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聽錢志亮教授講座心得體會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后,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于心,這樣有利于我們不斷提升自我。那么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聽錢志亮教授講座心得體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前幾個禮拜,我有幸聆聽并學習了北師大教授錢志亮的精彩講座,受益匪淺。聽了錢志亮教授的講座,不禁使我想起一句老話:“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一、語言上
聽了錢教授的報告,感受最深的是他的語言。幽默風趣,節奏變化抑揚頓挫,輕重緩急、緊慢疏密。聽了一整天的報告,亦無困倦之感。
聯想自己平時的課堂,雖然自己也在慢慢地向此方面努力,但與錢教授的語言相比,相差甚遠呀。聽著錢教授的講座,深深的體會到了老師的語言修養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的效率,趣味性的語言極富魅力。幽默的教師語言是課堂教學的催化劑,它既能補教材趣味性的不足,又能拉近師生的距離,達到情感的共鳴,使學生主動的接受知識,使學生的學習思維活動處于最佳狀態,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由此,不禁對自己說:加油,努力呀!
二、備課上
在精心備課環節上,自己做的也不好。沒有完全做到備課中還要備好“心境”一項。對這一方面我也感觸頗深,深知要上好一節好課,沒有處理好自己的情緒狀態是肯定不行的。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努力,爭取節節課做到用“精、氣、神”來感染學生,用飽滿的激情吸引學生。還會從“如果我是學生,我將怎樣學”這個角度替學生考慮周全,真正做到“以生為本”,進而準備相應的學習方法,訓練形式與課件與我的學生見面。
三、關愛學生上
受長期應試教育的影響,自身也往往也是喜歡成績好的學生多一點,而喜歡成績落后的學生少一點。聽了錢教授的報告,我深深的體會到了“蕓蕓眾生,常念,平等尊重”的含義。我也知道,要關愛每一位學生,特別是差生。更知道一個孩子學習的好壞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他有一個良好的品德,知道如何做一個合格的人,如何對父母、對老師的勞動有感恩之心,對班級、對集體、對社會有一個責任感。鑒于這種思想的指導,我平時會多發現學生身上好的一面并給予及時的表揚。相信,學生感受到了老師對他的關心和愛護了,我們之間的師生情誼自然也就更濃了。因為“大愛無言,只在身體力行。”
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小學教師,我會在吸取教育教學理論精華的同時,結合自己的語言,提高自身駕馭語言的能力。力爭用富有感召力的言行舉止,去愛去感染學生、感化學生,使學生在健康的環境中成長,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聽錢志亮教授講座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聽教授講座的心得體會03-10
聽名師講座心得體會08-23
聽教育講座心得體會02-19
聽數學講座心得體會02-13
聽創業講座心得體會11-26
聽師德講座心得體會12-08
聽專家講座心得體會12-11
聽心理講座心得體會04-19
聽教育講座的心得體會05-02
聽名師講座心得體會【經典】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