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大學活動總結三篇
總結是在某一時期、某一項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進行回顧檢查、分析評價,從而得出教訓和一些規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寫總結有利于我們學習和工作能力的提高,讓我們抽出時間寫寫總結吧。如何把總結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學活動總結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大學活動總結 篇1
新課導入是課堂教學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它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種藝術。有人曾經說:課的開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調,第一個音定準了,就為下面的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礎。上課也是如此,好的導課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以良好的心態進入學習狀態。所以說,一個成功的導入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引起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興趣和求知欲望,活躍課堂氣氛,繼而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和教學效果。好的導課方法,需要教師吃透教材,了解學情,進行精心設計。結合自己多年的歷史教學實踐,就如何導入新課的問題談談粗淺的認識。
創設歷史情境,再現史實
由于受中學生年齡和心理特點的影響,決定了他們思維活躍大膽,并且表現欲強。因此,在教學中,采取創設情境的辦法,可以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成為積極主動探索的“主人”。例如:在學習《新航路的開辟》時,我先展示了一幅茫茫無際的大海的圖景,讓學生感受,如果你處在當時,你要去做遠洋航行,應準備或具備哪些條件呢?課堂氣氛立刻活躍起來,有的說要有指南針,有的說要具備天文地理知識,有的說要有航海經驗、造船技術等。我及時對學生的想法進行肯定和總結,然后設問:那么,當時為什么要進行遠洋航行?遠洋航行究竟要具備哪些條件?遠洋航行會成功嗎?又將對世界產生哪些影呢?這就是我們這節課重點要探討的問題。這樣的導入,學生便產生急于想要知道結果的強烈欲望。
由于學生喜歡看影視動畫,為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在上課前3分鐘,利用多媒體放映與本節課內容有關的視頻,再現當時歷史畫面。例如:在教學《甲午中日戰爭》一課時,筆者在上課前5分鐘讓學生進入教室,提前觀看電影《甲午風云》中的“黃海戰役”片段。看完該片段后,教室里非常安靜,這是一段所有中華兒女都不應該忘記的屈辱史。看得出學生們的心情比較沉重,一種責任感寫在他們的臉上。于是,我趁機誘導,與學生進行交流,講解這段歷史,學生仿佛回到了那段鐵與血的戰爭年代。這時,學生的學習狀態表現出從未有過的投入。在掌握了歷史知識的同時,情感受到了震顫。
設置懸念,引起學生深思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起于思,想源于疑;思維是從問題開始的,沒有思維無需思維。因此,在教學中通過提出問題,設置懸念,抓住學生的內心,給學生以“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心理效應,則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譬如:我在講《伐無道,誅暴秦》時,設計了這樣的導語:“我們學習了《秦王掃六合》一課,了解了秦朝皇帝的殘暴無情,秦朝在中國歷史上只經歷了短短的14年時間,就從中國的歷史舞臺上銷聲匿跡了。秦始皇建立了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封建帝國,但秦朝都城的市場上卻出現了如此的奇怪現象:鞋子沒人買,拐杖卻成為搶手貨。當時為什么會出現這種奇怪現象呢?我們還是一起在課文中尋找答案吧!”這樣,學生便產生一種好奇的心理,急于想要知道事情的原委。當學生產生了這樣的心理后,進入學習一定會效果更佳。
大學活動總結 篇2
草長鶯飛,花開花落,伴著金秋和煦的陽光,我們再一次的迎來了大一的新同學。為了讓新生能夠更快、更好的快適應大學的新生活,我部在9月1日舉行了“心的溝通,情的融匯”新老生見面會。
活動目的:讓新生了解大學生活,帶著憧憬和夢想盡快融入到大學這個大家庭中。從而不斷的端正思想,為了理想永不放棄。我們更希望通過這次活動讓新生感受到溫暖和大學生活的豐富多彩。
活動時間:xx年9月1日晚上7點
活動地點:7號樓217、7號摟219(由于人數多,教室規模有限,我們的活動在兩個教室同時進行。)
活動內容:本活動包括三份禮物,分別送給同學。
禮物一:詩朗誦
伴著舒緩的音樂,大學五彩繽紛的生活以詩朗誦的形式清晰而形象的展現在我們每個大一新同學面前,讓他們在認識新生活的同時能夠在今后的日子里為自己的生活添精彩。
禮物二:寶貴的經驗
此環節是這次活動的高潮部分,我們邀請的嘉賓無論是在學習方面還是在學生工作方面都是有著良好表現的同學,通過他們對曾經自己大一生活的回憶,回憶:第一次想家的淚水,第一次洗衣的辛苦,第一次上課的不習慣......,太多的第一次經歷在我們的大學生活中,也就是這么多的第一次讓我們懂得并且知道了自己的成長。此環節的講述不僅拉近了我們和新生之間的距離,讓彼此的心靠的更近,同時也能夠對大一同學盡快的熟悉并適應新生活起到一個積極的作用。
禮物三:《遼工歡迎你》
最后我們歌唱著《遼工歡迎你》,從內心深處達了我們對全校大一新同學的熱烈歡迎。也宣告了本次活動的圓滿結束。
我們希望通過這三份禮物讓大家在快樂中開始大學的生活,在憧憬中為夢想而努力。不虛度光陰,不放棄夢想,為自己美好的明天而奮斗。
活動中的缺點:
第一、由于時間準備匆忙,作為一個活動組織者我們也沒有做好周密的計劃和安排,造成活動過程中話筒出現了故障。我們在開場前沒有準備備用電池,這是我們非常嚴重的疏忽。我們應該努力在以后的工作中去注意細節,在再忙亂的情況下也要做好周密的計劃和準備,既然要做就做好,否則就沒有意義。
第二、由于我們工作的不靈活,我們只是單純考慮在按照導員所帶專業分配教室的前提下,按專業找嘉賓則會出現一個教室只有兩個嘉賓,而另一個教室有五個嘉賓的情況。卻沒有想過我們可以在只有兩個嘉賓的教室里,多安排幾個同專業的嘉賓。才造成導員不知道該去哪一場,某些專業學生沒有見到導員的.結果。
第三、由于我們工作的疏忽,造成兩場男女比例不均,出現一個教室沒有男生的情況。造成一些同學的心理不平衡,對我們產生誤解,出現了不好的影響。這是我們工作不細致的原因。我們會盡力改正。
活動中的優點:
在時間的掌握和控制上我們做的很好,兩場只相差五分鐘。這是我們之前充分準備的結果,我們在不斷核對時間和主持人串詞的結果。因此我們相信只要認真沒有做不好的事情。
雖然時間緊,但在會場布置上我們做了精心的準備,在延續傳統的同時不斷創新。我們制作了立志的對聯,和通往夢想之門的小腳丫。
還有第一個節目隱形的翅膀也應是一個亮點,因為那是我們自己寫給大一新生的肺腑之言。是用我們的心寫給他們的勸戒和期望。
我們的活動已經結束,我們會深刻分析這次活動中的優點和問題。爭取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到最好,把更多、更好的活動呈現在大家的面前。
經濟管理學院學生會
社會實踐部
大學活動總結 篇3
一、活動目的:
1、本次活動響應了全省舉行第四屆“活力在基層”的團日活動。整個活動由全班同學參與,以體現教室的主體性和互助性,加強教室體的團結性和凝聚力,展現09級烹飪班的風采。
2、通過此次活動,讓同學們更多的關心自己的父母親,拉近雙方的距離,消除學子們在異地求學思家之情,努力營造大學里“我的青春我的團”氣氛。
3、同學們借此次活動機會向父母表達我們對父母的愛,更多的去關心父母、更多的表達出我們的感恩之情,這是當代大學生須現需具備的基本素質,懂得感恩。
4、由此次活動, 希望在以后的時間里,我們的同學能多和父母溝通和交流,縮小兩代人間的代溝。
二、活動自我評估
(一)總體來說,我們這次以“感恩父母,點燃親情”為主題的團日活動,各個階段的活動都比較成功,成功的原因可總結為以下幾點:
1、 準備較充分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在這次活動中得到了充分體現,正是因為有了詳實的考慮、周全的計劃和充分的準備,這次活動才有了成功開展的前提。預先的宣傳,和班內各個班委的討論,做好了前期工作。
2、 開展及時,適應大部分同學的需求
正當母親節,提醒大多數同學,應該多多了解父母親和我們之間的關系,他們為我們無私的為我們付出的同時,我們在節日里應盡我們所能做一些然他們高興歡喜的事情。
3、 密切配合,分工具體安排合理
多方面的主動協助和努力,是活動得以完成的保證。我們兩班根據活動的主旨分工合作。
4、 活動影響范圍大
我們不僅僅是在兩個團支部之間進行“感恩”知識的宣傳而是面向整個學院做宣傳,讓人們知道因為感恩才會有這個多彩的社會,因為感恩才會有真摯的情感,因為感恩才讓我們懂得了生命的真諦……
(二)在成功的背后,我們也認真反省思考了我們的不足:
1、收集材料嚴重重復。活動雖然經過具體分工,詳實安排,但在實際過程中由于人數較多,個別成員未能完全明白自己的分工,所做工作有些重復。
2、 稍微影響學習。主要體現在活動中個別支部成員太過主動,對分配的任務為能及時保證質量的完成,有少許同學作業延后上交,這與管理和分工上的失誤有一定關系。
3、 時間也有些倉促。這主要是由于確定我們的活動時間只有一個月不到。 由于時間不多,想開展的活動未能完全深入。
三、活動的意義
1、 活動含義深遠,反響優良,充分體現了我們大學生運用課余時間主動投身學校的活動,運用主觀能動性進行學術調研,崇尚科學的態度
2 、這次活動緊緊圍繞“我的青春我的團”的口號,在校內外開展的一系列有實效性的活動,并進展順利,影響廣泛,取得了圓滿的成功,也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3、 這次活動我們以最小的費用高質量的完成了具有實踐意義的團日活動。也在整個團支部大起了楷模作用。我們團支部極具影響力和充分的團結奠定了此次活動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