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PM軟件心得體會精選
篇一:PKPM軟件心得體會
開學的第四個周,我們進行了PMPK軟件的學習。通過一個星期的緊張而又努
力的學習,我感覺有些小小的心得和體會,在這里希望和大家一起分享。
鑒于時間問題,我們主要學習了施工項目管理軟件。施工項目管理軟件是我們施工管理的核心模板而且此軟件在行業上在與設計結合在一起。同時我們也可以參與施工的預算、進度、和成本的數據處理。PKPM是一個系列,除了 建筑、結構、設備(給排水、采暖、通風空調、電氣)設計于一體的集成化CAD系統以外,目前PKPM還有建筑概預算。通過學習,我初步明白了網絡計劃軟件功能主要是按照現行的管理規范進行編制,進而實現進度、質量、安全、成本的控制和現場、信息、生產要素的管理,為組織協調提高一系列方便。
經過二周的實習使我對PKPM的認識從一無所知到了了解基本的應用,這是我在畢業之前又一次學到的實用知識,我覺得很開心,以下是我對PKPM的具體認識。
1、PKPM的發展方向 PKPM程序的發展方向主要有兩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就是計算,它的方向就是集成化、通用化。集成化大家都能感覺到,PKPM程序都是以PM程序所建數據為條件,以空間計算為核心,基礎、后期的CAD出圖都能采用前面的數據。所有這些都構成了程序集成化的雛形。程序的通用化主要表現在計算上,PKPM程序的計算程序由以前的平面計算(PK)---->三維空間桿件(TAT)---->空間有限元(SATWE)---->整體通用有限元程序(PMSAP)。能計算的結構類型有磚混、底框、鋼筋混凝土結構、鋼結構等。現在又在開發特種結構的計算程序:如高壓塔架、巨型油罐等。在PM程序中就可以建立起這些結構的空間模型。當然現在的PKPM系列程序還不能計算。第二個方向就是開放計算參數的開關。有很多參數以前都是放在程序的“黑匣子”里的,設計人員不能干預。程序放開這些參數有兩個原因,首先就是要讓設計人員真正的掌握工程的設計過程,能夠盡可能的控制設計過程。其次就是要把一些關鍵的責任交由設計人員來負,程序只能起到設計
大學生暑期實習報告&調查報告專題
實習證明金融專業法律專業土木工程專業機電專業
工具的作用,不能代替設計。所以就需要我們的結構設計人員充分的理解程序的適用范圍、條件和校對結果的合理性、可靠性。如《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的5.1.16條要求“對結構分析軟件的計算結果,應進行分析結果判斷,確認其合理、有效后方
2、空間計算程序部分 2.1、PKPM幾個空間程序的不同,現在,PKPM程序擁有的空間計算程序有三個,即TAT、SATWE、PMSAP。 1)、TAT--它是一個空間桿件程序,對柱、墻、梁都是采用桿件模型來模擬的,特殊的就是剪力墻是采用薄壁柱原理來計算的,在它的單元剛度矩陣中多了一個翹曲的自由度θ',相應的力矩多了雙力矩。因此,在用TAT程序計算框剪結構、剪力墻結構等含鋼筋混凝土剪力墻的結構都要對剪力墻的洞口、節點做合理的簡化,有點讓實際工程來適應我們的計算程序的味道。作這種簡化都是因為分析手段的局限所制(資料書的P129)。當然,在作結構方案時,對結構作這樣的調整對建筑結構方案的簡潔、合理有很大的好處。它的樓蓋是作為平面內無限剛、平面外剛度不考慮的假設。在新版的TAT程序中,允許增設彈性節點,這種彈性節點允許在樓層平面內有相對位移,且能承擔相應的水平力。增加了這種彈性節點來加大TAT程序的適用范圍,使得TAT程序可以計算空曠、錯層結構。
2)、SATWE--空間組合結構有限元程序,與TAT的區別在于墻和樓板的模型不同。SATWE對剪力墻采用的是在殼元的基礎上凝聚而成的墻元模型。采用墻元模型,在我們的工程建摸中,就不需要象TAT程序那樣做那么多的簡化,只需要按實際情況輸入即可。對于樓蓋,SATWE程序采用多種模式來模擬。有剛性樓板和彈性樓板兩種。SATWE程序主要是在這兩個方面與TAT程序不同。 3)、PMSAP---是一個結構分析通用程序。當然,它是偏向于建筑的,但它是一個發展方向。現在的比較著名的通用計算程序有:SAP84、SAP91、SAP2000、ANSYS、ETABS等程序,這些程序各有特長。 2.2、程序的參數及選擇開關 2.2.1)、PMCAD中的參數 (1)總信息: 結構體系、結構主材:主要是不同的結構體系有不同的調整參數。 地下室層數:必須準確填寫,主要有幾個原因,風荷載、地震作用效應的計算必須要用到這個參數,有了這個參數,地下室以下的風荷載、水平地震效應就沒有往下傳,但豎向作用效應還是往下傳遞。地下室側墻的計算也要用到。底部加強區也要用到這個參數。 與基礎相連接的下部樓層數:要說明的是除了PM荷載和最下層的荷載能傳遞到基礎外,其他嵌固層的基腳內力現在的程序都不能傳遞到基礎。(2)、材料信息:其他與老的程序一樣填法,就是鋼筋采用了新規范的新符號。(3)風荷載: 修正后基本風壓:根據《建筑結構荷載規范》的7.1.2條,對與高層、高聳以及對風荷載比較敏感的其他結構,基本風壓應適當提高,并應由有關的結構設計規范具體規定。按《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的3.2.2條,
值采用。按規范的解釋,房屋高度大于60m的都是對風荷載比較敏感的高層建筑。
2.2.2)、TAT的參數及開關 (1)、用TAT程序計算建模應注意的幾點: 剪力墻必須要有洞口,不能形成封閉“口”字形。這樣在構件截面上的剪力流才有進口和出口,否則,程序無法對構件進行計算。這是TAT程序對薄壁柱數學模型模擬的要求。 剪力墻內的洞口要求要上下對齊,且要有規律性。如果不這樣,那么內力的傳遞將通過節點間剛域來傳遞,這與實際有時很大差別,引起很大的計算誤差。且洞口布置不規律,計算結果具有很大的突變性。
通過本次上機實習,熟悉、了解PKPM項目管理軟件的功能及用途,學習使用PKPM
項目管理軟件,利用PKPM項目管理軟件繪制施工圖,編制施工圖預算,劃分工程項目的子項目,繪制網絡進度計劃圖。 以上學期“工程造價課程設計”的圖紙為依據,用PKPM軟件編制施工圖預算,劃分工程項目的子項目,繪制網絡進度計劃圖。具體內容如下:
(1)把圖紙的內容全部用PKPM軟件繪制出來
(2)直接用PKPM軟件計算工程量
(3)確定并編制施工圖預算
(4)進行工、料、機分析
(5)對該工程進行結構分解,即形成項目的WBS
(6)用工、料、機分析的結果,估計WBS中各作業的持續時間 (7)確定各作業的邏輯關系 (8)繪制網絡進度計劃圖
實習主要過程
1、了解PKPM項目管理軟件 PKPM項目管理軟件支持以下模塊:施工項目計劃管理, 標書制作與管理, 施
工現場平面圖設計軟件,施筑工程資料管理軟件, 建筑工程質量驗收資料管理軟件,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軟件(含各地模板),網絡計劃軟件,形象進度軟件, 基坑支護設計軟件,施工安全設施計算模塊,冬季施工技術模塊,建筑腳手架工程設計軟件,建筑模板工程設計軟件, 結構設計工具箱軟件,施工圖庫軟件,排降水計算軟件,地基處理軟件,臨時用電設計軟件等等。
2、PKPM項目管理軟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內容:
(1)標書制作系統
提供標書全套文檔編輯、管理、打印功能
根據投標所需內容,可從模板素材庫中選取相關內容,任意組合,自動生成規范
的標書及標書附件或施工組織設計
可導入其他模塊生成的各種資源圖表和施工網絡計劃圖以及施工平面圖
(2)施工項目管理系統
按照項目管理的主要內容,真正實現了四控制(進度、質量、安全、成本),三管理(合同、現場、信息),一提供(為組織協調提供數據依據)的項目管理軟件
提供了多種自動生成施工工序的方法:
利用施工工藝模板庫的工藝過程自動套取工程預算定額以及資源庫
讀取工程概預算數據,自動生成帶有工程量和資源分配的施工工序
可在工作信息表和單、雙代號圖中錄入施工工序相關信息和邏輯關系,自動生成各種復雜網絡模型
根據工程量、工作面和資源計劃安排及實施情況自動計算各工序的工期、資源消耗、成本狀況,換算日歷時間,找出關鍵路徑
可同時生成橫道圖、單代號、雙代號網絡圖和施工日志
具有多級子網功能,可處理各種復雜工程,有利于工程項目的微觀和宏觀控制 自動布圖,能處理各種搭接網絡關系、中斷和強制時限
自動生成各類資源需求曲線等圖表,具有所見即所得打印輸出功能
系統提供了多種優化、流水作業方案及里程碑功能實現進度控制
工期優化
資源有限工期最短優化
工期成本優化
工期固定資源均衡優化
常規分層、分段流水作業(等節奏、異節奏、無節奏)方案
充分利用技術、組織、施工層間歇連續施工流水方案
增加工作班制,縮短工期優化流水方案
通過前鋒線功能動態跟蹤與調整實際進度,及時發現偏差并采取糾偏措施
利用國際上通行的贏得值原理進行成本的跟蹤與動態調整
對于大型復雜工程項目,進度、計劃難以控制時,可采用國際上流行的"工作包"管理控制模式
可對任意復雜的工程項目進行結構分解,并對工程項目的責任、成本、計劃、質量目標等進行細化分解,形成結構樹,使得管理控制清晰、責任目標明確
利用質量預控專家知識庫進行質量保證,統計分析"質量驗評"結果進行質量控制 利用安全技術標準和安全知識庫進行安全設計和控制
可編制月度、旬作業計劃、技術交底,收集各種現場資料等進行現場管理
利用合同范本庫簽訂合同和合同管理
(3)施工平面圖設計系統
具有臨時辦公、生活、倉儲、加工等場地面積以及臨時施工的水、電計算功能 提供靈活、方便的建筑物和臨時設施的布置方式,可完成建筑物、道路、圍墻、起重機、加工廠、作業棚、倉庫、臨時房屋以及常用設備的布置
提供了具有自主版權的通用圖形平臺,用戶可在此平臺上完成圖元繪制、編輯、尺寸標注、文字、圖塊、圖庫、圖案填充以及打印等各種功能
(4)施工技術資料管理模塊
軟件提供了快捷、方便的的輸入方式,可輸入施工所需的各種表格(材料試驗記錄、施工記錄及預檢、隱檢等),
篇二:PKPM心得體會
這學期我們學習了PKPM軟件,讓我對PKPM軟件有了一定的認識和了解。學了之后我不止對pkpm的基本操作有了一定的掌握,更是對結構力學,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及原理,抗震結構的知識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Pkpm軟件中我們主要學了幾個部分:PMCAD 、SATWE、JCCAD、PCCAD、施工圖生成與編輯。這幾個部分所包含的內容我們都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老師你給我們布置的一個作業讓我們更熟悉了pkpm軟件的基本操作流程。
PMCAD步驟:①選擇建筑模型與荷載輸入;②建立軸網;③構件布置,布置柱、梁、樓板,按照實際工程情況設置本層信息;④荷載輸入,輸入樓板荷載,布置梁、柱、墻和節點上的荷載;⑤第二標準層布置,復制標準層;⑥輸入設計參數,點取設計參數,在彈出的對話框中按實際工程情況輸入參數;⑦樓層組裝,在點取得對話框中輸入我們需要的層數、層高組裝成型;⑧存盤退出。
SATWE步驟:①選擇接PM生成SATWE數據。②SATWE前處理;③設置設計參數,設計信息、配筋信息、荷載組合、地下室信息、砌體結構、總信息、風荷載信息、地震信息、荷載信息、調整信息這些里面的參數我們一定要按照工程實際情況填寫清楚;④定義特殊構件,比如特殊柱、角柱就要另行的定義;⑤生成數據以及結果分析、調整。我們把參數調整好了,就開始生成
數據,生成計算書,看計算機提示是否有錯 ,有了錯誤,我們就去找原因,參數是否輸入錯誤,是否滿足規范要求。
施工圖生成與編輯步驟:施工圖包括梁、板、柱的施工圖①選擇梁平法施工圖,定義鋼筋層,進入梁施工圖繪圖環境,設置修改配筋參數確定,生成梁平法施工圖。查看連續梁的跨數和支座是否需要修改,檢查梁鋼筋是否符合規范要求。②繪柱施工圖和梁施工圖的步驟差不多,修改參數,確定生成圖紙,在檢查是否符合要求。③繪板施工圖是選擇畫結構平面圖,參數輸入,樓板計算輸出計算書及內力、配筋參數,然后繪樓板施工圖,再根據實際情況修改不正確的鋼筋參數。
JCCAD步驟:①基礎計算,選擇基礎計算程序,讀取上部荷載,生成基礎;②基礎施工圖,在基礎平面施工圖中彈出的對話框填寫繪圖參數確定,在生成的基礎施工圖中修改尺寸,插入基礎詳圖等等細節。
這樣我們的圖紙基本就完成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在這途中遇到很多很多的問題,比如梁、板、柱的剪跨比,軸壓比不符合規范要求,我要怎么改。就只有多多的翻書,每天白天都有其他事情要忙,就只有晚上才有那么一點時間可以自己慢慢摸索。雖然困難是重重的,但收獲卻是巨大的,要不是有這次的作業,我肯定是很多東西是弄不清楚的,記憶就只是停留在老師上課的時候了。
篇三:PKPM使用心得
1. 有用戶提問:在建立坡屋頂時,層高是取屋脊高再利用降節點高來輸入斜梁,還是取其他值?屋脊處
的位移角計算會不會偏大?
最好取檐口高度為層高 然后上節點高改。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樓上的對于大多數是可行的,如果檐口標高處有板的話,就不行了,這種情況可以取坡屋面半高為層高。
2. 有用戶提問:同樣截面尺寸的連梁,建模時,用剪力墻開洞建,計算配筋要小一些,也不會容易出現
連梁超筋現象。計算位移時候,用開洞建位移也小一些。計算時,應該有限取哪一種方法呢?
回答:與連梁的跨高比有關,如果跨高比小于2.5,應該按照剪力墻開洞來輸入,如果是介于2.5-5之間,兩種計算結果應該不會相差很大,但是由于計算連梁前后兩種的模型(開洞為墻元,梁輸入為桿元)不同,導致計算結果還是有一定的差別。兩種方法建模都是可以的,只是按框架梁建模輸入時,程序會自動將跨高比小于5的梁判斷為連梁。關于“連梁折減”并不存在必須的問題,是否折可以自己決定,提出“連梁折減”的概念,無非是為了減少連梁的超筋情況,使設計容易一點。
3. 有用戶提問:在PMCAD里面建了樓梯后,再進進PMCAD ——LT里面,這個板厚還要改為0板,此
時樓梯部分的荷載:恒載只要輸入裝修荷載一般1.5~2.0KN/M2,活荷載輸入2.5~3.5KN/M2就行了嗎? 回答: 有關樓梯荷載輸入,首先進入本工程LT子目錄,將樓梯間樓板厚度改為0。
恒載:樓梯及休息平臺的自重程序會自動計算,如果有其它荷載(踏步、如面層抹灰、欄桿等),需要您定值、輸入
活載:查《荷載規范》后輸入。
傳力方式:樓梯斜板、休息平臺按梁方式傳導到兩端結點,結點上如有層間梁、梯柱,則會先傳到層間梁、梯柱上,再住下傳導。
樓梯設置時,最好選擇“生成平臺梯柱”,程序會自動生成梯柱、層間梁,角柱(框架柱)需要您輸入。
考慮樓梯作用的計算模型是專門生成在LT目錄下的,當前工作子目錄的模型計算時不會考慮樓梯,計算模型和沒有樓梯布置的模型完全相同。
程序在整體分析時會考慮周期、變形、扭轉效應的影響。
計算后只考慮樓梯間周邊桿件內力、配筋。樓梯間需要使用LTCAD單獨設計。
4. 有用戶提問:有一棟一層砼結構的大殿,屋面板為砼,室內有很多梁柱,有多道梁重合在一根軸線上
的情況,也有梁上短柱出現的情況等,總之,在一屋內梁柱都比較多,如何建?
可使用PKPM的古建設計軟件GUCAD生成三維古建模型,再自動生成PMCAD的結構分析模型,接力SATWE進行計算。
5. 有用戶提問:現在新版PKPM里可以建水平均布荷載了,但是這個水平均布荷載荷載的方向如何確定,
是不是按正負號來區分方向的?
水平荷載按“無截面設計”輸入。
在荷載定義對話框中,無截面設計分為2種:水平集中力、水平線荷載,不是面荷載。
布置該類型荷載后,會顯示紫色箭頭表示正方向,不隨輸入負值改變方向。
6. 有用戶提問:PKPM建模中,八變形結構的角柱是小于號<或者大于號>這個形狀的,應該在建模的
時候怎么模擬。怎么算才能符合實際情況?
以前版本的PKPM可以用自定義截面的桿件來輸入,現在SATWE不給分析計算了。
如果省事,可以考慮建兩片斜交的短肢剪力墻(但不能因為輸入了剪力墻去改變整個結構原有體系)來近似模擬一下吧。如果準確一點,也可以考慮柱子等剛度代換輸入,但也不是盡善的方法。 7. 有用戶提問:建模時,有的單元需要鏡像復制,但鏡像后,板厚及板荷載信息丟失,造成很多的重復
勞動,請給出解決辦法?
房間相關的信息還無法復制過去,由于PMCAD中房間信息是按周邊桿件位置關系生成,執行“復制”后,需要將原有信息對位到目標房間,有一些工作要做,我們會盡快改進。
對于單構件的荷載信息,如梁間荷載,復制后可以保留。
8. 有用戶提問:坡屋面現澆板有一半布置不正常,自動形成的,應對稱但
有一半不對,如何調整建模?好像異形板顯示也不正常,不知對計算有沒影響?
模型中樓板位置顯示不正確,主要原因是那些樓板各角點不在同一平面內,程序會按層高在同一平面內畫板。補充一些軸線,用截面100*100的虛梁將有問題的房間拆分成三角形,使板可在同一平面內,就可以顯示正常。這僅僅是顯示問題,不會影響后續計算。
9. 有用戶提問:問題一 混凝土框架結構中,部分次梁采用鋼構件,此種模型satwe能否正確分析,后期
處理中好象不能生成節點圖。
問題二 混凝土框架結構中,部分框架梁采用鋼構件,此種模型satwe能否正確分析,當框架節點左右梁為不同材質時,軟件是如何處理的。。
回答:
問題一,可以正確分析,鋼梁與砼柱可以生成節點,鋼梁與砼梁不能
問題二,不同材質可以在satwe中特殊構件補充定義中處理
建模的時候也可以指定,就彈性分析來說,不同材質其實沒有什么關系
10. 是手動保存時生成備份文件,但不用退出程序,點擊屏幕右側菜單的“保存”命令一次即可生成一次備
份(退出命令上側),循環覆蓋
自動存盤只將數據存入后綴為.BWS文件中,異常中斷時可恢復為.JWS ,在上部菜單“狀態設置”的“定時存盤”命令中設置自動存盤時間 。
11. 有用戶提問:對于弧梁是按整根弧梁建模還是分成很多段的折梁建模比較好,哪種建模方式的計算結
果比較準確,如果是按分段的折梁建模,改怎么分段,多長的弧長取一個結點?
不大于180的弧梁直接按照弧梁建模即可。
大于180,則需要在中間加入節點。
不需要自己擬合折線處理。
12. 有用戶提問:“我的模型中,屋面的是鋼屋面,但是找不到材料類別修改,程序默認的都是混凝土屋面,
我改怎么辦?(鋼屋架的自重,是程序自動算,還是自己算好輸入進去?)”
屋面是輕鋼屋面嗎?如果是的話,在建模中可以不用考慮其厚度,輸入板厚為0 的板。如果是層間的壓型鋼板,只能按照剛和混凝土彈性模量的差異,鋼與混凝土彈性模量之比可以取10,折算為混凝土厚度輸入即可。
13. 在采用SATWE軟件分析無梁樓蓋結構時,由于SATWE軟件具有考慮樓板彈性變形的功能,可以采
用彈性樓板單元較為真實的模擬樓板的剛度和計算變形。在PMCAD人機交互式輸入時,在以前需輸入等代框架梁的位置上布置截面尺寸為100*100的矩形截面虛梁(但在邊界處及開洞處最好是布置實梁)。虛梁是不參與結構的整體分析的,實際上SATWE的前處理程序會自動將所有的虛梁過濾掉。此外,為了正確分析該結構,在SATWE程序中還應將無梁樓蓋的樓板定義為彈性樓板。
在TAT軟件中,對于無梁樓蓋結構來說,由于沒有梁和柱子相連,一般我們必須按照規范中的規定將板簡化為雙向等代框架梁進行計算。因此,在用PMCAD對無梁樓蓋進行人機交互式建模時,首先應確定等代框架梁的寬、高,也即確定等代框架梁的剛度。一般來說,等代框架梁的剛度由板寬決定:
我們通常取柱距的1/2板寬為等代框架梁的寬、高。確定等代框架梁的'剛度之后,再將等代框架梁作為普通的主梁輸入。
14. 抱歉,現有程序版本未考慮懸挑板對梁產生的扭矩,但計算結果基本完備。此處主要考慮了懸挑板布
置位置所對的房間,一般情況下,是布置了樓板的,會抵消懸挑板對梁產生的扭矩。但如果該房間開洞,程序未再細致處理,待完善。
15. 弧形梁顯示成折梁的原因:是顯示精度的設置值過小造成的。按“F9”鍵,在彈出的“捕捉和顯示設置”
對話框中,選擇“顯示設置”選項卡,將“圓弧精度”值設置為64或128 。
16. 變截面梁的布置:主要操作過程同“主梁布置”,但要確定起始位置與截面高度的對映關系。
具體做法為:
1、選擇“主梁布置”命令,在彈出的截面定義對話框中,選擇“新建”按鈕,“截面類型”選擇21號變截面,輸入截面寬度如500mm,截面高度1如400mm,截面高度2如200mm,選擇材料類別。
2、布置時,默認梁1梁在左下,2端在右上,如果變截面方向與所需要的不一致,需要再一個截面類型,將截面高度1、2的值互換,再按此種截面進行布置。
17. 大大P-△效應與小P-△效應的區別:大P-△效應是指結構由于水平力作用,如地震和風荷載作用下產
生側移,重力荷載由于水平側移產生附加的內力和變形增量,屬于結構整體層面的問題,應在結構整體分析中考慮,程序由參數“考慮P-△效應”控制;
小P-△效應指軸壓力在產生了撓曲變形的構件中引起的附加內力,屬于構件層面的問題,一般應在構件設計時考慮。程序在柱承載力設計時會自動按照規范考慮,不需要用戶干預。
18. 抗規(5.2.5)調整中 弱軸方向動位移比例、強軸軸方向動位移比例0-1強弱方向如何判斷,比例依據
什么填寫?按照線性插值計算的速度段的那個動位移比例為0.5,但是此時的動位移比例因子如何考慮?加速度段:一般指當基本周期位于0-Tg時的情況,此時動位移比例填0,程序對全樓各層采用統一的地震剪力放大系數;
位移段:一般指當基本周期>5Tg時的情況,此時動位移比例填1,程序對全樓各層剪力系數采用相同的增量;
速度段:一般指當基本周期位于Tg-5Tg時的情況,動位移可酌情在0-1之間取值。如果指定 方向的動位移比例因子為 ,Ca和Cd 分別代表“按加速度段控制算出的直接放大比例”和“按位移段控制換算出的放大比例”,那么程序實際采用的放大系數就是,因此對于基
本周期為T的情況,一般可按照此公式
來定動位移比例因子:=(T-Tg)/4Tg。
要注意其中弱軸對應結構長周期方向,強軸對應短周期方向。
19. 錯層結構建模采用分標準層、還是利用層間梁的方式哪種好?對于這類復雜的結構,沒有完美的建模
方法,但我們盡量尋找容易把握電算結果的建模方式。因此對錯層結構,建議還是采用分標準層的方式建模。
無論何種方式建模,周期、振型、構件標準內力等結果一般應比較接近。主要是一些統計性的整體性能參數和構件設計會有一些不同。
對于結構整體錯層的結構,采用分標準層建模的方式,全樓強制剛性樓板假定下計算的位移比通常會比較真實的反應結構的扭轉特性。而如果采用調整標高、層間梁等方式的話,程序統計出來的位移比可能發生異常,參考意義不大。同時,在扭轉反應不強的情況下,分層建模的情況下計算出來的單層剛度也是有意義的,可以利用分層的樓層剛度計算出整個樓層的側向剛度。
但實施新混凝土規范后,對于混凝土柱的設計采用兩段分開配筋時,其結果可能與按一根柱設計有差別,這是由于考慮二階效應時,需要用到柱兩端的組合彎矩。
20. “強制剛性樓板假定時保留彈性板面外剛度”如何應用?如地下室不是板柱體系,如勾選會有影響嗎?
是否應該不勾選?此參數是為了考慮整體指標而設置的吧?如內力配筋計算需要勾選嗎?程序對于地下室是強制采用剛性樓板假定的,所以地下室設置彈性板也不起作用。如果對于地下室必須定義彈
性板才能準確計算,就需要勾選這個參數,這樣程序能保留地下室部分的彈性板的面外剛度。
一般在板柱體系的地下室中比較常見,因為板柱體系需要定義彈性板,正確考慮板的面外剛度,才能得到較為準確的內力和配筋結果。但這并
不是說只有板柱體系才能勾這個選項,其余結構類型,只要是需要考慮地下室樓板面外剛度的,都可以而且應該勾選。
這個參數的設置并不只針對整體指標,內力和配筋計算的處理也是一樣的。
21. 在PKPM2010(2010.9.30光盤)SATWE“設計信息”增加了“按混凝土規范B.0.4條考慮柱二階效應”的
選項,請問這個選項是何含義,與“考慮P-Δ”這個勾選項是否重復。“按混凝土規范B04考慮二階效應”是計算排架結構用的,其他結構體系一般不用它。P-Δ是重力二階效應,是針對整個結構而言的,而“按混凝土規范B04考慮二階效應”是軸壓力二階效應,即p-δ效應,是針對構件的,二者是有很大區別的,不可混為一談。
22. 位移角的結果應該看哪一項?位移比的結果應該用規定水平力的結果,位移角應該看CQC組合的結
果,不需要看規定水平力下的結果。兩者可能會存在差異,是由于規定水平力和CQC組合的不同方式造成的,位移角應以CQC組合的結果為依據。
23. SATWE與PMSAP關于調幅有何差異?SATWE計算連續梁的長度時按照梁的支座情況進行判斷,
PMSAP按照梁的恒荷載作用下梁端是否為負彎矩判斷。
24. 多塔結構如何查看周期比?對于多塔結構,應將多塔近似分割成一個個單塔結構,將每個單塔分別計
算周期比,即采用“離散模型”進行。
25. 關于平衡條件該如何校核?對于恒載作用下的節點內力平衡校核,應采用一次性加載的計算模式,采
用模擬施工時不能進行節點內力平衡校核。
活荷載作用下的結構內力可以進行平衡條件的校核。
風荷載作用下的結構內力可以進行平衡條件的校核。
地震作用下的結構內力不能進行靜力平衡條件校核。
Satwe中每個桿端有六個內力分量,不要遺漏,否則不能滿足平衡方程。
26. 為何混凝土梁的軸力有時不會考慮:當梁的混凝土受拉強度的1/50作為考慮拉力的界限,小于此值時
不考慮。
27. 坡屋面的風荷載是如何計算的?計算風荷載時,風壓標準值取樓層標高處的高度計算。迎風面面積,
按樓層最大迎風面寬度乘以樓層層高(忽略上節點高和桿件標高的調整)。所以,與層高相等的平屋面的荷載總值是一樣的。
28. “嵌固端所在層號”與“水平抗力系數的比例系數”二者之間有何聯系? :“嵌固端所在層號”主要指地
下室結構對上部結構的約束。當地下室結構剛度很大,上部結構柱底能夠在地下室頂板產生塑性鉸時,可以認為在再地下室頂板嵌固,這與地下室是否被約束沒有關系。而“水平抗力系數的比例系數”體現的是周邊土體對地下室的約束能力。當周邊土質比較好,施工回填質量較高時,土體對地下室的約束能力就比較強,該參數就可以輸入一個比較高的值,相反則表明約束能力較弱,宜輸入一個比較低的值。
29. 某工程主體結構下帶大底盤地下室,SATWE程序計算出的地下一層的剪切剛度與地上一層的剪切剛度
比大于2,是否可以認為地下室底板是上部結構嵌固端? 不能簡單這么認為。主體結構對地下室的影響范圍是有限的,因此當地下室很大時,地下室外圍周邊構件的剪切剛度是不宜計入的。根據《抗規》6.1.14-2的要求,結構地上一層的側向剛度,不宜大于相關范圍地下一層側向剛度的0.5倍。根據其條文說明中的解釋,“相關范圍”一般可從地上結構(主樓、有裙房時含裙房)周邊外延不大于20m。而《高規》第5.3.7條的條文說明中提出的“相關部位”一般指地上結構外擴不超過三跨的地下室范圍。 由于目前程序不能自動劃分相關范圍,因此需要設計人員人工復核。
篇四:PKPM心得
PKPM施工組織設計實習心得
通過近兩周的PKPM施工軟件的學習,我學到了許多關于施工組織設計的軟件知識。PKPM軟件的誕生極大的節省了工程人員的工作量,為我國的建筑業走向世界提供了極大便利。
PKPM軟件包含投標系列、工程資料系列、管理系列、安全計算系列、巖土系列和施工技術系列六項。
投標系列
1、現場平面圖制作
根據建筑施工平面布置原理,利用系統豐富的圖庫資源,快捷、方便的將建筑、道路、圍墻、臨時設施及設備等合理的布置在平面圖上,并自動生成圖例。軟件同時還提供了臨時供電、供水等計算,為投標及施工提供詳細的圖文并茂的計算書。軟件提供基于自主知識產權的CFG圖形平臺版本,同時提供基于AutoCAD平臺的版本,充分滿足客戶的使用習慣。
2、網絡計劃編制
按照《工程網絡計劃技術規程》進行編制,可快捷、方便的直接繪制雙代號網絡圖、橫道圖和單代號網絡圖,同時還提供了多種自動生成工程進度計劃的方法,并能進行任意修改。軟件提供三種圖形之間真正的自由切換,能夠快速生成投標、施工階段所需的各種進度計劃圖、進度計劃對比圖和各種資源圖、統計表。圖形輸出靈活多樣,能夠滿足施工單位投標的嚴格需求。軟件通過前鋒線功能動
態跟蹤實際進度情況,方便及時發現進度偏差,并采取糾偏措施,是施工單位非常實用、有效的施工管理工具。
3、標書制作與管理
提供近200套最新的施工組織設計和專項施工方案范例。提供了8大類60余萬字的素材庫。(包括施工工藝標準、質量安全預控及防止措施、優質建筑工程質量評價標準、各工種操作規程、安全交底、常用法規、新型建筑材料施工工藝)能通過網絡實時更新和增加最新的標書模板。智能生成人、材、機計劃表及組織機構圖。可快速完成標書的制作、管理、查詢、存檔;并可對標書模板進行授權管理。
4、施工方案圖庫
提供了施工組織設計、施工專項方案編制、技術交底及工程資料填寫所需的大量施工詳圖、大樣圖、構造圖及98J全套圖集,用戶還可對圖庫進行增加、修改等維護管理。該軟件也是設計單位繪制施工圖的最佳助手。
5、三維現場平面圖
三維施工現場平面設計軟件是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開發的用于布置三維施工現場,模擬建筑物建造過程的高端軟件產品。該軟件圖形平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并結合國內外通用圖形平臺優點以及建研院多年建筑與軟件技術的研究成果。它的推出填補了國內施工現場三維模擬專業軟件的空白,滿足了當前建筑施工企業投標演示和現場管理水平展示的需求。
參數化搭建施工現場
軟件內置了大量施工現場常用的實體三維模型,包括施工現場道路、圍墻、大門、基坑、腳手架、各種施工機械、材料、混凝土攪拌站、臨時建筑、加工棚、變壓器等,用戶只需修改其各項參數即可快速插入。
可以表現各施工企業的CI標識。
自造建筑功能可幫助用戶參數化快速建造建筑樓體,并為其添加門窗、女兒墻或坡屋頂等構件。
模擬在施建筑物的建造過程
軟件提供兩種建模方式,通用STAT建模及空間SPASCAD建模,可生成各種形式的模型,直接導入使用。
利用PKPM結構設計軟件、概預算軟件生成的模型導入文件中,然后設置各施工流水段的起止時間,既可生成結構形象進度動畫,展示建筑物的結構施工過程,從而滿足企業投標演示和現場管理的需要。
軟件不僅能夠模擬建筑物的施工過程,還可以模擬施工現場臨時設施,道路、場地等生成過程。
利用吊裝動畫模擬塔吊、履帶吊的構件吊裝過程。
利用路徑約束動畫來模擬施工現場車輛的移動過程。
利用關鍵幀動畫來模擬施工現場物體動態生成過程。
程序可將以上的動畫過程采集輸出為視頻文件,便于用戶后期處理和展示。
實景漫游功能
可以使設計場景以任意方位真實地展現在眼前,讓設計人員身臨其境地感受設計方案。無論是樹木、道路、建筑、機械、場地,都能真實地表現出三維效果。保證在各種視角都可體驗三維實景的真實感覺。更為高級的功能是,用戶還可以隨時走到任何位置,動態瀏覽三維實景,并可以隨時點取任一圖形進行實時修改。 兼容多種軟件的文件格式
軟件可以導入AutoCAD的DWG文件、3DSMAX的3DS文件、PKPM軟件系列軟件全面兼容。
工程資料系列
1、建筑工程資料
工程資料管理軟件是依據各地區《建筑工程技術資料管理規程》而編制的一套工程資料軟件。軟件提供了快捷、方便的智能輸入方式,可完成施工所需的各種資料圖表并自動進行評定、計算。軟件內置了目前最新的施工技術交底資料模版,此外軟件內嵌了豐富詳實的工程資料實例,以方便用戶在編制資料過程中使用。軟件具有完善的施工技術資料數據統計及管理功能,實現了從原始數據錄入到信息檢索、匯總、維護一體化管理。
2、工程質量驗收
依據《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以及與其配套的各專業驗收規范編制而成,該軟件可簡單、方便的錄入用戶所需各種質量驗收表格,并可進行智能計算和評定,并提供了多種不同的打印、輸出功能。
3、安全資料管理
安全資料管理軟件通過簡便的錄入方式和智能檢查,自動評分、匯總方式,
為企業嚴格執行相關法律、法規、標準提供了信息化的管理環境和手段,使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標準化、規范化。同時更方便施工企業安全資料的電子文檔歸檔、查詢、備案管理。
安全計算系列軟件
1、建筑施工安全設施計算
軟件以相關施工及結構規范為依據,提供大量的計算參數用表,供用戶參考,計算方便準確,計算書詳細;同時提供了腳手架、模板工程、塔吊基礎、結構吊裝、降排水以及基坑方案模型和強大的繪圖功能,并且可以將計算書和繪制的詳圖直接插入到方案中,形成完整WORD格式的施工專項方案。主要內容如下: 腳手架:依據用戶輸入的各項參數自動計算落地式及各種懸挑式腳手架支撐、落地及懸挑式卸料平臺、門架、竹木腳手架和格構式型鋼井架形式的腳手架;同時可以將計算書直接插入到方案中。
模板:提供豐富的計算模型,依據用戶輸入的各項參數自動計算梁、板、墻、柱模板、大梁側模的多種支撐形式是否滿足要求、對竹、木、組合小鋼模面板強度和剛度進行驗算。同時可以將計算書直接插入到方案中。
塔吊基礎:對施工中常用的重要機械(塔吊)根據其型號自動讀取其基本參數,進行塔吊基礎的計算。包括:天然基礎的計算,四樁、三柱、單樁基礎的計算,十字梁基礎及塔吊的附著計算、塔吊穩定性驗算和邊坡樁基傾覆計算;同時可以將計算書直接插入到方案中。
結構吊裝工程:吊繩、吊裝工具、滑車和滑車組、卷揚機牽引力及錨固壓重、碇定計算。同時可以將計算書直接插入到方案中。
大體積混凝土:匯集了施工現場澆注大體積混凝土時涉及的重要問題:自約
篇五:迅速提高PKPM結構建模速度的實用技巧--羅慶剛
迅速提高PKPM結構建模速度的實用技巧
佛山市南方建筑設計院 羅慶剛
摘要:本文結合廣大工程設計人員最常用的結構設計軟件PKPM,從快捷命令、建筑圖向模型轉換、層間編輯、三維模型觀測等技巧的使用與結構建模速度的關系進行分析,并提出使用方法。最后針對結構計算書的整理提出一些有用的建議。
關鍵詞:PKPM 結構 快捷命令 層間編輯 三維模型 建模錄入速度
一. 前言
本人在使用PKPM系列軟件進行結構設計的工作中,發現對幾個簡單技巧的使用可以大大提高結構的建模錄入速度。但某些技巧容易被設計人員忽略,這里提出來與大家分享。由于仍有較多的設計人員在使用PKPM(05版),故本文將以PKPM(05版)作為本臺進行介紹。希望本文能給廣大工程設計入門者帶來幫助。
二. 合理設置快捷命令。
部分工程設計者不論在操作CAD還是PKPM時都習慣于單純的點菜單操作,這無異于“自廢單手”。PKPM支持快捷命令的自定義,這給錄入工作帶來便利,鍵盤和鼠標的左右開弓讓錄入變得更加得心應手。 修改方法: 1. 以文本形式打開PKPMPMWORK.ALI。該文本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以三個EndOfFile 作為結束
行的已完成命令別名定義的命令項;第二部分是“命令別名文件說明”;第三部分是程序支持的所有命令項。
2. 在第三部分中選取常用的命令項,按照文件說明的
方法在命令全名前填寫命令別名,然后復制已完成命令別名定義的命令項,粘貼到第一部分中以三個EndOfFile 作為結束的行之前。保存后重啟PKPM,完成。
以下是錄入工作中常用到的命令,命令別名可根據自己習慣自行定義。
PKPMPMWORK.ALI
'---------------------------------------' 命令別名 命令全名 說明文字 ' '---------------------------------------'
'FC ' 'FloorChg ' '換標準層 ' 'EC ' 'ColmPut ' '柱 布置 ' 'EB ' 'BeamPut ' '主梁布置 ' 'EW ' 'WallPut ' '墻 布置 ' 'EH ' 'WnDrPut ' '洞口布置 ' 'HE ' 'Height ' '本層信息 ' 'CD ' 'ColmDel ' '刪除 柱 ' 'BD ' 'BeamDel ' '刪除主梁 ' 'WD ' 'WallDel ' '刪除 墻 ' 'HD ' 'WnDrDel ' '刪除洞口 ' 'FD ' 'FloorDel ' '刪標準層 ' 'FI ' 'FloorIns ' '插標準層 ' 'CJ ' 'EditBFlr ' '層間編輯 ' 'CF ' 'CopyFlor ' '層間復制 ' 'CXS ' 'ColmDisp ' '柱 顯示 ' 'BXS ' 'BeamDisp ' '主梁顯示 ' 'WXS ' 'WallDisp ' '墻 顯示 ' 'HXS ' 'WnDrDisp ' '洞口顯示 ' 'CDC ' 'ColmDQC ' '柱與柱齊 ' 'CDW ' 'ColmDQW ' '柱與墻齊 ' 'CDB ' 'ColmDQB ' '柱與梁齊 ' 'BDB ' 'BeamDQB ' '梁與梁齊 ' 'BDC ' 'BeamDQC ' '梁與柱齊 ' 'BDW ' 'BeamDQW ' '梁與墻齊 ' 'WDW ' 'WallDQW ' '墻與墻齊 ' 'WDC ' 'WallDQC ' '墻與柱齊 ' 'WDB ' 'WallDQB ' '墻與梁齊 ' 'LD ' 'LoadDef ' '荷載定義 ' 'LI ' 'LoadIns ' '荷載插入 ' 'LD ' 'LoadDel ' '荷載刪除 '
'EndOfFile' 'EndOfFile' 'EndOfFile'
三. 利用“AutoCAD平面圖向建筑模型的轉換”模
塊準確錄入軸網、構件。
PKPM “AutoCAD平面圖向建筑模型的轉換”模塊,不僅使設計者加快了錄入速度,更大大地提高了錄入的準確性。純手工錄入遇到平面軸網復雜、多個不規則軸網斜交時會十分棘手,哪怕花大量精力勉強定義軸網,最后還是與建筑圖偏差較大,降低了模型的準確性。以下是轉換過程的一些注意事項。
1. 要將建筑圖進行轉換前的簡化:建筑圖的線條
和標注較為繁多(見圖一),為避免無關圖層對轉換的干擾,建議將無關圖層進行關閉。PKPM
可轉換的內容包括:軸線、墻、門、窗、柱、梁等。而結構錄入常用到的是軸線、墻、柱、梁。考慮到建筑墻線寬度與結構梁有可能不一樣,且同寬梁的梁高也不全一樣,建議對梁不進行轉換,后期于PM輸入其實更為方便。所以我們只保留軸線、剪力墻、柱的圖層,其余圖層關閉。注意柱要是閉合矩形、圓形或多邊形,且需距軸線交點在合理范圍內。剪力墻與柱類似;為讓程序更準確辨認,建議于墻端部添加一條軸線(見圖二)。
(圖一)建筑圖局部
(圖二)轉換前簡化 2. 用PKPM“AutoCAD平面圖向建筑模型的轉換”
模塊打開簡化后的DWG圖,點選右邊菜單分別選擇軸網、墻體、柱。確認選擇無誤后,點選“轉換成建筑模型數據”,出現菜單后按實際填寫及選擇。如需要樓層組合,應注意拾取基點須上下層對齊。
(圖三)轉換成功后的模型
充分利用“層間編輯”功能。
高層建筑中需要組裝的標準層一般較多,很多情況下各標準層的構件及荷載布置基本相同。建模過程中常需要調整構件截面或荷載,若逐層修改會耗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很多設計人員對層間編輯沒信心,感覺不親自逐層修改不穩當,擔心有遺漏或錯錄。其實只要操作正確,這個擔心是不必要的。平時錄入設計中應有意識地進行練習,總結經驗。以下介紹幾個容易忽略的層間編輯操作要點。 1. 進行每步層間編輯操作前,務必要確認所需修
改的目標標準層號是否正確。(見圖四
)
(圖四)層間編輯設置
2. 進行構件布置或荷載布置時盡量以“窗口方式”
或“圍欄方式”代替“光標方式”,可避免同構件在不同標準層被網點打成多段而導致點選失準的情況。(見圖五) 3. “S”延伸、“E”刪除等命令在層間編輯中會失
效,只對當前層操作。
四.
(圖五)構件布置選項 五.
三維模型直觀校對錯層結構的構件布置
由于平面無法直觀表達構件標高,所以在錄入錯層結構時我們可以借助三維軸測圖來幫助校對。按下Ctrl鍵同時在錄入界面中點擊鼠標中鍵并拖拉,即可任意角度觀測結構的三維軸測圖(見圖六)。點擊“實時漫游開關” 圖標可填充構件,讓三維圖更直觀。點擊 圖標即可回到常規平面界面。
利用樓層組合里的整樓模型,還能得到整棟建筑物的立體結構模型。設計人員通過立體模型可更直觀地了解整個結構。(圖七)
(圖六)錯層結構三維軸測圖
(圖七)整樓模型三維軸測圖
六. 整理PKPM所生成計算書的一些技巧
1. 整理計算書:結構模型錄入并優化后設計人員
需要整理結構計算書。由于PKPM對構件、荷載信息及配筋文件的圖形方式分別分層保存,一份包括構件、荷載信息及配筋文件的計算書動輒需要打開幾十上百張圖,十分繁瑣。運用一些CAD插件可批量插入PKPM計算書到一張新圖中,便于打印和歸檔。(見圖八) 2. 歸并計算書:一些CAD插件可針對若干層PKPM
配筋圖的梁、柱、剪力墻邊緣構件計算結果進行歸并,這給結構設計帶來較大方便。(見圖九)
(圖八)插件提示一
(圖九)插件提示二
七.
結束語
以上是筆者對于PKPM結構建模的一些心得體會,寫出來與廣大設計人員分享,文中如有不足之處歡迎批評指正。
參考文獻
[1]PKPM系列軟件《用戶手冊及技術條件》。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PKPM CAD工程部。
[2]陳岱林、趙兵、劉民易。PKPM結構CAD軟件問題解惑及工程應用實例解析。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