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一年級下學期數學老師家長會發言稿

時間:2024-02-26 07:00:09 發言稿 我要投稿

一年級下學期數學老師家長會發言稿

  在當今社會生活中,在很多情況下我們需要用到發言稿,發言稿的格式由稱謂、開場白、主干、結尾等幾部分組成。你知道發言稿怎樣寫才規范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一年級下學期數學老師家長會發言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年級下學期數學老師家長會發言稿

一年級下學期數學老師家長會發言稿1

尊敬的各位家長:

  你們好!我是一年級的數學老師施老師。非常感謝各位準時參加今天的家長學校,多謝經常與老師溝通的家長,正因為有了溝通,才減少了一些不必要的誤會,大家才有更多的了解,我們的工作才開展得更好。

  下面,我代表一年級的數學老師對一年級數學學習的情況做一個簡單介紹。

  大家都知道低年級數學基礎打好了,對今后中高段學習會有很大的幫助。可能有的家長認為低年級的數學很簡單,不需要下很大的功夫,我覺得這是一種錯誤的觀點。如果在低年級基礎打不好就會影響整個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特別是如果孩子在低年級對學數學感興趣,那么上數學課也會特別專心,數學也必定會學得很好。所以,只有從現在抓起將來才不會后悔。

  首先我想簡要地說說本學期數學教材的內容及重難點,只有您了解孩子的要學習的知識,輔導孩子的時候才能把握重點。現在我們用的教材是北師版最新改版,在內容上有一定的調整:

  一、本學期主要學習內容:

  生活中的數:這單元主要是讓孩子們從實物中抽象出1—10各數。認識“=”“<”“>”能比較10以內數的大小。對于一年級的娃娃我們不要求他們死記硬背什么是大于號、小于號,我們在教學過程中用的是兒歌“大嘴巴朝大數,尖尖嘴對小數”,這樣孩子們學起來更形象輕松,孩子們能用一一對應的方法解決誰比誰多幾、誰比誰少幾這樣的實際問題。

  比較:本單元要求孩子能在一個情境中比較兩個或三個物體的大小、多少、長短、高矮、輕重。大小、多少的比較孩子們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基本上都沒什么問題。對于長短、高矮、輕重,部分生活經驗比較少的孩子掌握起來就有一定的難度,這學期的很多拓展題就是從這三個方面出的,像長短、高矮一般都是多個物體放在格子里,孩子可以通過數格子來比較,輕重就是利用天枰一個物體等于多個其它的物體,讓孩子們判斷誰最重誰最輕,或者一個梨等于兩個蘋果,一個梨等于4個桔子,問一個蘋果等于幾個桔子這種等量代換的題。位置與順序:孩子們能體會到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關系,會用上前后、上下、左右這幾個詞來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能體會到前后、上下、左右的相對性。

  分類:分類是和我們的生活聯系最緊的一個單元,難點是要讓孩子們體會到分類的標準不同,我們可以有不同的分法。認識圖形:讓孩子們直觀的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能感受到這些立體圖形的一些特征,如果有孩子知道頂點、棱長、面,這當然很好,但我們不要求所有的孩子都知道,也不要求孩子用完整的數學語言來描繪這些物體的特征。(舉例我上課:像我在上課時我讓孩子們玩圓柱和球讓他們發現并用自己的語言敘述出來圓柱和球可以滾動,圓柱只能成一條直線滾動,球可以向任意方向滾動。為什么長方體和正方體不能滾動呢?孩子們有的說因為圓柱和球有圓圓的東西,長方體和正方體沒有;也有小孩子說長方體和正方體兩個挨著的面中間有尖尖的東西。只要孩子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出直觀的感受就可以了)

  認識鐘表:這學期我們認識整時和半時,對于幾時半時針要在兩個時刻的中間孩子們很難理解。后面我們將繼續進行更深入的學習幾時幾分和經過幾時的學習。認識鐘表對孩子們來說是這一冊最難的,我們將在元旦后進行學習。家長在家里可以利用這幾周的周末時間陪著孩子利用硬紙板做一個鐘面,鐘面上要有時針和分針,并且有12個大格子,孩子們經過自己動手參與做鐘面的過程來分散認識鐘表這個單元的難點。分針在走時針也在走。

  加與減(一)和(二):這兩個單元是這一冊的重點,加與減(一)是學習10以內的不進位不退位加減法,加與減二是學習20以內不退位減法和進位加法。(20以內的退位減法下學期學習)目前一年級的學生在幼兒園里大多已初步學習過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的計算,相比于其他課程似乎比較容易,但他們往往是以形象思維為主,我們在教學中要把他們的知識不斷地從感性認識提升到理性認識。按照新課標的規定,本冊內容學完時,孩子們加減法的運算速度是每分鐘能正確計算8題左右,部分家長提高對計算的要求,不能理解為什么孩子現在還要掰手指頭,我們現在允許孩子掰手指頭這是一個由形象到抽象的過程,計算的熟練需要一個過程。家長們普遍認為計算速度與學生是否聰明、學習好壞,是不是數學天才有關系。事實上一個學生在數學上是否有發展前途與計算速度的快慢沒有必然的聯系。學生能夠理解運算的意義,能夠在具體的情景中清楚地知道什么時候需要用加法、什么時候用減法,能夠有道理地說清楚每一步計算的意思,等等。所有這一切都比算快更重要。同時不可否認學生運算技能的提高是需要練習、需要一定的計算量保證,但是這不意味著要一次完成、一步到位。如果一個學生掌握20以內數的加減法計算技能需要做500道練習題的話,那么我們面臨著幾種選擇:讓學生1天內就完成這500道題;讓學生用20天的時間完成,每天做25道,讓學生用100天的時間完成每天做5道題。當然還有很多其它的答案,但是大家一定會認識到那種速戰速決的的做法一定不是最好的做法,不僅對孩子技能的形成和鞏固不利,更重要的是會傷害學生的“數學健康”

  二、需要家長配合的:

  1、數數的重要性。

  數學就是從一個個基本的數入手,逐步地去了解數與數之間的聯系,要想了解數與數之間的關系就必須從認識數入手。教會孩子順著數,倒著數,2個2個數,5個5個數,10個10個數,熟練了之后還可以3個3個的數,找規律去數……引導孩子去尋找數的形成規律。孩子們在掌握了數的規律之后,對于加法的學習就會容易接受;加法又是乘法的基礎,我們在練習規律數數,在數時都是以依次加2、3、5等等的規律進行數數的,這樣我們就無形中向學生滲透了有關2、3、5的乘法口訣。數數還對于以后關于倍數的學習、分解質因數、最小公倍數等等知識點的學習都有很深的聯系。如果我們從一年級就對學生進行規律數數的訓練,對于學生數學水平的提高一定會大有好處的。

  2、加強學生的計算能力的培養。

  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讓學生掌握計算的技巧。現在大多數孩子接受并且掌握得比較好的方法就是“湊十法”:如5+9將5分成1和4,再用1+9=10,4+10=14;孩子們熟練之后,他看到9就會想到1,看到8就會想到2等等,借助兒歌“1919好朋友,2828小手拉,3737真親密,4646一起走,5555一雙手”對孩子們的計算能力都有幫助。計算的練習方式多樣,可以制作卡片,供孩子獨立練習,像我們學校是數學老師人手一疊算式卡片,上課時先練幾道再上新課。也可在做家務、和孩子上街散步等時間來個對口令。或者可以采用書中的形式:你能吃到這個蘋果嗎?在孩子吃水果時告訴他這片水果隱藏著一道算式寶寶回答對了,孩子就可以“昂”一口吃掉它。在孩子計算的過程中要留心孩子計算錯誤的原因,是粗心還是計算方法存在問題。要防止枯燥的題海練習,每天幾十道,錯了還要罰的做法會扼殺了孩子學數學的興趣的。

  3、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

  解決問題是小學生階段的一個重點和難點,而且考試分值很重。輔導起來也很有很大的難度,因為孩子年齡小了,邏輯思維的能力比較弱,不了解之間的前因后果。如何輔導好這方面呢?

  首先了解低年級解決問題主要的幾種類型:

  (1)已知兩部分求總和。

  (2)已知總和與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

  (3)求誰比誰多,誰比誰少的問題,這樣的題型就是用大數減去小數。

  (4)會自己提一些簡單的數學問題。這部分的內容就是讓孩子根據前面的信息自己提出數學問題并解答,每周的周末作業里面都有解決問題,現在孩子太小識字有限,圖片的解決問題比較多,拿到一幅圖家長可以先讓孩子找數學信息再提一個數學問題,我們平時上課時都是這樣做的,“用數學的眼睛去發現信息”然后根據這些數學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沒有問題怎么列式?我的班上開始就有這樣的孩子,看到圖能很快列出算式,但是每個數字表示什么意思?最后的結果表示什么?他不能較清楚的'表述出來。我在上課時都是強調要先找有用的數學信息,再根據信息提問題。孩子不會從圖中去找有用的數學信息,以后讀到中高段對解決問題就會比較困難。

  4、培養孩子讀題能力。

  平時我們在學校是這樣訓練的,讓孩子們用手指指著,老師教一句學生讀一句。關鍵要孩子自己真正去讀題,多讀,讀出聲。直到他真正理解為止。要求題目必須讀過兩遍以后再做,讀完兩遍你問孩子這道題告訴我們什么信息,我們要完成什么問題,他能很快說出來說明他能看明白,再讓孩子獨立完成。家長在家里輔導周末作業時,也可以這樣做。輔導孩子作業的時候要一次做完,中途最好不喝水、解便,讀題只讀一遍,培養好的傾聽習慣。檢查作業,有錯時只告訴孩子有錯,讓他自己去發現錯在哪里。舉例:

  5、學習數學多聯系生活實際、多在生活中運用:

  現在教材的編排更注重于聯系孩子的生活實際,幾乎每一個新內容里創設的情景都是和孩子生活密切相關的,我們在上完每一個知識點后都會設計這樣的環節:你在你的生活中什么時候或者什么地方見到過這個知識,運用過這個知識。在生活中家長要有意識引導孩子用“數學的眼睛”去觀察,如:物體有幾個?買東西時帶了多少錢,花了多少,還剩多少?紅綠燈路口的倒計時……拼圖、搭積木等活動可以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空間想像能力。低段認識鐘表、元角分的認識、購物等都需要孩子有相應的生活經驗。

  三、基于以上學習內容,提出幾點建議:

  1、獨立思考和檢查的習慣。

  培養孩子從小就養成認真思考、沉著冷靜的良好習慣,而不能形成一種人云亦云的惰性心理。在平時的小練習,就有看了別人的把對的改錯了,作業會做,不會做都看別人的,長期下去不動腦子,與小朋友的距離越來越大。在課堂上,我們總是讓學生“先自己動動腦筋,等會兒交流時聽聽別人的想法跟你是不是一樣?”“你有什么不同的意見?”“比比誰的想法更有道理?”并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獨立思考、相互交流、相互補充、共同評價。

  2、教育孩子學會自立。

  部分學生記不好作業,作業經常性的不交或忘在家里,還有的連課本也忘記帶回校!請家長督促孩子收拾書包,讓孩子慢慢學會自己做自己的事情!從小培養孩子不再丟三落四。(講一個家長的做法:有這樣一個家長,他在孩子在孩子的小書桌上貼一個紙條提醒孩子該帶的東西一一羅列出來)

  3、不要讓孩子做未學到的內容的有關練習。

  您可以看看本冊數學書教授的內容,但不要提前去教孩子書上的知識(學習有困難的例外),那樣會讓孩子在上課時覺得無事可做,易產生驕傲心理,不利于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家長可以針對孩子掌握知識的情況對未有學到的知識跟孩子作一些簡單的介紹,使孩子有一些初步的認識就可以了。

  4、學生的作業書寫還要繼續抓。

  每周的作業,一定要孩子按時、按質完成。書寫馬虎的一定讓孩子重寫,因為低年級抓不好孩子的書寫,高年級就更難糾正了。我們都覺得部分孩子在學校的書寫情況要比周末作業好很多(展示作業圖片)

  最后,還是希望大家多與老師溝通,在平時的工作中我們老師如果有那些不足的地方希望您能提出寶貴的建議,繼續支持我們,為了孩子讓我們攜手一起努力,相信你的孩子一定能取得更大的進步。謝謝大家!

一年級下學期數學老師家長會發言稿2

各位家長朋友們你們好!

  大家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參加這次家長會,是對自己孩子的重視,也是對學校工作的大力支持,在這里,我對你們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我姓“全”,是咱們一(一)班的數學老師,另外還帶音樂和校本課。

  數學是一個打地基蓋樓的過程,有的家長認為低年級的數學很簡單,不需要下很大的功夫,我覺得這是一種錯誤的觀點。如果在低年級基礎打不好就會影響整個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而對以后學生步入中學學習數理化也有很大的影響。很多孩子由于小學數學基礎沒打好,進入中學以后,數理化根本就學不會了,直接影響了考好大學。所以,只有從現在抓起才不會給孩子留下后患。

  一、說上學期學生學習情況。

  上學期大部分家長配合的很好,輔導工作越做越好,大部分孩子思想,學習習慣越來越好,作業越寫越整潔,正確率越來越高,檢測成績也一直在進步。期末檢測試卷是中心校準備用來全鎮會考用的,由于下大雪取消了全鎮會考,就讓代課老師自己考的,我們要求還是比較嚴的。這次檢測試卷大家都見了,題量和難度都適中,大部分孩子考得不錯。平均分94分,100分3個,90分以下的有8個,其中一個80分以下的。我念一下上學期期末考試成績。

  閱卷我把分摳的比較嚴格,就像李旭亮等同學放寬一點就能得滿分,但是我覺得摳嚴一些才能激勵孩子嚴格要求自己,對孩子以后的發展有好處。李旭亮和很多孩子主要是應用題答答案不完全規范,一道扣一分,有好幾個孩子因這個原因不是滿分。雖然總體成績還不錯,但是有一部分孩子還是存在很多不該出現的問題,比如有的孩子不細心,口算題都算錯,有的應用題算式列對了得數算錯,還有很多會做的題都弄錯。有些孩子不認真審題,不按要求做題。有的孩子畫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不規范,就那一道題一下子丟掉了8分,對名次影響很大。還有個別孩子還存在一些知識疏漏,比如個別孩子分不清一個數前邊和后邊的數,還有個別孩子看圖應用題還分不清用加法還是減法。總之,希望大家看到好分數的同時也別忘了還有壓力。

  上學期學習一直很好的學生有:屈妍冰、趙章樂、李一菡、李旭亮、趙程哲、王圣陽、謝旭菲、李佳豪、張銘茜、李欣悅、王紫宇、王夢瑤、王浩彬、趙倩諾、翟怡茜、周一欣、李瑞辰、李鋮男等,但是這里邊有些孩子期末考試沒考好,說明考試時不細心沒發揮好。

  張林耀同學開學初基礎特別差,但是慢慢的.學習積極性越來越高,進步特別大。還有王佳豪、王佳樂、李琳瑯、李翔鶴、張思瑤等孩子開學初基礎特別差,但是后來都有不同程度的進步。

  王浩南同學基礎不好,但是這個孩子學習積極性很高,進步特別大。

  張涵哲很聰明,開學初學習積極性很高,但后來不好好學習了,退步很厲害!

  趙浩辰同學很聰明,但可能是由于年齡太小,總是聽不來作業,寫作業拖拖拉拉,考試經常做不完題,期末考試還是我催促著做,才考了八十多分。

  魚海鑫同學特別聰明,但就是非常好動,愛說話,愛做小動作,作業拖拉潦草,所以成績總是沖不到前幾名。

  小嘉怡也很聰明,但就是對自己要求不嚴,成績比較靠后,但是上學期末在家長的辛苦輔導下,有了明顯的進步。

  大佳怡上第二個一年級呢,還考了倒數第一,其實她很聰明,就是學習習慣不好,上課不專心聽講,總是做小動作,作業拖拉,考試不認真答卷。

  總之,上學期大部分孩子各方面表現還是很不錯的,但過了個年很多表現很好的孩子到現在心還沒收回來,出現了很多壞毛病。很孩子上課根本沒心思學習,說話,做小動作,連書都不翻,不積極思考,回答問題不積極,作業潦草拖拉。上學期我一直把大小書都給及時的批改了,但這學期開學初事情特別多,我身體也不太好,上一周的練習冊根本就沒時間改,讓家長批改,我檢查發現孩子做得非常糟糕,有些家長根本就沒管,沒批改。其實大小書學校是不要求老師批改的,城里的老師根本就不批改,都是家長或者補課班老師批改的,這一點大家可以問問其他同學就知道了。我為了使孩子們不鉆空子就犧牲了自己的休息時間批改的。這周事情稍微少一些了,我就開始批改了,發現批改以后孩子們的積極性高了,做得就越來越好了,但是還是發現部分家長根本就沒管孩子,有的對孩子督促輔導不夠,有些題輔導錯了,孩子有些錯題沒更正,你就只管一個孩子,我每天要批改37個孩子的3樣作業,是個什么概念?希望各位家長對自己的孩子負責,加強輔導,爭取使自己的孩子每次都得A。不用說孩子的成績絕對差不了。

  二、下來我說一下本學期主要學習內容:

  本學期計算方面內容是20以內的退位減,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主要有“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包括進位加和退位減)”;另外本冊教材還涉及到一些和生活息息相關的數學內容有位置,圖形的拼組、統計、認識人民幣、認識時間、找規律方面的知識。這些內容比起上學期的容量和難度都增大了很多,所以必須給孩子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下面我給大家提幾點建議:

  1.要關心孩子,對待孩子一定要耐心。

  每天照顧好孩子的生活,讓孩子吃好早餐,叮囑孩子帶好碗筷,下午給孩子把飯按時做好。有些孩子沒吃早餐,給我說很餓,我們也是在灶上吃飯,也沒啥給孩子吃,看孩子可憐的。還有很多孩子總是忘了帶碗或者筷子,我和楊老師就從灶房給借,時間長了也不行啊,既影響人家炊事員,又不衛生。孩子正在長身體,一定要給孩子加強營養,早餐一和晚餐一定要給孩子吃好。

  2、 積極幫助孩子準備好學習用品。

  其他年級都給發大書了,一年級就一本練習冊,做這么點兒題根本就不夠,所以讓買了亮點激活,上邊是不允買的,但不買孩子的學習肯定不行,希望大家諒解,不要亂說,要是亂說,以后堅決就不買了,我們也省事。大部分家長及時買了,但是有些孩子現在還沒有,里邊的考試卷連同答案都要給我交了,以后就用這些卷子進行單元檢測。還有讓準備的學具一定要及時準備。大部分家長配合的非常好,在這里我深表感謝!

  3、加強輔導孩子。

  凡是家長輔導的好的孩子都會越來越優秀,就像班上的趙章樂、屈妍冰、謝旭菲、趙倩諾、李欣悅、張林耀、李旭亮等家長每天輔導的都非常認真,孩子就特別優秀。大家可以互相傳的看看這些孩子的正式作業和大小書。像他們學習,爭取把自己的孩子輔導的越來越好。輔導的時候注意培養孩子的識字認題,理解題意的能力,這種能力培養好了,以后你就越來越輕松了。還要注意培養孩子自己多動手,動腦的好習慣,不能讓孩子完全依靠家長,這樣孩子考試的時候怎么辦?

  4、要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

  光學習好不行,好品質比學習成績好更重要,要教育孩子做一個品質好的人,家長就要以身作則。教育孩子在學校要愛校園,愛老師,孩子才會愛學習。要經常提醒孩子在校要聽老師話,注意安全,好好學習,團結同學,講究衛生,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充實而愉快地生活成長。

  我們都希望我們的孩子做的很好,自己也省心,可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有他這個年齡階段的特殊性和重要性,需要我們家長能夠每天都跟著輔導,現在辛苦一些,但只要現在孩子這些習慣形成了,有了良好的習慣,以后就會很省心。各位家長,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為了一切孩子,是我們全體教師最大的心愿。但是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一無二的世界,因此很難找到一個適合所有家庭、所有孩子的教育模式,以上所談的一些建議,也僅供參考而以。真心感謝您一直以來對我工作地支持和幫助,在平時的工作中還有哪些不足的地方希望您能及時指出,謝謝大家!如果對于孩子您需要我配合的請您和我交流,最后祝您工作順利,萬事如意!

一年級下學期數學老師家長會發言稿3

  大家好!非常歡迎你們來參加家長會,你們對我們工作的支持和信任。我想借今天的家長會,向家長匯報孩子的數學學習情況,和大家一同探討孩子的數學學習問題,使我們的孩子數學學習再上一個新臺階。

  首先向家長朋友們介紹一下我們學校和我在教學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全面開展全優課堂教學模式。

  我校全面開展全優課堂教學模式,并在以下幾方面積累了比較成功的經驗:

  1、先學后教:“先學后教”是全優課堂模式中的重要一環,是全優課堂的重要基礎,承載著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培養的重任。落實“先學后教”的關鍵是要認真編制學習案。課堂中,學生圍繞學習案自主學習、主動參與、合作探究,展示交流,進行當堂達標練習。學習案一般在課前提前下發,讓學生根據學習案進行充分自學,以利于后面的教學。一年級的學生還沒有養成自學的好習慣,他們往往會做的就往后做很多,不會的不做或者亂寫一通。這就需要教師對這方面進行精心指導,培養自學能力。每個同學面前都有我們精心編制的學習案,家長可以從中看出我們非常重視課前的學習引導,新課教學時根據即將學習的知識,從主題圖入手,提出讓學生通過思考能夠解答的問題,幫助學生理解新知識,由淺入深,環環相扣;或由舊知識進行遷移,減少學習的坡度,這樣孩子學習時就感到容易多了。孩子感覺:老師還沒教的知識我已經學會了,我真能干!上新課時他們就會積極舉手,對學習興趣越來越濃。

  2、開展靈活多樣的合作探究。我采取小組合作和個人探究相結合,生生合作和師生合作相結合;要突出學生主體地位,通過合作探究,鼓勵學生自主嘗試解決問題;合作有組織,探索有效果,學生參與面要廣,教師圍繞中心內容進行點撥引導。所以我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語言組織、合作能力等方面給全班學生分成六組。沒組設立組長和副組長各一名。按照學生成績給學生進行搭配座位,組內的學生按座位編上號,同一個問題或者同一個數學題,我會指定每組的同一個號的上來展示,并進行評比。孩子是有上進心的,都希望自己的小組得第一,所以就在組內開展了教與學的活動,會的小朋友當起了小老師,去教不會的同學,爭著給本組加星。為了培養良好的合作習慣,防止走過場現象,每次合作時,由指定的小組長問:誰先說?學生舉手發言。小組長再問:誰補充?其他同學根據剛才同學的發言發表自己的意見,同意或者不同意。不同意的要說出理由,小組再次討論,最后決定采取某一個同學的結論,形成本組最后的答案,最后全班進行反饋、匯報、評議,形成正確的結論。

  3、展示交流:一是展示學生的數量多:不同小組、不同層次學生都擁有機會;二是展示的內容豐富:多種解題途徑要得到充分展示;展示的深度要力求有效化,不能把熱鬧作為課堂追求的目標;展示的廣度力求啟發性,知識包括本節課的知識拓寬、也可以是連結課外知識,還可能是二年級才學習的。比如說在學習找規律時,當學生幾個幾個加的規律時,我就提前給學生介紹乘法口訣,學生跟著我竟然能把口訣背出來,雖然不是很理解口訣的`意義,但他們都為自己能背口訣、會背口訣而自豪。

  對學生課上語言表達展示,我要求講話聲音宏亮、條理清晰;鼓勵學生大膽同學的指出錯誤或者自己不同的見解。展示過程中,凡是學生可以自己完成的事,教師決不替代,教師只在適當的時候做點撥和引導。

  4、當堂達標:每堂課都應有達標檢測;檢測內容的呈現應該形式多樣化;檢測步驟可以是集中的,也可以是分散的、分步的,靈活多樣。批改后便于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給予個別輔導。對典型性錯誤和知識缺陷進行全班講解,力求及時解決問題。

  二、關注學習困難生,推行試后百分制。

  從上學期開始,總校就推行了試后百分制。在每次測試后,沒有得到一百分的同學,通過老師的講解、同學的幫助和自己的努力,再給予重新考試的機會,直到考出一百分。這是對學習困難生一個非常好的再次學習的機會,使這部分學生增強學習自信心,使他們感到:通過努力,我也能考一百分!學習的積極性一下子被調動起來。

  在平時的學習中,我將學習困難生調到成績優異的同學身邊,通過一幫一,帶動他們的學習。習慣差的,就把座位安排到講臺前面,以便老師及時提醒。課堂上,把更多展示的機會留給這部分同學,回答問題、板演,只要他們舉手,我給會給他們機會。目的就是能使他們盡快掌握本節課所學的知識,培養學習自信心和興趣。有人說:課堂的主要任務就是幫助學習困難生,我覺得這句話雖然不完全正確,但有一定的道理。因為在這部分同學身上,老師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是其他同學的幾倍。這些同學有的是年齡小,跟不上班;有的"是學習習慣差,貪玩,注意力容易分散;有的是思維不敏捷,記得慢,忘記得卻很快。

  一種學習方法要通過多次練習才能掌握,老師要反復地對他們進行輔導。如果有的孩子成績實在達不到家長所期待的,希望家長能理解,老師和你們的心情一樣,希望孩子個個都是優秀的。十個手指伸出來還有長有短,何況我們在資質、思維和潛力各不相同的孩子呢?我們盡力了,孩子也盡力了,不要給他們太大的壓力。我們應該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孩子,不和其他人比,就同孩子的過去比,是不是有很多的進步,經常表揚他們,至少使他們感到自己受到重視,就越會從別人的眼中看到對自己的評價。

  三、重視素質教育,開展豐富多彩的興趣活動。

  本學期,小學分校根據學生的需要和老師的特長,并從校外聘請專業跆拳道、拉丁舞、樂器等專業老師,開設了幾十種興趣小組,我們班的小朋友有學兒童舞的,有學爵士鼓的,有學跆拳道的,有學拉丁舞的,還有的學繪畫。我帶的就是我們班的繪畫小組,接近三十人。孩子們對繪畫非常感興趣,每到星期三上午就開始問:老師,下午是不是興趣小組啊?今天畫什么?孩子們從一入學時的顏色都認不全,到現在的獨立畫出一幅幅美麗的圖畫,可見孩子們的能力很強。我將孩子們平時的作品收集起來,和班主任邵老師一起,精心制作成一本畫冊,就是家長手中的那本,我們可以帶回去,和家人慢慢欣賞,和孩子一起分享繪畫帶來的樂趣。

  說到這里,我想向各位家長介紹一下我們的班主任邵老師,她是一位能力和責任心都非常強的好老師。邵老師多才多藝,她帶的是剪紙興趣小組,剛才家長在演出中看到上臺展示剪紙的學生就是她一手輔導的。自己那么忙,演出中還有任務,但一聽我說想給孩子們做畫冊,馬上幫我出謀劃策,在時間和人力上都給予很多幫助。平時和我們任科老師的配合也很默契,年年被學校評為先進教師和德育標兵。

一年級下學期數學老師家長會發言稿4

  你們好!

  作為一年級(2)班的數學老師,王老師,我真誠地歡迎各位家長、歡迎我們的新同學!

  首先,我非常感謝各位家長都非常積極地參加我們第一次家長會。同時,我也衷心地希望今后的每一次家長會都能得到大家的支持。

  接下來,我說一說這學期的教學計劃,我把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作為作為一年級上學期的教學的重點,具體體現在書寫,計算,讀題,作業。這四個方面,一年級是學習習慣養成的起點,必須從一年級開始抓起,到二年級再抓就晚了。習慣的養成僅僅靠老師課堂40分鐘是不夠的,老師教完,通過課堂練習反饋孩子的學習效果,在課后還需要得到鞏固,才能形成完整的學習結構。所以需要家長和老師共同配合。書寫習慣的培養:請家長準備好一本田字本,供孩子學習書寫數字時使用,這項作業我把它放在家里完成,因為一年級的孩子書寫慢,在學校時間相對緊張的狀態下,完成的效果肯定不理想。在家里,家長督促孩子在數字書寫時保持格式正確,頁面整潔就可以了。平時作業要按要求填寫,例如看到孩子把數字填到括號外,數字大小超過括號,家長都應提醒孩子重新填過。還有就是準備好一把直尺,供學生畫圖連線時使用,做這些都是為了保持書面整潔。關于計算能力的培養:在課堂上,我將采取多種活動,來激發孩子計算的`興趣,例如開火車口算題目,速算比賽等等!回家每天我要求家長每天出15道計算題孩子做,要求計算率高,答題速度快,平時接送孩子上下學時也可以趁機口頭出幾個口算給他做做,順便問問他今天學了什么,既幫助孩子鞏固了今天所學,又增加了親子之間的交流,而且能夠讓孩子感覺到你重視他的學習。在做口算和家庭作業時,家長注意不要讓孩子掰手指計算,這是一個很不好的習慣,一旦孩子依賴上了,孩子以后學習大數字的加減法會無從下手。

  關于讀題習慣的養成,只有讀懂了題目的要求才能準確的做出題目,一年級的孩子認字少,題目中的字不認識是正常的,我在課堂上會先給孩子讀題,然后要求孩子自己大聲的讀出來,這會幫助孩子形成做題之前先讀題的好習慣。在家里作業時候我希望家長也能這樣做。這里提醒某些很忙的家長,再忙你也要抽出時間來幫助孩子讀題,完成當天的作業,不然孩子不會讀題,就瞎寫亂寫,導致當天課堂所學的知識沒用上,就沒有進行鞏固,學習效果就大不如人。當然這里也要禁止家長用大白話把題目翻譯給孩子聽,這阻礙了孩子的學習,時間長了孩子會依賴家長,最終孩子沒學好,家長也很累。

  關于作業的檢查與簽字,家長主要是起到檢查作業的作用,檢查他是否完成,檢查的依據就是校順通,所有的作業要求都寫在上面,家長需要看一下書寫是否規范整潔,有沒有錯誤,讓孩子及時糾正,得到鞏固,消化當天的學習任務。最后,檢查完每一項作業家長就在這項作業的末尾簽上你的名字,這個名字傳達給我的信息是您關注了孩子的學習,這是給予我工作最大的支持!!。

  今天我先說這么多,今后還會和大家常交流,也希望大家能給我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謝謝大家!

【一年級下學期數學老師家長會發言稿】相關文章:

一年級下學期數學老師家長會發言稿11-05

一年級下學期家長會上數學老師的發言稿(精選10篇)05-16

一年級下學期數學老師家長會的發言稿范文(精選10篇)05-12

一年級家長會數學老師發言稿10-22

一年級數學老師家長會的發言稿12-16

一年級下冊家長會數學老師發言稿11-04

一年級數學老師家長會發言稿10-28

小學一年級家長會數學老師發言稿03-16

最新一年級家長會數學老師發言稿02-17

一年級下學期家長會發言稿07-08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午夜片在线 | 天堂mv亚洲mv在线播放 | 亚洲色精品Aⅴ一区区三区 亚洲1级欧美高清 | 亚洲AV本道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正在播放国产对白孕妇作爱 | 亚洲好看的AV片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