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園小學英語校本教研活動、課改經驗總結-教研活動總結
理解把握新課程的精神實質,改變教學方法,落實課程改革的各項目標。以教師為主體,以學校為主陣地,我校英語科組,通過有計劃、系統的研究活動,解決課程中的多層次問題,促進教師的成長和學校的發展。促進了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和學生學習興趣的發展和成績的提高。下面是學校英語科組在英語課程改革試驗中的一些做法及收獲:
1、在教學觀念上、從授知轉化為啟智
隨著課改的深化,我校教師通過一系列的學習和實踐逐步體會和理解到了在教學上要重興趣、重成就感、重自信心。在教育方式上,要體現出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即: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而不是知識的奴隸。應幫助學生掌握終生學習的能力,喚起學生成長的渴望;幫助學生尋找、搜集和利用學習資源,設計恰當的學習活動;幫助學生發現他們所學東西的實際意義,營造和維持學習過程中積極的心理氛圍;幫助學生對學習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并促進評價的內在化。教師要善于捕捉和激發學生思維的火花和學習的靈感,發現和挖掘學生發展的潛能和性向。
本學期我校在迎接市級評估考核過程中,教師們在區教研員的指導幫助下,教學手段和方法,課例形式上體現了在教學觀念上的轉變。我校的迎評課得到了考評組的好評。在英語一體化“雙語實驗”課題組的共同努力下,林靜老師的區課題研究課得到與會教師的一致好評。該課例被培訓中心選中。
2、從單一知識傳授轉化為人的整體的'和諧發展
1)在語言教學的目標上要重語感、重語音語調基礎、重交流能力
以培養學生用語言進行交流的能力為教學重點,淡化語法概念。突出語言的實踐性,從呈現方式上不以語言知識體系的描述作為主線,而是以學生語言能力的發展和應用為主線;在內容描述上要突出語言的功能和運用的價值。
2)在學習方式上要重視學生的體驗和實踐
在教學中要注意擴大聽和讀的輸入量,創設豐富的實踐活動情景,增加語言實踐的真實感,鼓勵學生參與語言實踐活動,通過大量的語言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在羅湖社區英語角活動中,在全體英語教師的共同努力下,全校學生的積極參與下,我校承辦的活動獲得圓滿成功。上學期我校組織了English Show表演。各班在英語教師的指導下表演了豐富多彩的節目,并評出了優秀節目。其中三個節目參加了羅湖區英語辦學特色社區宣傳活動。結合深圳百萬市民學英語活動,教師們在課前及課后組織學生學習交際英語100句。組織了英語百詞競賽活動和英語閱讀競賽活動。組織學生參加英語輔導報的英語手抄報的比賽活動。
3)提高了教師的課程意識和課程開發的能力
借鑒外校的校本課改資料學習:《英語學科主題課內容》人與自己、人與人、人與環境、人與自然和人與生活等。兒童們比以前更自信,能勇敢地在眾人面前盡情地表演、表達自我;而具有藝術或體能天賦的兒童,因有較多的機會去嘗試,所以更有機會使自己的潛能得到發揮,而不至于被埋沒。不僅是學生得益,對教師而言,校本課程開發工作不僅擴大了教師的視野,提供教師一個反省個人教育理念的機會,并形成了新的教育理念;提高了教師的課程意識和課程開發的能力;改進了教師的教學技巧,而且對學生的看法和對待兒童的方式也發生了變化;同時也使人際溝通互動與自我反省能力得到提高;最重要的是許多教師從心里形成了一種自我向上的需要,自我要求也越來越高,能積極參加演講、進修等各種活動;教師不僅看重教學這份工作,而且熱切地想把這份工作做好。
3、教學常規管理與落實
1)教師成長之路應是經驗加反思
把課堂作為案例,以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為指導,對教師課堂教學
進行診斷與評價。讓教師上完課后,回過頭來看看,反思自己的這節課達到了什么目標,用了什么教學策略,哪些是成功的等問題,幫助教師尋找課堂教學的優點與創新之處,尋找問題與不足,捕捉隱藏在教學行為背后的教育觀念,從而找到改進的切入口。案例分析也有助于教師了解自身的缺失,從而有針對性地加強缺失方面的學習與鍛煉,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我校改革原來科組活動中一人上課大家評課的活動形式,而是讓教師先自己反思自己課堂中的成功或不足,再由大家共同探討改進自己的教學的方法。并且每課教案后自己寫課堂教學反思一篇。新課程的理念具體化到教學常規的每個環節,備、講、批、輔、考、研體現什么課改要求,都有明確要求。課改理論學習,堅持做到“五有”:有計劃、有檢查、有檢測、有考評、有獎懲。并向教師提出了明確要求。
2)教師發展性評價促骨干成長
教研面向全體教師,但同時要創造條件讓肯鉆研勇于創新的有潛力的教師盡快成長為骨干教師。英語科組有三對“結對子”,結合學校的青年教師發展性評價,讓青年教師自己分析自己的教學中的優缺點,學校再挑選名師對青年教師進行指導,盡可能提供舞臺給青年教師發展和成長。
3)集體備課,促交流溝通
學校英語科組隔周組織一次集體備課活動,讓教師針對自己在教育教學中的問題和困惑各抒己見、暢所欲言。這種學術思想的交流、思維火花的碰撞促進了教師間的了解與溝通,互相取長補短,也有利于增強教師隊伍的凝聚力。新時期的教育要求教師走上研究之路,校本教研創設了和諧濃厚的科研氛圍,其靈活多樣的活動方式。
4、課改實施與成果
1)20xx至20xx學年度課改大事記
20xx年
20xx學9月在羅湖區小學英語優秀課改論文評比中,楊薇老師榮獲二等獎,葉春梅老師、黃筱璐老師榮獲三等獎。
20xx年11月我校還榮獲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舉辦的全國中小學生素質英語知識能力競賽團體一等獎。
10月15日,黃文慧老師的論文《英語學習班的“合作互動學習”策略》在《深圳教育科研》20xx年第8期上發表。
11月21日,桂園小學全體英語教師參加了在東湖中學舉行的全國“十五”教育科學課題“英語一體化及三位一體教學法的研究與實驗”部分子課題結題驗收報告會,我校成果豐碩:我校承擔的馬承“字母、音素、音標”三位一體教學法實驗與研究課題被評為一等獎;黃筱璐老師榮獲兩個一等獎;陳勇健老師、楊薇老師分獲兩個二等獎、三等獎。
11月中、下旬,桂園小學緊扣新課程改革,結合深圳市“讀書月”活動,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英語朗誦、小品比賽讓學生在快樂中感受到英語的魅力!
20xx
4月至6月,按照課改的思想,精心設計教學內容,開展探索課活動。
4月1日下午,黃筱璐老師為全區英語教師上了一堂別開生面英語“三位一體”的教學公開課。
5月份兩課兩反思黃文慧老師上了一節示范課
6月初,在羅湖區六年級小學生英語競賽中,桂園小學共有10人獲獎,獲獎人數在全區排列第8位。
11月份林靜老師舉行全區的雙語科學研討課,羅湖區全體課題組成員參加。“桂園杯”教學大賽。林靜、鄧麗玉老師在學校開示范課。
參加區第三屆信息節教學課件比賽。
12月份參加區英語期末征題活動。
20xx
4——5月份“桂園創新杯”教學與反思大賽。
6月份參加羅湖區社區英語角活動
2)課改成果
1、成功地上了一堂全國性的現場錄像課。
2、成功地上了一堂全國現場竟賽課,并獲全國二等獎。
3、組織學生排演的英語歌舞節目,在全國英語一體化教材教研研討會上,受到專家和教師們的好評。
4、論文《英語一體化教學實驗階段總結報告》獲全國二等獎,并發表在《現代教學研究》第十二期(季刊)上。
5、錄像課例教案《A Teach plan of Lesson Nine,Book Ⅲ》發表在“深圳市羅湖區教育研究中心“主辦的小學英語課題實驗論文集上。
6、論文《手工活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作用》分別獲得深圳市小學英語教師優秀論文一等獎及羅湖區小學英語教師優秀論文一等獎。同時在師魂——新時期教育改革論文征文活動中,經評委會嚴格評審,獲全國三等獎。
7、代表學校參加羅湖區英語現場編寫教案竟賽,獲三等獎。
8、我校實驗分別在入門階段和結題驗收中獲得教學成果一等獎。
9、陳勇健老師獲課優秀組織獎。
10、黃筱璐老師和楊薇老師獲優質課一等獎。
11、黃筱璐老師獲優秀論文一等獎和楊薇老師獲優秀論文二等獎。
12、黃筱璐老師輔導的李子揚同學在全國小學生英語竟賽中榮獲一等獎。
13、黃筱璐老師輔導的李子揚、李瑞羲、趙麗茵、李擎天同學被市外語學校錄取。
14、實驗班大部分學生均被市、區重點中學重點班錄取。
5、展未來、創特色、上臺階
1)創特色
在教學中注意課堂教學內容的整體性,滲透性、差異性、主體性、動態性和時代性。重視情境創設,讓學生在具體活動中得到體驗,求得發展)。活化教材(拓寬教材的探索空間;挖掘教材的個性內涵;還原教材的生活本色)。三段式和諧教學(課前參與;課中探索;課后延伸)。
2)促發展
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和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準備開展“任務型教學”的開展。在學生發展方面,學校根據羅湖區教研室的要求啟動和開展“英語沙龍”活動,使學生參與教學的興趣更濃厚。在全校學生中開展“英語特色作業”活動,促進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
3)上臺階
實現了科研與培訓并舉,主研與群研結合,行為與理念互動,研究與使用統一,喚醒了教師的科研主體意識,促進了教師的教育觀念、教學行為發生全方位的變革,為教師的成長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桂園小學英語校本教研活動、課改經驗總結-教研活動總結】相關文章:
校本教研活動總結(精選6篇)10-29
校本教研活動總結(通用5篇)10-29
小學英語教研活動總結15篇12-03
英語教研活動總結(通用6篇)11-02
教研活動總結 15篇01-15
教研活動總結15篇01-03
小學數學教研組教學活動總結02-12
專職音樂教師教研活動總結12-09
學校體育教研活動總結范文10-29
教研活動總結(精選7篇)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