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提升歷史教學課堂的心得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那么心得體會該怎么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提升歷史教學課堂的心得,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提升歷史教學課堂的心得1
課堂教學中應該優化教學的資源和手段,利用班班通功能,充分發揮現代網絡教學資源優勢,多角度全方位展現歷史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能動性,激活學生的學習內驅動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探討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對于提高學生的歷史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利于培養學生具有正確的唯物主義歷史觀。
一、優化教學導語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導語的是課堂教學的最初環節,也是必不可少的步驟,有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好教學導語應該注意以下幾方面:
。1)選好導語的素材,即所設計的內容應該與教學的內容相關;
。2)突出重難點,即圍繞教學的知識點有重點的突破;
(3)導入的時間不可過長,以防影響后面的內容教學。
例如,在“人類的產生”中,通過講述“女媧造人”的神話傳說來吸引同學們的注意力:遠古時代,一位名叫女媧的神,用水和黃泥造出了許多的男,男女女,從此天地之間就有了我們人類。女媧為了拯救人類,她還煉了五色石進行補天。學生在這樣充滿神秘色彩的導語引入下,很想知道人類的起源和產生過程,為他們的課堂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創設豐富的情景氛圍,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
新課程歷史教學特別倡導情境的創設,因為情境教學能夠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自己在親身參與掌握知識的情感,激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筆者在實踐教學中發現,運用一定的情境教學,一方面,能夠培養學生閱讀探究的欲望,促使學生不斷的學習理解文本內容;另一方面,把學生引入課文內容所描述的情境中,使學生在感情上受震動,從而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又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培養他們正確的唯物主義歷史觀。
例如在講述“和同為一家”時候就采用了編歷史劇的形式來增強學生的理解記憶,具體步驟可設計為:
。1)利用藏族民歌“今天文成公主來西藏,獅子進了大森林?兹嘎湓诖笃皆,不落的太陽高高升起,西藏從此幸福太平??”來渲染背景氛圍;
。2)閱讀文本中與“吐蕃使者求婚”相關的內容,鼓勵學生扮演上述內容;
。3)閱讀文本中和“文成公主西行”、“文成公主在吐蕃”等相關的內容進行扮演。
通過上述的扮演活動,一方面,能夠激活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和潛能;另一方面,讓學生在扮演的活動中進一步地明確了在封建社會里,民族的和親政策的積極意義。
三、運用文本和視頻插圖教學,增強學生的形象記憶效果
新課程初中歷史教材中有很多的插圖。這些插圖不僅可以滿足學生的視覺
感官欣賞的需要,幫助學生把一些較難記憶的語言項目通過插圖進行輕松的理解記憶,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歷史形象思維能力。當然在教學中,由于插圖很多,限于課時,教師不可能每圖都講,只能根據教材要求和講課需要選擇講解。有些與課文內容密切相關的插圖如果沒有向學生講解,就會使學生似懂非懂或一知半解。經過教師講解,既引發了學生的興趣,又使學生進一步掌握了知識。這種教學方法也越來越受到教師們的青睞。
四、設置學習疑問,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教學互動
學生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的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教學中利用這些疑問進行教學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大膽質疑的精神和學習品質,還有利于培養他們的'問題探究能力。筆者以為,巧設疑問,以疑激趣應該注意以下幾方面:
。1)設計的問題應該緊緊圍繞文本教學內容;
(2)創設的問題,應該符合學生的學習認知規律;
(3)學生在自主學習和主動探究的基礎上能夠順利的完成上述問題的解答,以滿足他們學習發展的需要。
例如,在講述“紙的發明和蔡倫改進造紙術”時,為了讓學生能夠更進一步地認識到我國發明的造紙術對人類文化的發展所起的巨大作用和對世界文明作出的巨大貢獻時,設計了這樣的問題:
。1)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分別是什么?
。2)紙的發明在什么時間?
。3)我國在紙發明以前用什么作書寫材料?
學生在意義回答了上述的問題之后,通過追加問題的辦法提出“西漢發明了紙,為什么東漢蔡倫又要改進造紙術?”。因為這樣的問題,在書本教材中沒有作過多的說明,比較難理解,需要借助一定的資料進行幫助理解。針對該問題,筆者建議學生通過上網查閱和到圖書館查資料等方式來解決這樣的問題。學生在這樣的問題引導之下,不僅能夠掌握了教學內容,還培養了他們探究問題的能力。
總之,有思想的課堂才是有生機的、成功的課堂在歷史。在歷史課堂教學中,只要精心設計,巧妙安排,就一定能在教學中充分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增強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達到培養他們歷史唯物主義觀,真正實現學史明志,知史做人的目的。
提升歷史教學課堂的心得2
任教九年來,經歷的培訓不少,可這次縣初中歷史培訓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培訓已過半,每天的感覺是幸福而又充實,因為每天都要面對不同風格的教師,每一天都能看到不同類型的亮點展示,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沖擊。在這里,我更進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課改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反思在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我深知自己在教學上是幼稚而不成熟的,在教學過程中還存在太多的問題,但是經過學習,真是受益匪淺。下面是我通過培訓獲得的點滴體會:
一、擴展自己的舒展空間,突破自己:
此次培訓中我發現了自己本身存在的缺陷,專業技術知識不足,上哪個年級看哪個年級的教材,現學現賣,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當今社會,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應用期日趨縮短,知識創新日趨鮮明,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吸取新信息、新知識、新理念,不斷充實自己,始終站在知識的前沿;要不斷完善知識結構,做到博學多才,與時俱進,學生才會“親其師而信其道”;對所教學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領,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運用自如,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教學內容要充實:
主要指合理地確定教學內容的廣度和深度;明確教學的重點、難點和關鍵;合理安排教學的順序。要把歷史教學和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講來源,講用處,學起來有親切感、真實感,要靠知識本身的魅力來吸引學生。同時教學過程中做到三個"延伸"。一是由傳授知識向傳導方法"延伸"。二是由傳授知識向滲透情感"延伸"。三是由傳授知識向發展智能"延伸"。
通過培訓,我進一步確定了自己的方向,并且有了日后工作的指南:
1、作為一名教師,我要向馬玉梅老師學習,要讓教育具有“親和力”。我們有責任找到一種方法,讓孩子們感受到生活的樂趣,并以一種積極的方式生活。讓他們有所期盼、有所憧憬。用心關愛每一位學生,最大限度地理解、寬容、善待每一位學生,以微笑面對學生,努力成為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
2、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博覽群書,不斷進取,善于總結反思。以高度的責任心對待工作,踏踏實實、一絲不茍,精心準備好每一堂課,用心上好每一節課。
通過這次培訓,我學會了站在素質教育的高度審閱自己的教學行為,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素質,教學水平和教學效率。我會時時警醒自己的素質和修養。今后的工作中,我定會更加努力,加強學習,提高素質,完善自己,書寫出燦爛美好的未來。
【提升歷史教學課堂的心得】相關文章:
歷史高效課堂心得體會08-23
課堂教學心得02-22
智慧課堂教學心得05-16
歷史老師的教學心得02-09
課堂教學設計培訓心得02-11
高效課堂的教學心得范文(精選13篇)04-18
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心得05-13
歷史教學設計04-24
提升能力實踐心得11-06
課堂教學心得體會范文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