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倒行逆施的成語故事 推薦度:
- 倒行逆施成語故事 推薦度:
- 成語倒行逆施的故事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倒行逆施的故事
無論在學(xué)習(xí)、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有令自己印象深刻的成語吧,成語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yīng)用的,承擔(dān)主語、賓語、定語等成分。那么,都有哪些經(jīng)典成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倒行逆施的故事,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倒行逆施
春秋末期,楚國伍子胥的父親和哥哥都被楚平王無辜殺害。伍子胥歷盡艱險,才逃到吳國,幫助闔閭刺殺了吳王僚,奪取了王位。接著,他又幫助吳王整軍經(jīng)武,使吳國的國勢日益強盛。在此基礎(chǔ)上,他協(xié)助吳王征伐楚國,不久攻下楚都,楚昭王逃往隨國(今湖北隨縣南)。
伍子胥幫助吳王攻楚的目的,是為了替自己的父兄報仇。如今郢都已被攻下,可以付諸行動了。他首先向吳王建議,拆毀楚國的宗廟。大將孫武反對這樣做,但吳王貪圖楚國的地盤,一心想把楚國滅了,因此接受了伍子胥的建議。接著,伍子胥請求吳王讓他去挖楚平王的墳,以解他心頭之恨,吳王說:“你幫了我不少的忙,這種小事你就瞧著辦吧。”但伍子胥未能馬上找到楚平王的墳。后來在一個石工的指引下才知道了墳的確切地點。可是挖開墳打開棺材一看,里面只有楚平王的衣冠。伍子胥大失所望。那石工又指點說,這上面的墳是假的,下面的才是真的墳。再挖開一看,果然有楚平王的尸體。
伍子胥一見楚平王的尸體,就滿腔怒火,抄起鞭子,一氣打了三百下,最后再把頭顱砍下來,才解了心頭之恨。伍子胥的好友申包胥知道這件事后,派人送了一封信給伍子胥,指責(zé)他這樣做太殘忍了。伍子胥叫來人回話給申包胥說:“忠和孝不能兩全,我好比一個走遠路的人,天快黑了,可是路途還很遙遠,我已弄得沒有辦法了,所以才故意干出這種違背常理的舉動。”
成語寓意
“順應(yīng)自然之勢做事比較容易成功,相反,倒行逆施往往會招致失敗”,看到這個成語時,人們通常會這樣想。但人們不應(yīng)僅局限于此,也應(yīng)辯證地看到倒行逆施的另一個含義。
倒行逆施也有“做事違反常理”的意思,在某些情況下,倒行逆施反而會出乎意料地取得成功。《孫子兵法》中有云:“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用兵打仗最講究一個“奇”字,如果能超越常規(guī),反其道而行之,運用創(chuàng)新的策略,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反常而行是創(chuàng)新的一種方式,是一種有其根基的創(chuàng)新思維。所謂反其道而行之,就是打破常規(guī);倒行逆施,就是逆向思考,獨辟蹊徑。有道是“條條大路通羅馬”,精明的人決不會永遠沿著一條路走到底。認準目標,旱路不通走水路,大路不通走小路。反常而行的結(jié)果,往往產(chǎn)生全新的創(chuàng)意,全新的結(jié)果。
【倒行逆施的故事】相關(guān)文章:
成語倒行逆施的故事07-21
倒行逆施的成語故事09-09
倒行逆施成語故事08-27
倒行逆施07-08
春天的故事睡前故事09-12
小魚的故事睡前故事06-27
小魚的故事睡前故事08-01
聶耳的故事的名人故事09-08
睡前故事:天鵝的故事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