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西安事變紀念館參觀心得

時間:2025-02-20 10:09:49 歐敏 心得體會 我要投稿

西安事變紀念館參觀心得(通用15篇)

  當我們經過反思,有了新的啟發時,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樣就可以通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那么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西安事變紀念館參觀心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西安事變紀念館參觀心得(通用15篇)

  西安事變紀念館參觀心得 1

  毛澤東爺爺曾寫過“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的《長征》的佳作,它概括了紅軍長征的大體情況。紅軍,這支帶著中國人民憤怒與力量的軍隊,走過了歷時兩年的二萬五千里長征,是共產黨成立新中國重要的里程牌。

  因此,國慶這天,我懷著激動的心情來到了八路軍辦事處舊址紀念館。它位于蘭州市酒泉路互助巷2號,占地3000平方米,是一座普通的四合院。走進紀念館,看著墻上的一張張訴說著當年戰斗故事的老照片,櫥窗里一件件珍貴歷時文物都展示著八路軍在長征路上的艱辛歷程,說著一個個動人心魄的故事,配合著展館內不時響起的敵機轟炸聲,我仿佛回到了那段讓人難以忘懷的歷史,眼前出現了一支斗志激昂的隊伍——紅軍。這是1935年的6月,正是南方最熱的時候。可我們的紅軍戰士卻要翻越長征路上的第一座雪山---大金山。紅軍中有許多南方人,他們中大多數人從來沒有看見過雪山,更別說去翻越它了。但困難嚇不到堅強的紅軍戰士,摔倒了,爬起來繼續走;沒有糧食,就吃草根,甚至皮帶。為了黨,為了革命事業,為了長征的勝利,有許多紅軍戰士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永遠留在了雪山上!斑@樣的場景,這樣的實物,好像穿越到了抗戰那個年代。”旁邊的參觀者不禁感慨道。我回過神來,不由得想起了如今的生活,想吃什么,想穿什么都無憂無慮,和紅軍相比,真是生活在天堂里!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少紅軍戰士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我們要真心的感謝那些偉大的.戰士們。

  在講解員的描述中,我了解到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是如何在徐向前、陳昌浩率領下,艱苦斗爭,策應河東紅軍的軍事行動和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當時占紅軍總數為數不多的一支鋼鐵英雄部隊是如何顧全大局服從命令、生命不息戰斗到底,團結一致、不折不撓萬死不辭的甘愿為國家犧牲的一切……這一段又一段動人故事流傳至今,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愛國青年。參觀完紀念館,我陷入了無限的沉思中。于那些堅強的紅軍叔叔相比,我覺得自己與他們相差得太遠太遠了。記得有一次上體育課,體育老師說今天男生1500米檢測。老師話還沒說完,我的腿就已經軟了,1500米,14圈。它像一座火焰山,擋住了我的去路;也像一個巨人,讓我難以戰勝;還像一座高大的珠穆朗瑪峰,讓我難以攀登。老師,你也太狠了吧!就在這時候,我想起了紅軍渡黃河的故事:紅軍手握鐵鏈,一前一后的攀爬過去,對面的敵人還用槍打他們,可紅軍并沒有逃跑,還是繼續攀爬。我跑步難道有紅軍渡黃河那么累?想到這,我感覺渾身充滿了力量,鼓起勁來,一口氣跑完了1500米。長征精神就像一把芭蕉扇,扇滅了火焰山的火;也像是一位超人,幫我戰勝了高大無比的巨人;還像一架飛機,帶我飛過了珠穆朗姆峰。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們的困難還有好多,我們要用長征精神永遠鼓勵著自己。同學們,讓我們好好學習吧!珍惜現在這來之不易的生活吧!真正把愛國之志變成報國之行。因此,讓我們從現在開始接過先輩的旗幟,學習長征精神,讓它永遠留在我們心里!

  西安事變紀念館參觀心得 2

  12月5日上午我班組織了參觀西安事變舊址張學良公館的活動,張學良公館是“西安事變”的重要策源地。

  在那個動蕩不安、全民危機的時刻,毫不夸張的說張學良將軍的每一個軍事政策和決定都關乎中華民族的存亡。1936年4月,張學良與周恩來在陜西延安會談,提出聯蔣抗日,為中共中央所采納,與紅軍達成了“停止內戰、共同抗日”的協議。12月4日,蔣介石親自到西安督戰。期間,張學良將軍和楊虎城將軍多次勸說蔣介石“停止內戰、共同抗日”,但都遭到蔣介石的強烈反對。12月9日,中國共產黨組織大規模的群眾游行,紀念“一二九”運動一周年。特務軍警開槍打傷一名學生,群眾非常激憤,決定到臨潼直接向蔣介石請愿示威。蔣介石強令張學良將軍制止學生運動,必要時可以向學生開槍。張學良將軍接到命令后,趕上游行隊伍,極力勸說學生回去。東北大學學生高呼“中國人不打中國人!”“東北軍打回老家去,收復東北失地!”等口號。張學良將軍向群眾表示一周內以實際行動答復學生要求。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將軍與楊虎城將軍兵諫蔣介石,共同逼蔣聯共抗日,造成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西安事變時的當天,張學良將軍、楊虎城將軍向全國發出“救國八條”:改組南京政府,容納各黨各派,共同負責救國。停止一切內戰。立即釋放上海被捕的愛國領袖。釋放全國一切政治犯。開放民眾愛國運動。保障人民集會結社一切政治自由。確實遵行孫總理遺囑。立即召開救國會議。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促成了國共的第二次合作,中國也由此實現了由內戰到抗日戰爭的歷史轉折。

  張學良將軍的一生是偉大的一生,是愛國的一生。他的愛國與犧牲自我是密不可分的!盃奚约旱囊磺兴小,包括犧牲自己的'生命、家庭、財產,權利、地位、榮譽等。為了中華民族的統一,他可以不做軍隊統帥,可以不要優裕的生活,甚至不要家庭,不要自己的生命,也要發動“西安事變”,并且送蔣介石回南京而被軟禁54年無怨無悔。正像他在送給東北大學校友張捷遷的詩中所說:“不怕死,不愛錢,丈夫絕不受人憐,頂天立地男兒漢,磊落光明度余年”。張學良將軍的卓越功勛和愛國風范,永遠為世人景仰。

  西安事變紀念館參觀心得 3

  西安事變是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為了達到勸諫蔣介石改變“攘外必先安內”的既定國策,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發動“兵諫”的`歷史事件。

  西安事變紀念館館址設在原張學良公館。張學良公館位于西安市建國路69號,占地面積7703平方米。院內有三幢三層磚木結構小樓及20余間平房。布設有“西安事變史實陳列”、“千古功臣——張學良將軍生平陳列”和張學良舊居復原陳列等內容。

  三幢小樓建筑風格中西合璧。雖然小樓有三層,在外面看上去很大,但里面房間并不多,內部空間也較小,房屋設計的并不好。西樓還原了張學良將軍當年同夫人趙一荻的生活場景。不過根據復原的布置來看,感覺少帥當年的生活很是單調,看介紹說,那個年代還沒有自來水管道,用水要從后院的井里打,很不方便。

  1936年12月11日張學良將軍就是在西樓同愛國將領策劃政變。西安事變成為由國內戰爭走向抗日民族戰爭的轉折點,同時促成國共第二次合作,改變了中國的命運。

  我很崇敬那些為了國家奉獻一生的人,我也希望未來的自己能為國家出力。

  西安事變紀念館參觀心得 4

  最近我以一名普通共產黨員的身份在西安事變紀念館進行了學習,學習后感受頗深!在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

  西安事變是一件大事,蔣介石作為當時最有實力的人物被扣押,生死在一線之間。根據在紀念館里看到的史料,1936年12月12日蔣介石在臨潼華清池五間廳休息華清池距離西安古城約30公里,凌晨聽到槍聲約30名蔣的衛士被打死,在衛士的幫助下先是跳窗,然后翻墻,最后往驪山上跑。在張學良部隊搜山中,蔣介石的衛士被擊斃,蔣介石躲在一塊大石頭后,被士兵發現捕獲。

  張學良為什么要發動兵諫,現在大概反推他當時的所思所想。中央紅軍長征后來到了陜北,蔣介石認為紅軍已是強弩之末,命令張學良加緊“剿共”。張學良當初并不是沒有“剿共”,只是紅軍的戰斗力超過了他的想象。

  1935年8、9月間,張學良以“西北剿匪總司令部”副總司令之職,率領東北軍主力來到陜甘,參加國民政府軍隊對陜甘紅軍發動的第三次圍剿。10月1日和12日,剛剛合編組成的紅十五軍團,在勞山和榆林橋兩次戰斗中,消滅了東北軍第六十七軍一師有余,致使積極“剿共”的張學良產生“慎戰”的思想。11月23至24日,長征到達陜北的中共中央指揮紅一軍團和紅十五軍團,在陜北直羅鎮的戰斗,更是殲滅東北軍第五十七軍第一o九師全部師長牛元峰被打死及一o六師的一個團。東北軍三戰失敗,損兵折將,將士產生不愿“剿共”的情緒。張學良請求撫恤死難將士受到冷遇、譏諷及部隊番號的.取消,都極大地打擊了張學良“先剿共、再抗日”的信心。

  蔣介石也要求楊虎城要積極“剿共”,但楊虎城知道紅軍的戰斗力。

  1934年12月,以“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隊”之名義北上抗日的紅二十五軍,經過戰略轉移進入陜南,至1935年7月離開。期間,紅二十五軍于1935年1月5日、2月1日和2月5日,在秦嶺山區的葛牌鎮、蔡玉窯、文公嶺三次戰斗,殲滅楊虎城第十七路軍第126旅5個多營兵力。隨后,又于3月10日在洋縣石塔寺打垮楊虎城部警備第二旅,擊傷旅長張飛生。4月9日的九間房、7月2日的袁家溝口戰斗,分別殲滅楊虎城部警備第三旅大部和警備第一旅,俘旅長張漢民、唐嗣桐。紅二十五軍在秦嶺山區重創楊虎城部的戰斗,給楊虎城第十七路軍中一些主張推行“剿共”政策的將領以沉重打擊,使楊虎城十七路軍執行蔣介石“剿共”政策的意志發生了動搖。楊虎城對紅軍有了新的認識。

  1936年,在民眾抗日情緒高漲時,身為軍人的張學良、楊虎城多次勸說蔣介石停止內戰,張學良勸說時痛哭流涕,但都沒有效果。蔣介石最后說,要么東北軍和十七路軍讓出來,中央軍過來,要么你們就去“剿共”。張學良已沒有了退路,最后和楊虎城將軍發動了西安事變。

  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后,張學良被蔣介石軟禁了54年,楊虎城將軍全家在建國前被蔣介石殺害,結局讓人唏噓!

  西安事變紀念館是當時張學良的公館,張學良、趙四小姐還有他們的孩子住在里面,里面有三幢小樓,周恩來同志當時臨時住在靠最里面的一幢小樓里。宋美齡、周恩來、張學良在張學良住的小樓里商量和平解決事變的方案。

  西安事變紀念館參觀心得 5

  西安事變紀念日學校組織了學習活動,參觀西安事變紀念館。

  西安事變紀念館位于陜西省西安市建國路,是以原張學良公館、楊虎城止園別墅為基礎的西安事變舊址改建的.,是遺址性博物館。

  包括張學良將軍公館、楊虎城將軍止園別墅、西安事變指揮部、新城黃樓、高桂滋公館、西京招待所、五間廳等處舊址,并舉辦有“張學良將軍生平展”、“楊虎城將軍生平展”和“西安事變”等基本陳列。共展出700余件歷史照片、大量歷史文件及幾十件文物等。

  沒有歷史功底的朋友估計會覺得很單調,但是如果懂點歷史的話,會覺得這里非常有意思。西安事變紀念館位于陜西省西安市建國路,現在看到的“西安事變紀念館”是以張學良公館、楊虎城別墅為基礎的西安事變舊址改建而成的,屬于人文景觀。

  西安事變紀念館是免門票的,整個景區分為四部分,平樓、兩棟小樓、花園。建議從平樓第一展廳開始看,這樣符合歷史順序,會讓你循環漸進,真實的感受當年張學良、楊虎城兩位將軍是如何舍身救國。張學良將軍以兵諫改變了中國歷史,換來了幾十年幽禁歲月,卻從不后悔,不得不令人欽佩。第一棟小樓有他的題詩一首:不怕死,不愛錢;丈夫絕不受人憐。頂天立地男兒漢,磊落光明度余年。

  很震撼人心,像先烈們致敬!

  西安事變紀念館參觀心得 6

  今天我參觀了西安事變紀念館,中國歷史長河中,有許許多多的事變。所謂事變,從字義上看是事物發生的變化,一般則指突然發生的重大的政治、軍事性變故①。中國古代史上,有唐太宗李世民的玄武門事變登王位,宋太祖趙匡胤的陳橋驛兵變龍袍加身。

  進入中國近現代,我們看到的是“九一八事變”、“七七事變”、“西安事變”、“皖南事變”等等?v觀這些事變,有的是爭奪封建社會的權力頂峰—皇位;有的是對受到不公平對待或對現狀的不滿;有的是反動派的陰謀的表現;有的是一個國家遭受到外敵侵略的開始。而有一個我認為是至關重要的事變,而這個事變不是爭奪最高權力、也不是要發動非正義的侵略戰爭,更不是為了個人的陰謀,而是要捍衛民族的尊嚴。這就是當時張學良和楊虎城發動的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或稱雙十二事變。這場逼蔣抗日的事變之后,中國停止了內戰,中國開始形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國人民的抗日熱情開始高漲。,使國共達成了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抗日熱情。這就是我對整個“西安事變”的個人看法。我認為它是一次很特殊的、很感人的事變。張學良少帥也曾經說過如果不是民族危難,他可能會成為一名醫生,也由衷地敬佩少帥與楊虎城將軍在民族大義面前的無私。

  歷史書中有關西安事變的'文字十分少,西安事變也非考試重點,因此我對于西安事變的認知也僅停留于張楊二人之名。

  通過這次參觀西安事變博物館之后,對西安事變的整個經過有了一個詳細,深入的了解,對于西安事變當事人張學良將軍的精神世界也有些許認識。從這次事變中我對張學良愛國主義感到欽佩。當國家的安全受到威脅,人民的生活不能保證時,他能夠站在整個民族的立場上,可以不計較個人的得失,甚至生命,和其他將領聯合起來,發動兵諫。他個人也是十分有擔當,有社會責任感的人。張學良就因為這次事件而被蔣介石常年囚禁。從1946年到1990年,張學良一直被囚禁在臺灣各市縣,過著長年軟禁生活,直至晚年張學良才全面恢復了人身自由。后來張學良又去了美國,并在夏威夷定居。

  在展廳中有這樣的話“犧牲自己的一切所有”,包括犧牲自己的生命、家庭、財產,權利、地位、榮譽等,這句話使我得以窺見張公強大精神世界之一隅。他確實犧牲自己的榮譽,甚至尊嚴,為中華民族換來另一條道路。他的愛國主義是堅定的,他的付出也是悲壯的。今天的我們不需要面對這樣的可以說是殘酷的選擇,張公之犧牲精神讓我從靈魂深處顫栗與嘆服。

  西安事變紀念館參觀心得 7

  說到西安,最先讓你想到的是什么?大雁塔?兵馬俑?羊肉泡饃?我最先想到的是西安事變,因為我小時候學過一篇課文,題目就是西安事變,那個時候年齡還比較小,學完課文,也不知道西安在什么地方?但是從那個時候就特別地敬佩張學良、楊虎城將軍,就想著,長大了,一定要來西安,長大了,一定要當兵,要做像張學良、楊虎城將軍似的人物。今天來到西安,就急著要先去西安事變紀念館。

  現在的西安事變紀念館就是張學良將軍公館和楊虎城總將軍公館,他們的公館都是具有民族建筑風格的小樓。室內展出的張、楊將軍的.生平、史跡,從這些展品,足以表明他們是一位堅毅、自信、深沉、樂觀的錚錚鐵漢。

  幾十年過去了,西安事變紀念館,已成為崢嶸歲月的歷史見證,當年的一代風流,一個壯志未酬年輕愛國將軍,在這里,做出了驚天動地的大事,多少年過去了,人們并沒有忘記張、楊二位將軍,他們的名字將記錄在千古功業的史冊,將成為中華民族的驕傲與自豪。

  一個上午,我一直在激動、驚嘆的情感交融之中,參觀西安事變紀念館,并在張學良、楊虎城二位將軍的公館拍照留念。只可惜西安事變紀念館留言桌上的筆沒有水了,我的留言,只在在電腦上寫了。

  西安事變紀念館參觀心得 8

  渭河正陽大橋項目人員參觀西安事變紀念館(張學良公館),公館位于陜西省西安市建國路69號,大門開在北墻正中,四周筑砌青磚圍墻,公館整體布局分兩部分,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東西排列的三座三層磚木結構灰色西式樓房(東樓、中樓、西樓),對面一排平房是張學良將軍的生平陳列館和史實陳列館。

  東樓是機關樓,是中共中央代表周恩來、葉劍英、李克龍、泰邦憲(博古)等愛國將領曾居住過的地方;中樓一樓是客廳、會議室,二樓是公館機要秘書、公館侍衛副官辦公及衛士住所之地;西樓是張學良及其眷屬居室;三棟大樓靜靜地矗立著,像是在守望著主人的歸來,這種安詳的氛圍令人不禁肅然起敬。

  西安事變,又被稱為雙十二事變,1936年12月12日,愛國將領張學良、楊虎城在西安逮捕了消極抗日、積極的蔣介石,最終蔣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剿共、一同抗日”的主張,迫使政府放棄“攘外必先安內”基本國策,爆發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事變發生后,中國共產黨主張和平解決,以粉碎日本帝國主義和國民黨親日派的`陰謀,促成國共合作,團結抗日。

  通過此次參觀教育大家深受教育,紛紛表示要以本次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牢記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弘揚實事求是、甘于奉獻的優良傳統,切實改進工作作風,努力營造團結和諧的良好氛圍。

  西安事變紀念館參觀心得 9

  今天,我們青年志愿者去參觀了八路軍西安辦事處,讓我收獲了很多。

  我清楚地記得,聊城地方黨史中有這樣一段記載:1938年3月,范筑先將軍采納張霖之的建議,派政訓處民運科長、共產黨員成潤去延安匯報魯西北抗戰的情況,他還親筆給毛澤東和朱德寫信,表達了自己堅/持敵后抗日的決心和信心,迫切希望能與共產黨精誠合作、團結一致。因此,我在參觀八路軍西安辦事處紀念館時,對當年先輩們曾經來到過的地方,融入了一份特殊的感情。八路軍西安辦事處也稱八路軍駐陜辦事處,位于陜西省西安市古城內西五路北新街七賢莊1號(取魏晉時代“竹林七賢”的”七賢”二字),院落坐北朝南,共10所,現在建為八路軍西安辦事處紀念館。1936年"西安事變”和平解決以后,第二次"國共合作"形成,中國共產黨為了便于與國民黨商討共同抗日事宜,在西安七賢莊1號設立了“紅軍聯絡處”,"七七”事變后更為現名,為全國15個八路軍、新四軍辦事處中成立最早、堅持時間最長、影響最大的辦事機構,八路軍西安辦事處紀念館建于1959年,共有5道院,內有接待室、會客室、辦公室、重要領導人的住房、庫房、廚房、電臺室、譯電室、機要室、救亡室等。館內收藏有文物460多件、資料525份、回憶錄623篇、照片3000余幅。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參觀活動從下午2點開始,我們首先認真閱讀了七賢莊簡介,了解關于七賢莊和八路軍西安辦事處的歷史,隨后認真而有序的參觀了七賢莊一至十號院。在參觀過程中,大家時而駐足在某個歷史實物前討論它在抗戰時期是如何工作,時而停留在一張歷史圖片前追憶當時的歷史背景,時而駐足在某段革命事件簡介前仔細閱讀,時而停留在某位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前默默學習。解說員在整個參觀過程中不時向大家講述一段段動人的故事,每一次講述都令大家充滿興趣,大家都紛紛圍在解說員身旁,或提問、或聆聽,學習氛圍濃厚而熱烈。

  七賢莊內每一塊青磚綠瓦都彰顯著抗戰時期那段歷史的厚重,每一顆參天的古木都仿佛在訴說著革命先烈可歌可泣的戰斗故事。在院子末端的轉角處,有幾間宿舍,門前有一顆茂盛的古柏,古柏下面的泥土中,開滿了無名的'紅色的野花,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分外耀眼而鮮艷。我想,這不正如我們共產黨人代代薪火相傳的歷史么,已經逝去的先烈其實并沒有離我們遠去,他們化身為時代英雄,出現在祖國需要的地方,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在和平年代潤物無聲,用他們偉岸的身軀保護著一代又一代新生共產黨人的成長,在祖國需要的地方綻放。我們作為共產黨員的新生力量,在衣食無憂的今天,必須做到堅守信念,不辱使命,謹記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勇挑重擔,為黨的目標的實現奮斗終身。

  西安事變紀念館參觀心得 10

  渭河正陽大橋項目人員參觀西安事變紀念館(張學良公館),公館位于陜西省西安市建國路69號,大門開在北墻正中,四周筑砌青磚圍墻,公館整體布局分兩部分,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東西排列的三座三層磚木結構灰色西式樓房(東樓、中樓、西樓),對面一排平房是張學良將軍的生平陳列館和史實陳列館。

  東樓是機關樓,是中共中央代表周恩來、葉劍英、李克龍、泰邦憲(博古)等愛國將領曾居住過的地方;中樓一樓是客廳、會議室,二樓是公館機要秘書、公館侍衛副官辦公及衛士住所之地;西樓是張學良及其眷屬居室;三棟大樓靜靜地矗立著,像是在守望著主人的.歸來,這種安詳的氛圍令人不禁肅然起敬。

  西安事變,又被稱為雙十二事變,1936年12月12日,愛國將領張學良、楊虎城在西安逮捕了消極抗日、積極的蔣介石,最終蔣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剿共、一同抗日”的主張,迫使政府放棄“攘外必先安內”基本國策,爆發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事變發生后,中國共產黨主張和平解決,以粉碎日本帝國主義和國民黨親日派的陰謀,促成國共合作,團結抗日。

  通過此次參觀教育大家深受教育,紛紛表示要以本次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牢記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弘揚實事求是、甘于奉獻的優良傳統,切實改進工作作風,努力營造團結和諧的良好氛圍。

  西安事變紀念館參觀心得 11

  踏入西安事變紀念館,仿佛踏入了歷史的風云激蕩處。館內豐富的文物、詳實的史料,生動再現了那段驚心動魄的歷史。

  西安事變,這一扭轉時局的關鍵節點,在民族危亡之際,張學良、楊虎城兩位愛國將領以民族大義為重,毅然發動兵諫,逼蔣抗日。他們的果敢與擔當,讓我深深動容?粗切╆惲械'照片、信件,我似乎能感受到他們在做出決定時內心的堅定。他們深知此舉可能帶來的后果,但為了挽救民族于水火,不惜一切代價。

  這次事變,猶如一道曙光,照亮了全國團結抗日的道路。它促使國共兩黨再度合作,形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為全民族抗戰奠定了堅實基礎。站在紀念館中,我不禁思考,歷史的走向往往就在關鍵人物的一念之間。張學良、楊虎城將軍的愛國之舉,改變了中國近代的歷史進程,他們的功績永載史冊。

  走出紀念館,心情久久不能平靜。西安事變的歷史告訴我們,在國家和民族面臨危機時,每個人都應當挺身而出,擔當起應盡的責任。先輩們用熱血和勇氣為我們創造了如今的和平環境,我們更應銘記歷史,傳承和弘揚他們的愛國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西安事變紀念館參觀心得 12

  邁進西安事變紀念館,歷史的厚重感撲面而來。館內的每一件展品,都像是在訴說著那段波瀾壯闊的過往。

  在參觀過程中,我對西安事變的諸多細節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從張學良、楊虎城將軍與蔣介石之間復雜的政治博弈,到事變前各方勢力的暗流涌動,都讓我深刻認識到歷史并非簡單的是非黑白。張學良將軍在東北易幟后,一心為國家統一,卻在面對日本侵略時,因種種無奈而被迫 “剿共”。楊虎城將軍同樣心懷救國之志,對蔣介石的 “攘外必先安內” 政策深感不滿。兩人在民族大義面前,摒棄前嫌,攜手發動兵諫。

  當看到蔣介石藏身的驪山虎斑石,我不禁想象當時緊張的'場景。事變發生后,局勢一度緊張,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發內戰的進一步擴大。但張學良、楊虎城將軍始終以和平解決為目標,積極與各方溝通協調。最終,在中共中央的斡旋下,西安事變得以和平解決。

  這次參觀讓我明白,歷史充滿了變數與轉機。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是多方力量共同努力的結果,它體現了中國人民在民族危機面前的智慧與團結。我們不能簡單地以成敗論英雄,而應從歷史人物的抉擇中汲取經驗教訓。先輩們為了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在艱難中探索前行,我們更應珍惜當下的和平,傳承他們的精神,為國家的繁榮穩定貢獻自己的力量。

  西安事變紀念館參觀心得 13

  走進西安事變紀念館,思緒被拉回到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這里的每一處陳列,都承載著一段難忘的歷史記憶。

  西安事變的爆發,是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張學良、楊虎城將軍不顧個人安危,發動兵諫,其背后是對國家命運的深切憂慮。他們深知,若繼續執行 “攘外必先安內” 的政策,中國將陷入更深的危機。這種為了民族大義,敢于與強權抗爭的精神,令人肅然起敬。

  在紀念館中,通過觀看影像資料,我看到了事變后全國各界的反應。愛國人士紛紛呼吁和平解決,共同抗日。各階層人民在民族危亡面前,展現出了強大的凝聚力。這讓我深刻認識到,團結是戰勝一切困難的力量源泉。無論是在戰爭年代,還是和平時期,只要全體中華兒女團結一心,就沒有克服不了的艱難險阻。

  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為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基礎。它讓國共兩黨化干戈為玉帛,攜手抵御外敵。這一歷史事件告訴我們,和平來之不易,需要我們共同守護。在當今時代,我們雖然生活在和平環境中,但國際形勢依然復雜多變。我們要從歷史中汲取智慧,珍惜和平,積極推動國際間的友好合作,共同維護世界和平。

  走出紀念館,我對歷史的責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們要銘記歷史,傳承先輩們的愛國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拼搏,讓歷史的悲劇不再重演。

  西安事變紀念館參觀心得 14

  踏入西安事變紀念館,猶如翻開了一本厚重的歷史教科書。館內豐富的文物和資料,生動地再現了西安事變這一重大歷史事件。

  西安事變的發生,并非偶然。當時的中國,內憂外患,日本侵略者步步緊逼,而國內卻處于分裂狀態。張學良、楊虎城將軍正是看到了民族的危機,才毅然決定發動兵諫。他們的行動,體現了強烈的愛國情懷和擔當精神。在國家生死存亡之際,他們沒有選擇明哲保身,而是挺身而出,為了民族的未來,不惜冒險一搏。

  在參觀過程中,我特別關注到了中共中央在西安事變中的作用。中共從全民族利益出發,積極推動事變的和平解決。周恩來等共產黨人不顧危險,親赴西安,與各方進行艱苦的談判。正是由于中共的.努力,才使得西安事變最終得以和平收場,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創造了條件。這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以民族大義為重的高尚品質。

  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是中國歷史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它讓全國人民看到了團結抗日的希望,激發了全民族的抗日熱情。通過這次參觀,我深刻認識到,中國共產黨在歷史發展進程中始終發揮著中流砥柱的作用。在新時代,我們要緊密團結在黨的周圍,繼承和發揚先輩們的優良傳統,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而努力奮斗。同時,我們也要從歷史中汲取教訓,珍惜和平,維護國家的統一和穩定。

  西安事變紀念館參觀心得 15

  來到西安事變紀念館,一場與歷史的深度對話就此展開。館內的布局和陳列,巧妙地將那段風云變幻的歷史串聯起來。

  西安事變,是一次改寫中國命運的偉大壯舉。張學良、楊虎城將軍以非凡的勇氣和智慧,發動兵諫,試圖喚醒當局的抗日決心。他們的行動,猶如一顆重磅炸彈,在當時的中國引起了巨大的震動。從事變的策劃到實施,每一個環節都充滿了挑戰和風險,但兩位將軍始終堅定信念,毫不退縮。

  在紀念館中,我看到了事變后各方勢力的態度和行動。國際社會密切關注,國內各派政治力量也紛紛表態。這一事件成為了一個焦點,將全國人民的目光匯聚在一起。最終,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西安事變得以和平解決,為全民族抗戰創造了有利條件。

  這次參觀讓我深刻體會到,歷史是由無數人的'努力和犧牲鑄就的。張學良、楊虎城將軍以及眾多為和平解決西安事變而奔波的人們,他們都是歷史的創造者。他們的故事告訴我們,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我們要有勇氣去改變現狀,要有智慧去尋求解決之道。同時,我們也要明白,團結協作是實現目標的關鍵。在當今社會,我們面臨著各種新的問題和挑戰,需要我們團結一心,共同努力,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斗。走出紀念館,我心中充滿了對先輩們的敬意,也更加堅定了為國家和民族貢獻力量的決心。

【西安事變紀念館參觀心得】相關文章:

西安事變紀念館參觀心得08-06

參觀九一八紀念館08-27

參觀九一八紀念館10-16

參觀紀念館作文06-12

參觀王維舟紀念館09-07

參觀瞿秋白紀念館作文11-20

參觀延安革命紀念館心得體會08-19

參觀革命烈士紀念館06-08

參觀《錢鐘書紀念館》08-23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男人的天堂色偷免费 | 永久在线免费看AV的网站 | 日韩噜噜噜在线视频 | 亚洲系列日本系列精品 | 欧美精品免费人爱视频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成福利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