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信義兄弟事跡心得體會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那么要如何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信義兄弟事跡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信義兄弟事跡心得體會1
誰也想不到,這個春節有這樣一個極度悲傷又令人肅然起敬的故事,驚天地泣鬼神卻又悄然地無聲飄過。
如果不是趕著發工錢,意外就不會發生,孫家的春節一定是歡樂祥和的。如果事情到此為止,也僅僅只是一起令人唏噓的車禍。哥哥的后事尚沒辦理,賬單大多已不存在,弟弟毅然代哥哥發放33.6萬元良心工錢。大義之舉,一下子讓塵世與天堂都變得無比光亮,讓劇情在突然的轉折突起的高潮中導向令人艱于呼吸的落淚與感動。
這是對逝者最好的告慰最好的超度,這是對生者最好的庇佑最好的激勵。
這樣的故事世所罕見,除了為上善之人祈禱祝愿,實在找不出別的方式來表達心中的震顫與洗禮。
見過欠薪見過賴賬,見過強者的囂張富人的乖張,也見過代母償還19年前的良心債。此刻,當面對這樣的一個化悲痛為責任的驚世義舉,才更加明白什么是流淌于國人血脈中的主流價值觀。
這是一個家族對忠信的傳承。哥哥遇不幸,弟弟義無返顧地站出,這是中國家族文化展現出的文明之花。一人有難,全家相幫,忠厚傳家,誠信仁義,家族文化有著諸多向上的力量,讓世間充滿隱惡揚善的溫情。替哥哥發放良心工錢,就是這種積極因子在閃爍人性的光輝,彰顯出一個家族對忠信的深厚傳承。
這是一個商人對傳統道德的堅守。重信義,守然諾,不刻剝,是中國歷代商人恪守的道德標準,無論徽商、晉商、粵商,不分流派,均以此為立商之本。孫家的義舉,體現了一位商人對傳統道德的可貴堅持。
這是一個企業家對現代契約責任的履行。企業最主要的責任是遵守它與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契約,所謂“重合同,守信用”不僅是對外經濟行為的約束,也是對內與員工的互存根本。孫家作為建筑商人,兌現工錢是企業家對契約責任的莊重履行。
道德與責任是社會得以前行的基石。溫總理曾指出,企業家身上要流淌著道德的血液。“道德是世界上最偉大的,道德的光芒甚至比陽光還要燦爛。”
孫家不是最有錢的商人,卻閃耀著道德與責任雙子星的璀燦光芒——最亮最溫暖。
孫家派發給民工與社會的,是比33.6萬元更珍貴更沉甸的精神財富,真情款款,義動天地。
“孫水林從來沒有拖欠過工人的錢”
鄒國橋,50歲,孝感楊店人,跟孫水林打工已有近20年時間。
鄒師傅說,到去年年底,孫水林欠他的工錢僅有3000多元。他得知孫水林一家五口遭遇車禍死亡的消息后,從來都沒有擔心過工錢要不回來,因為在他跟隨孫水林的近20年時間里,孫水林從來沒有拖欠過工人的工錢。一些家庭困難的工人,往往都可以提前從其手上支取工錢。
“孫水林樂善好施,為人仗義”
彭定啟,40多歲,黃陂區泡桐人,與孫水林一起做建筑生意多年。
彭師傅告訴記者,孫水林是個樂善好施的人。記得時,孫水林在北京順義區承攬了一個工程項目。一天,另一工地上的樓上摔下來一名工人,為救助這名傷者,孫水林在沒有任何考慮的情況下,就將受傷的農民工送往醫院,并為其墊付了2萬元救命錢。
而在孫水林的老家王家沖村修村級公路時,孫水林一下子捐出了8000元錢。
“沒想到人死后,工錢還能領回來”
宋國清,40多歲,黃陂區李集鎮人,跟隨孫水林打工已有四五年時間。
宋國清去年跟隨孫水林做完工后,僅有7000多元錢沒結。大年前夕,當他聽說孫水林一家五口遇車禍死亡的消息后,他沒有想到人死后,工錢還能照樣結回來。
宋國清還說,此前,他也隨黃陂的另外一名老板打工,對方欠他們四五個民工僅1萬多元錢,討了多次都要不到,最后還告到法院去了,可勝訴后,至今這筆錢都沒有要到。
親人現狀 年邁的父母被瞞六天六夜
昨日,孫東林告訴記者,為了不讓年歲已高的父母擔憂,他與自己的姐姐,以及哥哥現存的唯一女兒孫云等人,瞞了兩老六天六夜。
孫東林的姐姐說,當她接到弟弟的電話說,哥哥孫水林一家五口,在回家的'路上不幸遇車禍身亡后,怎么也不敢相信。可為了不讓七旬父母擔心,弟弟回來后,她都不敢讓弟弟直接回到家中。
她擔心弟弟的悲痛會讓兩位老人覺察到什么。于是,姐弟倆在外面,召集自己的親友們開了一個會,要求大家盡可能地瞞住兩位老人。孫東林與姐姐,最終只是告訴父母,哥哥不幸在車禍中遇難了,而嫂嫂與侄兒侄女們,因故病倒在蘭考的醫院中。
“一家五個親人突然走了,巨大的苦楚卻不敢對家人有任何表露。”孫東林說,在大年前后的幾天,他們一家知情的人,只能背著父母偷偷地哭。不過,70歲的母親還是依稀從不斷趕過來的親友們眼中,發現了什么。她總是逼著孫東林給自己的嫂嫂打電話,問他們在醫院怎么了?有時候還發脾氣說,“你的哥哥一家都遇到了車禍,你們怎么能安心地在家過年,怎么都沒人趕過去看望她們。”
大年初三,不知誰說漏了嘴,兩位老人終于知道了自己大兒子一家五口遇難的噩耗。母親現在每天都是以淚洗面,而父親再也不肯吃口飯,只是每天枯坐在家里,連話都沒有一句。
親人現狀 二女兒武漢實習幸免于難
孫水林與妻子,一共育有4名子女。其中,二女兒孫云就讀于衛校,留在武漢實習,沒有與家人一同到天津,幸免于難。
死亡的三名子女中,最大的孫璐,22歲,是一名大四的學生;三女兒孫嬌17歲,是泡桐中學一名初三的學生;最小的14歲的兒子孫錦超,還在上初一。
昨日,孫云告訴記者,姐姐與妹妹,都是放寒假后到天津去的,她因衛校正臨畢業,在一家醫院實習,所以沒能去天津。就在家人遇難前不久,她的母親還給自己打來電話稱,家里就她一個人孤身在武漢,凡事要注意安全,好好照顧自己。她沒想到,這竟是一次與親人的訣別通話。
信義兄弟事跡心得體會2
我是流著眼淚看完《信義兄弟》這場電影的,那“今生不欠來生債,新年不欠舊年薪”的話語不斷回響在耳邊,難以忘記。
孫水林無論做什么事都遵守信義,他把信義看得比生命還重要。快到春節,孫水林最牽掛的是工友們的工資,這是工友們的血汗錢,是工友們養家糊口的生活費,是工友們結婚蓋房的救命錢。應對困難,孫水林想盡辦法,籌措資金,為了一個25年來不變的信念。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孫水林一家四口失去了生命,卻沒有失去信義。農民工掙錢不容易啊!及時領到工錢是他們的最大心愿。我的爸爸也帶過一批工人在外地打工。工程竣工后,當事人總是找借口不發工錢,不是工程投資太大,就是錢快到賬戶,這樣推來推去,遲遲沒有效果。爸爸為此事煩躁不安,一邊找建設單位要錢,一邊是勸阻自己的工友不要鬧事,于是,討要工錢成了爸爸的家常飯。經過多方努力,工錢最后要到手了,爸爸的臉上露出了笑容,工友們最后得到了自己的血汗錢,高興得手舞足蹈。是啊!工作不容易,工錢更不容易啊!孫水林用他的實際行動向人們詮釋了信義的.內涵,證實了做人的價值。“做好人啊!走在路上腰直,晚上睡覺踏實”,多樸實的話語。做好人光明磊落,不會愧對天地,更不愧對自己的良心。相反,你失去做人的底線,每走一步都會心驚膽戰,處處鬼鬼祟祟。俗話說,好人好報,惡人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我們就應做孫水林那樣的人。
擦干眼淚,我要努力尋找我的人生目標……
【信義兄弟事跡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觀《信義兄弟》有感09-26
觀《信義兄弟》有感09-26
信義兄弟觀后感11-30
信義兄弟觀后感(精選15篇)11-17
兄弟09-09
兄弟09-28
信義四方高考優秀作文(通用20篇)05-22
我的兄弟08-31
烏鴉兄弟09-16
獵人兄弟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