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周記(精選)
工作在不經意間已經告一段落了,一周的時間,一定有不少感想,是時候好好地記錄在周記中了。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周記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端午節周記,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端午節周記1
端午節,又是姥爺的生日,我和姐姐早早起床,一起認真地制作了一張漂亮的生日賀卡,姐姐又把她平時變魔術的用具裝進書包。
中午到了姥爺家,姥爺家準備了豐盛的酒菜,舅舅買了一個兩層大的生日蛋糕,那生日蛋糕比我們畫的還好看。舅舅把生日蛋糕放在客廳的桌上,我插上蠟燭,姐姐用打火機點著,表弟樂樂把燈關上,又拿出他帶來的手風琴,我們一起合唱“生日快樂”,唱完后姥爺許愿,吹滅蠟燭,這時屋里的燈突然全亮了,我們邊跳邊鼓掌,逗著大人們都笑了。
外婆在餐廳里喊:“快過來,吃飯啊”,我們又跑到餐廳里,圍著桌子坐好。在大人們舉杯祝賀之前,我和姐姐拿出我們準備的`生日禮物遞給姥爺,一起念道:“祝姥爺生日快樂,壽比南山,福如東海!崩褷斂粗覀儺嫷纳召R卡,說:“這么好看的生日蛋糕,還有彩色的蠟燭,這生日禮物太好了!
飯菜很豐盛,有魚,有雞,有火鍋,還有我叫不上名字的菜。我們小孩吃了好大一會兒,不見菜少,都已經很飽了,就跑到樓上玩去了。
下午在客廳休息時,姐姐開始變魔術,我們全家都圍著看,只見姐姐熟練地把兩個硬幣放在桌面上,在上面并排放二張撲克牌,然后把外面那枚硬幣往外推推,讓第二張撲克牌蓋住這個硬幣,再往里推一下,慢慢地吹一口氣,翻開撲克牌,只見第一張牌下的硬幣也跑到第二張牌下面來了,大人們都覺得奇怪,夸姐姐真行。
時間過得可真快啊,我們該回家了,今天我們玩得可真高興。
端午節周記2
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是個有意義的'節日。那一天,人們要賽龍舟、包粽子,來紀念楚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那天,我和爸爸決定去橋邊看賽龍舟。我們到了橋邊,只見橋上、河邊人山人海,把橋擠地水泄不通。過了一會兒,幾條龍舟伴著敲鑼聲和打鼓聲向我們駛來。一條龍舟遙遙領先,后面兩條也不甘示弱,“嘿呦,嘿呦”地吶喊著,拼命地向前劃,有的甚至站了起來。這時,我們宋湖的龍舟也劃來了,劃龍舟的人個個身強力壯。隨著岸上的“加油”聲,幾條龍舟奮力向前沖,經過了橋下。接著,又有幾條龍舟從遠方駛來。這些龍舟你追我趕,比賽十分激烈。龍舟
濺起拼搏的浪花,好像在暗暗地鼓勵自己:我一定能贏!岸上一會兒歡呼雀躍,一會兒齊喊加油,真是熱鬧非凡。
看完龍舟后,我和爸爸來到了外婆家,看見幾個婆婆在一起包粽子。只見她們把一種葉子折成一個容器,再把里面填滿糯米,又在里面塞了一個紅棗,最后用葉子把陷包住,一個粽子就包成了。我也想試一試,心想:包粽子不就這么簡單嘛!但是我每次都包失敗了。
!端午節真熱鬧,賽龍舟真激烈,包粽子真有趣,我喜歡端午節!
端午節周記3
五月初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每當我聽到這首兒歌就會想起端陽節。
今年的端午佳節我回了老家,一下車,外婆就給我端來了一碗熱氣騰騰的粽子,我開心極了。連忙拿起一個粽子,一口氣吃得干干凈凈。吃完粽子后,我問外婆:“為什么要在五月初五吃粽子?”外婆笑著說:“戰國時期,屈原看到自己的國家馬上要滅亡了,非常痛心,便在汨羅江里長睡了。從此以后,大家都會在五月初五往汨羅江里投筒粽,讓魚蝦不去啃食偉大愛國人物的身體。后來有個當官的人說:你們投下去的筒粽被水里的蛟龍偷吃了,要用粽葉和五彩的繩子包扎,蛟龍最怕這兩樣東西!蔽衣犃诉@才知道端午節為什么要吃粽子了。
這時,外面傳來一陣陣喧嘩。外婆說:“賽龍舟比賽要開始了,你快去看看吧。”我一聽腳底生風般地跑到河邊。你瞧,四艘龍舟正停泊在河面上,個個都生龍活虎仿佛真的要撲到你面前來。這時比賽開始了,我支持的金龍隊領先第一,可沒想到被緊跟在后面的`魚龍隊反超了。金龍隊看到了奮力追趕,連胳膊都要搖斷了,可能是剛剛的反超耗費了魚龍隊許多體力,隊員們臉都紅得賽過蘋果了,嘴巴大得都勝過河馬了,也沒扳回局面,被金龍隊狠狠的甩在后面。最后金龍隊得了第一。
吃粽子,賽龍舟已了端午節的習俗,希望大家在吃粽子,在觀看賽龍舟時,能記起偉大詩人屈原,并學習他的愛國精神。
端午節周記4
我國有許多傳統節日,有喜慶的春節、有祭奠親人的清明節、有團團圓圓的中秋節……我最喜歡熱熱鬧鬧的端午了。
端午的由來還有一個故事呢!很久以前,有個楚國人叫屈原,他由于政見不合被驅逐到偏遠地方去。可是,屈原是一個愛國的人,他報國無門,又不忍見自己的國家被欺負,就跳江自殺了。當地的楚國人知道屈原死了,就乘船下江尋找屈原的尸體,還將食物扔進江里,好讓江中的魚鱉吃飽,不要吃掉屈原的軀體。從那以后,人們為了紀念屈原,每年的五月初五汨羅江上,都要舉行一次賽龍舟比賽,人們還要包zongzi、吃zongzi。
每逢端午,我家也要吃zongzi,奶奶會包一些形狀各異的zongzi。有方的、有長的……其中有一種zongzi很小巧玲瓏,它的形狀就像一個個尖尖的冰淇淋,我一口就能吃下一個。zongzi的品味也有很多種:有豆沙的、有蜜棗的、有紅豆的`,還有咸肉餡的。我最喜歡咸肉餡的,剝開綠綠的棕葉,咸咸的肉香撲鼻而來,一個褐色的肉棕一會兒就被我“解決”了。那一塊塊小小的咸肉使我百吃不厭,回味無窮。
端午,有美味的zongzi,也有感人的故事,我怎么不喜歡呢?
端午節周記5
端午節是農歷五月五,那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包粽子,掛香包,劃龍舟和掛艾草,那一天早上奶奶準備竹葉,蛋黃和一些材料。
我和奶奶很早起來包粽子,剛開始我包的不太好,后來我越包越順手,奶奶還說我很厲害呢!包完了粽子,奶奶拿去蒸,這時候大家也起來了我和弟弟也把香包拿起來掛著,我們吃完了奶奶煮給我們吃的愛心早餐,大家各自去做我們該做的事,我和弟弟一起去幫忙奶奶打掃家里。
我知道一個端午節為什么要劃龍舟和吃粽子的故事,事情是這樣的:以前有一位臣子他叫屈原有一天有一個壞臣子跟皇上說屈原的壞話,皇上非常生氣,屈原聽到了這個消息非常難過,于是他便跳江死了,皇上聽到了這個消息非常后悔和難過,便派人去把它的尸體撈起來,皇上為了不讓魚蝦吃掉屈原的尸體便請人做了很多的飯團讓魚蝦吃飽才不會吃掉屈原的'尸體流傳到現在就是現在的粽子和劃龍舟,掛香包和掛艾草則是要驅趕壞東西。
我覺得端午節真是個有趣又忙碌的節日,所以端午節我一定會幫忙爸媽做事情,也助你們端午節快樂。
端午節周記6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中國最傳統的節日——端午節。
在節日中,我們一早就起來。忽然我聞到了一陣清香,我跑過去一看,啊!好大的一盆粽子呀!真香呀!饞死我啦!再看看旁邊的盆里,哇!還有一大盆雪白的鴨蛋跟蒜頭看上去真可愛,好想吃呀!媽媽說:“趕快去洗臉刷牙來吃呀!蔽蚁赐旰螅s緊圍著桌子坐了下來,爸爸將粽子、鴨蛋、雞蛋、蒜頭端到桌子上。我們一家開開心心、快快樂樂地吃完了早飯。
然后,我跟爸爸、媽媽一起到菜場去買黃鱔、莧菜,我問媽媽為什么要買這些東西呢?媽媽說:“這是端午節的習俗”,我還是不明白只好點點頭,后來,媽媽又帶我去買一些綠油油地艾草回家了。媽媽又用艾草泡水給我洗澡,我問媽媽為什么要用艾草洗澡?媽媽說:“因為這樣蚊子就不叮你了”。媽媽又用剩下來的插在門上,我又問媽媽為什么要把艾草插在門上?媽媽說:“因為這樣蚊子就不會飛到我們家了”。
洗完澡以后,媽媽又告訴我端午節還有一個名字叫娃娃節。最后,媽媽又把五顏六色絨線戴在我的'手上,今天我知道了許多端五節的知識,真開心!
端午節周記7
這個星期天是端午節,我和爸媽要回外婆家吃飯。
到了外婆家,二姨小姨帶著弟弟妹妹們都回來了,家里真熱鬧。外婆說超市的粽子沒有粽子味,還不如自己包的吃著香。所以她提前買回來了粽葉打算我們自己來包粽子。有些好奇:以前都是吃包的好好的粽子,沒見過它到底是怎么被“五花大綁”到餐桌上的。所以我搬了個凳子坐在外婆身邊看著她忙活。
她在包粽子之前,先把蘆葦的葉子放在水里煮了一下;然后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葡萄干,花生分別去洗一洗,準備工作就做好了。等蘆葦的葉子涼了以后,她就開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把兩片葉子正著放,一片反著放,夾在中間,然后把這三片葉子卷成一個圓雉體的模樣再往里面放上糯米,中間夾幾個棗或是葡萄干什么的,最后把葉子用線捆好,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她包得又肥又大,活像一個老佛爺在睡覺。等她把粽子包完后,把它們放在高壓鍋里蒸了一會兒就上桌了!雖然外婆包的粽子的原料極其簡單,但是包出來的粽子卻是香噴噴的。
開飯了!除了吃粽子,外婆還為我們準備了鴨蛋。爺爺說:今天除了吃你外婆包的`粽子外還要統統都要喝點黃酒,因為黃酒是祛毒氣的。我們一家人圍著桌子一邊吃著粽子和鴨蛋一邊有說有笑地聊著天,別提有多熱鬧。現在爸爸媽媽上班都很忙,平時沒有多少時間回來陪外公外婆,全家人能聚在一起吃頓飯,真是不容易。所以,我覺得過節的真正意義不是在于那天吃什么,玩什么,而是一家人能提熱熱鬧鬧的經常回家團聚!
端午節周記8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傳統佳節——端午節。在這個古老的節日里,人們包粽子、賽龍舟,處處洋溢著濃濃的節日氣氛。在我們家的端午節可都是充實又溫馨的哦!
記得那次端午節,我們家處處洋溢著端午節的氣氛,可是一般人的家里總是呆巴巴的包粽子,有時候出去賽龍舟,那多沒意思!我可不想這樣過每一年的端午節,就在我左思右想的時候,腦子里的一根筋“嗖——”的一下抽起來了,何不來個自己創作粽子的'比賽呢。說干就干,我抓緊時間,把表姐表弟和小伙伴全都都召喚來了,開始了,我們手忙腳亂,亂包,有的嘛,包個飯團,有的嘛,包個壽司,還有的嘛,東破一個西破一個。我想:這也叫有創意?我可不想像這樣的創意,我嘛,想來想去,終于想到了一個好點子,我簡單做了一個愛心,別人看了看我,都很驚訝,“這就是好點子??”我不管他們說,自己忙著做。
粽子蒸好了。母親來看看我們包的粽子,我連忙沖上去:“母親,在今天的端午節上,我想送你個禮物!”我從身后拿出了這個粽子“母親,這是給你的,感謝你對我的養育之恩,謝謝你給予了我生命!”母親看了臉上流出了晶瑩的淚水。爸爸走過來,對著大家說:今天的粽子大賽,馨予獲勝了,我們要感謝自己的母親喲!
在這次端午節中我既是自己包了粽子,也感恩了母親!端午節,一個傳統古老的節日,一個溫馨充實的節日。多么美好的端午節啊!
端午節周記9
時光流轉,古代,屈原含冤投江而死,他那一身正氣驚天動地,人們為了紀念他,將這一天定為端午,隨著時間的推移,節日中各種花哨而令人興奮的游戲逐漸演變成了一種美麗的傳統,人們在粼粼波光上劃著龍舟,聽著吶喊加油的節奏,吃著香噴噴的粽子,茶雞蛋,小孩子們系著各種五花八門的紅線,與此同時,與傳統一起定格在人們心間的.便是屈原那高大的身軀!
回到現實……
又逢一年端午佳節,早晨,剛起床,一股艾草的香味撲鼻而來,空氣中參雜著端午特有的氣息;中午,一個個獨特的粽子傳播著一種誘人的味道,一個個白凈的雞蛋上變魔術般的出現了一道道咖啡色的細紋,在這獨特的節日里享受獨特的佳肴,每個家人臉上都帶著一種透明的笑,那種比彩虹泡泡還清澈的快樂從心底浮起;晚上,與媽媽在人來人往的夜市中走著,也許正是這一個個人身上散發出的節日氣息,構成了一幅熱鬧的畫面。
這一天中細節太多,多得難以說完,收獲太多,多得令人意外,當然也有一些遺憾,足以讓我慢慢彌補,這個喜怒哀樂酸甜苦辣,玩味十足的一天我卻更偏愛這種獨有的節日氛圍。
端午,悲傷的節日演變成了喜氣洋洋的人來人往,但在開心之余,我想無論哪一個人有永遠不會忘記我們在心里紀念的屈原,清澈的水洗清了流言蜚語,我忽然覺得,如果他看到現在的一切一定會瞑目了……
端午節周記10
我國有許多傳統節日,有喜慶的春節、有祭奠親人的清明節、有團團圓圓的中秋節……我最喜歡熱熱鬧鬧的端午節了。
端午節的由來還有一個故事呢!很久以前,有個楚國人叫屈原,他由于政見不合被驅逐到偏遠地方去?墒牵且粋愛國的人,他報國無門,又不忍見自己的國家被欺負,就跳江自殺了。當地的楚國人知道屈原死了,就乘船下江尋找屈原的尸體,還將食物扔進江里,好讓江中的魚鱉吃飽,不要吃掉屈原的軀體。從那以后,人們為了紀念屈原,每一年的五月初五汨羅江上,都要舉行一次賽龍舟比賽,人們還要包粽子、吃粽子。
每逢端午節,我家也要吃粽子,奶奶會包一些形狀各異的粽子。有方的、有長的……其中有一種粽子很小巧玲瓏,它的形狀仿佛一個個尖尖的冰淇淋,我一口就能吃下一個。粽子的品味也有很多種:有豆沙的、有蜜棗的.、有紅豆的,還有咸肉餡的。我最喜歡咸肉餡的,剝開綠綠的棕葉,咸咸的肉香撲鼻而來,一個褐色的肉棕一會兒就被我“解決”了。那一塊塊小小的咸肉使我百吃不厭,回味無窮。
端午節,有美味的粽子,也有感人的故事,我怎么不喜歡呢?
端午節周記11
端午節在中國的民間節日中能夠算得上隆重,粽子、茶雞蛋、插艾蒿等都就是端午節的特色。
小時候過端午節我足足能提前興奮上一周,因為能夠吃上香噴噴的粽子了,那個時候生活比較單調,也很苦,不就是過節平常就是什么也吃不到的。說起粽子,它不僅僅好吃,最主要的就是在包粽子的過程中,體現著樂趣。每年端午一到,母親在頭一天晚上炮上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便就是我和母親一齊包,綠綠的粽葉里加上糯米和大棗,包成三棱形的粽子,包好后放在大鍋里足足煮上3、4個鐘頭,之后母親把粽子泡在備好的兩水桶內,涼了以后細細地撥開竹葉,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此時紫紅的大棗就露出頭來,蘸白糖再吃,那時吃起來就是那么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端午節前夕,家家把在山上采的`艾蒿插在門上,說就是為了避邪,我們小孩只就是效仿著做,不懂其中的含義。
端午節早晨,起床后,母親在我們的手腕和腳踝上纏上五彩的絲線,此時今后一向帶著,據說能夠去病除邪。其實在我心里,這些五彩的絲線在我心里就是那些精美手鐲的替代品。有些人家也會花些錢給自己的小孩買香荷包帶在身上,我的母親就是自己親手用些小布頭做的,里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就是這樣我們也很高興。
回憶兒時過節就是快樂的,節日的氣氛也比此刻濃。
端午節周記12
今天是端午節。我們合唱團的老師和同學一早就要到烏蘭恰特劇院為內蒙古電視臺錄制節目,我和媽媽早早的就從家出發了,因為早,路上不堵車,不一會兒就到了。正在上臺階時,就聽到我的好朋友白億達在不遠處叫我,不是吧?他居然比我來的還早!看出我們有多激動了吧!
當我們排隊進入大廳以后,看見舞臺上方的一盞盞大燈和幾臺大大小小的攝像機,我心里像裝了十八只水桶一樣緊張地不得了,老師安頓我們在看臺上坐好以后,節目錄制就正式開始啦。
首先上場的是一個年齡總和超過1720歲的老年合唱團,臺上的爺爺奶奶們個個精神飽滿,神采奕奕,他們用洪亮的歌聲征服了觀眾,當主持人向我們介紹其中最大的一位爺爺已經有81歲時,全場都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因為這個環節是“紅歌代代傳”,接下來就要輪我們小朋友的合唱團上場了,我的心里更緊張了,拿著小國旗的手心里不知不覺捏出了汗,生怕唱不好,但是,當歌曲《國家》的伴奏樂響起時,我已經顧不上緊張了,隨著音樂很快進入了狀態,我們唱的`很投入,我也早把緊張扔到了九霄云外,隨著樂曲的終了,我們聽到臺下的陣陣掌聲,壓在我心里的一塊石頭終于落地了!
半天的錄制很快就結束了,雖然很累,但是我也挺高興,因為能來這里表演節目是我的一個愿望,而且我也能向其他的叔叔阿姨那樣參加新紅歌唱草原這樣有意義的活動,我覺得我真的長大了……
端午節周記13
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五節等,是我國二千多年的傳統節日。
關于端午節,有一個流傳很廣的故事。中國古代楚國有位大忠臣名叫屈原。屈原曾多次勸國君楚懷王聯齊抗秦,但是昏庸無能楚懷王聽信小人,以致國破家亡。屈原聽到自己國家將要滅亡,在公元278年,農歷五月初五的那天,悲憤地抱著石頭投入汩羅江。當地的百姓聞訊之后,馬上劃船去打撈,一直行止洞庭湖始終不見屈原的尸體。為了寄托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此后就變成為龍舟比賽。百姓又怕江河里的魚蝦吃掉屈原的身體,就紛紛在家中包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它們糟蹋屈原的尸體。后來就形成了吃粽子的習俗……漸漸地,端午節就有了懸鐘馗好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佩香囊等風俗活動。
這些活動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吃粽子了,F在粽子的品種繁多,有鮮肉的,有豆沙的,有紅棗的,還有蛋黃等等。在我家,奶奶是包粽子的專家。我最記得每年的.端午節,媽媽總是忙著打掃衛生,奶奶呢忙著包粽子。只見那兩片長長的蘆葉,一把糯米,再加一顆紅棗,在奶奶的手里就好像變魔術一樣,一會兒就變成了一個結實的錐形粽子。而我呢,就等著粽子出鍋,趁熱咬上一口又香又糯的粽肉,真是回味無窮呀!
聽媽媽說我國還有許許多多的傳統文化,我平時一定要多看書,多學習,更多地去了解這些燦爛古代文化。
端午節周記14
我的家鄉在山東濰坊,在那里過端午節可是件有意思的事。因為除了吃粽子、插艾蒿外,那里還有許多有趣的習俗。
端午節的'前一天,也就是農歷五月初四的晚上,大人們會悄悄地給熟睡的孩子系“五彩線”。五彩線又叫“長命線”,由黃、青、白、紅、黑五種顏色的絲線捻成。你可別小看這“五彩線”,五種色彩可分別代表金、木、水、火、土,蘊含著東、西、南、北、中五方的神力保佑孩子長命百歲呢!
端午節當天一大早,太陽還沒升起來,孩子們就起床了。他們早起可不是為了吃粽子,而是為了“拉露水”。孩子們用毛巾將草葉或花葉上的露水“拉”下來把毛巾弄潤濕,然后用濕毛巾擦拭眼睛和耳朵。據老人們說“拉露水”可以耳聰目明,遠離耳病和眼病。端午節一整天小孩都要戴“五毒兜”!拔宥径怠逼鋵嵤抢C著蛇、蝎、蜈蚣、壁虎和蟾蜍五種有毒動物的小肚兜,寓意以毒攻毒,希望孩子健健康康。大人們還會把溫熱的艾葉煮雞蛋放在小孩的肚子上滾一滾,一邊滾動雞蛋一邊說“一年不會肚子痛”之類的話,然后把雞蛋放到“五毒兜”里。
這就是我家鄉有趣的端午節習俗,這些樸實的習俗給人們的生活平添了無限樂趣,表達了長輩對孩子們健康平安的祈盼,同時也蘊含著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自然的尊重!
端午節周記15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戴香包。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每當聽到孩子們唱這首兒歌時,就意味著端午佳節到了。
身為一個資深的吃貨,包粽子也要有模有樣:先拿個綠油油的粽葉,在手里翻來覆去,被做成一個小碗。然后放入一些米,再塞一個大紅棗,最后用一條繩子將它包起來,一個大粽子就完成了。我把所有的粽子倒入鍋中煮,幾小時后粽子就新鮮出爐了。
正午,河岸邊,準備比賽的隊員摩拳擦掌,準備全力以赴贏得本次比賽的冠軍。再看岸邊的人群在爭論本次比賽的冠軍是誰,也有的人默不作聲,在心里默默支持中意的隊伍。
隨著一聲響亮的哨聲,比賽開始了。剛開始,所有的隊員都拼命的劃槳,大有奪冠的勢頭,岸邊“加油加油”的喊聲也此起彼伏。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許多隊員有些體力不支,速度明顯慢了下來,只有蟬聯幾屆的'藍隊跟幾次與冠軍失之交臂的紅隊的速度不相上下,并把其他隊遠遠的甩在了后面。
突然,鼓聲變成了“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聲音響徹天空,氣勢如猛虎下山,恢宏似海嘯遮天。我知道,這是決賽的沖刺。兩隊的體力早已耗完,但是憑著意志繼續劃著。功夫不負有心人,紅隊最終以微小的優勢贏得了比賽。比賽結束了,但是端午佳節這個古老而傳統的節日仍然會繼續下去。
【端午節周記】相關文章:
端午節的周記12-01
端午節周記06-09
端午節周記06-12
(精選)端午節周記07-04
[精選]端午節周記07-04
端午節周記【精選】07-05
端午節周記(精選)07-05
端午節周記[精選]07-05
(精選)端午節周記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