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端午節周記范文合集七篇
時間真是轉瞬即逝,一周又過去了,這一周里,大家都有不少感想吧,這時候,最關鍵的周記怎么能落下!在寫之前,要先考慮好內容和結構喔!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端午節周記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端午節周記 篇1
快要到端午了,美術老師教我們做香囊。
老師先發給我們每人一張鉛畫紙,然后讓我們橫著對折一次,再豎著對折一次,剪兩個一樣大小的`愛心。接著我們把愛心的底部粘貼在一起,然后在愛心上畫上圖案,再往里面塞餐巾紙,塞滿了,先把頂部用雙面膠把繩子固定住,最后把還空著的地方粘貼住。這樣香囊就做好了。
我興奮地把香囊交給老師,老師把我做的香囊舉起來給大家看,同學們“哇”地叫了一聲,那時我的心情是多么開心。
端午節周記 篇2
今天是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端午節。這一天,全國各地都會舉行各種各樣的慶祝活動。
聽媽媽說,端午節的由來還有著一個故事呢。據說,是為了紀念古代楚國大忠臣屈原的。他是投江而死的,當地的居民都趕來營救,撈了半天也沒撈到,大家就把粽子投下去喂魚,漸漸地就成了風俗。端午節也有了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
我們這里也有習俗就是吃粽子、掛艾草、貼葫蘆。今年的端午節,我和媽媽在大門上貼上了做工精美的葫蘆,掛上了艾草,聽說這樣是可以驅邪的。
今天的美食就是吃粽子了。奶奶要包粽子了,我連忙過去觀看,還迫不及待地要幫忙。以前,我看到的粽子有兩種,一種是竹葉做的,另一種是竹筒的。粽子餡也是多種多樣的,有紅棗的、豆沙的、水果的、肉餡的,這些餡都是粘粘的,吃在嘴里又香又甜,非常好吃。
奶奶今天準備的'是紅棗和豆沙餡的,都是我最愛吃的。奶奶先把竹葉卷成一個圓錐形,然后把泡好的紅棗或者豆沙餡放進去,再放點米,接著就把竹葉包起來,然后用線把粽子捆好,這樣連續包了很多個。我也學著包,鼓搗了半天才包了一個,雖然樣子很難看,但是心想,一會兒就會吃到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心里別提多高興啦!
粽子包好了,奶奶拿來鍋,加了半鍋水,就把粽子放到鍋里煮起來。粽子煮了半個小時,;鸷笥謵灹税雮小時,香噴噴的、熱騰騰的粽子終于出鍋了。媽媽還精心準備了一桌豐盛的飯菜。吃飯了,全家人圍坐在餐桌上,吃著這香甜可口的粽子,每個人臉上都綻放出快樂的笑容。
今年的端午節,我覺得非常高興,不僅懂得了端午節的來歷,還學會了包粽子,吃到了香甜可口的粽子。
端午節周記 篇3
今天是端午。我們合唱團的老師和同學一早就要到烏蘭恰特劇院為內蒙古電視臺錄制節目,我和媽媽早早的就從家出發了,因為早,路上不堵車,不一會兒就到了。正在上臺階時,就聽到我的好朋友白億達在不遠處叫我,不是吧?他居然比我來的還早!看出我們有多激動了吧!
當我們排隊進入大廳以后,看到舞臺上方的一盞盞大燈和幾臺大大小小的攝像機,我心里像裝了十八只水桶一樣緊張地不得了,老師安頓我們在看臺上坐好以后,節目錄制就正式開始啦。
首先上場的是一個年齡總和超過1720歲的`老年合唱團,臺上的爺爺奶奶們個個精神飽滿,神采奕奕,他們用洪亮的歌聲征服了觀眾,當主持人向我們介紹其中最大的一位爺爺已經有81歲時,全場都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因為這個環節是“紅歌代代傳”,接下來就要輪我們小朋友的合唱團上場了,我的心里更緊張了,拿著小國旗的手心里不知不覺捏出了汗,生怕唱不好,但是,當歌曲《國家》的伴奏樂響起時,我已經顧不上緊張了,隨著音樂很快進入了狀態,我們唱的很投入,我也早把緊張扔到了九霄云外,隨著樂曲的終了,我們聽到臺下的陣陣掌聲,壓在我心里的一塊石頭終于落地了!
半天的錄制很快就結束了,雖然很累,但是我也挺高興,因為能來這里表演節目是我的一個愿望,而且我也能向其他的叔叔阿姨那樣參加新紅歌唱草原這樣有意義的活動,我覺得我真的長大了……
端午節周記 篇4
今天是端午節,我吃完早飯就出去玩了,直到快午飯的時候才回來,到家后,我發現我家多了幾個看起來特別精致的粽子。
于是,我就問媽媽:這么精致的粽子是從哪來的?媽媽說:“是對面的鄰居送的,他家自己包的”。
以前我家衣服被風吹掉到樓下,是對面的鄰居幫我們撿回來;以前有好吃的東西,也是對面鄰居送我們的',媽媽經常送給他們一些好吃的東西。媽媽常說:“鄰里之間相互相幫助、互相關心、互相愛護!
吃著鄰居送來的精致的粽子,我覺得非常的好吃,因為在這精致的粽子里,包含了,鄰里之間的關愛。
端午節周記 篇5
中國的傳統文化好像天上的星星數也數不清,有過年的倒福、中秋節、還有端午節,現在我就給你介紹一下端午節。
傳說楚國的皇上是一個昏君,只顧吃喝玩樂,屈原卻說無效就投江自盡了,他投江時候還抱著一塊巨大的石頭,因為這樣他一下江就沉下去,在也上不來了。
屈原投江以后兩岸的老百姓劃龍舟去救屈原,人們把江都找遍了,但還是沒有找到屈原的.尸體。在這個緊張危險的時候,突然有一位百姓站出來,他說我們就不了屈原不要緊張,我們可以丟魚和蝦愛吃的東西比如:粽子、雄黃酒、蛋等東西去江里……
從此,人們把這一天作為端午節,人們一到端午節就劃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等……
時間慢慢長久了,傳統文化也慢慢流傳下來。
端午節周記 篇6
一、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它在農歷五月初五。
端午節這天人們都要吃粽子。我最喜歡吃蜜棗味的粽子,味道很甜。爸爸就喜歡吃咸味的。粽子有大有小,味道都不一樣。
除了吃粽子,還有一個大家喜歡的活動就是賽龍舟。到了端午節這天,很多地方都舉行龍舟比賽。據說龍舟比賽是為了紀念楚國屈原。在公元前278年,楚國被秦國消滅,屈原不忍心舍棄自己的祖國,于五月五日,抱石投汩羅江而死。楚國人民聽到這個消息以后非常傷心,紛紛劃著小船去救他。故事就這樣流傳下來,才有了今天的賽龍舟。
二、
端午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是農歷的五月初五,端午節有一個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叫屈原的人,他從小就愛國,有一次,他為了他的國家,就跳了江,人們為了不讓魚吃了他的尸體,就每年的這天把粽子、綠豆糕扔到河里,所以現在我們一到端午節就吃粽子、綠豆糕的習俗。
今天我就提前過了端午節,我在這一天可開心了,我先回爺爺家去送粽子,說節日快樂,然后我媽媽給我買了一個香包。接著我和姥姥、姥爺、爸爸、媽媽一塊去吃飯,我吃的可香了,我們點了蝦、牛肉等等。
最后我們又到旁邊的超市去買東西,買完東西回來到了家里,過了一會我突然看到天上烏云滾滾,緊接著狂風大作,雷雨交加,這是太陽也出現了,原來這是太陽雨,這還是我第一次見到太陽雨。哇!我沒有想到,竟然出現了兩道彩虹,有淡顏色的,還有深顏色的,淡顏色套著深顏色,而且,蔚藍天空飄著朵朵白云,白云一會兒變成棉花糖,一會兒變成天空的樓梯,一會兒它還像桃心泡泡,太漂亮了,我一直窗戶邊觀察,都不想離開。
雖然今天沒有吃綠豆糕、粽子,但是提前過的端午節真的很快樂,要是真的端午節到了,吃了粽子和綠豆糕,那不是就更快了了么!
三、
端午節到了,大家都在忙著整理東西。我無憂無慮地坐在沙發上看電視,心想:端午節到了,我要干嘛呢?忽然我想了起來,連忙跑到爸爸身邊說:“爸爸端午節是不是要到外婆家?”“是的。爸爸回答道。爸爸又說:”兒子,我們中午就出發,好嗎?“我開心的回答:”非常好!
一到那,”外婆——“我甜甜的叫著。外婆笑呵呵的出來迎接我們:”哦,我的乖外孫來了。“我跑進房子就聞到粽子的香味,當我伸手去拿的粽子的時候,被媽媽叫住了,”小心燙,先去洗手再來吃。“我連忙去洗手間,打開水龍頭,洗好了。我出來拿起一個大大的粽子,剝開一條長長的葉子。然后把剝好的粽子放進碗里面,一股香氣飄進我的鼻子里,我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外婆看見,連忙叫我慢慢吃,小心別噎著。外婆又做了一桌豐盛的晚餐,我們吃的津津有味。
吃完飯了這頓晚飯,我又問:”端午節位什么都要吃粽子呢?“”因為古時候有個偉大詩人,叫屈原的人死了,正好在端午節,大家為了紀念他,所以端午節每家每戶都會包粽子吃的、、、、、、“爸爸回答說,F在我終于明白了。
最后我想對屈原說:”你真讓我佩服、、、、、、“
四、
今天是五月初五,也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是懷念古代愛國詩人屈原的日子。
這天,孩子們都佩戴香袋,傳說有辟邪驅瘟的意思,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比藗儼寻莺洼牌巡逶诖皯、門上,起到殺蟲滅菌、凈化空氣的作用,也可以當中藥。
別的地方還有劃龍舟的習俗,我們舟山有包粽子、吃粽子的習俗。我們家也比例外。包粽子啦!奶奶把泡好的米撈出來,再把筍的葉子放在桌上。東西準備齊全了,奶奶、媽媽、我開始包了。我在奶奶指導下,把筍葉折成漏斗狀,在放上幾調羹米,然后封口,最后綁上線。包完了粽子,再把粽子放在大鍋里,爺爺開始燒起火來,我在一旁著急地等待著。過了很長時間,粽子的香味飄了出來!鞍,終于熟了!”我大叫起來,奶奶把煮熟的`粽子端到桌子上,我忙找到了肉粽,津津有味地吃起來。
我愛吃粽子,我愛端午節。
五、
端午節那天,爸爸媽媽到我到外婆家過節。
到了外婆家,媽媽告訴我今天過節所以隨便玩。聽到媽媽的話,我便開心的和表哥玩起了電腦。
玩了一會兒,我們邊吃飯了。飯菜真多,有二十多樣菜,還少不了粽子。
吃過飯,我便和表哥玩了一會兒,我們變依依不舍地回家了。
六、
每年五月初五是端午節,也是午日節,或是五日節,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我們端午節都會吃粽子,包粽子等等,這些都是我們的風俗習慣了。
那你知道,端午節是怎樣來的嗎?這時,你心里有一個大大的問號吧!那我就向大家說一說吧!據說,在兩千多年前,有個叫屈原的大詩人,他非常的聰明,不幸的是,屈原被那些大壞人給逼死的,屈原就抱著一塊大石頭跳入了江里,老百姓知道了,就劃著船去四處尋找屈原的尸體,為了不傷害他的尸體,人們就包粽子投進江里喂魚蝦。所以,以前的老百姓就包粽子,扔粽子,是為了紀念大詩人屈原,現在,已經變成了吃粽子的習慣了,不過,現在的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節奏也快了,都不包粽子了,都去超市買了。當然,還少不了賽龍舟啦!每年這時候,江邊可熱鬧了,參賽的人是那么精神抖擻呀!江的兩岸都站滿了看龍舟的人,他們充滿著歡聲笑語,真的是很熱鬧!
你看,中國的傳統節日是多么有趣!我們還要去了解更多的知識。
端午節周記 篇7
今天,是我國一年一度的具有偉大紀念意義的懷念故人屈原的日子——端午節。
一大早,爸爸就帶我們回奶奶家了,還沒進門就聞著奶奶家不時傳出的清香,我趕忙三步并作兩步邁進屋,我的口水差點就“飛落三千尺”了,一會奶奶端來了清香四溢,熱氣騰騰的粽子,只間有菱形的。橢圓形的,三角形的,為了好區分粽子餡,有的用桑皮纏的,有的用玉米繩纏的,還有的用線繩纏的……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抓起個大大粽子,三下五除二就剝開棕皮,看著鮮紅的大棗,粘滑的糯米,飛揚的熱氣,我迫不及待地狠狠咬了一大口,又香又甜,奶奶的手藝可真算得上精益求精,絕妙無雙,我狼吞虎咽的吃完一個,又順手拿起一個。
“加油!加油!”聽見門外的叫喊,我詫異的探出頭,原來是小孩子們在小河邊賽“龍舟”啊!我也和姑家弟弟加入了他們的行列,只見一個個紙做的`精巧別致的小船漂在水中,每個小船都被畫得五顏六色,還起上了好聽的名字,看著一個個名字浮在水上,“神龍號”,“白虎號”……甚至還有一些時髦的名字,如“潮人號”,“神馬浮云號”……一個個小船順著水而下,又接連著被浪給打翻,激起了一陣陣水花,嘩嘩聲,嘻嘻聲,吆喝聲接連不斷,此起彼伏,熱鬧極了。
一些老人將棕皮放在水中,看著它順江而下,聽奶奶說,這叫“避水”,讓水里的妖魔鬼怪吃飽,以后就不會纏著我們,不傷害人們了。
不一會,奶奶有約我回家吃荷包蛋,只見奶奶用艾蒿、麥穗、豬埡槽等五種珍奇異草熬成的湯,再放上紅糖,吃完蛋,再喝湯,喝了能治頭暈,我其實肚子早已撐得鼓鼓的,沒胃口再吃了,可迫于奶奶熱情和諄諄教誨,還是勉強喝了點。不一會,鄰居家伙伴都來找我玩,奶奶讓他們吃粽子,荷包蛋,他們都說自己家有,吃過了。
以前我記得每年端午節,農村很少有包粽子的,奶奶每次煮一大鍋粽子。光送親朋好友和鄰居就送去一大半,現在新農村變化可大了,不光是體現在街道、樓房,家電、生活物質上,農村的鄉村文化大院也體現著農村的精神文明,也體現著農村天翻地覆的變化,也體現著百姓的生活蒸蒸日上。
端午節,是古代人民勤勞與智慧,勞動與品質的象征,是中國的自豪凝成的寶貴鉆石,看著農村人家也如此重視這個紀念故人的節日,由此可見,屈原可真是一位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的偉大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必定會流芳千古,永垂不朽的。
【端午節周記】相關文章:
端午節周記06-09
端午節周記01-25
端午節的周記02-02
端午節的周記12-01
有關端午節周記08-05
關于端午節周記08-04
初中端午節周記08-10
端午節周記集錦08-11
熱門端午節周記08-03
精華端午節周記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