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二下《24、畫森林》教學設計「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寫另外三個生字。
2、學習默讀課文。
3、通過讀文,并聯系生活實際使學生體會到森林之所以有生命是因為有各種各樣的動物和植物,如果缺少其中的任何一部分。森林最終將會枯死。
4、步感知生態平衡的深遠意義,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教學過程:
一、回顧導入
通過上節課學習我們知道了畫家把樹“畫得像極了,看上去好像只要刮過一陣風,白楊樹的葉子就會抖動,松樹和云杉的枝條就會搖晃起來似的”。結果怎樣呢?
為什么畫家畫得這么好,樹木還會枯死呢?
二、自主學習,合作交流
1、默讀課文第4、第5自然段,想想為什么畫家畫得這么好。樹木還會枯死呢?讓學生一邊默讀,一邊勾畫出相關句子。
2、在小組里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學生相互交流發現。
是啊,這么明顯的青草、小花,畫家都沒有注意到,多疏忽呀,所以他很樂意地重新畫了一幅,還加上了青草和小花。這時,畫家的心情是怎樣的?誰來讀一讀?
3、怎樣用讀來體現畫家的得意?抓住“得意”一詞來體現。
誰能演一演?(你覺得怎樣得意就怎樣演)
評評演得怎樣?(可以從表情、動作、朗讀的語氣等方面去評演)
互相學著演一演,比一比誰是個最得意的畫家。
三、精讀課文,品味語言
1、可是,過了不久,樹木又開始干枯,這是怎么回事呢?我們一起來讀讀第6自然段。
邊讀邊思考,畫家為什么忘了畫蘑菇?小精靈是怎么說的?(幫助學生認識“找不到,并不等于沒有”)
是啊,森林里還有一些我們不是經常看到的事物,但是它們卻確確實實地存在著。小精靈提醒得多好啊!我們去讀他們的對話?
指導朗讀:抓住“可不是、怎么、不過、不是、都能”等詞語讀出畫家自責同時又想申辯的樣子。抓住“找不到、不等于沒有、一定”等詞語體現小精靈的態度。
分角色朗讀。(可戴上小精靈的'頭飾)
2、畫了蘑菇以后,為什么樹木繼續枯死了呢?讀讀第7自然段。
畫上了蟲子以后畫家的心情是怎樣的,誰來讀讀?
品讀:畫家真的是很滿意了。讀時,強調“真的,很滿意……”
3、不久,怪事發生了。發生了什么事?朗讀第8自然段。看到這種情景,畫家的心情又是怎樣的?(苦惱,悲傷)
誰能把這種心情表現出來呢?演一演,演的時候自己還可以加上一些動作。
引導學生抓住:語言“都怪你、整個、都吃光了”;表情“驚呆了、滿臉悲傷”。
4、誰愿意幫幫這可憐的畫家呢?學生暢所欲言。
(可圍繞著第9自然段的內容說,也可以說說自己的想法。)
謝謝你們的幫助,畫家接受了你們的意見后,立刻修改了他的畫。他剛一畫完,森林里的青蛙就……小鳥發出了……
(讓學生自己自學第10自然段)
四、課外拓展,主動發展
1.老師意味深長地說:小精靈滿意了,消失在畫家畫的森林里了。
同學們,你們滿意了嗎?
(預設:如果沒有學生說不滿意。教師可以說:老師還有點不滿意,我看見過的森林還有……)
激發學生去說森林里還有什么?
啊,你們真是一個個聰明的小精靈。這樣的森林更美麗了……森林之所以看起來生機盎然是因為有各種各樣的植物和動物。
2、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想法?學生暢所欲言。
是啊,森林之所以看起來生機盎然是因為有各種各樣的植物和動物,不管是高大的還是微小的,不管是人們喜歡的還是不喜歡的……如果缺少其中的任何一部分,森林最終將會枯死。
3、如果讓你畫森林,你能畫出一座美麗的森林嗎?
4、那你們也學一學畫家畫一座森林吧!也可以用其他自己喜愛的方式表達內心的感受。
五、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筆、死、顯。
2、學完了課文,這幾個字你們還記得嗎?誰來讀一讀?
3、說一說你們有什么好辦法記住這幾個字呢?(識記字形)
4、誰來提醒大家書寫這幾個字要注意什么呢?
5、教師一邊指導一邊范寫。
6、學生上臺書寫自己最喜愛的字,大家評寫。
7、集體書寫,教師巡回指導。
【鄂教版二下《24、畫森林》教學設計「第二課時」】相關文章:
鄂教版二下《樹真好》第二課時教學設計04-05
鄂教版二下《最后的玉米》第二課時教學設計05-08
鄂教版《畫》教學設計12-07
鄂教版二下《樹真好》優秀教學設計03-22
鄂教版第四冊《畫森林》優質教學設計03-22
鄂教版第二冊24課《糖果雨》教學設計04-05
鄂教版二下語文《樹真好》教案03-06
鄂教版二上《11、會上樹的魚》教學設計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