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中華好家風征文15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一定都接觸過征文吧,征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征文的出現。你寫征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華好家風征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華好家風征文1
人們常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蹦敲次壹业募乙幱质鞘裁茨?
為了弄清這個問題,我仔細詢問了爸爸,爸爸還特意給住在農村的奶奶打了電話,通過爸爸和奶奶的介紹,我不僅了解了我們家的家事,還從中得到了一些有益的感悟。
我的老家在山東煙臺地區。上個世紀初,老家人多地少,經常吃不飽飯,而東北地區卻地廣人稀,土地肥沃。我的'祖輩們商量了一下,下定決心要闖關東。一大家人拖家帶口,一路上飽經磨難,跋山涉水,風餐露宿,討著、要著才來到長春。祖輩們在長春安家落戶后,平時種地,閑時還做點兒小買賣,但不管做什么都堅持“勤儉”的家風,做事勤奮,生活簡樸。平日里,一家人起早貪黑,勤勞苦干,節省每一分錢,節約每一粒糧食,就這樣“勤儉持家”的良好家風逐漸形成并一代代傳承下來。
爸爸小時候家境貧寒,家中兄妹六人他排行老大。爸爸從小就立志要好好學習,做一個懂知識、有本領的人,讓全家人過上好日子。每當天還蒙蒙亮時,爸爸就早早地起來看書,有時候即使吃不上飯,他也要翻山越嶺去上學。有一天早上,爸爸又沒吃上早飯就要去上學,奶奶煮了兩個雞蛋偷偷地遞給爸爸,對他說:“你正在長身體的時候,上學不吃飯怎么行,快把這兩個雞蛋吃了吧!”爸爸想到一個個面黃肌瘦、體弱如柴的弟弟妹妹,哪能吃得下去,就趁奶奶出門的機會分給了他們。在弟弟妹妹的心中,爸爸就是一個重情重義、富有愛心的好大哥。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爸爸通過堅持不懈地努力終于考上了一所好大學,畢業后找到了一份好工作。在爸爸的帶領下,他的弟弟妹妹們也都很有出息,如今都走出了黑土地來到城市里生活,過上了幸福美滿的日子。
通過訪家風、問家事,我受益匪淺。感悟最深的有兩點:一是“成由勤儉敗由奢”,這是中華民族在千百年歷史實踐中總結出來的至理名言;二是“幸福是奮斗出來的”。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全面發展,爭取做一個對國家和人民有用的人,做一個中華民族傳美德的優秀繼承者和傳承人。
中華好家風征文2
每個家庭都會有各自良好的家風。我們家也不例外,我們家的良好家風是勤儉節約。
每次和媽媽逛街,媽媽總不舍得亂花錢買衣服,不會像其他孩子的媽媽那樣大手大腳的花錢。只有在需要的時候,媽媽才會適當的花一些錢,這就是勤儉節約;每次看到爸爸穿著破舊干凈的衣服和襪子時,我總會心疼不已,吵著鬧著要爸爸買新的,可爸爸每次都滿不在乎的說:“沒事,你看,這還能穿嘛,不用買!边@就是勤儉節約。
從小爸爸、媽媽就教育我要勤儉節約,不要亂花錢,所以,我養成了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記得有一次,我和同學小朱去逛街。當我們走進一家服裝店時,我第一眼就看到了一件漂亮的白色羽絨服,帽子上還有一個毛絨絨的小球,煞是好看。我驚喜地走到那件羽絨服旁,仔細地看了又看,正好是我喜歡的類型。我一邊輕輕地撫摸著衣服,一邊嘖嘖稱贊道:“漂亮,就是漂亮!毙≈炜吹轿疫@么喜歡這件衣服,便笑著說:“你穿這件衣服一定很好看,既然那么喜歡,就買了它吧!甭犃诵≈斓脑挘曳戳艘幌聝r格,“哇哦,真貴呀,兩百多塊呢!蔽覈樀锰似饋,連忙擺擺手,“不不不,還是不要了吧。”“哎呀,你家又不是沒有那幾個錢,叫你爸爸媽媽給呀!边@時,我耳邊響起了爸爸、媽媽曾經對我說過的話:“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要以勤儉節約為榮。”腦海中浮現出了爸爸、媽媽平時勤儉節約的'畫面,我斬釘截鐵的說:“是,我家是不缺那幾個錢。
但是,我爸爸、媽媽從小就教我要勤儉節約,所以,我不會買這件衣服的。我現在也不缺衣服穿,我要買學習用品!毙≈炜次覒B度這樣堅定,沉默了,一言不發。“小朱,我們應該從小學會勤儉節約呀。爸爸、媽媽掙錢也不容易!蔽艺\懇地對小朱說。小朱聽了,很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說道:“嗯,我懂了。小秦,謝謝你的提醒。我今后一定不亂花錢了!笨吹叫≈爝@樣明白事理,我心里像吃了蜜糖那樣甜。
勤儉節約是我家的家風,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我們要以勤儉節約為榮,以攀比浪費為恥,從現在做起,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做起,養成良好的勤儉節約習慣。
中華好家風征文3
不知不覺間,母親已經到了花甲之年,雙鬢的白發和臉龐的皺紋訴說著她操勞奔忙的前半生。兩周前,正值三秦大地夏收大忙,我回老家看望她,她正在村里已經收割過的麥地里撿遺落的麥穗。
“這么熱的天,你咋在這里撿麥穗,中暑了怎么辦!”我有點生氣地說到。
“在家里坐著也沒事干,這么好的麥穗遺落在地里,不撿起來就浪費了,種一料莊稼不容易呢!彼贿呎f著一邊提起已經快裝滿的簍子。
這就是我的母親,即使在物質極其豐富的今天,她也見不得一點浪費,勤勞、素簡、惜物是她踐行的生活方式,也是帶給我們子女最大的精神財富。
現在不少人推崇日式極簡的生活方式,我想母親已經是極簡主義的高級玩家了,非必要的東西堅決不買,買了新的替代品舊的東西及時處理掉,桌面干凈整潔、廚房整齊有序、衣柜分類明確。用了三十年的床單依然平整、十年前的風扇依然干凈有力、陪嫁的'實木餐桌經過重新粉刷重煥光彩……家里的一件件老物件都在見證著母親惜物、素簡的生活方式。
我想這就是我家的家風。
在小學時期,有一天家里的院子正在用水泥硬化,放學后不能立刻回家寫作業,需要等水泥干了之后,于是我出門玩兒去,開心不已。晚上回到家,母親說快快去寫作業。我心里一驚,我以為可以蒙混過關不用做了,母親說:“學習這事,容不得半點僥幸!边@句話伴隨著我警醒著我直到今天。
母親對子女是這樣要求的,自己也是這樣做的。她35歲學會用自動縫紉機,50歲學會騎自行車,三年前學會智能手機,現在為了防止自己的學習力退化,每天有聲朗讀30分鐘報紙。她保留著自己學習的很多資料,新式縫紉機的說明書、我哥給她繪制的智能手機的使用圖、讀過的報紙片段。現在回想起來,她一直以身作則,為我們上了一堂以“學習這事,容不得半點僥幸”為主題的人生課。
我想這就是我家的家風。
我家兄妹四人,如今都已經成家立業,在不同的行業不同的崗位揮灑青春。每每回家母親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要好好干”。是啊,這四個字飽含一位母親對子女的無限寄托。這讓我想起來,母親那些“好好干”的瞬間。村里修路,每家都要有人前去義務幫忙,而我家我媽在修路的工地上呆了快一個月。村里成立了孤寡老人免費食堂,她只要有時間就去后廚幫忙。鄰居小輝是孤兒,母親常常給他送去干凈的衣物和飯菜……
我們以前常說母親愛管閑事,她說這都是行善積德的好事。去年小輝帶著女朋友回到村里,送給母親一個鐲子,感謝她多年的照顧,母親淚目……
如今回想起這些往事,才深覺母親所傳遞的就是我們如今所說的“奉獻精神”,為集體,為親朋,為家人,她用自己的一舉一動,奉獻自己的溫暖和善良。
我想這就是我家的家風。
如今,我們兄妹四人常;叵肫鹪诔砷L道路上母親的那些直擊心靈的瞬間,這些瞬間成為彌足珍貴的心靈家風,也是生命的家風,心靈的家風越亮,生命的道路越長,生活的道路越平坦。如今,我也成為了一位母親,我要把好家風代代相傳。
中華好家風征文4
家風是一個家庭乃至家族多年來形成的傳統風氣,承載著整個家族的生活態度、文化理念、價值觀、人生觀等。良好的家風能讓繼承者立身于社會,是一種使人終身受益的品質。她讓家族的每一代人明白許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明白自己的責任和使命,她塑造出人們高尚的品格、高雅的舉止、非凡的氣度。生活中,每個人的性格特征、道德修養、為人處世等,無不烙印上家風的印記。
在泱泱數千年的華夏文明中,曾出現過很多顯赫的家族,他們大多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家風、家訓和家教,成為后世學習的典范。我不禁想起中國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學家、文學家——梁啟超先生!耙婚T三院士,滿庭皆俊秀”這句話就是他對九個子女言傳身教的最好寫照。他的長女梁思順是詩詞研究專家;長子梁思成是杰出的建筑學家;次子梁思永,中國近代的考古學開拓者之一;三子梁思忠,畢業于美國西點軍校,參加過淞滬會戰,二十五歲不幸早逝;次女梁思莊是我國圖書館學領域首屈一指的專家;四子梁思達是經濟學家;三女梁思懿是著名的社會活動家,四女梁思寧投身新四軍,從事革命宣傳工作;五子梁思禮是我國著名的火箭控制專家。
這些人里面,最為人們熟知的我想也許是梁思成和他的'妻子林徽因,而他們的兒子梁從誡先生也是杰出的,他領導創辦了中國第一家完全民辦的環保組織“自然之友”,為我國的環境保護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這個家族之所以這么成功,我們從《梁啟超家書》中就不難找出答案。他寫給孩子們的書信中用詞淺顯易懂,字里行間流露出對子女成長和學習的關心,又不時發出自己的見解和對他們的嚴格要求。每一封書信都充滿了梁啟超先生作為一個父親對子女的諄諄教誨。
相較之下,我的家庭平凡的太多太多,只是中國千百萬家庭中普通的一員。家里有歡樂也有爭吵,但更多的是還是快樂和溫馨。我的父母雖然沒有什么淵博的學識,但他們交給我做人的道理和對生活的態度,讓我能夠在和諧的家庭氛圍中健康自信的成長。父母對長輩的照顧和陪伴讓我明白“孝”的真諦,父親每晚讀書的習慣同樣變成了我的習慣,母親的勤儉持家是我從小就有了節約的意識,奶奶用粗糙的雙手教會我要辛勤的勞動才有豐收的喜悅,姥姥告訴我做人要忠厚樸實,誠信待人······正是他們的言傳身教才使我能健康的成長。
中華好家風征文5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币簿褪钦f:“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奔乙幨且患业牡赖聵藴,就像糧食一般,不可缺少。而當我呱呱落地時“孝順、誠實、謙虛”就伴我隨行
我家的誠實之風。從小爸爸就教育我要誠實守信,因為它是做人的道德標準。有一次,爸爸和媽媽都出去,我獨自在家。正當我玩得高興時,卻不小心把媽媽的最喜歡的杯子打碎,但我沒有跟媽媽說。過兩天,媽媽說她的杯子不見,怎么也找不著。這時我顯得特別緊張,站在那不敢動,爸爸看出端倪,拉著我說:“你一定知道媽媽的水杯去哪,是不是?我低下頭,說出事情的經過?墒前职植]有批評我,還表揚我是誠實的好孩子。他還說:“杯子碎還可以買,可誠實是買不回來的。”我把他的話深深的.埋藏在心靈的深處。
我家的孝順之風。百孝順為先。從我記事那天起,爸爸媽媽對爺爺奶奶的孝順就刻在我腦海里。他們從不和爺爺奶奶頂嘴,家里的大小事情,爸爸媽媽都會聽取爺爺奶奶的意見。有時奶奶發脾氣,爸爸總是陪著笑臉,不停的討好。事后還不忘教育我:“奶奶年紀大,有時事情做得多,就會有脾氣,我們要讓著她。上次奶奶得重病,住院。爸爸媽媽天天去看望她,希望她能早點好起來。媽媽曾經對爸爸說過“百孝順為先,孝敬是沒有底線的。”就在這一刻,我暗暗下定決心,我也要做一個孝順的人。
我家的謙虛之風。有人說:成功來自于謙虛。因為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去年,我被評為省級四好少年,我非常得意。那孔雀般驕傲的尾巴就翹起來。家庭聚餐時,還在姨媽和表妹的面前賣弄,媽媽用嚴厲的目光看向我,我還不以為然。回到家,媽媽語重心長的對我說:“‘小荷才露尖尖角’,你的不足之處還有很多,要學習的地方也有很多。剛取得一些成就就在人前賣弄,這樣對嗎?”我慚愧的低下頭。媽媽又說:“即使以后取得一些成就,也不要沾沾自喜,要時刻勉勵自己,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這樣才能取得更大更好地成就!边@時我對媽媽說:“媽媽,我錯。我以后一定不會驕傲的!”
樹立和繼承端正的家風,是”正能量“的傳遞。有這些優良的品質,我們的家,我們的社會一定會更和諧,更幸福。
中華好家風征文6
家訓是中國自古流傳的一種家庭傳統,至今在我們的生活中仍然有強烈的影響。對于家風來說,家訓更為具體、易懂。它就是對孩子的一種要求與警示,能夠更確切地指出孩子的不對。將家規熟記于心,每當孩子做事時,都會以家規為準,符合則為之,不符合則拒之。無形中,起到了警告、監督的作用。其實,家訓也可以理解為在家風的基礎上加以補充,達到內外要求,共同形成的目的。
我認為,家風與家訓的主要體現還是在家教。家教是由父母雙方共同對孩子的親身教育。這種教育是其他教育不能代替的。總而言之,家風與家訓都屬于家教。所以,家庭壞境的好壞直接影響了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的形成。當然,家教是否成功,也能夠直接反應你是不是一名合格的,負責任的家長。孩子在初始階段,他們所有的認知標準都來源于父母對孩子的引導,在這段時間內,父母能否讓孩子正確地認識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這些觀念一旦形成,就很難再次改變。因此孩子的一生與家庭教育的質量是密不可分的。想要孩子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家長必須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家庭壞境與良好的家庭教育。
家風不是說說而已,家訓也不是背背也罷,家教就更不是簡單粗暴的那種打罵教育。家長對孩子做得夠不夠、好不好、嚴不嚴,就體現在孩子的未來。千萬不要等到無可挽回的地步才開始后悔當初對孩子教育的懶惰與放縱,要從現在就開始對孩子教育,擔負起自己作為家長的責任,百分百地投入到教育中去,嚴格地要求孩子,以高標準的家庭教育幫助孩子成就人生最美好的未來。
好家風,好家訓,好家教,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無法忽視的話題。愿我們每個人都能在好家風,好家訓,好家教中幸福成長。
每個家庭的家風家規都有所不同,有成文的,也有不成文的,一句話、一個故事、一段記憶都可能成為家風家規的載體,從而在生活點點滴滴中影響著我們的心靈,塑造著我們的人格。也從而帶動或影響整個社會乃至整個國家向前發展。
說起家風家規,可是有很多小故事。爸媽雖然文化不高,但樸實的言行讓我受用至今,我從小就在一個尊老愛幼、勤儉樸實的家庭環境中成長,耳濡目染了爸媽的言傳身教,養成了我肯勤奮努力、能和氣待人的積極生活態度。
記得在我還很小的時候,爸媽言傳身教就為我們定好了家規,主要有:尊敬長輩,孝敬父母,進出家門要和父母打招呼,對父母講話態度恭敬;要勤儉節約;全家人要和睦相處;用實際行動幫助別人;嘴巴要扎緊,不饞不亂說話。我們就是按照這個生活著、傳承著。
也記得小時候,我因觸犯了一些家規,受到了嚴厲的懲罰。記得那是一個冬天,因為奶奶年紀大了,衣服穿得太厚,不方便梳發,要我幫她一下。當時剛好有同學在,在同學的建議下,幫奶奶梳了個沖天小辮的奇怪發型,正當我倆在一旁瞧著樂時,被媽媽發現,將我狠狠地教育了一番,說要尊重老人長輩而不能嬉弄戲耍,并告誡我下不為例。爸媽平時不論工作再忙,回到家總會擠出時間跟奶奶說說話聊聊天,詢問身體狀況。一家人和諧享受著天倫之樂。
還記得當時左鄰右舍中只要有那家大人不在家,很熱心、愛助人的爸媽就會把他們小孩喊到家供吃住。并總是告訴我和哥兄妹倆對別人一定不要小家氣。逢到有人借東西,爸媽總是二話不說雙手奉出;有人遇到難處,爸媽定會鼎力相助。豪氣直爽的媽還特別樂于處理一些家長里短的事。遇到農忙和村上人家紅白事時,爸和哥因為是電工,都要抽空幫人家接電拉線,或修理機器啥的`,從來不因自己忙而埋怨,也從來不拿人家給的辛苦費。這些不勝枚舉的小故事一直令我難忘,如今我也“量販”給兒子和家人,讓樸實的小故事詮釋做人的大道理。
我是70年代初出生的,小時候家里還有一些不成文的家規,比如:家中來客人了,吃飯時小孩子是不能上桌一同用餐的,因為習慣所以覺得很自然。現在的小孩如果平時沒有這方面的教育就因為來了客人而不允許其上桌用餐會覺得委屈的,甚至會憎恨起無辜的客人。這怨不得孩子,作為父母應該自責沒有立好規矩。好家風、好家規當從孩子小時候立起以致潛移默化。否則,“無規矩很難成方圓”。
如今,已過不惑的我是一個孩子的母親和一個單位的職工,還一直敬畏著爸媽的那些“框框條條”。我希望將它們繼續傳遞下去,永遠傳承下去。讓子子孫孫們不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學習和工作中,都懂得敬畏家風家規,都懂得為人做事處世的道理,努力爭做一個對國家、社會有正能量的人。
中華好家風征文7
媽媽常對我說:“做人要誠實守信,孝順老人!痹谖夷暧讜r,媽媽說的這類話,我并不懂,可是現在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理解媽媽的話,這也許就是我的家風吧!
說起誠實守信,我深有感觸,記得有一次我在家里和小朋友盡情地玩耍時不小心把媽媽最心愛的水果裝飾瓶給碰碎,當時我驚慌的責怪小朋友,可是,小朋友并沒有反抗,而是輕聲對我說:“別著急,用我的壓歲錢再給阿姨買一個不就行嗎?我并沒有多想就點點頭接受。誰知第二天,他真的買一個嶄新的水果裝飾瓶送來。恰巧被媽媽看見,媽媽問:這是怎么回事呀?”我聽媽媽的問話,不由得臉紅,然后就把昨天發生的事告訴媽媽。媽媽聽后,并沒有責怪我,而是用誠懇的眼神聽著我說:“裝飾瓶碎,可以再買,可是誠實的心靈是用金錢買不來的。”媽媽的話我聽懂,于是我對小朋友說:“對不起,我錯!”朋友聽后笑笑說:“沒關系,阿姨的話也教育我,做人就是要誠實守信呀!”接著媽媽陪同我和小朋友一起去吧新買的東西退,從這件事我深深的感知誠實守信的重要,這也是做人的根本。
提起孝順老人,家里的爸爸就是我的.榜樣。爸爸常年在外地打工,但是他從來沒有忘記孝順長輩,每隔三兩天就給爺爺奶奶打一次電話,問寒問暖,關心他們的身體狀況。當然也少不對媽媽和我的關心。爸爸每次回來都是先去爺爺家,把買的東西放在那,同他們說說話,聊一聊家常后,在回家里看媽媽和我,爸爸他從來不頂撞長輩,還經常給爺爺奶奶洗洗腳,剪剪手指甲,給他們劈柴擔水等,只要是爸爸在家,爺爺家里的家務事就由她承擔,從來沒聽爸爸說過累,也沒有聽過媽媽對爸爸的責怪,相反的事,爸爸不在家,媽媽對爺爺奶奶更是百般的關心,媽媽的這一做法受到鄰里的贊揚,我也學著爸爸媽媽的做法,經常幫爺爺奶奶做一些家務活,還給他們洗洗腳,捶捶背,有時還給他們講一講學校里的事情,讓他們開心。
人們常說:“百善孝為先。”這句話就足以說明作為一個活生生的人就應該孝順老人,尊敬老人,就是這千千萬萬的老人給我們創造今天的美好生活,所以,作為當今的我更應該像爸爸媽媽那樣孝順老人,善待身邊不的每一個人,做一個誠實守信的好學生。把我的家風傳承下去。為當今的社會傳遞更多的正能量。
中華好家風征文8
大家好!我是xxxx班的,今日我演講的題目是“愛我中華”。
捧起一朵浪花,這是我的祖國,我愛她;撿起一片落葉,這是我的祖國,我愛她;撿起一個貝殼,這是我的祖國,我愛她!
我親愛的祖國!在圓明圓里,我熟悉到了您的悲憤;在八達嶺上,我熟悉到了您的磅礴;在草原中,我熟悉到了您的寬闊!在帶有甲骨文的鐘鼎上,我讀懂了您童年的靈性;在布滿烽火臺的長城上,我讀懂了祖國青春的豪放;在綴滿詩歌的'大地上,我讀懂了祖國壯年時的成熟!
我尊敬的祖國!假如說您是一棵大樹,那么我就是樹葉,一片樹葉就是一個春天!假如說您是長江,那么我就是小溪,讓我涌進您的懷抱!
中國的進步和進展奔騰向前勢不行擋。親愛的中國已經走過了五千年的歷程。在這五千年中,中國人們以自己的聰慧和才智,為人類文明做出了巨大的奉獻!只要我們萬眾一心,就會把我們的祖國建立成一個強大的國家!
讓我們高聲喊出我們的心聲:“我們愛自己的祖國,愛我中華!”
感謝大家,我的演講完畢了。
中華好家風征文9
大到一個國家,有法律;小到一個家庭,有家規。家風、家訓,不管多么簡單,它們是不平凡的。因為它們經過多年的傳承,伴隨一代代人,啟迪一代代人,也影響了一代代人。我沒有見識過名門望族,我家也沒有根深蒂固的宗祠文化,現在大部分家庭已經缺失了這方面的培養,讓人一切以利益為重。經?匆曨l,其中有相聲演員郭德綱一家,雖說沒有很高的文憑,但培養孩子在尊師重道、為人處事方面確實樹立了榜樣,值得我們學習。
我家的家風是“孝”,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父母一直告誡我:百善孝為先!
而立之年已過半,家中父母已漸衰。經過這兩年來父親做工壓碎手指、秋收又突發腦梗;母親腿腳風濕嚴重,步履蹣跚心堅強。在醫院里難免跟病友閑聊,感嘆人間疾苦、病魔無情。不由想起許三多的名句:人活著就是要做有意義的事,有意義的'事就是好好活。學生時代,偷奸耍滑不想上學;青年時代,庸庸懶散、好吃懶做;而立之年,身上的擔子突然重了,那個幫你做決定的人開始遵循你的意見了。到了我們應該盡孝心的時候了,不要讓自私的我們忽略了他們的感受。
我們在父母、親人無微不至的關愛下,茁壯無憂地成長著,我們貪婪地享受著他們給予我們所有的愛,他們總那么無私的愛著我們,我們也就習慣的照單全收,我有時也會想:等有一天我長大了一定要給父母買很多東西,可是父親教育我說:“孝順不是體現在你能給我們買多少東西,給了我們多少錢。孝順父母可以是父母下班回到家后你能送上一杯熱茶,父母累的時候你能說上一句安慰的話,父母晚上回到家你能端上一盆洗腳水,還有就是能看到你工作進步,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對于我們來說就是你的孝順!眿寢屢渤Uf,孝敬無底線,就是說對大人盡孝道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沒有終點,只有起點。
“百善孝為先”,“孝敬無底線”,我要牢牢記住這幾句話,把它作為我們的家風家訓,從小培養孩子做一個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我們要建構和諧家風,在家中要學會樹立榜樣,保持好和孩子的親密關系。學會抑制自己不好的情感,凡事多設身處地地想想,盡量做最好的自己,合格的父母。
中華好家風征文10
家風是一家的道德標準,如同糧食一般,是一個家必不可少的成分。而在我們家,也有家風,它就是如何做人。
做人,肯定要做到善良。有一句話叫“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而父母也從小這樣來教育我,記得在小時候,有一次,我故意向一條小道扔小石頭。雖然小道又窄又偏僻,爸爸看見了,急忙上前制止了我,并教育我道:“怎么能這樣子呢?”“怎么了……”我感到爸爸在生氣,但又委屈地說!澳氵@樣可能會讓騎車的人摔倒,這等于是在陷害別人!”爸爸激動地說著,我在一旁默默地聽著,慢慢地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看到我好像意識到了錯誤,爸爸的口氣緩和下來了,繼續說:“兒子,你應該還記得去年摔倒的痛吧?騎車摔倒比那樣還痛!”我下意識地捂了捂左手,那道傷,令我難忘。這時,爸爸變得和往日那般慈祥,道:“快把那些小石子撿起來吧!薄昂!”
一個教訓,讓我知道,我應該小心地做每一個細節,我生怕一個不經意的動作傷害到他人。
當人,做人還要守時,雖然媽媽沒有給我講這個道理,但卻總是用行動告訴我這個道理。每次,和別人約定出行時間時,媽媽總是要提早幾分鐘到達。她說,這樣,才不會讓別人等我們。有一次,我還戲謔道“寧教我等天下人,休教天下人等我”。但是,久而久之,我也耳濡目染,學著媽媽,養成了守時的好習慣!
還是外面,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會讓著我們,而我們也要聽他們的話,所以,尊老愛幼是每個人都不可缺少的。
記得有一次,在滑沙場的時候,有兩位外國阿姨在問我爸爸什么,爸爸聽不懂她們說的話,就把我叫去了,爸爸讓我去幫助她們,我說:“不,我不想去!钡钦f完了,我還是鼓起勇氣說了出來:“Hello,can I help you!币馑际牵骸澳愫,我能幫助你們嗎?”她們說:“Hello,why?”意思是:“你好,你說什么?”我就又大聲的重復了一遍?伤齻冞是這句話:“Why?”我在想,他們聽不懂我說話嗎?難道她們不是英國或美國人,可是她們會說英文!我沒能幫助到她們,但我也很高興。爸爸說:“你已經很勇敢了,你有勇氣去幫助她們,跟她們對話,就代表你有著一顆樂于助人的'心,你今天好棒!”通過這件事,我明白了要有一顆善良、幫助他人的心,用多少錢都買不回來的,那就是金子般的心。
每個家,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如果你多一份愛心,多一份寬容,多一份善良,多一份尊敬、謙讓、團結。世界將會變得更美好!
尊老愛幼、團結友愛、誠實守信、樂于助人、寬容。這就是我家的五大家風。
中華好家風征文11
家風,是一個家庭的道德標準。
好的家風對于一個家庭的和諧、幸福很重要。在我們家,有許多好的家風,如誠實守信、勤儉節約、尊老愛幼等。在我的成長過程中,好的家風一直伴隨著我。
我的家庭是個普通的家庭,有歡樂,也有憂愁和爭吵,但是更多的還有快樂。我們家沒有嚴格的家風,但是有些東西都是父母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我的內心,從我記事開始,從我爸媽身上可以感受到“孝順,節儉,”四個字,雖然簡單普通,但是讓我受益匪淺,它是一種無言的教育,無字的典籍,無聲的力量。
父母之愛,重如泰山,是不可稱量的,這就得從我媽媽說起。我媽媽是長治人,嫁到晉城,雖說不遠,但也不能常回去看我姥姥姥爺,以前沒有智能手機的時候,她每隔幾天都會給我姥姥姥爺打電話,問問在做什么呀,身體怎么樣啊。給你們買的衣服、鞋收到沒有啊等等,F在有了智能手機以后,每隔兩天就跟姥爺微信視頻聊天,只要有時間,我媽就會帶著我坐火車回去看他們,現在我媽會開車了,直接開車帶我回去看姥姥姥爺。平?粗覌寢屧诩依锊辉趺刺嵛依牙牙褷,但她的行動卻讓我覺得我媽媽很孝順,無形中影響著我,我一到放假,就催著媽媽帶我回姥姥姥爺家,姥姥姥爺給我們做一桌子的好吃的飯菜,我們一邊吃一邊聊天,陪伴他們,成了他們的開心果!
“成由勤儉,敗由奢”這是爸爸經常掛在嘴邊的話,這句話告訴我們成功來自勤儉,失敗由于奢侈,所以我要做個節儉的人。每次吃飯,吃到碗底的時候,我總是剩幾口就不想吃了,也沒怎么在意。后來爸爸看見了,就會有些生氣地說道:“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吃飯要吃干凈,不是從小就背‘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嗎?怎么現在開始浪費糧食了!沒有看電視嗎?偏遠地區,好多孩子都吃不飽飯!”聽了爸爸的話,我趕緊把碗底的.飯吃干凈,從那以后每次吃飯只要不想吃的時候,就想起爸爸說的話,不敢再浪費糧食,最起碼把碗里的飯都吃完。我想了想,如果每一個人都節約出一些糧食,中國十四億人,節約下來的糧食可以養活許多人呢!原來節儉的力量這么強大。
家風是每家每戶的烙印,銘記優良家風,傳承優良家風,我們人生的步伐才能更加堅定。
中華好家風征文12
余嘗為外祖母作小記,其文也精,其意也善,告之慰之,頗自得意。抑若時會考,品物雜盛,整拾之際,數有佚失,此小記亦在其列,故為此篇。然祖母春秋高,長余遠矣,少壯之事,蓋鮮有聞;稍斑白之秋,驟然謝世,此所以題散記者也。祖母楊氏,世居金州。余三歲時借舍,彼時尚未學。同涉田刈麥,余憩于木陰至夜,微醒之時,正值歸際。欣然于阡陌之間,踏歌于星月之下。其謂余曰:“子饑乎,渴乎?”余報否也。是夜,不覺路遙,但見身強力健之影,悠然乎田間。后二年間,余多歸家入學,寒暑之外,誠難逢面。明年暑,余從母游娛其居,方圍近十丈,形類倒山,正側間置,堂室分別,雖飾之以土,而堂廡特大。中有蠶房牛畜之地,彈弓玩樂之具,別有趣味。蓋其院落凡幾十家,老壯有所事,幼婦有所攻,草木蔥郁,人煙阜盛。
吾母之兄下有一子,余兄也,一月無事遂閑步周山,折花捕蟬,自由之至。是日薄暮,二人莫見歸,祖母得之于小山前。以群犬久不去,吾與兄逡巡而不敢前,見之,折木為竿而臨,數聲振吼,散盡。左右執一,緩緩而歸。復居三日,吾從母乃歸。
后三年,舅遷居今地,祖母隨之,近于吾家,常相通往。是歲六月,祖母值花甲,吾復從母為之壽,禮者眾,壽者盛,如祖母姊與其夫劉公,祖母兄楊公,與同族兄妹蕓蕓,俱相視而笑,各道歡娛。由是雖于生辰而反忙乎平日。擢盤換盞之間,稍有不便;徐行疾走之時,既顯蹣跚。宴賓之際,故友舊親禮于各方,若久不逢。余乃知昔于故院者,今多城內。是日夜,觥樽雜陳,鬢斜簪亂,大喜于眾賓中者,祖母也?捅M,余母、舅與之相談晏甚,攜余乃歸。后四年間,吾學于初中,然每逢上元、端陽、中秋等節令,常聚交游。其間亦竊聞祖母常嬰小疾,顧不甚以然。
五年,余暑學余之際,母語予以祖母因疾入院,侍湯問藥、不能遠廢。于是其院六日,余侍三日。其間白發筍生,軀體不便,孑然弗行。六日夕,病劇,自言目眩神迷,故不敢開。明日晨,益篤,母舅咸來,若時渾然奄弱。方旋復醫于安康。是日夜,余舅傳噩,使母備悼具,昭昭吾耳,千萬不快。次日,亡骨歸,余母大慟……哀者雜,悼者繁,余形散意亂,不知所言,不知所事。夜,母遣余眠,哀鳴上下,不絕于夢。明日醒,木既之塋土。陵于故地小山之陬。后七日,吾從母等一眾祭之,因賦“冢前野草盛、人煙來去稀。”過故院,臨小山而望,寥寥二三家,偶值殘垣破壁,田園近乎穢,苔蕪生階;蛴幸柏偱珶o窟流亡,望之楚甚。
其后數月,劉公逝。次年初,楊公喪。是年夏,為之葺碑,歷歷鐫吾名,復值松柏。余臨其塋,唯不盈半丈之丘,而沒幾十載之骨,痛哉!一夜,吾與母涼于庭談之,母曰“素雅體強,孰分此不幸,若在,六十有六矣!焙笠荒辏耘f居久無人,平之。
中華好家風征文13
我們來自一個普通家庭,是一個平凡的人。再平凡的家庭也會有一個傳統的家風,因為它承載著一個家庭的生活方式、生活態度、文化氛圍、價值觀和人生觀。
家庭和睦,家是溫暖的港灣,是前行的動力,孩子的健康成長自然離不開一個和睦的家庭。家人之間的相親相愛會讓孩子學會寬容,學會理解,學會愛,愛別人和愛自我。如果缺少家庭的關愛,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冷漠,越來越自私,所以從小就教育她多理解家人,要相互理解,只有這樣大家都可以得到更多的愛。
勤奮,作為一名家長,我深知勤奮,堅持的重要性。所以在生活中嚴格要求自己和孩子。一次孩子剛學舞蹈不久就開始犯懶,不想去舞蹈班,她找了很多的理由,諸如作業多,覺得累啊,腿疼,頭疼,反正是一堆的理由。當時想想也是,現在的孩子比我們上學那時候要累得多,不行就休息一天吧。但轉念一想我讓孩子放縱一次,就會有下次,長此以往就會助長孩子懶惰,散漫的不良習慣。勤奮堅持的好習慣是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出來的,于是我狠心地拒絕了她,她也看到了我的決心,直到現在再也沒有說過不想上舞蹈班了,而且學得特別勤奮刻苦。
節約,節省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家的好家風,這個好的傳統必須要早早灌輸給孩子。記得孩子上幼兒園時發生的一件事,有一天吃早餐時,發現孩子吃完蛋清后,直接把蛋黃扔在了垃圾桶,當時我們就對她進行了批評,她只是點點頭表示知道錯了,但是我感覺她并沒有深刻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于是,我先是晚上帶她看了電影《1942》,第二天又帶她回了老家,幫助爺爺奶奶到地頭干農活,直到累得她滿頭大汗,讓她知道糧食的來之不易,浪費糧食會讓爺爺和奶奶的汗水白流,從那以后她真的像是變了一個人一樣,不再挑食和浪費糧食。
家風對一個人的影響是根深蒂固的,家風是我們人生的第一課堂,是一個家庭的精神內核,也是一個社會價值的縮影,我們也將繼續做好自己,成為她成長道路上合格的引路人。
中華好家風征文14
我的家,是千千萬萬中國家庭中的一個,不富裕,不貧困,普普通通,蕓蕓眾生。不過,這只是一種表象,真正的內涵只有身在其中才可領悟。
如果讓我用幾個形容詞來形容以下我的家風,那就是輕松樂觀、愛好廣泛……這是往好聽了說,說的通俗點就一個字——瘋!你可能覺得這簡直不可思議,“曬家風,傳美德”,這“瘋”哪兒是美德呀!待我向你細細道來……
我的爺爺,今年六十六了,整天忙來忙去的,比年輕人的事還多。爺爺整天忙什么呢?認識的人都知道,他天天那點事啊就是鼓搗他那堆大大小小的樂器。也許你會又一次震驚:奔七十歲的老頭兒了,還會鼓搗樂器!沒錯,我的爺爺就是這么牛!大的、小的、中國的、西方的、吹的、彈的,就沒有他不會的。這不,前兩天朋友送了他一把小提琴,沒兩天就玩兒熟了,這兩天一直追著趕著要教我拉小提琴。無奈之下,我只好跟著爺爺學,任由他“擺布”了!鞍パ,這個手指要按住弦,腦袋別動,夾好了,手指捏好了弓,把弦調準了!”我的爺爺呀,一做上擅長的事,就跟嚼了炫邁似的——根本停不下來!要說他最拿手的'還是二胡,不得不說,爺爺的二胡拉得那叫一個棒啊,左鄰右舍愛唱兩句京劇的爺爺奶奶經常來我家,找爺爺伴奏。我爺爺還敢想敢做,有些劇組招收群眾演員,爺爺二話不說就去報名,哪怕不給錢他也絕不含糊。不過,這也不是沒好處,爺爺還給我弄來了一張他和大明星王新軍的合影呢!
我的奶奶,今年也六十五了,在爺爺的熏陶下,也愛上了音樂,哪天高興了,就跟爺爺合作唱兩句,他們還經常去社區演出呢!
我的爸爸媽媽,也繼承了老輩的“光榮傳統”,兩人經常玩情歌對唱、革命歌曲比賽……有時為分出高下兩人拼的口干舌燥。除此之外,他們教育孩子更是有一套。他們的教育理念也值得提倡:不管就是最好的管。這句話聽起來有點兒矛盾,意思是說對孩子應該給她留一些自由的空間,讓她學會自己安排時間,自主學習,不需要家長的任何監督。媽媽曾說過:“孩子是我的,也不是我的!边@句話就充分體現了“獨立”的教育理念。
在這樣一個家庭中,我快樂,我驕傲!我有“藝術人生”的爺爺奶奶,有“教女有方”的爸爸媽媽,還有什么不滿足的呢?其實“瘋”字包羅萬象,我說,它是樂觀、自信、快樂、敢想敢做……在這樣家風的熏陶下,我成長了。
中華好家風征文15
俗話說的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任何事物都有條不紊地進行,中國又素有“文明禮儀之邦”的美稱,這都歸功于中國人民的素養,中國人民講究體面,每個人都出生于一個有素養,有講究的家庭,不論窮與富,每一個純樸的家庭,都會有那么幾條不變的家訓,教育后人怎樣做人,人生在世的責任。
每個人的家里都有幾條好家訓,塑造好家風,我家也不例外,爸爸也經常跟我說起爺爺的事,爸爸說,爺爺表面上很嚴肅,其實在姑姑和爸爸之間,爺爺最疼的便是爸爸,爺爺表面上若無其事,其實一直都很關心爸爸,爸爸小時候上學的路很遠,又沒有公交車,爺爺裝作不在意,結果偷偷地給爸爸買了一輛自行車,雖然只是一輛普通的自行車,卻包含了爺爺對爸爸無聲的愛,爺爺自己勤儉節約,把好的東西都留給身邊的人,就像蠟燭一樣,燃燒自己,照亮別人,于是樂于助人便成了我們家的傳統,好的東西也要和別人分享。
我一直都很崇拜我的爺爺,可是我卻從來沒有見過我的爺爺,因為在很早的時候,我爺爺就去世了,那個時候我還不存在于這個世界上,我爸媽都還沒有結婚,所以從小到大,對于我的爺爺,我都只是聽說,雖然對于爺爺,我僅僅只是聽說,可是爺爺已經成了我心中的第一。所以爺爺那些好的`品質全被保留下來,作為我們的家訓。
爺爺一直都是我們家做人的警鐘,我爸爸每次在我做錯事的時候,都會告訴我一些關于爺爺的事情,告訴我其中的道理,教我做人,做一個像爺爺一樣的人,我也從這樣的家訓中慢慢長大,他們都說我是我們家里最像我爺爺的人,要我長大成為一個和爺爺一樣的人,向爺爺看齊。
可是我卻沒有,我犯了一個錯,也許是在青春期里的迷茫,突然覺得很慚愧。我沒有牢記爸爸告訴我的家訓,沒有像爺爺一樣,每個人都難免會犯錯,只要肯改。現在我知道自己做錯了,我會改,并且不會再犯,我會把爸爸的訓導和爺爺的精神牢記在心,我以后會嚴格要求自己,不辜負大家對我的期望。
正是因為我家有一個榜樣給我們指明方向,我們家一直以來都是以和為樂,幫助左鄰右舍,不卑不亢,有了好的家訓,塑造好的家風家氣,一家人和和樂樂,雖然平凡,但是很充實。
這樣的家訓便一直從爺爺身上留下來,教育爸爸,教育我,教育以后的子子孫孫,家訓記我心。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家國天下”的情懷深入每一個中國人的骨髓。重視家庭、強調家風。
家是社會最小的細胞,家風對我們的社會而言,就是一種對道德力量和規則的信仰。如果每個家庭都能傳承優良的家訓家風,如果每個家庭成員都能將家風意識植入內心的價值觀,時代的精神就能得到非常重要的支撐力量。重視家訓,重建家風,必須重建家庭觀念,將家庭置于更重要的角色定位。每一個家庭的幸福,決定著中國的氣場。“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風的形成,無關貧富,只關德行,家風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和影響著社會之風。從家風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個是具體行動,一個是精神升華。家風是社會的產物,與時俱進,歷史的變革,或早或遲,總會賦予家風、家規、家訓以新的意蘊,也給時代和人心以指引!
【中華好家風征文】相關文章:
中華好家風征文11-17
中華好家風的征文11-19
中華好家風征文12-07
學生中華好家風征文11-19
中華好家風征文【熱門】11-19
中華好家風征文【薦】11-18
中華好家風征文【熱】11-18
中華好家風主題征文11-21
中華好家風征文優秀11-15
中華好家風征文【精】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