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視促提升,方法得當出成果
我校理論研修活動得到了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學校開展了許多研修活動——開設附小講壇、啟動校長呵護工程、邀請專家講座、舉辦讀書活動、開展微型課題研究及、論文比賽、教案設計比賽、知行結合的教學比賽等。每一項活動的開展都得到了學校領導的高度首肯,學校領導還為活動的開展提供了充足的經費保障。學校領導的重視有力地推進了老師們的行動,促進了老師們的發展。上述活動的開展都注重實效,有的還頗有創新,使老師們在輕松愉快的心境中有了較大的提升,一批中青年教師很快脫穎而出,一些老教師仍然兢兢業業地工作、毫無保留地將教育教學經驗傳授給年輕一代。。
二、關心增動力:校長呵護暖人心
今年,我校富有開創性地開展了校長呵護工程,每期由羅羿校長、王濤副校長、吳用副校長定期與青年教師交流談心,關注他們的生活狀況,了解他們的心路走向、理想追求,分擔他們的各種煩惱,傾聽他們的心聲,為青年教師的成長營造了更為和諧寬松的人文環境。使青年教師在感動 、觸動與振動中不斷加強自身學習、提高理論水平和業務水平,成為了自強、 奉獻 、務實 、尊重 、吸納 、創新的新生力量。
三、學習促進步
1、師風建設提素質
為了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我校利用周前會多次開展了“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教育生活的永恒期待”等的學習。通過學習,教師們懂得了“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含義,懂得了終身學習、廉潔從教、講究禮儀的重要意義,他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教育其實就是一種期待、一種信任。他們的愛崗敬業、團結協作等精神得到進一步彰顯。
2、時事學習提境界
為了與時代接軌,讓老師們及時了解國際國內重大事件,關注祖國發展、民族命運,我校利用周前會多次開展時事政治學習;還邀請教科所殷宗祥書記為老師們作關于“中國夢”的講座。通過學習,老師們將自身幸福同國家興旺緊密聯系起來,將家庭夢、教育夢同強國夢、復興夢緊緊相連。于是,他們的工作更加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無私奉獻、關愛學生、潔身自好等師德師風蔚然成風。
3、專家講座注活力
為了提高教師的理論素養,我校邀請了多位專家來校講學,為教師職業生命注入了新鮮的血液:省教育學院楊東教授的《教育教學中的加減法》使老師們懂得了要學會取舍、工作要講究技巧、不要凡事都包辦代替;成都市武侯區進修校劉大春校長的《課堂管理的言語溝通》讓老師們懂得了人際交往中言語表達和傾聽的重要,懂得了言語溝通中的表達策略——“讓人接納”、“想法接近”、“主動交流”……同時也學到了傾聽策略——“積極外表”、“同理之心”“理性情緒”;市教科所高德全主任的《如何做微型課題研究》讓老師們懂得了做微型課題研究的基本步驟及研究方法,使老師們在課題研究領域有了較大的突破。
4、外出訪學增見聞
為了拓展了老師們的視野,提升老師們的境界,我校開展了在樂山市范圍內前所未有的、眾人矚目的訪學活動。
5月16日,樂師附小17名教師在王濤副校長的帶領下,來到廣東中山坦洲林東小學參觀學習。10月,羅羿校長等五位領隊分別帶領許多老師到北京、上海、蘇州、武漢、海門等地訪學。
回校以后,學校師訓處組織老師開展了精彩紛呈的匯報活動。老師們分別從不同的視角、以飽滿的熱情配以生動的視頻直觀形象地介紹了自己的學習體會。通過訪學,老師們對課程改革、對敘事德育、對后茶館式教學、對朱永新教授發起的新教育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他們的理論水平和認識水平有了重大提升。
5、書海暢游長智慧
我校緊緊圍繞2016年教育理論研修年主題“教育理論大研修”開展了 “學習理論,踐行理論”、“學思結合,知行統一”活動。我校以老師們自主選擇的方式為每位老師購買了兩本教育教學理論專著,有《教師的幸福人生》、《學校是一段旅程》《怎樣做微型課題研究》、《自由教育的高貴精神》……
因為是自主選擇,因此,老師們閱讀的興趣很濃、感悟頗深,都寫了發自內心的讀書心得。今年9月,學校組織全校教師開展了讀書心得交流活動,該活動促進了老師們的學習和反思。
6、信息培訓出效果
為了讓教學工作跟上時代步伐,我校多間教室安裝了電子白板。為了讓電子白板能充分發揮它應有的價值,為了促進多媒體在教育教學中的廣泛運用,為了提高老師們的信息技術水平,我校對全校教師進行了電子白板的使用培訓。
通過培訓,全校大多數老師都能比較熟練地運用電子白板上課,收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在樂山市“信息技術”征文中,王濤校長等老師撰寫了理論水平很高的文章,得到了多位專家的贊譽。
四、行動促提升
1、教育科研促發展
今年,我校圍繞市教育局的“教育理論大研修”方案,引導全體教師開展了微型課題研究,以“問題即課題、對策即研究、收獲即成果”為基本理念,研究教育教學實踐中的真問題、實問題、小問題。其中,竇洪艷老師圍繞《怎樣培養小學生的責任心》、袁玨老師圍繞《小學中段課內海量閱讀研究》、劉晨桔老師圍繞《小場地體育有效課堂研究》等展開了深入的調查、研究,撰寫了多篇論文,提升了自身實踐水平和理論水平,使自己向研究型教師靠攏。宋揚老師圍繞自己的課題《單親家庭小學生班級心理輔導策略研究》上了一節生動的公開課,引起了很多老師的思考和共鳴。劉建波主任圍繞自己的課堂《高段小學生數學問題解決中典型轉化思想的體驗教學研究》也上了公開課,提升了很多老師對課題研究的認識及研究的動力。
在今年樂山市的教育教學論文、教學設計的評比中,我校組織教師積極參與,大大地提升了老師們的理論素養。全校有將近二十篇優秀論文及教案參賽,其中羅羿、吳用、王濤、胡靜、唐棠等九位老師的論文獲得了一等獎,六位老師獲二等獎;李毅、童云芳老師的心理健康教案獲一等獎。在綜合實踐活動設計中,童云芳老師獲國家級三等獎。 在《我的中國夢》班隊設計中,李毅老師和童云芳老師的設計發表在《樂山教育》上。
2、附小講壇展風采
今年,為了滿足廣大教師的成長需求,為了使我校呈現出更加蓬勃向上的生命活力,我校成立了教師及專家論壇。附小講壇成立以來,已有包括附小教師、校長及省市專家在內的二十多人次參加演講。演講內容涉及教師職業幸福、教學技巧、教育智慧、生命感悟等。附講壇為老師們建立了良好的學術研究氛圍、促進了教師教育思想成熟、激發了教師工作熱情。通過講壇,正孕育一批高水平的教師隊伍。
3、學以致用出成果
在書海暢游、訪學活動等各項培訓中, 老師們的理論水平、認識水平大大提升。為了讓老師們“學思結合、知行統一”,學校倡導大家將所學理論運用于教育教學實踐之中,并不斷反思、提煉,將過程記錄下來。于是,老師們開始了“踐行理論 學以致用”的行動研究,并記有內容豐富、體會很深的踐行筆記。
今年,無論是上期還是下期,我校均展開了中青年教師的教學比賽。通過比賽,中青年教師的教育理念、教案設計、組織教學、普通話等都有了非常明顯的進步,一些新調進來的老師以富有個性的教育教學方式為我校教育工作吹來了一陣清新的風。
總之,圍繞“教育理論大研修”這一主題,我校教師開展了精彩紛呈、富有創意的多項活動,讓每一位教師都得到了長足發展、讓優秀教師得到了卓越發展。在今后的工作當中,我們的理論研修還將常抓不懈,為老師們的終身學習、持續發展竭盡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