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下冊《我不是最弱小的》教案精選
二年級下冊《我不是最弱小的》教案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掌握本課生字。
2、積累詞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帶問號和感嘆號的句子。
4、理解“我不是最弱小的”這句話的含義。
過程與方法
以“弱小”一詞為切入點,抓住帶有“弱小”一詞的句子來感知課文內容,并通過品讀、感情朗讀來體會文中愛的情感。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樹立不甘為弱者、應該保護弱小者的意識。
教學重點:
1、識字、寫字。
2、讀好帶問號、感嘆號的句子。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感悟課文描寫野薔薇的作用,理解“我不是最弱小的”這句話的內涵,并受到思想教育。
教學方法:
引導點撥法
教學學法:
質疑法、讀議結合法
教具學具:
生字卡片、課件
一、復習導入
出示生字卡:你們還認識這些生字寶寶嗎?(指名讀并組詞)
出示詞語:生字寶寶的朋友,你們還熟悉嗎?(指名讀,領讀)
引導識記“薔薇花”
二、感情朗讀,體會愛的情感
1、感受野薔薇的美麗與單薄。
a、課文哪里寫到了薔薇花(出示課件),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b、指導朗讀
2、感受媽媽對孩子的愛
請大家默讀課文,畫出薩沙和媽媽說的話,說說薩沙每次說話時心里都是怎么想的。
(出示薩沙的話)指導朗讀
仿句說話
3、默讀課文,體會薩沙的內心
思考:薩沙為什么要證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
三、總結課文,升華感情
四、拓展延伸
1、你們有過保護弱小者的經歷嗎?
2、課外書籍推薦
五、作業
1、完成練習冊《我不是最弱小的》。
2、收集勇敢者的的故事。
板書設計:
我不是最弱小的
托利亞
媽媽 愛 我
野薔薇
二年級下冊《我不是最弱小的》教案2
教學目標:
1. 理解課文內容,懂得“每個人都要保護比自己弱小的人” ,并引導學生自信自強,勇于承擔責任,不甘弱小。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重點句段,從中受到啟發。
教學重點:
通過薩沙和媽媽之間的對話,滲透培養自信自強人格的思想,使學生受到啟發。
教學難點:
閱讀中感悟探究,讓學生和薩沙產生心靈的共鳴。
教學用具:
課件和卡片
一、揭題導讀,醞釀情感
1.談話導人。
在平時批改大家的日記時,總能從大家的日記中看到你們對父母的關愛充滿了感激。那么外國的小朋友是怎樣看待父母的照顧以及自己能力的'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寫的一篇文章——《我不是最弱小的》。
2.板書課題,指導識記“弱”字。 .
“弱”是本課的一個生字,請大家和老師一起寫這個字。
3.指導讀題并質疑。
讀了這個題目,你有什么問題嗎?
二、感知大意,誘發情感
1.學生大聲朗讀課文。
邊讀邊給課文標上自然段的序號,遇到不認識的字看課后生字表,再注意想想剛才的問題。
2.指名回答剛才的問題。
3.快速默讀課文。
現在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想一想,文中的幾個人或物之間發生了一件什么事?
過渡:在這幾個人或物中,野薔薇是最弱小的。請大家找出描寫野薔薇的句子,用“——”劃出來。
三、讀悟交流,抒發情感
(一)感受薔薇的弱小
1.讀悟描寫雨前的薔薇的句子。
(1)出示句子
林中曠地附近長著一叢叢野薔薇,一朵花剛剛開放,粉紅粉紅的,芳香撲鼻。
(2)指名朗讀。
在課文的幾個人和物中,薔薇是最弱小的,誰愿意代薔薇說話,讀讀文中描寫薔薇的句子。
(3)引導體會花的美及作者對它的喜愛之情:多,嬌嫩,顏色鮮艷,香氣濃。指導朗讀。
(4)齊讀句子。
2.讀悟描寫雨中薔薇的句子。
(1)過渡:我們學會了代雨前的薔薇說話,誰還會代雨中的薔薇說話? 。
(2)出示句子。
滂沱大雨已經沖掉了幾片花瓣,花兒低垂著頭,因為它嬌嫩纖弱,毫無抵抗能力。
(3)引導體會薔薇在大雨中柔弱無助的樣子以及薩沙由此產生的憐愛之情,并指導朗讀。
指名讀后問:讀了這段文字你感受到了什么?
3.對比朗讀,感受薔薇雨前與雨后的不同。
(1)男女生對比讀。
請男同學代雨前的薔薇說話,女同學代雨后的薔薇說話,比c比,看誰說得更好?
(2)讀后引導感悟。
讀了這兩段話后,你有什么想法?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二)體會薩沙的做法
1.出示薩沙保護薔薇花的句子。
薩沙朝著薔薇叢走去。他掀起雨衣,蓋在粉紅的薔薇花上。
2.指導感悟。
(1)受到薩沙保護的薔薇花此時有什么心里話想說呢?
(2)薩沙這種保護薔薇的美好行為,讓我們感受到他有一顆保護弱者的美好心靈。
3.齊讀句子。
是啊!每個人、每株花都有生命,當生命受到打擊時,我們要伸出援助之手。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句話。
過渡:薩沙為什么要這么做呢?默讀課文,并拿起筆將你的體會在空白的地方寫一寫。
(三)體會薩沙這么做的原
因
原因一:媽媽的話給了他啟發,讓他不甘于做弱小者。
1.理解薩沙和媽媽在雨中的對話。
(1)理解薩沙母子的第一次對話。
師:聽了薩沙的話,你心里是怎樣想的?薩沙為什么感到奇怪?
師:在平時的生活中,你有沒有遇到過與薩沙類似的情況?
指導讀好媽媽的話。
師:每個人都要保護比自己弱小的人。這是文中媽媽對薩沙說的話。誰能讀好這個句子?
師:媽媽會怎樣說這句話?
(2)理解薩沙母子的第二次對話。
師:薩沙為什么這么說?媽媽是怎么回答的?
師:聽了媽媽的話,薩沙會怎么想?
師:的確,薩沙人小心不小,他用自己的行動證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了,多么令人高興啊!誰來讀讀他第三次說的話?
(3)指導讀好薩沙第三次說的話。現在媽媽會對薩沙說什么呢?
2.除了媽媽的話給了薩沙啟發外,還有什么事給了薩沙啟發,讓他決定做個保護別人的人呢?
原因二:爸爸、媽媽在雨中的做法,起到了言傳身教的作用。
(1)出示句子
爸爸趕忙把雨衣給了媽媽,媽媽接過雨衣沒有穿,卻把它給了薩沙。
(2)引導學生明白,薩沙保護薔薇花的原因之一是父母的言傳身教。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教育著薩沙。
(四)朗讀全文
四、“鏈接”生活,升華情感
1.在這篇課文中,爸爸、媽媽和薩沙都在保護比自己弱小的人,同學們,你們有沒有保護過比自己弱小的人呢?
2.看來我們班的同學也都不是最弱小的人,讓我們再來讀讀課題——我不是最弱小的。
板書設計:
14.我不是最弱小的
爸爸--媽媽--薩沙-野薔薇
保護比自己弱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