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成語利令智昏的故事

時間:2024-09-26 06:13:45 成語故事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成語利令智昏的故事

利令智昏

成語利令智昏的故事

【注音】lì lìng zhì hūn

【出處】《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贊》:“鄙語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貪馮亭邪說;使趙陷長平兵四十余萬眾;邯鄲幾亡。”

【解釋】令:使;智:理智;昏:昏亂,神智不清。因貪圖私利而失去理智,把什么都忘了。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貪財

【近義詞】見利忘義 利益熏心 貪利忘義

【反義詞】見利思義 一芥不取

【年代】古代

【例句】我們黨的干部絕不應該見錢眼開,~。

利令智昏的故事

戰國時代,各諸候國之間為了爭奪土地,經常發動戰爭。秦國派大將白起攻打韓國,占領了韓國的一塊土地野王。在野王鄰近有另一塊土地上黨,他們的地方官員看到野王輕易地就被秦軍攻下,怕上黨也守不住,就寫信給趙國,表示愿意歸順,希望得到趙國的庇護。

趙國的君臣們對于要不要接受上黨的歸順,意見不一,大家展開激烈的爭論。平原君趙勝說:“上黨這么大塊的地方,我們不用出一兵一卒,就可以得到,為什么不要呢?”平陽君反對說:“就是因為不花力氣得到好處,輕易要了,恐怕會招來大禍。”趙王因為不想失去這塊到嘴的肥肉,便支持平原君的主張,并且派他去接收上黨,把它劃為趙國的領地。秦國知道后,認為趙國存心和自己作對,就命令白起率大軍去攻打趙國。結果趙國的四十萬大軍全部被秦軍殲滅,國都邯鄲也被圍困,后來平原君帶毛遂去楚國,說服楚王聯趙抗秦,最后楚國出兵,才解除了趙國的邯鄲之圍。

趙王和平原君因為貪圖眼前可以獲得上黨土地的利益,而差點導致趙國滅亡。后人便形容他們的行為是“利令智昏”。


【成語利令智昏的故事】相關文章:

成語的故事05-17

成語故事11-19

成語指鹿為馬的故事11-25

成語學而時習之的故事07-03

成語弄巧成拙的故事07-25

成語門可羅雀的故事12-02

經典成語指鹿為馬的故事06-19

成語雕蟲小技的故事04-12

成語故事05-15

有關成語的故事11-09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制服中文在线永久 | 中文字字幕在线乱码品 | 一伊香蕉久在播放线 | 亚洲一区二区中文字 |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久跳舞 | 欧洲国产伦久久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