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科學家的故事:愛迪生發明燈泡的故事
文字像精靈,只要你用好它,它就會產生讓你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無論我們說話還是作文,都要運用好文字。只要你能準確靈活的用好它,它就會讓你的語言煥發出活力和光彩。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科學家的故事:愛迪生發明燈泡的故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科學家的故事:愛迪生發明燈泡的故事 篇1
在電燈問世以前,人們普遍使用的照明工具是煤油燈或煤氣燈。這種燈因燃燒煤油或煤氣,因此,有濃烈的黑煙和刺鼻的臭味,并且要經常添加燃料,擦洗燈罩,因而很不方便。更嚴重的是,這種燈很容易引起火災,釀成大禍。多少年來,很多科學家想盡辦法,想發明一種既安全又方便的電燈。
19世紀初,英國一位化學家用2000節電池和兩根炭棒,制成世界上第一盞弧光燈。但這種光線太強,只能安裝在街道或廣場上,普通家庭無法使用。無數科學家為此絞盡腦汁,想制造一種價廉物美、經久耐用的家用電燈。
這一天終于來到了。1879年10月21日,一位美國發明家通過長期的反復試驗,終于點燃了世界上第一盞有實用價值的電燈。從此,這位發明家的名字,就象他發明的電燈一樣,走入了千家萬戶。他,就是被后人贊譽為“發明大王”的愛迪生。
1847年2月11日,愛迪生誕生于美國俄亥俄州的米蘭鎮。他一生只在學校里念過三個月的書,但他勤奮好學,勤于思考,其發明創造了電燈、留聲機、電影攝影機等1000多種成果,為人類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愛迪生12歲時,便沉迷于科學實驗之中,經過自己孜孜不倦地自學和實驗,16歲那年,便發明了每小時拍發一個信號的自動電報機。后來,又接連發明了自動數票機,第一架實用打字機、二重與四重電報機,自動電話機和留聲機等。有了這些發明成果的愛迪生并不滿足,1878年9月,愛迪生決定向電力照明這個堡壘發起進攻。他翻閱了大量的有關電力照明的書籍,決心制造出價錢便宜,經久耐用,而且安全方便的電燈。
他從白熱燈著手試驗。把一小截耐熱的東西裝在玻璃泡里,當電流把它燒到白熱化的程度時,便由熱而發光。他首先想到炭,于是就把一小截炭絲裝進玻璃泡里,剛一通電可馬上就斷裂了。
“這是什么原因呢?”愛迪生拿起斷成兩段的炭絲,再看看玻璃泡,過了許久,才忽然想起,“噢,也許因為這里面有空氣,空氣中的氧又幫助炭絲燃燒,致使它馬上斷掉!”于是他用自己手制的抽氣機,盡可能地把玻璃泡里的空氣抽掉。一通電,果然沒有馬上熄掉。但8分鐘后,燈還是滅了。
可不管怎么說,愛迪生終于發現:真空狀態時白熱燈顯得非常重要,關鍵是炭絲,問題的癥結就在這里。
那么應選擇什么樣的耐熱材料好呢?
愛迪生左思右想,熔點最高,耐熱性較強要算白金啦!于是,愛迪生和他的助手們,用白金試了好幾次,可這種熔點較高的白金,雖然使電燈發光時間延長了好多,但不時要自動熄掉再自動發光,仍然很不理想。
愛迪生并不氣餒,繼續著自己的試驗工作。他先后試用了鋇、鈦、錮等各種稀有金屬,效果都不很理想。
過了一段時間,愛迪生對前邊的實驗工作做了一個總結,把自己所能想到的各種耐熱材料全部寫下來,總共有1600種之多。
接下來,他與助手們將這1600種耐熱材料分門別類地開始試驗,可試來試去,還是采用白金最為合適。由于改進了抽氣方法,使玻璃泡內的真空程度更高,燈的壽命已延長到2個小時。但這種由白金為材料做成的燈,價格太昂貴了,誰愿意化這么多錢去買只能用2個小時的電燈呢?
實驗工作陷入了低谷,愛迪生非常苦惱,一個寒冷的冬天,愛迪生在爐火旁閑坐,看著熾烈的炭火,口中不禁自言自語道:“炭炭……”
可用木炭做的炭條已經試過,該怎么辦呢?愛迪生感到渾身燥熱,順手把脖子上的圍巾扯下,看到這用棉紗織成的圍脖,愛迪生腦海突然萌發了一個念頭:
對!棉紗的纖維比木材的好,能不能用這種材料?
他急忙從圍巾上扯下一根棉紗,在爐火上烤了好長時間,棉紗變成了焦焦的炭。他小心地把這根炭絲裝進玻璃泡里,一試驗,效果果然很好。
愛迪生非常高興,緊接又制造很多棉紗做成的炭絲,連續進行了多次試驗。燈炮的壽命一下子延長13個小時,后來又達到45小時。
這個消息一傳開,轟動了整個世界。使英國倫敦的煤氣股票價格狂跌,煤氣行也出現一片混亂。人們預感到,點燃煤氣燈即將成為歷史,未來將是電光的'時代。
大家紛紛向愛迪生祝賀,可愛迪生卻無絲毫高興的樣子,搖頭說道:“不行,還得找其它材料!”
“怎么,亮了45個小時還不行?”助手吃驚地問道。“不行!我希望它能亮1000個小時,最好是16000個小時!”愛迪生答道。
大家知道,亮1000多個小時固然很好,可去找什么材料合適呢?
愛迪生這時心中已有數。他根據棉紗的性質,決定從植物纖維這方面去尋找新的材料。
于是,馬拉松式的試驗又開始了。凡是植物方面的材料,只要能找到,愛迪生都做了試驗,甚至連馬的鬃,人的頭發和胡子都拿來當燈絲試驗。最后,愛迪生選擇竹這種植物。他在試驗之前,先取出一片竹子,用顯微鏡一看,高興得跳了起來。于是,把炭化后的竹絲裝進玻璃泡,通上電后,這種竹絲燈泡竟連續不斷地亮了1200個小時!
這下,愛迪生終于松了口氣,助手們紛紛向他祝賀,可他又認真地說道:“世界各地有很多竹子,其結構不盡相同,我們應認真挑選一下!”
助手深為愛迪生精益求精的科學態度所感動,紛紛自告奮勇到各地去考察。經過比較,在日本出產的一種竹子最為合適,便大量從日本進口這種竹子。與此同時,愛迪生又開設電廠,架設電線。過了不久,美國人民便用上這種價廉物美,經久耐用的竹絲燈泡。
竹絲燈用了好多年。直到1906年,愛迪生又改用鎢絲來做,使燈泡的質量又得到提高,一直沿用到今天。
當人們點亮電燈時,每每會想到這位偉大的發明家,是他,給黑暗帶來無窮無盡的光明。1979年,美國花費了幾百萬美元,舉行長達一年之久的紀念活動,來紀念愛迪生發明電燈一百周年。
科學家的故事:愛迪生發明燈泡的故事 篇2
愛迪生出生于美國中西部的俄亥俄州的米蘭小鎮。愛迪生一生中發明了許多東西。然而,能夠立即得到人們熱烈歡迎的,卻只有電燈。因為,人們的活動從此不再受到黑夜的制約了。
愛迪生為什么對發明燈泡情有獨鐘呢?原來在愛迪生剛滿七歲那年的一天里,媽媽突然肚子痛,通的在床上直打滾。爸爸急忙騎馬到幾十里外去找醫生,太陽快落山時醫生趕到了。醫生一檢查,原來媽媽得的是闌尾炎,需要馬上做手術。
醫生環顧四周,遲疑了片刻,說:“房間光線太暗了,無法做手術。”爸爸急忙問:“多點幾盞油燈可以嗎?”醫生還是不停的說:“不行,不行。”大家急得團團轉。
突然,愛迪生奔出家門叫了幾個小伙伴,他們每人手中拿著一面大鏡子,他們一起站在油燈旁邊,由于鏡子把光聚在一起,病床上一下子亮了起來。手術做的很成功,媽媽得救了。這件事在他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記憶。
愛迪生長大后,一直努力發明能長時間照明的燈泡。他經過13個月的研究,先后試用了160多種材料,做了7000多次試驗,使燈泡照明時間延長到1200個小時。
667年后的今天,我們還在利用愛迪生的.發明,制造出更先進的照明燈,使人們的活動再也不會受到黑夜的制約了!
科學家的故事:愛迪生發明燈泡的故事 篇3
我們人類從遠古時期簡易的生活方式,以驚人的速度進步到現在社會便利的生活,在這期間為了追求生活的安全、舒適、便捷,創造了許多令人感慨萬千的發明。從簡單卻重要的輪子、筆、紙張,到文化層面的文字、數字、儀式,再到科技產物的電燈、交通工具、傳播、網絡、醫學工程等,各種發明層面之廣,不及備載。放眼看去,我們現在的生活無不被各種偉大的發明所支持著,在這些發明中,我認為最偉大的發明莫過于燈泡了,小小一顆燈泡,就可以使我們的生活有了360度大轉變,非常厲害。
燈泡使這個世界有了光明、有了明亮,讓我們能夠看見前方的.道路,在黑暗中有了安全感,因為有它讓我們看黑板時更清楚,看書時有明亮的燈光,不會近視;燈泡的用途極為寬廣,有著許許多多,不為人知的好處,然而相反的假許如果沒有燈泡,世界就會變得黑漆漆,沒有了明亮的燈光,沒辦法看見前方的道路,沒有了安全感,上課不能看得很清楚,也很容易近視;想當然爾在這些偉大的發明背后,一定有一個發明它們的人,但你知道發明燈泡的人是誰嗎?答案是—愛迪生啰!愛迪生是一位非常厲害的發明家,幾乎是無人不曉的。
愛迪生在發明燈泡時可辛苦了,他將自己所想到的各種耐熱材質全都寫下來,總共有1600種,植物纖維也有600多種,于是他與他的伙伴們不眠不休的將全部都試了一遍,才制造出第一個炭絲燈泡,可以一次燃燒48個鐘頭,但愛迪生希望能燃燒1000個鐘頭,之后他們試了又試,終于成功做出了竹絲燈泡,一次竟可以燃燒1200個鐘頭,真是厲害呀!
然而我們現在便利、舒適的生活,奠基于人類智慧的累積與追求夢想的勇氣,就如同愛迪生生生前為了我們而留下二千多項發明,當我們在享受生活的同時,也別忘了心存感激,珍惜現在我們所擁有的一切,為后人留下美好的地球,讓每個人都能夠享受現在的生活。
【科學家的故事:愛迪生發明燈泡的故事】相關文章:
愛國科學家的故事06-26
愛迪生名人故事(通用12篇)04-26
[通用]愛國科學家的故事06-27
愛迪生勵志小故事:珍惜時間09-19
愛迪生小時候孵小雞的故事07-17
愛國科學家的故事12個09-29
愛國科學家的故事(精選24個)10-09
愛國科學家的故事8篇(必備)06-28
亞麻的故事睡前故事05-11
聶耳的故事的名人故事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