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二年級語文下冊三單元教案

時間:2025-03-01 08:37:40 二年級 我要投稿

二年級語文下冊三單元教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二年級語文下冊三單元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二年級語文下冊三單元教案

二年級語文下冊三單元教案1

  復習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能熟練,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在復習中可采用填空、接力賽,分角色和表演背誦等方法來進行檢查。

  2.復習本單元生字,讀準字音,認清字形,了解字義。進一步鞏固對偏旁部首的認識。

  3.區別形近字、同音字,能根據它們的字形,字義的不同分別組詞。

  復習過程:

  第一課時

  1、《雨后》

 。1)背誦詩歌《雨后》

 。2)《雨后》描寫的是什么時候的景色?什么情景?

  (3)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4)要是你也在孩子中你會做什么?

 。5)從詩歌中你體會到什么?

 。6)默寫《雨后》.

  2、《誰的本領大》

  (1)課文講了誰和誰的什么故事?

 。2)當太陽贏了時,他會想什么?說什么?

  (3)當太陽又提出比賽時,他又會怎樣想,怎樣說?風會怎樣想怎樣說?

 。4)陽光強烈船夫會又什么感覺他會怎樣說?

 。5)當風贏了時,太陽會怎樣說?

 。6)學了本課你知道了什么道理?

 。7)用“覺得”造句

  3、《蝸牛的獎杯》

  (1)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2)要是你得了冠軍你會怎樣做?蝸牛的心情怎樣?它會怎樣說?

 。3)唯恐與生怕可以調換嗎?為什么?

 。4)你想對沒有翅膀的'蝸牛說些什么?

  (5)學習了本課你知道了什么道理?

  4《狐假虎威》

  (1)題目是什么意思?

 。2)老虎一愣它在想什么?

  (3)老虎松開了爪子,它會怎樣想?狐貍又會怎樣想呢?

 。4)狐貍神氣活現,搖頭擺尾在想什么?老虎半信半疑,東張西望在想什么?

 。5)當老虎看到小動物的表現它會怎樣想?

 。6)當老虎知道了真相它會怎樣想怎樣做?

 。7)續編故事《老虎與狐貍再次相遇》

 。8)學習了本課你知道了什么道理?

  5、習作訓練

  (1)學會勸阻

 。2)《老虎與狐貍再次相遇》

  (3)寫出你在雨后玩耍的情景

  第二課時

  一、朗讀課文,提示每課中易錯的生字。

  第5課雨后(射、短、勁)背誦課文

  第6課誰的本領大(碰、脫)風和太陽進行了幾次比賽?從中你明白了什么?

  第7課蝸牛的獎杯(獎、蜜、蜂、蜻、蜓)

  第8課狐假虎威(威、假、尋)“狐假虎威”是什么意思。

  二、課堂作業

  1.比一比,組詞。受()桂()推()些()擔()借()爪()愛()掛()堆()此()膽()錯()瓜()

  2.多音字組詞。強長背

  3.選字填空1)()人()種()樣()不相同(個各)

  2)()表()領年()帶()(帶代)

  3)排()熱()一()火車強()(列烈)

  4)勇()()忙()忙()問(趕敢)

  4.把成語補充完整。狐()虎()神()活()大()大()

 。ǎ╅L()久()頭()尾東()西()

  三、課后作業

  1.朗讀課文,背誦5、7兩課。

  2.抄寫本單元易錯的生字,并組詞。

二年級語文下冊三單元教案2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感受黃山石的神奇。

  2初步了解課文描寫內容的詳略;體會語言美、想象美。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認識“徽、景”等8個生字,正確書寫“琴、站”等9個生字。

  教學重、難點

  1初步了解課文描寫內容的詳略。

  2在研讀中體味語言美,想象意境美。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導入新課,提示“奇”

  同學們,你們喜歡旅游嗎?能說說你都去過哪些有名的風景區嗎?

  我國有一個的風景區,被聯合國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凡是到過這里的人都被它的山水奇景所傾倒,這就是被稱為“天下第一奇山”的黃山。同學們想不想欣賞一下黃山的景色?(播放介紹黃山風景錄像片斷:黃山四絕。)今天讓我們來欣賞黃山四絕之一的黃山奇石(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感受“奇”

  1讀讀課題,找出重點。

  課題由“黃山、奇石”兩個詞組成,你覺得課題中重點強調的是什么內容?(奇石)你能用朗讀來表現這個重點嗎?(讀課題)

  2自讀課文,了解奇石。

  黃山的奇石是怎樣的奇呢?我們來學習課文。

  (1)自由讀文,把讀得不順利的地方多讀幾遍。(注意讀準“尤其、風景、陡峭、手臂、脖子、、奇形怪狀”等詞語。)

  (2)輕聲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標出自然段序號。

  (3)分自然段輪流讀課文,看哪些自然段是寫黃山奇石的?

  三、細讀探究,品味“奇”

  1研讀第1自然段。

  (1)這一自然段有幾句話?每句話講了什么?

  (2)找出這一段中贊美黃山風景的詞語,用“——”畫出來,說說你的理解。

  ①讀第1句話,理解“聞名中外”這個詞,指導學生用自豪的語氣讀這句話。

 、谧x第2句話,理解“秀麗神奇”(秀麗指清秀美麗,神奇指非常奇妙);指導學生讀這句話。

 、郾容^句子:那里景色秀麗神奇,那些怪石有趣極了。

  那里景色秀麗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極了。

  這兩個句子意思有什么不同?理解“尤其”。(第2句加上了“尤其是”,句子的前后兩部分語意有輕重之分,突出了怪石有趣,提示了下文。)

  (3)小結:這一自然段寫黃山風景區景色秀麗神奇,引出了黃山石(是全文的'總起)。

  2品讀2~6自然段。

  (1)輕聲讀2~5自然段,用筆畫出文中所描寫的黃山奇石的名字(板書: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

  (2)出示奇石“仙桃石”。

 、賵D上的巖石像什么?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你知道它的有關資料嗎?怎么介紹的?指名讀。

 、趯Ρ染渥樱(出示課后讀一讀中的第一組句子)說說有什么不同?(重點指導“飛”和“落”兩個字,突出石頭形成的趣味性。)

  ③再讀這一段,想象奇石的樣子。

  (3)出示奇石“猴子觀!眻D。

 、僬f說圖上的巖石象什么?

 、谀x第3自然段,有不懂的地方提出來。

  預設:學生理解“翻滾的云!笨赡茌^困難,可以引導學生聯系看大海的波濤來理解。

 、鄢鍪菊n后“讀”中的第2組句子,對比有什么不同(通過對比,體會石猴的動作。)

  ④自由練讀,體會石猴的奇特與可愛。

 、葜该x,讀出石猴的奇特和可愛。

  (4)出示奇石“仙人指路”圖。

 、匍喿x第4自然段。

 、谧杂删氉x這幾句話,并學著做一做仙人指路的樣子,想象高山上仙人指路的神奇。

  (5)學習第5自然段。

  ①自由讀,提出不懂的問題,師生共同解決。

  (重點理解:石頭為什么會變成金光閃閃的雄雞?)

  ②指名讀,其他學生邊聽邊想象,并把自己的想象說一說。

 、壑笇Ю首x,抓住“就變成了……雄雞”“就像對著……啼叫”等句子指導,讀出金雞叫天都的可愛。

  (6)齊讀第6自然段。

 、僦该f說還有什么奇石?省略號里藏著什么?

 、谀氵知道黃山有什么奇石嗎

 、鄢醪搅私庥性斢新缘膶懽鞣椒ā

  四、回歸整體,再現“奇”

  1回讀課文,想象黃山奇石的特點。

  2表演讀:像導游一樣把這些有趣的黃山石介紹給游客。

  3回歸文題,體會“奇”的意思。

  欣賞了這些黃山奇石,你覺得這些奇石的特點是什么?(有趣、神奇)題目中“奇”字的意思可以用文中哪一個詞來概括?(奇形怪狀)

  第2課時

  一、整體入手,回顧全文

  1教師范讀全文。

  2你能讀得比老師好嗎?試一試。

  3閱讀討論:作者在文中寫了幾處黃山石景,哪些是詳寫,哪些是略寫?你是怎樣分辨的?詳寫的奇石是怎樣寫的?

  4略寫的奇石有哪些,任選一項,展開想象說說這種奇石可能是什么樣子。

  二、識字寫字

  1利用字卡、課件檢查識字落實情況。

  2.寫字指導重點:

  “站”字左邊“立”字的寫法及末筆的變化。

  “巨”字的內部不要寫成扁“口”。

  “尤”字不要多一筆。

  “琴”字下部是“今”不是“令”。

  “獅”字三部分的比例要合適。

  “等”字細腰橫的寫法。

  2寫字練習。

  (1)每個字寫3~5遍,教師巡視指導。

  (2)展示,評議。

  三、積累內化

  1你最喜歡文中的哪些詞句,為什么?

  2將喜歡的詞填在詞語小車內。

  四、拓展總結

  1引導學生讀一讀《小學語文閱讀資源(注音版)》中《太陽的話》這首詩,并說說這首詩讓我們明白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欣賞了黃山石的獨特與神奇,老師送給大家明朝地理學家徐霞客的名句:“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希望同學們有機會一定去黃山看一看,也希望你們給黃山那些還沒有命名的奇石起一個充滿想象與神奇的名字。

  板書設計

  1黃山奇石

  仙桃石飛落

  猴子觀海抱蹲望

  仙人指路站伸指

  金雞叫天都伸啼叫

二年級語文下冊三單元教案3

  教學要求:

  1、知識點教授:學會本課8個生字和由這些字組成的詞語,會用“五光十色、熱情、有名”造句,理解課文內容,認識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及好在什么地方。

  2、技能運用:利用多媒體教具進行優化教學,使學生主動、快樂地參與到課堂中來,培養學生聽、想、說、寫的綜合能力;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第二段。

  3、激發情感:通過講讀、理解課文,及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誦,增強學生對葡萄溝的向往及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葡萄溝為什么是個好地方。

  教學準備:

  教學錄像帶、課件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揭示課題:

  1、同學們,我們已經學習過《日月潭》這篇課文了,那大家喜歡“日月潭”這個地方嗎?為什么?(生述。)現在,老師要再帶領大家一起去參觀一個與日月潭一樣美麗的地方,你們知道這是哪里嗎?(看圖生述)

  2、播放課文教學錄像帶,激發學生情感。

  3、過渡語設計:葡萄溝這個地方可真美呀!大家喜歡“葡萄溝”嗎?(生述)師揭示并板書課題:18、葡萄溝

  二、設疑點、齊讀課文解疑。

  1、提問:那你們知道這個地方為什么要叫“葡萄溝”嗎?請同學們帶著問題齊讀一遍課文。(糾正部分字讀音)

  2、師引:課文中告訴了我們葡萄溝是一個出產什么的地方?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九十月有葡萄。但我們“葡萄溝”這個地名,卻只提到什么水果呢?(葡萄)“葡萄溝”出產了那么多水果,照理應叫“水果溝”,為什么要叫“葡萄溝”呢?等我們學完了這篇課文大家就知道原因了。

  三、初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大意。

  1、自由輕聲朗讀課文。要求:借助拼音讀準字音,并畫出各自然段及帶有生字的詞,生詞多讀幾遍。

  2、全文總共有幾個自然段呢?主要向我們介紹了什么地方的什么東西呢?(生:葡萄溝的葡萄。)

  3、出示想一想,初知課文大意:

  a、明確題目要求(指名讀題),思考三個問題,并找出相應的段落。

  b、師布置默讀,并檢查默讀效果。

  a)葡萄溝在什么地方呢?那里是干什么的?都出產什么水果呢?人們最喜愛什么水果?哪一個自然段回答了想一想當中的第1個問題呢?1組朗讀第一自然段。

  b)為什么人們最喜愛葡萄溝的葡萄呢?哪一個自然段回答了這個問題?2組朗讀第二自然段。

  c)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呢?(師:大家喜歡葡萄干嗎?你們想不想知道它到底是怎樣做出來的嗎?)哪個自然段回答了我們的疑問?

  3、4組朗讀第三自然段。

  4、你們喜歡“葡萄溝”這個地方嗎?為什么呢?現在可不可以用我們課文中的一個自然段一起來回答呢。(師板書:真是個好地方。)

  四、生字詞教學。

  1、觀看生字表教學錄像。

  2、指名學生認讀、齊讀生字并口頭組詞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指名認讀詞語。(文中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說一說,葡萄溝這個地方怎么樣?(是個好地方)

  3、葡萄溝是個好地方,它好在哪些方面?為什么好?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理解的問題。

  二、講讀課文,理解內容。

  1、講讀第一段:

  (1)默讀課文,思考;葡萄溝在哪里?那里都出產些什么水果?畫出有關的詞語。

 。2)回答思考問題:葡萄溝在哪里?(新疆吐魯番)新疆是我國一個自治區,吐魯番是這個自治區中的一個縣,葡萄溝在這個縣內。(齊讀第一句)

  (3)那里出產些什么水果?(杏子、香梨、蜜桃、沙果、葡萄)眾多水果中人們最喜愛的是什么?(葡萄)所以,這個地方不叫水果溝,而叫葡萄溝。

 。4)指導朗讀。引讀、指名讀、齊讀。

  2、讀講第二段;

 。1)指名讀課文。思考;為什么人們喜愛葡萄溝的葡萄?(葡萄長得好)

  (2)本段有幾句話?哪句是講葡萄的?

  (3)分析第二、三句。

  ①指名讀第二句。這句講了葡萄的什么?(枝葉茂密)解釋“涼棚”。這句話說明葡萄怎么樣?(種得多)

 、谥该x第三句。這句講了葡萄的什么?(果實累累)先講什么?(成熟的季節)再講什么?(葡萄果實成熟后的樣子)結合看圖,理解“一大串、一大串”。最后講什么(果實的顏色)這么多顏色用個什么詞可以概括?(五光十色)

 、壑笇Ю首x。葡萄鐘得多,長得好,顏色美,難怪人們最喜愛葡萄,要讀出這種喜愛的語氣。(范讀、齊讀)

 。4)這段除了講葡萄溝的.葡萄好,還講了這個地方什么好?(指名讀第四句,啟發學生說出“人好”)課文中哪些詞講出了那里人好?(熱情好客、摘下、吃個夠等)

 。5)這一段的第一句講了什么?(指名讀)讀后回答。(葡萄種植的地方)

  (6)齊讀第二段。

 。7)小結:第二段,作者先講葡萄種植的地方,接著講葡萄的枝葉成長情況、果實成熟的情況,最后講老鄉會拿最甜的果實招待客人,敘述有條理講出了葡萄溝不僅葡萄好,而且人更好。

  3、讀講第三段:

 。1)第三段講了葡萄干是怎樣制成的。默讀課文。這段有幾句話?

 。2)葡萄干在什么地方制作?(陰房)

  (3)看圖:陰房建在哪兒?什么樣子?課文是怎么描寫的?找出有關句子讀一讀。理解“山坡、碉堡、小孔”等的詞義。

 。4)葡萄怎樣被制成葡萄干的?指名讀第三句。

  引導學生看圖。熱空氣從小孔中流進,把葡萄的水分蒸發掉。慢慢地,葡萄就被制成了葡萄干。

 。5)在陰中制成的葡萄干有什么特點?找出課文中有關的詞語。(顏色鮮、味道甜)

 。6)誰能說一說,這一段是先講什么,后講什么?(講陰房的樣子和葡萄干是怎樣制成的,最后講葡萄干的特點。)

  4、總結全文。

 。1)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好在哪些方面?為什么好?

 。2)教師歸納:葡萄溝水果出產多;最有特色的是葡萄。葡萄長得好(量多、色美),葡萄干有名(色鮮、味甜);那里的人熱情好客。所以說,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

  (3)齊讀全文。

  三、指導背誦課文第二段。

  自由練習背——指名背——集體背誦。

  教學后記:

  《葡萄溝》這篇課文介紹了位于我國新疆吐魯番的水果之鄉——葡萄溝。課文圍繞總結句“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展開了三個內容:

  一、葡萄溝盛產水果。

  二、葡萄溝景色美麗、獨特。

  三、葡萄溝不僅物產豐富、景色美麗,而且那里的人也特別好。再從整個單元來看,理解掌握句子跟句子之間的連接方法——按時間順序連句成段是本單元的訓練重點。因此,本課的教學重點應該是第二自然段。

  1、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新課程導引的新課堂,其本質特征在于學生真正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是實踐主體、認識主體,又是道德主體、審美主體。一句話,他們應當是自主發展、自我構建的主體。而活動是主體存在和發展的方式。離開了自主的、具體的、感性的學習活動,學生是無法獲得主體地位,也不能發揮主體作用的。因此在本節課的教學設計中,我盡可能地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自主選擇學習內容,自主選擇朗讀方式,自主選擇作業方式,自讀自悟,自己觀察發現……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在學習第2段時,有兩個季節,我做了隱性設計,學生喜歡夏季則先學第二句,若學生喜歡先學秋季的,則先學第三四句,以此作為課堂調節手段去調適和引導學生的主體行為。

  2、開放課堂,課外延伸

  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在而富有創新活力的,新《課標》中指出,語文課程應該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和方法的相互交錯、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因此我在課前請學生搜集有關于葡萄溝的資料,課內請學生提取教師提供的關于梯田、蔭房的信息,課后請學生給維吾爾族老鄉寫寫信……以此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二年級語文下冊三單元教案4

  教學目標:

  1、復習本單元內容,并學會運用能發現詞語內在聯系。

  2、練習積累。

  3、自己通過觀察、咨詢或查閱資料,了解家鄉有哪些風景名勝、物產、名人以及家鄉近年來有哪些變化。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我的發現

  1、要引導學生發現每組的兩個詞中含有同樣的兩個字,第二個詞是在前一個詞的基礎上加了一個字,兩個詞的意思不一樣。

  2、接著引導學生發現,左邊一欄的每一組詞,前一個表示活動(動作),后一個表示完成活動(動作)所需使用的工具,即“照相”要用“照相機”,“灑水”要用“灑水車”,“集郵”要用“集郵冊”。右邊一欄的每一組詞語,前一個表示物品(東西),后一個表示場所。

  3、在學生發現詞語規律的基礎上,可以作一些拓展練習,如:

  游泳____火車____

  洗衣____服裝____

  二、日積月累

  1、“讀讀認認”是通過反義詞的形式,認識九個生字,同時也有自主發現漢字的反義關系、積累反義詞的作用。可按以下步驟操作:

 。1)學生讀讀認識的字,并借助拼音讀讀不認識的字,看看每組里兩個字之間有什么關系。

  (2)運用自己發現的規律,再讀這些字,讀準字音,認清字形。教師有針對性地指導,比如,“窄、惡、善、內”等字的讀音。

 。3)可分男女或同桌之間進行對比讀。

 。4)去掉兩個中間的破折號,看看有什么發現。學生發現規律后,再兩字連詞語,熟記反義詞語“寬窄、貴賤、善惡、強弱、勝敗、內外”,并適當運用。

 。5)啟發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識記九個生字。

  2、“我會填”是搭配詞語的練習,讓學生在運用中積累詞語。對詞語的意思,不必作過多的解釋。

 。1)回憶所學課文,找出可以搭配的詞語。

  明亮的(教室)絢麗多彩的(廣告)

  繁華的(城市)川流不息的(汽車)

  茂密的(枝葉)風光秀麗的(公園)

 。2)啟發學生說說還可以填什么詞語,大家認為正確后,再填在括號里。

 。3)用線連接可以搭配的詞語。

  明亮的市場絢麗多彩的日月潭

  繁華的森林川流不息的舞臺

  茂密的燈光風光秀麗的行人

  3、“我會讀”,目的是積累古詩詞,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

 。1)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詩歌。

  (2)看插圖,感受草原一望無際、遼闊無邊的美景。

  (3)學生自由朗讀,再通過教師范讀、個別讀、品讀等多種形式讀出感情,熟讀成誦。

  (4)欣賞民歌《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進一步體會詩的意境。

  第二課時

  三、口語交際

  1、激趣導入。

  播放歌曲《誰不說俺家鄉好》。師:同學們,你的家鄉在哪里?你熱愛自己的家鄉嗎?愿不愿意把你的家鄉介紹給大家?今天咱們要開個小小的聯歡會,主題就是《夸夸我的家鄉》。

  2、學生準備。

  分小組準備節目(如歌舞、相聲、小品、現場作畫等)、家鄉風光圖片、特產及其他道具。

  3、節目表演。

  學生依次表演節目。主持人現場采訪“觀眾”,評論表演情況。

  4、拓展能力。

  讀“寫一寫”一題中學習伙伴的話,引導學生用幾句話寫一寫家鄉的美麗景色或夸一夸家鄉有名的.特產。

  四、展示臺

  1、激趣導入。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走進“歡樂40分”,這節課我們要進行的是詞語接龍游戲和節目表演。

  2、制訂規則。

  教師指導學生共同制訂游戲規則,每組推薦一名評委。

  3、詞語接龍。

  將學生分組,由組長組織進行詞語接龍比賽,并由評委計分。

  4、節目表演。

  學生利用課前收集到的家鄉過去和現在的照片、小故事及其他資料,進行節目表演,贊美家鄉,要突出家鄉的變化。評委予以點評,并計分。

  5、活動總結。

  評委和老師共同評定優勝組及優秀演員等。

  第三課時

  五、寬帶網

  1、自學“寬帶網”,初步感知內容。

  ①自讀“寬帶網”上的內容。

  ②想一想兩段文字各講的是什么。

  2、知識競賽。

 、俦卮痤}:

  a、我國有多少個民族?

  b、我國有多少個直轄市和特別行政區?

  c、我國有多少個省、自治區?

 、趽尨痤}:

  a、你知道一些少數民族的生活習慣和服飾特點嗎?

  b、我國有哪些民族?請說出它們的名稱。

  c、請說出我國四個直轄市、兩個特別行政區的名稱。

  d、請說出我國省、自治區的名稱。

 、埏L險題:

  限時從地圖上找出四個直轄市、兩個特別行政區、自己所在省或自治區。

 、芡卣诡}:

  學生互相出類似的題目。

  3、宣布結果。

  教學后記:

  學生的思維太窄,在說話練習中,往往是仿效前一個同學的句子去說,這就需教師去引導,向多個方面去練習說。

  對于學生的指定話題進行口語交際的訓練我很困惑。平時感覺他們挺能言善辯的,可是一指定話題,就出現了無話可說的情況。往往是只能說一句或者幾句,大家都這樣,反而感覺還不錯,好像是在互相補充一樣。我還是缺乏引導的方法,所以也沒有枉自打擊這些學生的積極性。好在還有幾個伶牙俐齒的學生做引導,其他孩子也就自然的學習起來,說得越來越好了。看來示范作用很重要,我有時候是不是也應該多示范一下呢?不過適合的引導更為重要的。

二年級語文下冊三單元教案5

  【課型】

  復習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寬、窮、賤、減”等9個認讀字,積累幾組意思相反的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背誦詩歌。

  【教學重點】

  認識9個生字,會正確朗讀背誦詩歌。。

  【教學難點】

  理解“貴賤”的意思,以及我的發現中詞語的詞性。

  【教學方法

  講授發、小組合作學習。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小朋友,想去那牛羊成群的大草原游玩嗎?瞧,草原到了,你們看到了什么?又聽到了什么?

  (學生交流草原的景象。)

  2、我們來到這美麗的大草原,那就趕快去參加有趣的活動吧!

  〈利用多媒體,讓學生邊欣賞草原的風光片,邊傾聽悠揚的草原之歌,使學生感到仿佛來到草原中,為以下的幾個活動的展開打下了扎實的情感鋪墊!

  (二)、游戲(我的發現)

  1、第一個活動草叢尋寶,趕快到草叢中去找一找。你們找到了什么? (學生到草叢中尋找,交流并把找到的詞語貼到黑板上。)

  2、找到的寶貝是兩個字詞語的,請趕快貼上去。誰愿意當小老師帶領大家讀這些詞語呢?

 。▽W生讀找到的詞語)

  3、能為這些詞語分別找找朋友?(舉例:照相)為什么?齊讀

  4、其實這些寶貝我是語文園地三我的發現中找到的,請大家打開語文書翻到54頁,讀讀這六組詞語,想想你發現了什么?

 。▽W生自由讀六組詞語)

  5、學生交流發現成果。(發現加了一個字后意思就不一樣了,)交流完后貼一帖。

  6、一起讀讀這六組詞語,瞧,我們祖國的文字多奇妙呀!加了一個字意思就完全不同了。(學生齊讀)

  7、在你的詞語庫中還有這樣的詞語嗎?趕快想想!比比哪組在規定時間里寫的多.開始。(請每一組派一個代表看看其他組是怎么寫的)

  〈通過游戲活動,讓學生在寬松、民主、愉悅的氛圍中進行自主探究、小組合作等教學

  方法讓學生發現詞語的規律。而且采用小組比賽更有助于培養團結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

  (三)、游戲(日積月累中的讀讀認認)

  1、大家的詞匯量可真豐富,看來,這些詞語中藏著的秘密就是寶貝呀!瞧,連牛羊們也想來湊熱鬧和我們交朋友,你能交到幾個朋友呢?請你讀讀日積月累中的讀讀認認(出示9個生字)來,用你喜歡的方法來讀讀記記生字。(貼在黑板上。)

  2、看誰交到的朋友多?(抽個別讀)

  3、你是用什么好方法記住這些生字的?愿意當小老師教大家。(學生交流識字方法)

  4、大家的識字方法可真多,接下來咱們開火車組詞讀。(開火車組詞讀)

  5、剛才許多同學采用反義詞組詞,快找到反義詞朋友來貼一貼。(看看你的椅子,找到的快來貼一貼。)

  〈多種方式識字,結合生活識字,聯系以往學過的內容,學練結合!

  6、讀反義詞,我們怎樣記住這些反義詞?你有好方法嗎?

  7、讓我們來玩玩你說我對的游戲。(教師示范,我來和你對對反義詞。)。趕快找你的朋友對一對。大家可以離開座位。)

  〈通過玩“對對子”的游戲中記住反義詞,使學生在輕輕松松、快快樂樂中完成積累的.任務!

  (四)、民歌導入(詩歌敕勒歌)

  1、對對子是我們最喜歡的游戲,生活在草原上的敕勒族人他們最喜歡唱歌跳舞,讓我們一起來學唱他們的民歌?梢宰约狠p輕的哼一哼。(播放這首民歌)。

  2、咱們先來學會這些歌詞吧。ㄒx準字音。)(剛才聽到有同學提出“見”在這里怎么讀現呢?“見”通“現”。)板書(見—現)

  3、誰來讀?一起來讀一讀!(通過你的朗讀讓大家感受到那蒼茫遼闊的大草原嗎?)來跟著唱一唱,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隨機指導“四野、穹廬”。)隨機教學敕勒族!催@一環節的設計,使學生對詩歌所描寫的情景有了初步的感知,而且能用自己的語言對其進行描述。其實無論是想象也好,描述也罷,都是對學生創造能力的一種鍛煉。又隨機增加了敕勒族的知識,從課內向課外延伸,拓展了學生的思維!

  4、來,讓我們跟著能歌善舞的敕勒族人邊歌邊舞吧!

  <將敕勒歌配上曲子編成一首動聽的歌曲,讓學生邊唱邊舞,既可以促進學生對詩歌的理解,還能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詩歌的興趣,使學生得到美的享受。

  (五)、做導游介紹寧波。(我會填)

  1、熱情的敕勒人向我們展示了大草原的風土人情,咱們是不是也應該把我們的家鄉介紹給他們呢!

  2、來,咱們先來讀讀這些詞語。(齊讀)

  3、你能給這些詞語找找朋友嗎?請先和小組同學交流。

  4、選你最拿手的來和大家交流交流。(抽個別學生交流)

  5、你們可真會動腦筋,瞧,這些景色是哪里呢,可以邊看邊交流。

  6、能用上這六個詞語,來介紹寧波的風景嗎?(學生交流)

  7、這個內容就是日積月累“我會填”。接下來,咱們就動筆完成我會填。寫完后請你把這些內容連起來,當當小導游介紹寧波。(學生填寫)

  8、誰愿意來當小導游介紹呢?(抽學生來當小導游)

  〈把日積月累中的內容與口語交際進行有機地整合,并遵循低年級學生認識事物的規律,借助大量的圖片把語言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緊密聯系起來,并充分利用文中的詞語,讓每一個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感受語文的樂趣。〉

  (六)、小結:

  剛才大家介紹了寧波的迷人風光,其實寧波還有豐富的物產,悠久的歷史文化,那讓我們在口語交際課中再來暢談我們美麗的家鄉------寧波。

  【板書設計】

  語文園地三

  【課后反思】

  1、抓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體現語文的人文性,并培養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通過實際行動教育學生如何成為一名關心他人、幫助他人的好少年。

  3、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在教學中應激發學生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著重培養學生語文實踐能力,發展學生思維。教學時,我只是注重自己對本課重點詞語和句子的感悟,沒有關注學生在學習方法的提高,大膽“放手”,而是把自己的感悟強加給學生,沒有引導學生對這些詞語進行理解后而獲得自己獨特的感悟和見解。這樣一來,學生的自主參與意識不強,學習能力沒有提高,只是“學會”而沒有“會學”。

二年級語文下冊三單元教案6

  活動目標:

  1、觀察圖片,學習問答式能用比較連貫的語言講述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2.通過想象、猜測、講述,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能力。

  3、鼓勵幼兒用完整的語句講述自己長大后的心愿,體驗成長的快樂。

  活動準備:白板課件

  活動過程:

  (一)談話交流,引發興趣。

  小朋友們,你們長大后想做什么呢?今天,老師帶來一個關于夢想的故事,我們一起去看看,故事里的朋友長大以后做什么.

  (二)結合白板教學,分段理解故事內容

  關注點:教師以聽、看、猜等多種方式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講述主要角色長大后的夢想。

  1、傾聽、猜測,理解故事第一情節。

  (1)他們看見了誰?如果你是蒲公英,你長大以后想做什么?

  (2)那是一只怎樣的獅子?(學習詞語:“威武、善良”),學說問答式對話。

  (3)蒲公英的夢想會實現嗎?我們一起聽聽男孩女孩是怎么說的?

  2、猜測、講述,理解故事第二個情節。

 。1)男孩女孩會對小魚說什么?誰來學一學?

 。2)猜一猜小魚的夢想是什么?幼兒學說問答式對話

 。3)如果你是男孩女孩,聽到小魚的夢想,你會說些什么?

  師:原野和小河都太小了,蒲公英和小魚的夢想都沒能實現,但最終它們的夢想能不能實現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3、想象、講述,理解故事第三情節。

 。1)他們又看見了誰?會怎么問?蠟筆又會怎樣回答呢?(引導幼兒與同伴互動講述。)

 。2)蠟筆為什么想長成一棵蠟筆樹?

 。3)綠蠟筆可以涂出什么?為什么要涂出一片綠色的草原,它想送給誰?

  (4)藍蠟筆可以涂出什么?為什么?

  教師:蠟筆想長成一棵蠟筆樹,原來是想幫助好朋友實現長大后的夢想.

  4、游戲互動,回憶故事。

  連線游戲,引導幼兒鞏固故事中的問答式對話。

  5、完整傾聽故事,感受故事奇特的構思。

  (三)遷移內容,結束活動。

  關注點:幼兒能用完整的語句講述自己的夢想。

  1、引導幼兒根據對故事的理解,說出男孩、女孩的夢想。

  2、鼓勵幼兒大膽地講述自己長大后的愿望。

  師:小朋友們,你是不是也有許多奇妙的夢想呀?那就大聲的、勇敢的告訴大家吧。ㄓ變航逃

  在春天的原野上,綠草油油,男孩和女孩正在草地上快樂的嬉戲、玩耍。女孩發現了一朵美麗的蒲公英,她突發奇想的問蒲公英:“蒲公英,蒲公英,長大以后你想做什么?”蒲公英說:“我,我要做一只大獅子!有著又濃又密的金色的.鬃毛,那種威武又善良的大獅子。女孩興奮的說:“你要做一只大獅子啊,大獅子,太好了!笨墒牵@片原野對大獅子來說太小了呀?刹皇锹,那我還是做一朵蒲公英吧。男孩和女孩來到了小河邊,他們驚喜的大叫著:“小魚,小魚,”男孩彎下腰問小魚:“長大以后你想做什么?”小魚說:“我呀,我要做一頭大鯨魚!暢游四大洋,一頭游得飛快的大鯨魚!蹦泻⒄f:“是嘛,你要做一頭大鯨魚啊,太棒了。”

  可是,這條小河,對大鯨魚來說太小了呀?刹皇锹,那我還是做一條小魚吧。男孩和女孩坐在地上,他們拿出蠟筆,把美麗的蒲公英和歡樂的小魚畫在了圖畫本上,他們一起問蠟筆:“蠟筆,蠟筆,長大以后你想做什么?”蠟筆說:“我們呀,我們要做一片大森林!長滿了蠟筆樹,一片彩虹顏色的大森林!比缓,用綠色涂原野,涂一片跑啊跑,永遠跑不到頭的原野,接著,用藍色涂大海,涂一片游啊游啊永遠游不到頭的大海,哎呀,老師真羨慕文中的蒲公英,小魚和蠟筆呀,他們有那么多的夢想,那么美好,那么奇異,那孩子們呢,男孩和女孩又有什么樣的夢想呢,女孩說,那我長大以后,要和獅子一起賽跑,跑啊跑啊,一直跑到原野的盡頭,男孩說,那我長大以后,要和鯨魚一起游泳,游啊游啊,一直游到大海的盡頭,其實他們的夢想不止這些,小朋友們,你們是不是也有許多奇妙的夢想呢呀,那就大聲的勇敢的告訴大家吧!

二年級語文下冊三單元教案7

  教學目標:

  1、會認12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的幸福和快樂。

  3、對周總理和人民心連心有一定的認識,對傣族人民的潑水節有初步的感受。

  教學重點:

  了解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的情景。

  教學難點:

  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教學方法:自主探究識字、朗讀感悟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1、師:我們的祖國邊疆遼闊,有56個民族,你知道哪些少數民族?隨學生回答“傣族”教師板書。

  2、師:云南省西雙版納地區傣族人民在每年的清明節前后,有一個盛大節日,這一天,傣族人民互相潑水,互相祝福。這就是“潑水節”。(板書)

  3、在“潑水節”前面板書“難忘的”,齊讀課題。說說讀了課題有什么想法?

  二、自主學習

  1、按自學四步驟學習課文。

  2、檢查自學情況。

 。1)課件出示生字,小老師領讀。

 。2)識字小游戲

  游戲一:找朋友

  學生在“我會認”里把偏旁相同的生字用相同的顏色涂一涂。(鳳、凰)(咖、啡)(襟、褂)

  游戲二:認讀生字卡片后,教師把生字卡片發給學生,教師念字音,有該字卡片的學生站起來領讀,其余學生跟讀。

  (3)認讀詞語(課件出示)。

  潑水節因為敬愛周恩來總理花炮對襟白褂敲鼓

  銀碗祝福健康長壽幸福令人盛滿(教學多音字:盛)

 。4)認讀長句。

 、僦芸偫砩泶⿲蟀坠,咖啡色長褲,頭上包著一條水紅色頭巾,笑容滿面地來到人群中。

  ②周總理一手端著盛滿清水的銀碗,一手拿著柏樹枝蘸了水,向人們潑灑,為人們祝福。

 。5)指名分段讀課文,正音。

  三、細讀課文,體會感悟。

  1、指名讀課文第一自然段。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1)理解“火紅火紅”“一年一度”。

  告訴學生:傣族是我國云南省的少數民族。每年過一次盛大的節日————潑水節。潑水節就是他們的新年,在農歷4月中旬(傣歷的六、七月份),歷時三、四天。過節的時候,人們換上最漂亮的衣裳,敲著鼓,跳著舞,不分男女老少都互相潑水祝福。

 。2)播放傣族潑水節的影片。感受節日歡快的喜慶氣氛。

 。3)帶著喜悅讀一讀這一段話。

  2、指名讀第二、三自然段。

 。1)看看今年的潑水節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用“因為……所以……”說一說原因。

  (2)傣族人民是怎樣歡迎周總理的?

  默讀課文第三自然段,畫出有關句子。

 。3)交流、感悟。

  ①句子1:人們敲起象腳鼓,從四面八方趕來了。

  抓住“四面八方、趕”字體會人們急著迎接周總理的心情。

  ②句子2:人們在地上灑滿了鳳凰花的花瓣,好像鋪上了鮮紅的地毯。一條條龍船劃駛過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抓住“地毯”,可以結合生活實際,讓學生說說在什么地方看到過“鮮紅的地毯”從而感悟到傣族人們撒花瓣獨特的迎客方式以及喜慶氣氛。

  抓住“一條條、一串串”與“一條、一串”的區別,讓學生領悟節日的熱鬧和喜慶。

 、劬渥3:人們歡呼著:“周總理來了!”

  抓住“歡呼”感悟人們見到周總理的激動心情。

  (4)指導朗讀。

  要把傣族人民的歡樂場面和人民熱愛周總理的心情讀出來。

  指名讀、齊讀、表演讀。

  四、寫字指導。

  書寫生字“龍、恩、壽、柏、潑、特”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習。

  1、認讀生字卡片。

  2、有感情地朗讀第一———三自然段。

  二、體會感悟。

  1、設疑:周總理是怎樣跟傣族人民歡度節日的?

  2、小組合作學習第四第五自然段,畫出有關句子。

  3、交流。學生先說哪句就感悟哪一句。

  句子1:周總理身穿對襟白褂,咖啡色長褲,頭上包著一條水紅色的頭巾,笑容滿面地來到人群中。

 。1)說說表示顏色的詞。

 。2)“笑容滿面”說明什么?

 。3)這時的周總理會對人們說些什么?

  句子2:他接過一只象腳鼓,敲著歡樂的鼓點,踩著鳳凰花鋪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周總理跟人們一起敲鼓跳舞說明了什么?

  句子3:周總理一手端著盛滿清水的銀碗,一手拿著柏樹枝蘸了水,向人們潑灑,為人們祝福。傣族人民一邊歡呼,一邊向總理潑水,祝福他健康長壽。

 。1)周總理怎樣潑水?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說一說。

  (2)傣族人民怎樣潑水?向周總理祝福什么?說一說。

  (3)練習句式“一手……一手”“一邊……一邊”

  (4)交際互動。教師演總理,學生當人們,互相祝福,互動。

 。5)課件演示潑水的場面。

  (6)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

  4、學習第6—8自然段。

  師:多么讓人激動的場面啊!誰能把作者的`心情用聲音表達出來!

  學生自由讀——個人展示——挑戰讀——齊讀

  三、升華

  1、周總理和人們為什么那么開心?

  2、為什么1961年的潑水節令人難忘?

  再一次深情地讀一讀課題吧!

  3、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四、指導寫字。

  重點指導“腳、鳳、凰”

  五、拓展延伸。

  找找周總理的圖片和故事。

  六、板書設計:

  祝福

  周總理傣族人民

  幸福

  令人難忘

  教學后記:

  《難忘的潑水節》描寫了敬愛的傣族人民和周總理在一起過潑水節的無比幸福的歡樂情景,體現了總理和人民的深厚感情。讓學生通過學習,知道“人民的總理和人民心連心,周總理是人民的好總理”是這篇課文的情感重點?墒牵芸偫淼臅r代離現在的小朋友有一定的時間距離,學生大部分連周恩來總理是誰都不知道,更難理解周總理和人民之間的那份特殊感情。因此,我希望以“情”為契機,利用情緒的感染來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教學中我注意抓住幾個關鍵詞語,在語句環境中品詞析句讀文,使學生在讀文中體會這種深厚的感情。例如課文里第一段中“火紅火紅”一詞,就明顯地顯示了傣族人民當時的心情是如此開心和幸福。第四自然段中總理的穿著:一身傣家人民的打扮“身穿對襟白褂”,“咖啡色長褲”,“水紅色頭巾”;慈祥和藹的神情“笑容滿面”。所有的這些描寫都體現總理的可親。我希望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氣氛,讓學生感情朗讀課文,細細品味文中的詞句,再聯系之前對總理的認識,讓在讀文中不知不覺地感受到了那份真摯的感情。

二年級語文下冊三單元教案8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新詞。

  2、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名稱來歷,通過訓練,能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描述。

  3、練習默讀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自學能力。

  4、欣賞日月潭的秀麗風光,激發學生對祖國寶島臺灣和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日月潭的位置、名字的由來和它的秀麗風光是本課的重點。

  教學難點:

  針對本課重點進行有計劃、有步驟地聽、說、讀、寫能力的訓練。

  教學準備:

  多媒體教學課件(包括日月潭清晨、中午、下雨時的風光圖片和各種訓練題的字片,適合朗讀的輕柔音樂)。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景導入

  1、(出示課件)小朋友,看了這幅圖,你最想用哪個成語來形容?

  2、這個美麗的地方叫日月潭。(出示課題)

  3、讀課題,簡介日月潭。

  二、整體感知

  1、過渡,今天,我們就走進日月潭,細細地瀏覽一番。等會兒,老師還要請大家當小導游呢!

  要求:(1)朗讀課文,讀準生字并記住它。

 。2)你覺得寫最美的地方,請多讀幾遍。

  2、檢查生字(課件),先讀生字再邊成詞,并理解“附近”的意思。

  三、入境悟情

  1、現在你們是小導游,假如一個外國游客想去日月潭旅游,有幾個問題想問,你們有信心回答嗎?

 。1)日月潭在哪里?

 。2)日月潭的名字是怎么來的?

  2、先讀課文,完成填空。再做小導游介紹。

  3、指名填空(課件出示)。

  4、現在請一位小朋友來做導游,老師做外國的游客。誰想做小導游?

  師:hello 中國小朋友,你好!

  生:hello阿姨,您好!

  師:你能給我介紹一下日月潭嗎?

  生:能。(然后介紹填空內容)

  師:謝謝你,介紹得真好,現在我更想去日月潭了,歡迎嗎?

  生:熱烈歡迎您來日月潭觀光,祝您玩得愉快!

  5、朋友,日月潭正是你們所介紹那樣嗎?看(出示課件)。

  6、師介紹:這就是光華島,一座小小的山,卻長滿樹,綠綠的,就像是水中的一顆綠珠,把湖水分成兩半。我們看著圖一起來介紹。

  7、生介紹。

  8、小結: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山中有水,水中有山,真是“青山擁碧水,明潭抱綠珠!

  第二課時

  一、情景動畫,游覽美麗的日月潭

  二、細讀品味

  過渡:日月潭不光神奇,她還是個愛美的小姑娘,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天氣要換上不同的衣服。你們能不能通過自己的朗讀來把日月潭的美表達出來?

 。ㄒ唬┣宄

  1、現在,我們就來看看清晨的日月潭。用我們以前學過的讀書方法來學。(找好詞、想畫面、美讀課文)

  2、討論交流:

  你覺得哪些詞特別好?(學生匯報交流)

  3、理解“隱隱約約”。

 。1)讀句子,這樣的畫面你們能想象得出來嗎?

 。2)看課件,像這樣看起來不太清楚,不很明顯就叫“隱隱約約”。

 。3)讀好句子(輕輕地、慢慢地,讓人感覺清晨的沉寂)

  4、指導朗讀(指讀——師范讀——指讀點評——齊讀——背誦)

 。ǘ┲形绲娜赵绿

  過渡:中午的日月潭有時太陽高照,有時細雨綿綿,你喜歡哪一種情景呢?——用剛才的方法選讀自己喜歡的部分。

  1、自讀

  2、匯報交流,隨機教學。

 。1)晴天的日月潭

  a、找好詞(太陽高照、清晰、展現)齊讀。

  b、整個日月潭的美景會有哪些?想象一下你仿佛看見了什么?(湖水、湖面、游人、周圍會怎么樣?)

  c、交流

  d、課件出示陽光下的日月潭

  e、朗誦指導

  (2)雨天的日月潭

  a、下雨時的日月潭會是怎樣的一番景象呢?(課件出示)

  b、找好詞,理解“朦朧”(從文中找反義詞:清晰;課件對比理解)

  c、朗讀指導

 。3)男女生分讀晴天、雨天的日月潭感受不同的美。

  (4)小結:晴天的日月潭是那樣的明朗清晰,雨天的日月潭又是那樣的朦朧,富有詩意。這讓我想起了蘇軾贊美西湖的詩《飲湖上初晴后雨》: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我想蘇軾要是到過日月潭,也會寫這樣一首詩來贊美它。

 。ㄈ┛偨Y朗讀

  小朋友,日月潭風光秀麗,吸引了許許多多的中外游客。它不僅是臺灣人民的驕傲,大陸同胞也它的奇景而自豪。讓我們再次走進日月潭的美景中,美美地讀一讀。

  四、拓展升華

  1、除了課文中描繪的清晨、中午、雨天的美景外,你還能想象出其他時候的日月潭美景嗎?(課件出示日月潭圖片:日出、月下、晚霞、春天……)

  2、說一說、寫一寫。

  教學后記:

  日月潭很美,描寫日月潭的詞句也很美。上課時引導學生積累課后所列詞語外,還請學生仔細品味文中的佳句,并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本文篇幅短小,但寫清了日月潭的位置、形狀、名稱的由來,描繪出了日月潭的秀麗風光。文字優美,如詩如畫,讀來易使人入情入境。

  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注意力不集中,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主,直觀形象的情境教學能使學生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障礙,獲得感性知識,激發學習興趣。所以這堂課我借助課件展示了一個迷人的日月潭,學生在優美的音樂、美麗的畫面中領略了大自然的美景,學習興趣盎然。如:“薄薄的霧”這個詞語,學生通過看圖感悟到霧的美、薄、輕。《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讓學生樹立表達的自信心,引導他們積極參加討論,勇于發表自己的意見,逐步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我設想問學生:“你喜歡什么時候的日月潭?為什么?”同桌討論后,各抒己見、暢所欲言,有的說:“太陽高照的時候景色很美麗,因為這樣爸爸媽媽就可以帶我們出去玩!庇械恼f:“下雨的時候,日月潭周圍一片朦朧,像仙境,很美!痹趯W生發表自己見解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墒窃O想往往與現實不同,可能問題在學生的基礎與教師的教法上,我會今后注意摸索。《語文課程標準》還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在教學中應激發學生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著重培養學生語文實踐能力,發展學生思維。教學時,我只是注重自己對本課重點詞語和句子的感悟,沒有關注學生在學習方法的提高,而是把自己的感悟強加給學生,沒有引導學生對這些詞語進行理解后而獲得自己獨特的感悟和見解。這樣一來,學生的自主參與意識不強,學習能力沒有提高,只是“學會”了而沒有“會學”。

  不足:在教學時,由于本人的水平有限,沒有范讀感到很遺憾,覺得學生的朗讀比較少,忽略了以讀代講,讓學生在讀中感悟的情景,這是本堂課我認為最失敗的地方,今后我一定加強這方面的訓練,多朗讀,多學習,提高自身的朗讀水平,來進一步提高對學生的朗讀能力的培養。在本堂課中,我重復性的語言較多,今后我要多注意自己在課堂的語言表達,做到語言精練,讓學生易懂。這些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二年級語文下冊三單元教案9

  教學目標:

  1、 認讀本課生字,會寫本課生字。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楊時求知心切,意志堅定,尊敬老師,真心誠意,學習楊時尊師好學的.精神。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教學掛圖。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讀課題

  要求念得好。

  二、簡介“成語”

  1、簡介“成語”,舉例,如:自相矛盾。

  2、你知道有哪些成語。

  再讀課題。

  三、根據自學提綱,學習生字。

 。、聽錄音。

  2、學習詞語。

  (1)讀生字:

  楊尊論盡冒敲等默久疼(師:這個字奶奶常用)慈祥容

 。ǎ玻┎豢雌匆,再齊讀上面的生字。

  按順序齊讀;打亂順序齊讀;自由讀;指名讀。

 。ǎ常┙o“楊、容”組詞。

 。ǎ矗┝私狻昂凇辈渴。

  教師示范寫“黑”字部首和“冒”字。

  提醒學生注意哪些地方。

 。ǎ担⿲W生書寫生字(表揚寫字認真,寫得好的學生)

  四、朗讀課文。

 。、學生自由讀課文。

 。ū頁P姿勢正確,讀得快,讀得響的學生)

 。、給小節加序號。

 。、指名學生自由選讀課文某一小節,教師給評點指導。

 。、教師示范讀第三自然段。(要求學生學著讀)

  5、指名讀課文某一小節。

  五、小結

  教學反思:

二年級語文下冊三單元教案10

  【課前透視】

  這是一篇文質兼美的寫景類文章,作者以清晨和中午兩個特寫鏡頭展示了日月潭的秀麗風光,表達了作者對寶島臺灣和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文章結構清晰,景美情濃,如詩如畫的自然景觀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教學中教師要利用多媒體課件資源創設情境,引導同學美文美讀,豐富內心體驗,逐步提升人文素養。

  二年級同學很少有人去過臺灣和日月潭,但有可能在課外書或電視上對這里有所了解。課前教師要安排同學繼續查找相關資料,并拓展文本,開展“寶島臺灣知多少”的實踐活動,提高同學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學目標】

 。薄J9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日月潭的秀麗風光。背誦自身喜歡的局部。

 。、有熱愛寶島臺灣和盼望祖國統一的情感。

  【教學重點】

  自主感悟描寫日月潭景色的句子,體會那里的美麗,激發同學熱愛寶島臺灣和盼望祖國統一的情感。

  【信息資料】

  生字卡片、中國地圖、多媒體課件或圖片、音樂磁帶、師生搜集的臺灣和其他風景區的資料。

  【課時布置】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展示交流:

  出示日月潭的風光圖片:這是什么地方?

  (假如同學不知道教師就直接告訴同學,這里就是我國寶島臺灣著名的風景區日月潭)

 。ò鍟n題)

  你們對日月潭了解嗎?把你課外搜集的圖片或文字資料向大家介紹一下?

  營造氛圍,創設情境,激發同學對日月潭的向往;交流與展示,培養了同學搜集信息的能力。

  2、談話質疑:

  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旅游嗎?你去過哪些地方?

 。ㄍ瑢W暢所欲言)

  今天我要帶領大家去祖國的寶島臺灣游覽,欣賞一下日月潭的秀麗風光。

  (板書課題)

  師生在地圖上找到臺灣的位置。

  師:看到課題你們有哪些疑問?

 。ǜ鶕瑢W的疑問教師進行梳理:日月潭在什么地方?它的名字是怎么來的?那里的風光怎么樣?)

  學會質疑是提高讀書質量的有效手段。雖然這些“疑問”開始時是雜亂無序的,但是教師一定要維護同學質疑的積極性,循序漸進地加以引導,并結合同學的問題進行梳理、篩選和整理,將最有價值的問題出現在同學面前,使他們的思維逐步走向深入,提高與文本對話的深度和廣度。

  二、課堂預習

  1、首先讓我們一起來看預習提示單,誰來讀一讀?(指名讀)

  預習提示單一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小組合作檢查生字讀音,交流識字方法,注意“薄霧、茂盛、朦朧”等字的讀音。

  3、開展識字競賽,看誰讀得準讀得快。

  4、開展讀課文比賽,看誰讀得通順,沒有錯別字。

  2、下面就請同學們按照提示開始預習吧!教師巡視,指導學生,發現問題。

  三、檢測。

 。、輕聲讀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句子做上標志。

 。、同桌互相檢查讀文,沒讀好的句子多讀幾遍,再聽聽學習伙伴是怎么讀的。

  閱讀的過程是文本意義與閱讀主體意識之間互相交流、雙向互動的過程。通過同學反復讀文感知,既鞏固了識字,又提高了朗讀水平,培養了語感。

  3、識字

 。ǎ保┬〗M內由組長帶領認讀生字,注意讀準后鼻音“朦、朧、境”,前鼻音“環、隱”,還要注意“繞”讀第四聲。

 。2)組內自主識字交流:

  這些生字哪些你已經認識了?是怎么記住的?

  鼓勵同學用不同的方法識字,如熟字加偏旁、猜字謎、聯系生活經驗等。

  4、教師采用多種形式檢查字詞:

  奪紅旗──搶摘“豐收果”──競猜。

  同學已經有了一定的識字基礎,教師充沛發揮小組合作的作用,引導同學交流識字經驗,在游戲和活動中鞏固識字,提高識字效率。

  四、交流問題,導學難點

 。、默讀課文,考慮:

  自身提出的問題哪些能解決了?哪些還有困難?

 。、同學在小組內互相交流讀書的收獲,教師相機進行點撥指導:

  第一自然段寫日月潭的位置;第二自然段寫日月潭名字的由來;三四自然段寫那里的秀麗風光。

  自身提出的問題讓同學通過自主閱讀嘗試解決,利于提高讀書效率,享受閱讀的樂趣。久而久之,這種良好的閱讀習慣會引導同學走上良性的閱讀軌道,為同學的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五、解決預估問題:

  1、日月潭的位置:

  ⑴ 指名讀第一自然段,練習說話:日月潭在……

  第一句話說日月潭在臺灣省,第二句說它在臺中和近的高山上。教師引導同學把兩句話合并成一句話。

 、 聯系上下文理解“群山環繞”和“名勝古跡”的意思。

  2、日月潭名字的由來:

  ⑴ 默讀第二自然段,劃出寫名字由來的句子,反復多讀幾遍。

 、 結合朗讀,教師畫出日月潭的平面圖,同學畫出日潭和月潭的位置。還可以讓同學自身填空:

  湖的北邊像( ),叫( );湖的南邊像( ),叫( )。

  ⑶ 比較感知,指導朗讀:

 、 北邊像太陽,叫日潭;南邊像月亮,叫月潭。

  ② 北邊像圓圓的太陽,叫日潭。南邊像彎彎的月亮,叫月潭。

  “彎彎的”寫出了月潭的形狀,太陽雖然不會變,但“圓圓的”可以跟“彎彎的”對應,讀起來有美感。通過比較同學體會到了準確用詞的好處。

  讀第二自然段要突出形狀特點,使人明了日月潭的名字是根據它的形狀特點起的。

 、 引導同學用“因為……所以”和“之所以……是因為”的句式說說日月潭名稱的來歷。

  交流是檢查同學與文本對話階段性效果的一種方式,也是生生互動的主要方式。在師生的交流反饋中,同學會不時修正自身的認識與理解,使同學充沛感受到自主閱讀的樂趣。

  六、練習

  1、背誦

  同學用自身喜歡的方式背誦一、二自然段。

 。ǹ磮D背誦──想象背誦──根據板書背誦)

  2、結合插圖讓同學用自身的話介紹日月潭的位置和名字的由來。

  七、書寫

 。薄W習書寫:

  島 展 環 繞 建 紗

  教師根據實際重點指導:“展”字豎提左邊不要多一撇,“建”字的偏旁要與走之兒區別。

 。病⑼瑢W練習書寫,師生一起評價,交流展示。

  第二課時

  一、課前預習

 。、認讀詞語卡片:

  猜詞卡──以打擂的形式搶讀。

  2、分組讀課文的一、二自然段。

  二、交流

 。、默讀三、四自然段,劃出自身認為寫得美的句子。

  2、交流自身喜歡的句子,教師相機進行朗讀指導。

  多媒體播放日月潭清晨和中午的景色:湖面上飄蕩著薄薄的霧是什么樣子?看到“蒙蒙細雨中的日月潭”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

  運用多媒體將文本語言還原為生動可感的意想,讓同學陶醉在令人神往的境界中,對日月潭的風光有了更多的`表象儲藏,有效渲染了氣氛。

  三、朗讀

 。、指導讀文:

  第三自然段中第一句要突出霧的特點,“薄江、隱隱約約”讀得輕一點。

  讀第四自然段第一句時,音調可稍高,突出晴天日月潭的艷麗之美,第二句要舒緩,聲音較虛,突出下雨時日月潭的朦朧之美。

 。、同學練習讀──范讀──配樂讀。

  四、讀思

  1、齊讀最后一自然段,理解“吸引”的意思。

 。、根據教師的提問,同學讀最后一句話:

  ⑴ 什么吸引了游人?

  (突出“風光秀麗”)

 、 日月潭吸引了誰?

  (突出“中外游人”)

 、 日月潭吸引了多少中外游人?

 。ㄍ怀觥霸S許多多”)

  閱讀是同學個性化的行為。采用問讀的方式讓同學帶著自身的個性與情感進行個性化朗讀,注重了同學對文本的多元化感悟,增強了他們的感受和理解能力。

 。、配樂朗讀全文。

  五、背誦

  用自身喜歡的方式背誦課文中喜歡的局部。

  六、實踐

 。、交流日月潭的資料,進一步了解日月潭,爭做最佳“小導游”。在給同學作介紹時,力爭用上積累的好詞佳句。

 。病⑥k個“寶島臺灣知多少”的圖片展。把搜集來的圖片配上簡要的說明,辦個小展覽。

  (挖掘課外資源,拓展文本,進一步激發同學探究的興趣,使同學與文本的對話更加深入)

  七、寫字

 。、同學觀察其他六個字的寫法,注意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病⒔處熝惨,強調“隱約、茂盛、省”中“`”的位置和寫法,同時重點指導:

  隱:左窄右寬,右邊“急”字中間的橫不要超出右邊的折筆。

  茂:關鍵是下邊的“戊”字,斜鉤要有力度,右上的點不可漏掉,中間不能加點(與“戌”不同)。

  。旱谝还P是豎,不是豎鉤。

  3、同學再寫,體會字的結構和書寫規律。

 。、班級展示同學作業,評選“小小書法家”。

  引導同學發現生字的規律,大膽進行書寫嘗試,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保證了寫字教學過程的實效。觀察發現,書寫評議,充沛發揮了同學在寫字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提高了同學的寫字能力。

  板書設計

  9 日月潭

  日潭 像太陽 清晨 隱隱約約 倒影

  名字的來歷 : 月潭 像月亮 美景:中午 清晰

  雨天 一片朦朧

  【伴教錦囊】

  詞語解釋

  群山環繞:指日月潭四周有很多山,被群山包圍起來。

  名勝古跡:指前人遺留下來的建筑。

  朦朧:模糊不清。

  仙境:指傳說中神仙住的環境優美的地方

二年級語文下冊三單元教案1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初步理解新詞在課文中的意思,能認讀“輝、煌、幢、繁”4個字。

  2、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3、培養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4、繼續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大家互幫互助,提高識字能力。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1、正確掌握本課生字新詞,并學會應用。

  2、培養學生正確、流利朗讀課文的能力。

  教學準備:

  詞語卡片、圖片。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出示圖片,點明課題:

  師點擊鼠標,出示以下景物的圖片:東西長安街;天安門城樓;環形路上的立交橋;王府井、西單商業街;故宮、角樓,讓學生說說這是什么地方?簡要的介紹介紹。

  師:夜幕降臨了,這些景物會變成什么樣呢?讓我們從課文中找到答案。教師板書課題:《北京亮起來了》。

  二、師生互動,識記生字:

  1 、讓學生自己讀課文,邊讀邊在課文中標出生字,畫出新詞。借助漢語拼音讀一讀。

  2 、同桌之間開展相互間的學習:

 。1)打開課后的生字表,分別讀一讀,如果讀得不正確,進行糾正,互相幫助。

 。2)兩個人讀一讀畫的新詞。

 。3)學習完畢,同桌相互評議學習情況

  3、教師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1)教師出示生字卡片,讓學生讀一讀:(指名讀,男女生賽讀、開火車讀)

  幕、臨、街、閃、奪、勾、噴、府、紫、禁、束

  在讀生字的過程中,對讀得不準確的地方及時提醒。(最好讓學生發現問題,培養聽的能力)

 。2)看電腦畫面,讀詞語:

  夜幕降臨、五光十色、銀光閃閃、光彩奪目、華燈高照、川流不息

 、賹W生自己練習讀,如果有問題及時請教。

 、谥该〗M讀,比一比誰讀的正確,開展組際競賽。

 。3)說說你怎樣記住這些生字的字形:(先讓學生說說哪些字記不住,教師在黑板上板書,然后師生交流記憶的方法。)

  幕:上下結構的字,上邊是一個“莫”,下面是“巾”形近字有:慕、墓

  府:這是一個形聲字,外形內聲,里面是“付”

  奪:上下結構,注意與“奇”區分。

  紫:注意與“緊”區分。

  街:左中右結構,中間是“土”字和“土字旁”

  4、再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1)自由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然后打手勢告訴老師。

  (2)指名分段讀,聽一聽誰讀的正確、流利,結合學生讀書情況,進行評價。

  三、練習鞏固:

  1、做游戲:教師把生字寫在小星星的背面,然后把星星貼在黑板上,以小組為單位到前面摘,摘下后,看清生字并帶領同學們讀一讀。而后結合生字提出問題;讓同學回答,達到記憶的目的。

  如:這個字的偏旁是什么?

  這個字可以組成什么詞語?

  它有哪些形近字?請你給大家介紹介紹。

  這個游戲以小組為單位,小組之間進行比賽,并引導學生從不同方面進行評價,展示學習成果。

  2、教師指導學生書寫生字:

  讓學生打開語文書看課后的第二題,觀察每個生字的占格情況。

  讓學生說說這些字的占格情況。

  在書中練習描寫。師走下去巡視,及時幫助那些書寫有困難的學生。

  進行展示,進行表揚,指出需要改進的地方。

  四、布置作業:

  1、抄寫難字。

  2、提出問題。

  3、結合課文內容找找學習資料。

  第二課時

  一、創設情境,變換角色。

  請同學們聽一段老華僑的錄音:內容是說說七十年代的北京城夜景,當時,一到晚上,商店關門,街上沒有霓虹燈,道路很黑,街上的車輛也很少。然后老華僑聽說祖國改革開放后,變化很大,但是自己由于身體的原因,不能親自回來看看,他特別想知道現在的北京是什么樣的呢?(這段錄音教師可以模仿這位老華僑,讓學生有切實的感受。)

  教師:誰愿意當講解員給老華僑介紹介紹?(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變換角色——講解員。

  1、介紹的內容是:《北京亮起來了》。并進行板書。

  按照要求,完成任務。

  出示題目:

  指名分段讀,想一想:北京夜晚的特點是什么?邊聽邊在課文中畫一畫(輝煌、亮麗)板書詞語后,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說說詞語的意思。

  分配任務,深入理解:

  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

  課文介紹了哪些地方的夜景?(東西長安街;天安門城樓;環形路上的立交橋;王府井、西單商業街;故宮、角樓,結合學生的回答,讓他們看看有關的畫面。)

  分配任務:教師給學生選擇的機會,讓小組長代表大家選取一個地方進行講解:從哪看出北京的夜景是輝煌亮麗的?

  小組長和同學一起讀讀有關的語句。

  每個人在小組內談談自己的感受,大家相互補充。

  大家有語氣地讀讀。

  2、師生共同交流:(引導學生一處一處講解。)

  重點圍繞以下地方;

  “東西長安街華燈高照,川流不息的'汽車,燈光閃爍,像銀河從天而降。”(結合圖片認一認華燈,川流不息說明這里的車很多,多得像水流不斷,每輛汽車的車燈都亮著,燈光一閃一閃的,從高處看,就像天空中無數星星構成的銀河。)

  環形路上,一座座立交橋猶如道道彩虹。(這里的燈光各種各樣,五顏六色,看上去就像一道道美麗的彩虹。)

  “把繁華的大街變成了比白天更美的不夜城”(商店的櫥窗分外明亮,絢麗多彩的廣告牌,顏色各異的霓虹燈為商業街平添了一番美麗,再加上來自祖國四面八方的人們,來自五湖四海的外國賓客,這些商業街就顯得格外熱鬧。)

  一束束燈光照著古老的故宮,長長的城墻和美麗的角樓倒映在湖面上,銀光閃閃。十分動人。(這些建筑物雖然古老,但是當燈光成為他們的外衣后,就別有一番風韻。)

  練習有語氣地朗讀:

  自由讀。

  指名讀一讀,說說你為什么這樣讀。

  教師進行指導:注意讀出長句中地停頓。

 。◤V場四周,彩燈勾畫出/一幢幢/高大建筑物的雄偉輪廓。)

  (一束束燈光/照著古老的故宮,長長的城墻/和美麗的角樓/倒映在湖面上,銀光閃閃。十分動人。)

  小組練習有語氣的朗讀。

  全班范圍內指名讓學生有語氣朗讀。

  評一評誰的語氣好,為什么?

  3、聯系實際,結合課外資料說說你眼中的北京的夜景?

  先讓學生在小組內說一說。

  小組選派代表進行匯報。

  播放北京的夜景,讓學生們欣賞。

  三、教師總結:

  這篇課文描寫了北京的夜景,作者把視角投向了華燈高照、川流不息的東西長安街;金碧輝煌的天安門城樓;環形路上的立交橋;繁華的王府井、西單商業街;古老的故宮、美麗的角樓,運用優美的文字從不同方面介紹了我國首都北京那五光十色、燦爛迷人的夜景,展示了北京這座歷史文化名城自改革開放以來發生的巨大變化,表達了作者對首都北京的熱愛、贊美之情。作為首都的小公民我們要用雙手去建設北京,描繪北京,使首都的夜景更輝煌,更亮麗。

  四、布置作業:

  1、有語氣地朗讀課文。

  2、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資料,相互學習。

  3、在摘錄本上積累詞語。

  教學后記:

  《北京亮起來了》一文中,好詞佳句連綿不斷,如同一桌美味佳肴。如何讓學生理解、體悟語言的美,并內化運用呢?

  一、圖文結合,理解詞意。首先除讀課文后,學生對文章描寫的北京的夜景的輝煌與美麗有了初步的體會,但如果落實到一個個詞當中,是不甚了解的,甚至還會張冠李戴。所以我在教學中設計了一個環節:找出讓你感受到美的詞語,想想大概的意思。在檢查時,我先讓學生說說你找到了哪些詞語,大概是什么意思。接著我出示了與段落內容相對應的圖片,讓學生用段落中的詞語來配,如出現夜燈下立交橋的圖片,他們立即說了“川流不息、華燈高照、燈光閃爍”等詞語,并且對應圖片說了自己的理解。至此,學生應該很好地理解了詞語的意思。

  二、反復誦讀,表情達意。理解了詞語,就要根據自己的理解讀好課文,通過朗讀讀出文章的感情色彩來。在朗讀中,在統一朗讀基調后,我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讀課文,然后指名讀。因為前面鋪墊到位,所以學生在朗讀時很能體現自己的個性特點,如“川流不息”這個詞,有在“川”字后面適當拖長的,有強調“不息”的,很有特色。所以在整篇文章朗讀中也就顯得聲情并茂,音韻和諧。

  三、遷移練習,內化運用。這么多的好詞怎樣學會運用呢?造句顯得太枯燥了。我出示了深圳的夜景圖片,先讓學生說說,你能給深圳的夜景來配配文中的好詞嗎?說了以后,再讓學生選擇一張圖片來寫一寫,用上文章中的詞語,效果很好。

二年級語文下冊三單元教案12

  教學目標:

  1、會認5個字,1個多音字,會寫8個字。自主積累詞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感悟詩歌內容,知道在成長的過程中應奮發向上,積極進取。

  教學重點、難點

  會認5個字,1個多音字,會寫8個字。自主積累詞語。

  感悟詩歌內容,知道在成長的過程中應奮發向上,積極進取。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026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你記得那些詩歌?說來聽一聽

  二、新授

  1、揭示課題后,學生自由朗讀詩歌。

  2、學生小組互讀

  3、教師要求學生讀自己喜歡的自然段,學生在一節一節的詩歌朗讀中,教師及時進行生字的認識。

 。ń處熤v解要求:教師要學會引導學生進行字詞句的理解,讓學生知道句詞字的含義)

  4、游戲識字

  5、學生書寫生字

  三、小結

  第二課時027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學生讀文

  齊讀

  分組讀

  分四人小組讀

  分男生女生讀

  二、引導思考(結合課文內容,教師應提出的問題)

  思考題

  1、學生說說自己對“時時刻刻”這一詞的理解,再說

  幾個這樣的詞(aabb)

  2從那兒可以看出“我”時時刻刻都在長?

  3除了課文中列舉的例子外,在什么地方你也在成長?

  4、成長中你遇到哪些問題,哪些困難?你怎么面對?

  5、成長除了指個子長高之外,還包括什么了?

  教師小結:我們不管在哪兒,不管在干什么,不管什么時間,什么季節,不管你是否愿意,是否注意,都擋不住自己成長的腳步,所以對成長中遇到的困難,問題你就必須應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去面對。

  三、學生自由的進行朗讀背誦。

  10征友啟事

  教學目標:

  1、會認14個字,會寫8個字,會自主積累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在朗讀中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

  4、通過區分兩次的征友啟事內容的不同,進一步認識到只

  有“求同存異”才會交到朋友,引導學生正確交往。

  教學重點、難點:

  會認14個字,會寫8個字,會自主積累詞語。

  通過區分兩次的'征友啟事內容的不同,進一步認識到只有“求同存異”才會交到朋友,引導學生正確交往。

  教學課時:

  3課時

  第一課時028

  教學過程:

  一、開門見山的導入

  今天我們學習10課——板書課題《征友啟事》

  讀題認識“征”“啟”字,學生讀題質疑

  1、什么是啟事?

  2、誰給誰寫征友啟事?等等。

  二、學生自由讀文

  三、教師范讀課文

  (要求學生聽后告訴老師從課文中你知道了什么?或者你還有哪些疑問,都可以說出來,提出來。學生積極發言)

  四、解決問題

  1、小牛為什么要征友?出示詞語卡片“孤單”說話。

  2、通過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學會區分兩個不同的啟事,區分他們的不同之處。(教師分別出示兩種不同的啟示)

  在讀啟示的過程中教師指導認識

  朝夕相處耕田垂頭喪氣悶悶不樂

  3、兩種不同的啟示分別有什么效果?

  學生結合課文進行表演,表演中認識詞語“獵狗”“馬駒”

  “學習”“興高采烈”

  五、有情朗讀課文

  六、小結

  請你寫一個征友啟事,想象怎樣寫,能讓你叫到更好的朋友。

  第二課時029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學生齊讀課文

  二、游戲——尋找好朋友

  方式:教師讀出語聲字有關的句子,學生在文章中找出來,并找出與生字有關的詞語及要認識并要求會寫的字。并及時指導朗讀句子。

【二年級語文下冊三單元教案】相關文章:

二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教案(通用15篇)07-04

二年級下冊語文第八單元教案02-28

二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集體備課教案(精選11篇)03-28

蘇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教案(通用12篇)04-18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語文第四單元教案05-31

二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集體備課教案12-16

下冊《語文園地三》教案05-31

初三語文下冊教案02-07

初三下冊第三單元語文作文02-07

二年級語文下冊單元教學反思05-29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中文在线一区二区 | 最新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综合a | 中文字幕永久在线网站 | 亚洲福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