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江郎才盡和一葉障目
相信大家對江郎才盡和一葉障目這兩成語都不陌生,但是它們的由來恐怕很多讀者都不知道吧。下面就由語文迷小編為大家分享這兩個成語背后的故事。
(一)江郎才盡
出處《南史·江淹傳》
嘗宿守冶亭,夢一丈夫,自稱郭璞謂淹曰:“吾有筆在卿處多年。可以見還。”淹乃探懷中,得玉色彩筆以授之;爾后為詩,絕無美句,時人謂之才盡。
釋義“江郎”,指南朝文學家江淹,年輕時很有才氣,到晚年文思漸漸衰退。“盡”,完,沒了。江郎的文才沒了。比喻才思減退。
故事江淹,字文通,他年輕的時候,就成為一個鼎鼎有名的文學家,他的詩和文章在當時獲得極高的評價。可是,當他年紀漸漸大了以后,他的文章不但沒有以前寫得好了,而且退步不少。他的詩寫出來平淡無奇;而且提筆吟哦好久,依舊寫不出一個字來,偶爾靈感來了;詩寫出來了,但文句枯澀,內容平淡得一無可取。于是就有人傳說,有一次江淹乘船停在禪靈寺的河邊,夢見一個自稱叫張景陽的人;向他討還一匹綢緞,他就從懷中拘出幾尺綢緞還他。因此,他的文章以后便不精采了。又有人傳說;有一次江淹在冶亭中睡午覺;夢見一個自稱郭璞的人,走到他的身邊,向他索筆,對他說:“文通兄,我有一支筆在你那兒已經很久了,現在應該可以還給我了吧!”江淹聽了,就順手從懷里取出一支五色筆來還他。據說從此以后,江淹就文思枯竭,再也寫不出什么好的文章了。
[-(@_@)-](二)一葉障目
出處《歐冠子·天則》
一葉蔽目,不見泰山,兩豆塞耳,不聞雷霆。
釋義“障”,即蔽。比喻被眼前細小的事物所蒙蔽,而看不到事物的真實情況以及主流和本質。
故事從前,楚國有個書呆子,家里很窮。
一天;他正在看書,忽然看到書上寫著:“如果得到螳螂捕捉知了時用來遮身的那片葉子,就可以把自己的身體隱蔽起來,誰也看不見。”于是他想:“如果我能得到那片葉子,那該多好呀!”
從這天起,他整天在樹林里轉來轉去,尋找螳螂捉知了時藏身的葉子。終于有一天,他看到一只螳螂隱身在一片樹葉下捕捉知了,他興奮極了,猛一下撲上去摘下那片葉子,可是,他太激動了,一不小心那葉子掉在地上,與滿地的落葉混在一起。他呆了一會,拿來一只簸箕,把地上的落葉全都收拾起來,帶回家去。回到家里他想:“怎樣從這么多葉子中揀出可以隱身的葉子呢?
他決心一片一片試驗。于是,他舉起一片樹葉,問他的妻子說:“你能看得見我嗎?”“看得見。”他妻子回答。“你能看得見嗎?”他又舉起一片樹葉說。“看得見。”妻子耐心地回答。
他一次次地問,妻子一次次得回答。到后來,他妻子厭煩了,隨口答道:“看不見啦!”
書呆子一聽樂壞了。他拿了樹葉,來到街上,用樹葉擋住自己,當著店主的面,伸手取了店里東西就走。
店主驚奇極了,把他抓住,送到官府去。縣官覺得很奇怪,居然有人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偷東西,便問他究竟是怎么回事,書呆子說了原委,縣官不由哈哈大笑,把他放回了家。
【江郎才盡和一葉障目】相關文章:
成語故事《江郎才盡》11-29
一葉障目的成語故事06-26
木匠和鳥獸10-25
我和動物的故事02-06
象和蛇作文12-06
鱷魚和猴子作文05-16
“歪”和“孬”的故事05-18
國王和省長的故事08-26
烏龜和狼故事04-21
狼和狽的故事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