們,請放開你們的雙手,讓孩子們去自由自在地飛翔,讓他們自己去選擇人生的道路吧!
《烏塔》讀后感15
我在語文課本中學了《烏塔》這一課,講的是一個14歲的德國小姑娘獨自一人游歐洲的故事,體會到了她獨立的生活能力和自主獨立的精神。
我想,我們中國的孩子從小就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遇到一點兒不順心的事還大哭大鬧,根本不敢自己一個人去旅游,別說國外了,就連在省內的`一個旅游景點都不敢獨自去。文中的小女孩烏塔只有14歲,居然能單獨游歐洲,而且還不是伸手向爸爸媽媽要錢,而是用了三年時間掙來的錢。我覺得烏塔還很用心,不是只掙夠了錢就去的,她還閱讀了許多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危險和困難時請求幫助,再給家里拔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讓家人放心。
梁啟超爺爺說過: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我們中國的孩子也要從父母的呵護中獨立出來,增強獨立生活的能力,將來我們也能背著背包,踏出家門去看看這個世界。
【《烏塔》讀后感】相關文章:
從烏塔想到作文07-17
從烏塔想到的作文05-08
從《烏塔》想到的作文04-26
由烏塔想到的作文04-14
小學語文《烏塔》教學反思04-16
從《烏塔》想到的作文500字08-27
從《烏塔》想到的作文600字08-27
我和烏塔比童年作文02-23
從《烏塔》想到的作文15篇06-06
從烏塔想到的作文15篇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