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歸途觀后感
當品味完一部影視作品后,大家一定收獲不少吧,在寫觀后感時,需要有自己獨特的視角和思考立場。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萬里歸途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萬里歸途觀后感 篇1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課堂上學這首詩時我知道這是一首表達思鄉之情的詩。今天我徹底明白了:或許只有身在異國他鄉,面對突發現象的時候,才會更加覺得祖國親切,才會因見到國人和國旗而淚流滿面。
這個國慶假,爸爸媽媽帶我去看了《萬里歸途》這部影片。看完之后我的心情是復雜的。這是一部既驚心動魄又感人至深的電影。影片講述的是努米亞共和國爆發內亂,前駐地外交官宗大偉與外交部新成員成朗受命前往協助撤僑。任務結束后,得知還有一批被困同胞前往邊境撤離點,兩位外交官放棄回家機會,逆行進入戰區。赤手空拳的外交官,穿越重重戰火和一望無際的荒漠,面對反叛軍的槍口,帶領同胞走出一條回家之路……這部影片的誕生讓每個生活在海外的中國人感受到了祖國的強大,也讓我們生活在祖國的.人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讓我感到難忘的第一個鏡頭是:一大批中國人在怒米亞每天面對的是周圍槍林彈雨,火光四起,耳邊槍炮轟鳴······當中國外交官宗大偉出現時,高舉喇叭喊道:“現在請大家把手上的國旗和護照舉起來了,我帶你們回家!”中國同胞們異口同聲地喊著:“回家!回家!回家!”這也一下子就把我帶進了電影里,帶進了那個年代里,是的,那個時候大家渴望的就是回家,就是能夠平安地歸來。就在大家慌亂的時候,悲觀的時候,國家就派人來了,或許我們設身處地地換位思考,就能明白此時此刻“國家”的概念是什么。
讓我難以忘記的第二個鏡頭是:宗大偉面對無數把槍指著,危險重重的時候,他拿出了中國人的氣概,堅定地拿印有中國字的“外交護照”霸氣地下車穿過人流,震懾住了叛軍分子,我被這一幕深深感動了。“中國護照”之所以有這么強大的威力,是因為背后有一個強大的祖國。國家強,在世界就有影響力。 我記得兩年前翻看媽媽文件袋,發現了一個護照,還不屑地說:“這有什么用!”是的,平時覺得自己手中的護照沒有什么特殘殊之處,但是當我們在海外面對危險的時候、無助的時候、遇到叛軍的時候,我們才能深刻體會到“中國護照”強大的威攝力。這個時候,我們才能更加深入體會到祖國永遠是我們最堅強的后盾。
電影的名稱叫《萬里歸途》,在爸爸媽媽的解說下,我更深入明白了無論我們海外的游子在世界的哪里,祖國都會永遠牽掛著他們,永遠是中國人在海外有尊嚴活著的堅強后盾。萬里歸途——我們的根在華下大地,葉落歸根,這是我們每個中國人應銘記的事,也是刻在骨子里的基因。
萬里歸途觀后感 篇2
看完整部電影,從故事性來說,它是一部根據真實撤僑事件改編的電影,沒有金手指,但仍然讓人心驚肉跳。但是故事的處理上,主要有兩處我覺得有點扯后腿。一個故事點,就是張譯為了找王迅他們被反叛軍抓走,這段情節據說有過刪減,所以在影院看著有點輕描淡寫的感覺,尤其外國老人的死(一臉和善一直堅持職責的司機),雖然是為了顯出張譯這個人物人性的弱點或者說每個人都會在生死之間選擇的怯懦,從而推進最后劇情張譯在同樣的選擇的時候,勇敢的面對而邁出那一步,但是故事的戲劇張力我總覺得缺那么點感覺,(可能因為刪減的緣故,網上看到的個別片段也沒有在影院看到。),第二個點,就是結局,反派頭領的死亡游戲(或者也可以說生存游戲),是一個騙局,這對他的部下來說應該是一種背叛,而且最后他的表現,足以讓那些叛軍殺死他,但是電影對他的結局點到為止(網上說叛軍首領應該是死了,只是片段被剪掉了)。相比較之下,這部電影前半段的節奏其實更好,尤其張譯和王俊凱司機三人去戰區找櫻桃的時候,星星點燈這首歌響起,莫名升起一種感動。
下面是我個人特別喜歡這部電影覺得值得觀看的點,看完電影,第一感覺,和平萬歲。這是一部反戰電影,我想起敘利亞、利比亞等國家的戰爭,遠比電影殘酷得多,想起網上的一句話:茍活的和平,也比戰爭好的太多了。
當活著也變成奢侈的'時候,當槍聲爆炸聲隨時隨刻響起的時候,當國家的政府已經無力保護它的人民的時候,活著是一種奇跡。
邊境官說,國家是信仰。以及他飽含熱淚的說,活著。還有司機說的,回家。中國外交官和所以滯留在外的中國同胞說回家。這部電影所有的表達已經通過他們抵達了目的地。
和平是偉大的且珍貴的存在,國安家在,國泰民安。
我時常覺得,祖國仿佛是一位飽經風霜的母親,它從戰爭中走過了那么些年,才走到了如今的位置,真的太不容易了。
沒有政治是完美的,沒有制度是完美的,外國的月亮也并不比本土的圓,人性不分古今中外,始終如此。
她不完美,但我仍舊心存感激,時刻熱愛,并且相信會越來越好。
萬里歸途觀后感 篇3
昨天晚上看了一部電影,國慶檔播出的主旋律電影《萬里歸途》,這部電影深深打動了我。
影片剛開始,就介紹了發生內亂的努米亞共和國的背景:整個國家發生動亂,保衛家園的政府軍,還有殘忍的反叛軍之間的戰斗,導致很多無辜的人流連失所,還有很多人員傷亡。
機敏的宗大偉、正直堅定的成朗還有善良體貼的白婳,他們帶領一群撤離的華僑,正在往指定的地點趕。
這部電影,我要站在主角宗大偉的角度去看,他是中國在努米亞的外交官,真正讓我敬佩的是,他在面對叛軍時的.表現,還有他如何去鼓勵華僑的那種勇氣。
宗大偉在電影里面說了很多謊話,但是說謊話是需要很大的擔當承擔的,他需要把每一個華僑給帶到安全的地點撤離。
他們被叛軍抓到的時候,叛軍首領想利用他中國外交官的身份,來承認他們叛軍的合法地位,但是被宗大偉拒絕了,這非常需要勇氣,還有考驗。
包括在整個劇的結尾時,他又被反叛軍給抓住,我清楚都記得他第一次跟反叛軍交鋒時,他努力的抖擻那拯救的衣領,以便使自己鎮定下來。還有這一次跟反叛軍的首領交鋒,他非常緊張,腿發抖。我非常知道他跟那種情況之下非常害怕,作為外交官,又不是軍人,但是這種勇氣來自于他對同胞的愛,來自于他的責任,來自于他的擔當。
電影當中還有一處細節我非常清楚,就是在成朗的帶領之下,撤離的華僑穿過沙漠,到達指定地點時那種激動的時刻。
有一位華僑親自計數了他們從出發地點到達指定地點的步數,總共是32萬6713步,期間,他們穿過了一望無際的沙漠,相互扶持,相互鼓勵,最終抵達了目的地。
看完這部電影之后,我覺得不是每一個國家都能夠有這種實力去撤出本國的華僑,我為祖國的強大感到驕傲,真心的體會到那句話:我們并非生在和平的時代,而是生在和平的國度。
我在想如果讓我去走那么長的沙漠距離,我肯定會絕望,正所謂‘楚善不可及,歸路但蕭條’,這也是我深刻的體會到中國外交官在面對所在國發生動亂時,他們需要處理各種各樣棘手的情況,有時候甚至可能會丟掉性命。
《萬里歸途》這部電影代入感非常強,在國慶檔播出這樣一部電影,我覺得非常值得一看,強烈推薦。
萬里歸途觀后感 篇4
電影《萬里歸途》讓我印象最深的一幕,是同伴在撤僑大巴前等待張譯、王迅、殷桃的音訊。所有人的眼睛一直眺望著前方高坡的地平線,期待著那條輪廓線有所起伏……尤其此處饒曉志導演特意用了一個小女孩的主觀視角鏡頭來呈現,就更加讓人共情了。
電影《萬里歸途》多處用敘事節奏來故意“欺騙”觀眾,調動觀影時的情緒。
比如電影的一開頭,就讓主角們陷入了麻煩,然后一番交涉問題解決,隨即高興離去……讓觀眾以為危機解除,跟著心情放松了下來。結果下一幕就突然來個大場面,以此不斷撥弄觀眾的情緒。使得電影節奏緊湊,基本能一直吸引住你的注意力。
前面一度被我認為是“槽點”的反派與張譯互射橋段,還好有后面的“梅開二度”。一方面算是做了合理的`解釋,反派只不過是通過“不對等的信息騙局”讓別人在自己面前膽怯、求饒,從而彰顯自己狐假虎威式的“強硬”。同時也再次callback了電影的經典臺詞“面具戴久了,真以為是自己臉了?”。
另一方面,也給了張譯這個角色救贖的機會,為宗大偉正了名。
張譯飾演的宗大偉絕對是充滿正義感的人物,只是他的勇敢又夾雜了一份隱忍和牽掛。正是多了這份顧慮,讓人物才更真實,更具立體感。不得不說張譯老師把這個角色拿捏的準確、自然。
王俊凱飾演的成朗,就像曾經的宗大偉。這一對歡喜冤家,一個初出茅廬,一個久經沙場。一個莽撞勇猛,一個圓潤變通。從起初的互相看不上,到最后互相欣賞、互相理解、互相中和。
電影插曲《星星點燈》歌詞和旋律,與當時電影的那段“逆行奔赴”劇情也很貼合,這首老歌我早已聽過太多遍,但第一次聽得這么激昂、動容。
雖然自己身上的“平安符摘下送人必領盒飯”的定律依然存在、個別幾處臺詞也略顯生硬、作為領銜主演王俊凱演技還有待提高……
但整體上看電影還是很不錯的,故事不卑不亢,沒有空喊口號,也沒有用“國家的特殊性”推進劇情,敘事重點放在了不斷遇到困難,然后協作解決困難的坎坷撤僑路上。
直白的說就是主旋律含量沒有預想的那么多,電影交火爆炸場面也比預期激烈。
最后張譯從天安門駛過天安門,突然有點夢回《士兵突擊》。
萬里歸途觀后感 篇5
國慶長假的第一部電影《萬里歸途》,我看后,心情久不能平靜,叮囑大家入場千萬不要忘記帶紙巾,因為淚點滿滿。
《萬里歸途》講述了北非努米亞爆發戰亂,赤手空拳的駐地外交官穿越戰火和荒漠,以“使命”為拳,帶領125人找到回家的路,展現了祖國的大國情懷和昌盛國力。
中國式撤僑,一言九鼎。
宗大偉(張譯飾)能力出眾,處理過各種危機,多次與死神擦肩而過,這次他老來得子,準備回國陪產,可隨著好友離世,和心里許下的諾言(找到兄弟的妻子和女兒),亦然二次放棄回國,跟妻子通電話解釋,他一度哽咽,我也忍不住哭了。
路遇叛軍,他沒有委曲求全,時時把祖國利益放在第一位,他鎮定的說:“沒有哪個叛軍會有好下場,你傷害了我們,我們的`祖國不會坐視不管,一定會讓你們血債血償。”
在邊境口,為了所有人,宗大偉接受叛軍頭目的挑戰,三試槍法,最終用智慧和勇氣把125人從叛軍手中帶回國。
明知前方會遭遇危險,但仍義無反顧向前,因為前方有中國人,在等我們一起回家。
這是中國外交官的責任和使命,更是一片赤誠。
如果有信仰,那么一定是中國紅。
影片中,面對無數焦急的中國公民,宗大偉舉起喇叭大聲喊話:“把手上的國旗、護照舉起來,我們帶你們,回家!”
這一句全場爆燃!
那一刻,高高舉起的國旗,是對祖國的感謝,更是為“我是中國人”而自豪、驕傲。
萬里歸途的中國公民,在乘坐回航的飛機里,聽到廣播“飛機已經進入中國領空,現在大家看到的是喜馬拉雅山脈,歡迎大家回到祖國的懷抱”時,個個激動不已,熱淚盈眶。
還有那句歌詞“星星點燈,照亮我的家門,讓迷失的孩子找到回家的路”,戳中很多觀眾的淚點,鼓舞了無數身處困境的人們,成為歸國同胞的心靈寄托。
是的,無論你身處何處,祖國就是你最大的后盾,她讓我們每一名中華兒女都能夠被善待。
祖國,我愛你!
身為普通人,我們又能為祖國做什么?
很多人都交出了滿意的答卷。
我們交通便利快捷,是無數工程師、農民工的恪盡職守,精益求精。
我們生活穩定幸福,是無數軍人戰士冒著生命危險,為我們守護國門。
我們身體健康快樂,是無數醫護人員默默付出,救死扶傷,抗戰疫情。
祖國,我愛你!我作為抗擊疫情的一份子,會繼續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對自己負責,對國家負責!
祖國,我愛你!此生不悔入華夏,來生還生中華家!
祖國,我愛你!愿祖國永遠繁榮昌盛!
萬里歸途觀后感 篇6
《萬里歸途》的敘事非常清晰,表現張力極強,而將宏大的敘事與真實的場景無縫銜接,離不開視聽效果的配合。影片不吝使用沖擊力巨大的殘酷混亂場面來表現戰爭的慘烈,亦屢次通過質感強烈的西域音樂來引人入勝。配樂與場景緊密貼合劇情的發展,帶領觀眾全身心感受著努米亞這個戰火紛飛的地方。
《萬里歸途》的故事多次純粹地“用鏡頭說話”,通過緊鑼密鼓的剪接和天數的計算來表現撤僑行動的緊張感,同時利用蒙太奇手法,充滿意境地交代劇情的演進。例如開場鏡頭,黃沙遍地、狼煙密布,唯有一條公路筆直向著遙遠的彼方,一幅壓抑迷濛的異域風景圖。倏爾,鏡頭跟隨汽車來到路的兩旁,慘烈現場令人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而后切換遠景,蒼茫的平原之中,在天幕下顯得無比渺小的汽車,朝著前方疾馳而去……奔向刀山火海,這是一場從開頭就注定荊棘密布的.道路。在視覺聽覺的雙重沖擊下,蒼涼而充滿決絕的故事就這樣寫下了第一章。一行人遠去的背影,與之后的戰火紛飛、哀鴻遍野一起,共同將觀眾帶進那個血淚交織、危機重重的戰場。
在撤僑過程中,群眾在沙漠里艱難跋涉的圖景觸目驚心。人群在沙丘、遺跡與平原穿梭,如同古代商隊千里行走的畫面,配上法提瑪朗誦“一千零一夜”的純凈聲音,極富英雄史詩感,不禁讓觀眾想到那些西部冒險傳奇,傳奇里的主人公拼盡全力,只為尋找一個“寶藏”,或是完成一項挑戰,完成一個堪稱奢望的命運轉折。然而現實中卻并無“神”賦予所謂的柳暗花明,有的只是兩位外交官對于未來的擔憂分歧,和人群閃爍明滅的渺茫希望。
眾志凝魂,希望執燈。《萬里歸途》的故事通過描繪不同身份、經歷、年齡的人物所經歷的事情和做出的選擇,以小見大,既真實再現了在危機面前人們由無措、爭吵、個人主義到合作、理解、攜手并進的成長,又表現了在家國面前,人民以集體利益至上、同仇敵愾的中國精神——身份地位、經歷和性格各不相同,卻都為帶領同胞還鄉的唯一目標而努力著。通過一系列描繪編排,《萬里歸途》也完成了主旋律類型片從宏大敘事到個體小我的成功轉化,為主旋律類型敘事拓展提供了新的探索方向。
萬里歸途觀后感 篇7
“祖國不會放棄任何一位同胞,我們帶大家回家!”朋友,當你聽到這句話時,你知道它出自哪里嗎?如果您有興趣,就請聽我慢慢道來吧:它來自電影《萬里歸途》。
這部電影的內容是講述了20xx年的中國在北非努米亞撤僑行動。在這次撤僑行動中,中國大使館人員認真履職,不怕犧牲,在遭受武裝叛亂分子三次襲擊,頂著像雨點一般密集的子彈,堅決執行命令,完成任務。“一定要把中國公民和華僑帶回祖國,一個也不能少!”這是上級下達的命令
整個營救過程中,電影展現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動人場面:在營救第一批僑民通過邊境時,努比亞的邊境官百般刁難,宗大偉百折不撓終于感動了對方同意蓋章,拿到簽證后,宗大偉拿著一個擴音喇叭,對著困在邊境的中國公民大聲說:“祖國不會放棄任何一位同胞,我們帶大家回家!”。剛剛處理好這批困在邊境的中國公民,又得知一個消息:還有一百多人被困不能回國。宗大偉和成朗毅然放棄回國的機會,再次向戰火紛飛的戰場走去。他們帶領僑民穿越沙漠,歷經艱辛。其中兩次與反叛軍人正面相對,反叛首領要求和他玩俄羅斯賭盤:在一把左輪槍里,隨機放入一顆子彈,再轉上一圈,上膛后對自己的腦袋開槍。如果宗大偉贏了,被困的中國公民就能回家。宗大偉明明知道這種死亡的'概率很大,但他早已將個人的生死置之度外,為了能夠帶領同胞平安回到祖國,他義無反顧的舉起槍,對準自己的腦袋,連開三槍,好人一生平安,宗大偉贏了。但叛軍首領又想反悔,偷偷將槍口對準了宗大偉,這時參與營救的中國大使館人員成朗,面對即將行兇的叛軍,高舉起攝相機,對著叛軍頭領大聲說:“你要是敢開槍,我們就會記錄下一切。正義,是不會被掩埋的!”叛軍首領見狀,只好放下槍,最后他們成功帶領大家回家。
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他能立于天地之間,是因為他有感情、有責任心!這部電影給我們的感觸很多,精彩的地方也很多。但是它最能感動觀眾的是這句錚錚名言:“祖國不會放棄任何一位同胞,我們帶大家回家!”它體現了祖國的強大,展示了中國人為了祖國的榮譽貢獻出自己的生命豪情壯語!
萬里歸途觀后感 篇8
無論身處何地,無論有多遠的路,祖國都會帶你回家,哪怕有歸途萬里。
國慶檔期上映的《萬里歸途》,是根據努比亞撤僑事件真實改編。主人公宗大偉與程朗被戰爭所逼,從平凡人變成英雄。一路上,在小家與大家中選擇,在真相與謊言中徘徊,在生與死中考驗。他們堅信著絕不放棄一個人,于是一次又一次撲進火海,他們沒有搶卻帶回125個人……
走出電影院,淚水已然拭干。只是望著這平安盛世的萬家燈火,不由得思考了很多。
國安家才安,有國才有家。全劇有很多線索,其中一條是宗大偉在小家和大家中多次抉擇。一邊是孕產的寶寶,一邊是無辜的中國公民。他一次又一次堅定地選擇路國家,他高呼“一個都不能落下,是我的使命,更是國家的承諾。”對比努比亞的難民,四處逃竄,民不聊生,骯臟的土地與鮮血混在一起。被扎成兩半的人,燒糊的人,自殺的人……沒有一個強大的國家,何來百姓幸福的生活?反觀我國,舉國上下焦頭爛額也要找出那125個人的痕跡,這就是大國帶給人民的安全感。
“國家就是信仰”這是努比亞邊境官所說。在困難當頭123人聽到國家的救援,他們歡呼,他們尖叫,他們喜極而泣,前方有多艱難都已不畏懼,這是祖國帶來的信念感。一次又一次地大喊“we are chinese。“是保命,更是驕傲,為了等到救援,他們徒步沙漠,走了32萬6731步,當望到國旗的那一刻,他們狂奔于沙漠。就是這一抹紅色,支撐他們走了32萬6732步。
這個世界會好的`,因為愛會證明活著。宗大偉向邊境官承諾:“這個世界會好的”最終邊境官也被感動,他們激動地重復一遍又一遍:“活著!”宗大偉與妻子淚述著“一直不肯辭職,不肯放棄,因為堅信這個世界還有希望!”什么時候世界會好呢?我不知道。但終有一天,和平與微笑會成為世界的主色調。正如邊境官說:“我希望有機會看到那一天。”這又何嘗不是所有人的愿望呢?人類有愛,則當之不會絕望,應然絕不放棄。
電影開篇是:努比亞上熱鍋的螞蟻,亂作一團,人們痛苦又絕望的眼神,令人陣陣發寒;電影的結尾是:碩大的天安門廣場和人民英雄紀念碑,紅色的燈光下,人們悠閑地在夜晚逛街,天上煙花絢爛繽紛,人們團聚過著新年。
此生無悔入華夏,來生還做中國人!
他們高舉著手揮動紅旗,伴隨著幾滴淚落下,發出氣震山河的歡呼聲:“回家啦!”
是的,讓月光,帶你們回家;讓我用淚,與你們重逢
萬里歸途觀后感 篇9
看過《萬里歸途》之后,心情久久未能平復,真的是被震撼到了,震撼于生命的脆弱。
影片中出現了四次“瞬殺”時刻,每一次都能讓觀眾嚇一跳,心跳不由自主加速。
時刻一
宗大偉(張譯飾)等一行四人遭到當地武裝人員的扣押,目的是為了索賄,宗大偉自掏腰包擺平了武裝人員的頭目,正準備要開門離去。這個時候突然發生了爆炸,產生的氣浪擊倒了所有人,當宗大偉等人起身來到大街上時,放眼望去是一片狼藉。
一名武裝人員因爆炸而“腰斬”,下半身倒在一邊,上半身還在垂死掙扎。隔著大熒幕,依然能夠感受到那種惶恐的情緒,試想一下,身臨其境又會如何?常常會在新聞中看到流離失所的難民,作為旁觀者往往是心中毫無波瀾,但《萬里歸途》讓觀眾們感受到了,一旦身陷戰爭會有多么的無助。
時刻二
當宗大偉、成朗(王俊凱飾)和章寧(張子賢飾)在樓下交談時,不遠處的街邊毫無征兆就發生了交火,然后很快就結束了。確認安全之后,宗大偉回頭去看章寧,后者的頸部已經中槍了,最終因搶救無效而犧牲。
發生交火的前一刻,章寧還在跟宗大偉較勁兒,剛剛要和好,人就不行了。嘴角兒冒著血,還念叨著自己的'口頭禪“Easy”,不知道怎么形容這種感受,只能說太不真實了。明明不久之前還在侃侃而談的一個人,頃刻間就倒在了血泊里,看到這一幕的時候,心中充斥著莫名的崩潰。
時刻三
當得知章寧的妻子白婳(殷桃飾)失聯了,宗大偉和成朗決定掉頭尋找,來到了白婳有可能藏身的城市。在與武裝人員的頭目對話時,對方突然間遭到了射殺,接下來宗大偉和成朗也是九死一生,先后躲過了武裝直升機的無差別射擊以及墜毀。
可以想象一下當時的場景,自己正在與某人說著話,眨個眼的功夫,這個人就被爆頭了。在這個世界上,恐怕沒有更令人毛骨悚然的畫面了,好比“死神”的鐮刀擦著自己的脖子劃過,絕對是深入骨髓的恐懼。
時刻四
在找到白婳并準備出境之前,宗大偉與努米亞(影片中發生戰亂的虛擬國家)的邊境官握手言和,成為了彼此欣賞的朋友。不曾想,叛軍來襲,不久前剛與宗大偉親切擁抱的邊境官,直接被吊死了。
宗大偉看著自己的朋友慘死,依舊要為了同胞們的生命安全,不得不跟叛軍首領玩盤賭。不好說這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但深刻理解了一句話,視人命如草芥而任意摧殘。
【萬里歸途觀后感】相關文章:
萬里歸途歸途觀后感(通用11篇)12-01
萬里歸途觀后感11-07
《萬里歸途》觀后感11-03
《萬里歸途》觀后感11-19
《萬里歸途》觀后感11-16
萬里歸途觀后感11-13
萬里歸途觀后感 觀后感03-04
電影萬里歸途觀后感12-03
萬里歸途電影觀后感12-07
萬里歸途感人至深的唯美臺詞通用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