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的上學期六年級家長會發言稿
各位家長:
今天,因為孩子們的緣分,我們走進了胡家中心學校,歡迎各位!感謝大家!
我叫陳恩學,是胡家中心學校副校長。
我們全鎮今年共有小學畢業班個,學生人。其中:付家橋小學班,學生人;肖家橋小學班,學生人;胡家小學班,學生人。學生從總體來說都比較乖巧聽話,沒有一個遲到早退現象,每天的值日工作認真負責,上課大部分學生能認真聽講,作業也只有一、兩個學生會忘記做,同學之間能團結友愛。各位家長,是你們培養了這些優秀的兒女,在此,我真誠地道一聲:“謝謝,辛苦了!”
當然,我們學校畢業班學生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自習課上總有學生管不住自己,會回頭說話;有學生會在課后不顧生命安全,爬樹掏鳥窩……
各位家長,為了孩子們的健康成長,我們今天坐在了一起,借此機會,我們探討一下教育對策。
我有以下幾點要說的;
首先讓我們聽聽孩子們想對自己的爸爸媽媽說的心里話。孩子們說:我有時不聽家長的話是因為:
⒈他們對我提出的要求太高太嚴,我做不到。
⒉他們曾傷害過我的自尊心。
⒊我對他們不服氣。
⒋當時我的心情不好。
⒌我根本不相信他們說的話是真的。
⒍我控制不了自己的行為。
⒎他們經常打人心得體會,我反感他們。
⒏我正在生氣,心太煩,誰的話也不愛聽。
9、他們對我說話時態度不好,語言不文明,不尊重人。
10、他們總拿我跟別的孩子比,我最不愿意聽這些話。
⒈我經常挨訓,已經和他們形成對抗心理。
⒉他們說的話是假話,我才不愛聽呢
⒊他們說話太羅嗦,讓我厭煩,我就賭氣不聽。
⒋他們經常冤枉我,我很委屈,所以他們說話我就聽不進去。
⒌家長總愛帶一大堆人來家喝酒打牌,吆吆喝喝影響我學習,我很反感。
⒍家長遇上不順心的事總愛拿我們撒氣,所以我很生氣。
⒎家長每天看電視聲音太大影響我睡覺,所以我就和他們對抗,就不聽話。
⒏我說的話他們從來不愿聽,甚至連我的解釋也聽不進去,所以他們說話我也不愛聽了。
9、我覺得我已經長大了,不用老讓別人管著我了。
10、所有的時間都讓老師和家長支配了,自己想做的事情感覺沒有時間做,我一點自由也沒有,越聽話越沒有自由。
聽了這些孩子的'話,家長應更多地了解孩子、理解孩子、尊重孩子。
第一、平等。每個孩子都是鮮活的個體,雖然年齡小,個頭矮,可他們有思想,有頭腦,我們成年人不妨蹲下來和他們對話。心理學家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為五個層次,其中第四個層次是尊重需要,包括受人尊重與自我尊重兩方面,前者希求別人的重視,后者希求個人有價值。所以,作為老師、家長,應尊重每個孩子的人格,尊重他們的生命。每個孩子都是一道亮麗的風景,他可能在某個方面不如別人,但在另一方面卻勝人一籌。如果孩子在學習上已經盡了力,流了汗,我們做緊張的就不必太苛求。
第二、交流。在平等的基礎上設法多交流。兩代人之間有一種心理隔閡,叫“代溝”,消除“代溝”,莫過于平等交流,加強對話。比如,孩子回到家隨便問問;今天學校有什么新鮮事?你的同桌有換了嗎?喜不喜歡他?你的語文老師講課有什么特色?你的課本中有哪些優美的短文,讀兩段美文給我解解悶,等等。尋常的交談會引起孩子的興趣,產生親近感。
第三、容忍。容忍他的合理性錯誤,不要遏制個性。羅曼·羅蘭說過:一個人一生要做點錯事,做錯事就是長見識。
曾經有一個小孩喜歡動手。有一次他把媽媽剛買回的新表當玩具拆了。媽媽氣壞了,狠狠揍了孩子一頓。恰好老師來家訪,媽媽數落了孩子拆表的錯誤。沒想到老師幽默地答:恐怕一個中國的“愛迪生”被你槍斃了。媽媽感到不可理解。老師說:“孩子這種行為雖然沒有理性,但卻蘊含創造力,你不該打罵他。”老師建議采取補救措施,帶孩子去鐘表鋪,滿足他的好奇心。這位老師就是現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學生,正是他積極倡導“把籠中的小鳥放到天空中,讓他任意翱翔。”
中國的傳統教育比較注重群體性,忽視個性發展,因而阻礙創造性思維培養。
第四、鼓勵。有時候家長的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都可能對孩子產生很大的影響,甚至是刻骨銘心的。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曾做過一個實驗,隨意指出幾名學生,對他們的老師說:這些孩子很有天賦,非常聰明。后來這些孩子果真越來越聰明了。其實,是因為老師相信了羅森塔爾的話,經常鼓勵夸獎這些孩子。這就是著名的羅森塔爾效應。可見,正面的鼓勵賞識是促成孩子成功的有效途徑。
【校長的上學期六年級家長會發言稿】相關文章:
家長會校長發言稿精選01-23
小學期中考家長會校長發言稿(精選6篇)04-02
高中家長會校長發言稿8篇04-07
校長在初中家長會上的發言稿(精選10篇)03-23
春學期開學典禮校長發言稿04-02
校長在初中家長會上發言稿(精選10篇)03-17
小學六年級新學期家長會班主任發言稿04-08
中班下學期期末家長會發言稿04-26
大班上學期期中家長會發言稿03-30
數學期中家長會發言稿(通用7篇)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