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周記
工作在不經意間已經告一段落了,我們一定都積累了不少寶貴的經歷,此時此刻我們需要寫一篇周記了。千萬不能認為周記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語文教學周記,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教學周記1
《蘑菇該獎給誰》在教學生中,我首先問孩子們題目就是一句話,應該加什么標點符號?孩子們一看就知道。指導孩子讀課文,并讀出小黑兔“得意、不服氣”的表情,和小白兔“難為情”的語氣,全文的中心就是最后一句 “因為小白兔敢和高手比呀!”,所謂高手,指的是技能特別高明的人,課文指的是駿馬。兔媽媽把蘑菇獎勵給小白兔,就是因為他敢和駿馬這樣的高手比賽,才能看到自己的不足,學生通過朗讀明白:敢和高手比才是最出色的。
《騎牛比賽》這篇課文的內容學生很感興趣,課文中描寫了一位騎手高超的技術是靠長期刻苦訓練得來的,在教學時,通過指導朗讀,結合課文插圖,引導學生理解重點詞語,如:“特別、興致勃勃、擠滿”等充分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學習,最后,讓學生通過反復朗讀并借助插圖的畫面,來幫助學生體會、感受,“騎手曾經從牛背上摔下來上千次”的意思。讓學生自己體會,印象更深刻。
語文教學周記2
本周的教學任務主要是識字教學,為了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學習語文的規律和漢字本身的規律,在教學中我采用了多種識字形式,主要有看圖識字、歸類識字、熟字換偏旁識字等。
一、看圖識字
歸類識字(一)的第一篇課文就是看圖識字,在教學本課時,我先讓學生從文中提供的圖片入手,讓這些感性的東西在學生頭腦中形成深刻的印象。這種識字形式生動有趣,符合兒童特點,有利于提高識字教學效率。
二、歸類識字
第二課是形近字,教學這一部分時我先把生字拆成學過的字,分著讓學生認偏旁,然后再把相應的偏旁和熟字組合在一起,讓學生猜字的讀音,學生對這種方法很感興趣,而且在識字過程中,了解了漢字的一些構字規律,逐步掌握識字方法,培養識字能力。
三、熟字換偏旁
這種方法就是讓學生對生字進行分析,讓他們說出生字是由哪個字變換而來的,這樣不僅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還發揮了主動性,效果不錯
語文教學周記3
走進了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在這一過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長的軌跡,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位充滿活力的優秀教師,一節節撞擊著智慧火花的語文課堂。主體意識,創新意識感人深思,“三維整合”耳濡目染。我曾興奮地說,新課程真好。新課改在萬州已有兩歲了,如果現在談到新課程改革還僅僅是“新課程真好”,那課改在萬州就值得思考了。可喜的是,在萬州區教科所的引領下,在各級教研室的組織實施中,我們許多教師已經開始理性地看待新課程改革,開始用批評與反思賦予萬州教研以新的生機,構建教學以真的精彩。我謹以個人體會談談小語教學的一點反思,與各位同仁共勉!
記得在課程改革開始的時候,很多教師、家長這樣說:“課程改革雖是一個實驗的過程,但它卻關系著千千萬萬個孩子一生的命運!”教育家杜威先生說過:“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教育,就意味著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生活!”我以為:“教師在乎什么,學生就發展什么.”
語文教學周記4
在教學《春筍》時,首先讓孩子們理解什么叫“早春、挨、晶瑩透亮、涌動、人流” 等詞的意思。接著讓孩子們用自己的話說說從圖上看到了什么?用上“----還----就----”“-----像-----”說一句話。著重指導“挨、發”的筆順。掌握很好!
《草原的早晨》在教學時,讓孩子帶著問題讀課文,“文中寫的是什么季節?什么時間?聽到什么?看到什么?草原上羊兒和牧民怎樣?找出打比方的句子。”孩子們掌握很好。指導寫生字時,個別學生把“牧”的牛字旁寫的不出頭,“原”下面是小不是水。
《練習2》照樣子寫話,指導學生按照“什么動物----在什么地方----怎樣活動”結構形式把句子說完整。孩子們都能寫出。但在《口語交際》中,寫一段話送給媽媽。個別學生話寫的太少,今后注意詞語積累。
語文教學周記5
低年級學生學古詩,x老師的逐句串講,根本行不通;必須更多地借助讀,讓學生在反復誦讀中識字、學詞、析句、理解內容,培養閱讀能力及習慣。讓學生耳、腦、口、眼協調活動,注意詩的停頓和節奏,讀出感情,從中感受到詩的語言美、節奏美、音律美,從而漸入古詩意境。讓學生在變換中領會讀的樂趣,悟出詩的意境,提高朗讀能力。因此,我雖然知道學生很多早已會背誦了,但我還是花了大量的時間,用多種方法指導學生進行朗讀。通過讀,學生體會了春天的美麗,大自然的和詣。
語文教學周記6
一.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還要和他們建立起一定的,較為良好的師生關系.并且在平時的生活中還可以幫助他們怎樣進行良好的生活規律.
二.尊重、理解、信任學生是消除教育盲點的基礎。尊重學生要尊重學生的人格。教師與學生雖然處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不同的地位,但在人格上應該是平等的,這就是要求教師不能盛氣凌人,更不能濫利用教師的地位和權力;理解學生要從青少年的心理發展特點出發,理解他們的要第求和想法,理解他們幼稚和天真;信任學生要信任他們的潛在能力,放手讓學生在實踐中鍛煉,在磨練中成長。
語文教學周記7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先讓學生觀察圖,引導孩子上課時,要樂于傾聽,認真思考,勇于發言,怎樣發言,寫字時要注意哪三個一?強調握筆處到筆尖的距離。描紅要做到每一個筆畫要一筆寫成,不能重復描,保持書本整潔。但有的孩子對于坐姿堅持的時間不長,沒有耐性,描紅不認真,握筆力度不夠。
在教學《識字1》時,我首先引導孩子們按從上到下的順序來觀察圖片,用一句話來說說圖的意思。并讓孩子說說書中四行詞語分別介紹了春天的哪些事物?除了書中介紹的,你還能告訴大家春天自然界中還有哪些變化?在識字方面,重點讓孩子們記住 “芽、桃、梨”的筆順。和生字中的平、翹舌音。
語文教學周記8
一. 本周內學生在完成練習和作業的過程中,都能夠按時地完成任務,不過還是有一定的不足.也就是量還是不太夠,所以在以后的布置和安排要多加強點
二.正確運用各種激發意志的手段,如自我暗示,自我鼓舞,自我誓約,自我禁止,自我監督等培養學生意志能力。要承認和允許學生行為的反常,并認真分析行為反常的原因,切記簡單粗暴,否則會影響學生良好性格的形成,導致破罐子破摔的局面。
三.我們不關要把學生的缺點看成是一種正常的表現形式,還應該把他們的優點給激發出來.所以要正確評價一個學生必須要從多方面出發,這樣才全面.
語文教學周記9
一. 本周內所取得的成績:
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優缺點,抑缺揚優。啟發學生相互監督,適時幫助他們克服困難。幫助學生制定目標和任務.鼓勵他們通過自身的努力去實現目標,完成任務。
二.對學生的努力無論成功與失敗,都要幫助學生分析原因并鼓勵其繼續前進。不這樣做,就會使學生因為失敗失去自信,放棄一切自學的嘗試,或者由于感到教師的冷漠而誤認為這種努力是不必要的,并放松對自己的嚴格要求。
三.對于每個學生都要做到細心地觀察和培養,哪怕是每一個很小的細節,都不能忽視,這樣我們在今后的教學中才能做到以人為本的目的.
語文教學周記10
周二講了《春雨》一課,覺得效果還不錯,其中有個教學片斷是讓學生仿照例句說句子,由于句子很富于兒童色彩,學生很感興趣,說得也很很好,之后我又讓學生展開想象說說如果你是桃花,你會怎樣感謝春雨?通過這一段的教學,我認為值得自己欣賞的地方有以下幾點:
1、注重了在閱讀實踐中,激發學生的情感,豐富學生的想象,讓學生學會了表達。首先讓學生從仿句入手,想象春雨、柳樹、麥苗、青蛙的對話以及快樂的心情和表現。使學生更加親近自然,表達了對春天的無比熱愛。
2、引導學生親近自然,以假象角色(桃花、柳樹、青蛙)的方式,與春雨對話,使人與自然融為一體,情感再次得到升華。
3、同時,注意向課外延伸,讓學生聯系生活,再想象春雨還會喚醒什么生命,學生的創新思維又得到發展。
語文教學周記11
《小蝌蚪找媽媽》一文中有這樣一段寫大青蛙形態的句子:“他們游荷花旁邊,看見荷葉上蹲著一只大青蛙,披著碧綠的衣裳,露著雪白的`肚皮,鼓著一對大眼睛,這句是寫青蛙在荷葉上蹲著的形態。教學時,我有意識的引導學生體會品位”鼓著“與”瞪著長著披著“和”穿著“的區別。讓學生理解用“瞪著”會把青蛙描寫的太可怕,用“長著”不能說明青蛙眼睛是凸出來的。如果把“披著”改成“穿著”,那么青蛙雪白的肚皮就露不出來了。
這樣學生自然懂得了用詞準確、生動、形象,對于刻畫人物,表達思想內容起重要作用,對于培養學生語感和運用語言能力是很有好處的。
語文教學周記12
回顧自己的行為,也許太關注課堂氣氛,只知道活躍、輕松、民主的課堂氣氛對培養學習興趣有用,別的就知道得不多了。照理說,氣氛活躍與課堂紀律問題不存在必然的聯系,教學活動只要是在有目的、有秩序地進行,就不存在紀律差的問題。但是往往自己滿懷信心地去上一節課,卻時時找不到感覺。是不是也應該嚴格嚴格呢?
嚴格,對教育來說是必須的,但也須符合可接受性原則,我們總說,批評學生應避免簡單粗暴。教育者的“嚴格”要講究藝術。對于低年級小學生來說,耐心尤為重要,在不少人的眼里,教學就是為了考試成績,為了得到好的考試成績,只需要學生安安靜靜地聽,勤勤懇懇地練,不需要議論紛紛的討論;這樣的教育并不是成功的教育,我最近有一個體會,當你要向學生發火的時候,先讓自己冷靜,去花費幾秒種的時間去思考,這樣做能行嗎?這樣就會使自己平靜下來,相反的,用婉轉的口氣去從側面教育學生,這樣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語文教學周記13
復習四“口語交際”練習的內容是《應該幫助他們》。做這個練習,可以按下面幾步進行:
1、仔細觀察圖中的環境,確定事情發生的時間和地點。再看看圖中有哪些人,他們有什么特點,分析一下他們之間的關系。這樣就可以想象了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了。
2、抓住畫面重點內容展展合理想象。注意人物的神態、動作,想象一下他們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
3、設想一下,如果你遇到一位需要幫助的殘疾人,你會怎么做?和同不們合作表演一下。
語文教學周記14
在教學《春筍》時,告訴孩子春筍就是春天的竹筍,了解春筍是什么樣子?怎么生長的?顯示春筍逐節生長,不斷向上的特點。并用一句話贊美春筍。講解“在”“再”的不同用法。注意“迎”的筆順。
教學《雨點》時,把雨點想象成人,雨點落到哪里,他們在那些地方干什么?讓孩子知道池塘的水平靜,雨點落入其中,自然睡覺。小溪流淌,不緊不慢,十分悠閑,同溪流一起散步。江河水一般流得很急,仿佛奔跑。海洋的水更加洶涌澎湃,雨點就像人在跳躍。
《小池塘》,讓孩子到文中找一找小池塘什么樣的?美在哪?文中每句話里都有“倒映在池塘里,像------”討論:如果你站在這個小池塘的邊上,你會怎么說?并用“什么像什么”,說一句話。孩子們說的很好。
【語文教學周記】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反思周記01-07
語文周記10篇11-29
我們的語文老師周記03-20
語文周記六篇01-28
【精選】語文周記四篇01-25
精選語文周記三篇01-26
【精選】語文周記3篇01-06
精選語文周記六篇01-30
精選語文周記五篇03-03
【精選】語文周記八篇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