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筑夢路上》有感(集錦4篇)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后感呢?那么你真的會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讀《筑夢路上》有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筑夢路上》有感 篇1
輕輕翻開《筑夢路上》這本書,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第章“美好生活創新來”。語文課寫作的時候,老師要求我們要學會思考,學會創新。數學課解題的時候,老師引導我們發散思維,努力創新。我們大家都知道,只有創新,才能有創造,只有創新,才能收獲成功。
有這樣個認識,所以,我努力品讀著這本書里的每個故事,感受著每個人的創新故事。我發現這本書里的那些執著的創新人都有個共同點,這些創新楷模就是用自己的知識和汗水取得項項科研創新乃至發明創造成果。他們的實際行動也再證明,在創新的道路上需要執著,需要毅力,需要吃苦耐勞。
諾貝爾科學獎的`中國本土科學家——屠呦呦。她幾十年如日地對治療瘧疾進行研究,最終,發現了青蒿素,為人類的生命健康做出了貢獻,為科研人員打開了扇嶄新的窗戶。
浙江大學的劉若鵬在艱難的條件下發明了“隱形衣”,可以引導微波轉向,從而防止物體被發現。這成果在中國乃至世界都引起了轟動。這切,都因為他具有百折不撓的創新精神。
創新成就未來,未來呼喚創新!不要認為創新距離我們很遠,其實,我們可以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也許,你的細致觀察會讓你發明充氣雨衣,也許,你的突發奇想會讓你創造出自動拖把。讓我們起多多觀察,多多思考,多多實踐,創造出屬于我們的新未來!
讀《筑夢路上》有感 篇2
輕輕合上《筑夢路上》這本書,我頭腦中浮現出各個年齡、各個層次的人群。這本書讓我知道了不同年齡、不同層次、不同境遇下的人們的夢想各不相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著。每個人都是“中國夢之隊”的隊員,都是中國夢的編織者、實踐者。
曾幾何時,我們的民族受盡凌侮,任人宰割,就是因為當時政府的腐敗無能使我們貧窮落后,但我們的人民不甘受侮,他們有雪地蒼松的不屈,有冰下梅花的堅貞.七十余年前茅以升爺爺,為中國人設計建造了第一座現代化大橋,它像一條鋼鐵巨龍橫跨錢塘江;從詹天佑設計建造了曾使三個不同國度的外國設計師失敗的津榆鐵路灤河大橋,到他自己設計建造的京張鐵路,當時外國人認為“中國人想不靠外國人自己修鐵路,是不可實現的夢想”,但中國人讓夢想變成了現實……
傍晚漫步在錢塘江邊,看著江上的一座座大橋,其中還有了高速鐵路橋;想到江底的`隧道,更有城市軌道交通從江底穿過。新中國成立后,尤其是改革開放后,我們的國家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中華民族正在崛起,在許多領域,我國處于國際先進或領先水平。我也想設計一座橋梁,讓他為人民造福,讓我的夢想從兒時的積木變成現實。
抬頭仰望縹緲深邃的夜空,幾顆星星好奇地眨著眼,也許他們正在打量著身邊的新伙伴吧。中國的空間站和飛船此時正攜手太空,他們的到來讓孤寂的夜空變的美麗熱鬧,在那里我們宇航員正進行各項科學試驗,為人類更好地利用太空資源而努力著、奮斗著。我多么想有朝一日也能飛入太空,和月宮中的嫦娥、玉兔做鄰居,邀請她們到我“家”做客。
你不會笑我有太多的夢想吧!在這如花的年齡,我們都有許多夢想,它們或大或小,都是我們所期望的。它們看不見,摸不著,卻能讓我們心中充滿勇氣和力量,知道自己前進的方向,明白我們必須學好每一門功課,用知識去開啟自己圓夢的引擎,“少年智則國智”歷史的接力棒已經交到我們手中,我們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從自己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用今天的努力創造明天的輝煌,“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
現在我國國泰民安,人人為實現民族強盛發光發熱,相信我們雄于地球指日可待。
讀《筑夢路上》有感 篇3
今天,我讀了一本名叫《筑夢路上》的課外書,其中感受最深的是《“牛奶河”變了》這篇文章,它主要講述了70歲的石原相老爺爺早年一有空就到浦陽江的翠湖段游泳,但因為浦陽江成為“漂滿垃圾的牛奶河”,石原相老爺爺已經有20多年沒在湖里游泳了。讀到這里,我不禁為石原相老爺爺感到惋惜。為什么翠湖段會變成不能游泳的'垃圾湖?原來,因為追求經濟效益,翠湖兩岸聚集了1400多家廢舊塑料和水晶玻璃加工作坊,產生的污水都排到了湖里;再加上畜禽養殖場的污水和村民的生活污水也排到湖里,這片湖就變成了“漂滿垃圾的牛奶河”,不能再游泳了。為此,我也感到氣憤,為什么要把垃圾和污水排到湖里污染環境呢?我想是因為他們缺乏環保意識,為了貪圖方便,節省排污費用,卻破環了自己生活的家園。
其實不僅是浦陽江,在我的老家溫嶺,也存在這樣的問題。那里河流很多,但是因為溫嶺有很多鞋廠和水泵廠,生產的污水都排到了河流里,河水發黑發臭,長滿了各種藻類,從河邊經過,都要捂著鼻子快步通過,更別說在河里游泳了。
最后,當我看到“五水共治”后,人們又可以下湖游泳了。污染嚴重的水晶廠被關閉,廢水、廢渣被集中處理,翠湖又隨處可見碧綠的湖水、茂密的水草、精致的涼亭以及悠閑的游客了。讀到這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環保的重要性,我也知道了,如果一味追求經濟發展,不重視環境保護,我們的天空會漸漸灰暗,我們的河流會慢慢干涸,我們的山林會悄悄消失。就像我居住的城市——杭州,在G20前經常會出現灰蒙蒙的霧霾。G20期間,杭州周邊的很多工廠停工了,汽車進行了限行,廢氣排放少,杭州仿佛換了一座城市,經常會出現藍天白云。
雖然我們越來越重視環境保護,也對環境治理采取了很多措施,對環境保護作出了不少努力,但是環境保護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長期堅持卻很難。行動起來吧,用我們的雙手保護綠水青山,保護好我們美麗的家,為家創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讀《筑夢路上》有感 篇4
每個人都有一個夢想,每個人在追逐夢想時都會遭到困難和挫折。然而,這些都是極為正常的事情,文明不能被它們打敗,要想方設法地克服它們,因為我們在筑夢的路上。你看,我們這群美麗的浙江人,也踏上了筑夢的征程,我們孜孜求索,不斷進取,在這片神奇的浙江大地上開拓創新。
美麗浙江為了迎接G20的召開,推行了“五水共治”的政策,“牛奶河”又變回了能游泳的清水河。海寧沿江百里生態觀光森林,簡直是令人稱贊的“綠色奇跡”,使得當地市民擁有了清新的空氣。垃圾焚燒所帶來的環境污染曾給美麗杭州帶來了極大的困擾,今天的天子嶺已經煥然一新,破解了垃圾難題。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生態環境變得越來越好,是我們的浙江變成了天藍、地綠、水清的浙江。
書記說過:“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是啊,我們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能享受高質量的生活,希望生活在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里,那我們只有人人身體力行,促進綠色環境,才能共同擁有可持續的生態文明呀!
作為21世紀新生代的我們,為了這個夢想也該付出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我們可以這樣去做:在學校,節約每一張紙,節約每一滴水,節約每一度電,節約每一粒糧食;在家里,提醒家人一起行動起來,購物使用環保袋,少用一次性筷子,外出用餐絕不鋪張浪費,隨手關閉電源,學會把生活垃圾和廚房垃圾進行分類,不往河道等處亂扔垃圾,還可以告訴家人盡量綠色出行,少開私家車。
我相信,通過我們的努力,霧霾天會遠離我們,天空會變得越來越湛藍深遠,空氣會變得越來越清新甜潤。通過我們的努力,骯臟不堪的河水會不復存在,小河里會重新游來活潑可愛的小魚,生長出綠綠的水草。通過我們的努力,垃圾滿天飛的現象也將銷聲匿跡,轉而變為垃圾的有效回收和再利用,讓垃圾也變得有價值。
地球是人類的共同的家園,大自然是我們生死相依的朋友,我們應該攜起手來,為了我們共同的夢想付諸努力,爭做文明公民,讓低碳走進的我們的生活,讓環保走進我們的心里,我們要讓我們的浙江,讓我們的中國,讓整個地球變得越來越美好。
同學們,為了這個綠色環保夢,努力吧!
【讀《筑夢路上》有感】相關文章:
逐夢路上and筑夢路上02-27
筑夢路上征文12-31
筑夢路上作文03-01
奔跑在筑夢路上02-27
筑夢路上作文【優選】03-02
(必備)筑夢路上征文12-29
筑夢路上毅相伴02-27
行進在筑夢路上02-27
筑夢路上,不忘初心02-27
祖輩的夢我的夢—《讀筑夢路上》有感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