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二年級語文《蘭蘭過橋》教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小學二年級語文《蘭蘭過橋》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二年級語文《蘭蘭過橋》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二年級語文《蘭蘭過橋》教案1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學會本課11個生字,認識7個生字。正確讀寫要求學會的詞語。
2、了解兩座新型橋的樣子、特點,體會新型橋給人們帶來的方便,感受發明創造的偉大,從而激發學生努力學習,向往科學和發明創造的興趣。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1、學習生字新詞,讀好課文。
2、了解新型的橋的特點,激發學生創造發明的興趣。
教學準備:
CAI課件:潛水橋的畫面;魚兒在橋周圍游動,船在船頂劃動的動畫效果;塑料橋的畫面;人物從塑料橋上通過的動畫效果。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你見過什么樣的橋?還聽說過什么樣的橋?
2、今天我們要和蘭蘭一起去過兩座新型橋,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大概了解課文內容。
1、提出自學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檢查自學情況,指導學生把課文讀得正確、通順,特別注意指導幾個長句子中的停頓。
三、分析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1、認讀生字卡片上的'生字和詞語,通過各種形式,達
到人人動口練讀的目的。
2、學生自己想辦法記字。(運用已掌握的熟字加偏旁、換偏旁、形聲字的規律、熟字和生字進行比較等方法記字形。)
3、學生交流記字方法,重點強調幾個易錯字:
結:右上邊是“士”,不是“土”。
野:右邊不要寫成“矛”。
專:上面不是“土”,第3畫是豎折折,最后寫點。
4、指導書寫:
指導學生觀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利用田字格幫助學生寫好字。
蘭、專:要寫在田字格的中間。
座:廣字旁的“撇”要長,包住里邊的“坐”。
野:左短右長,“里”的最后一筆要變成“提”。
5、學生書寫生字,老師巡視指導。
小學二年級語文《蘭蘭過橋》教案2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和詞語,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規范書寫。
2、認識“程、閉、駛、劃、穩、軟、折”這7個生字。
3、觀察畫面,看清圖意,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4、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和詞語,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規范書寫。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1、指導學生學會難字:野 巧 專
2、觀察畫面,看清圖意,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激情引趣,導入新課。
1、請學生聽歌曲《北京的橋》,邊聽邊記憶歌中有哪些橋。
2、教師出示潛水橋和塑料橋的插圖,讓學生進行初步觀察,說說他們什么樣?
3、揭示學習內容:今天老師就要帶大家走上這兩座橋看一看,板書課題《蘭蘭過橋》,全班齊讀。
二、學習本課生字和詞語。
1、讓學生自己讀課文,邊讀邊標出生字,畫出新詞。借助漢語拼音讀一讀。
2、同桌開展相互間的學習。
(1)打開課后的生字表,分別讀一讀,如果讀得不正確,進行糾正,還可以借助工具書查一查,讀準字音。
(2)兩個人讀一讀畫的新詞,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詞意,利用工具書查一查,看看解釋。
3、教師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1)教師出示生字卡片,讓學生讀一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蘭 橋 座 結 實 丁 野 急 巧 提 專
在讀生字的過程中,對讀得不準確的地方及時糾正。
(2)看投影,讀詞語:先讓學生自己練習讀,再指名讀。
原野 提包 橋梁 專家 驚奇 取出 輕巧 結實 野花
(3)結合學生遇到的難字說一說記憶字形的方法。教師板書。
急:上面是“刀”字頭,下面是橫折,橫, 橫,不是“山”字,最下面是“心”字底。
橋:左右結構,部首是“木”字旁,右邊是“喬”字。這是一個左形右聲的形聲字。最原始的橋是用木頭做的,所以是“木”字旁。
野:這是左右結構的字,左邊是“里”最后一筆是“提”右邊的筆順是:橫撇,點,橫鉤,豎鉤。注意與“矛”字區分。
巧:第五筆是豎折折鉤,一筆寫成。
專:獨體字,筆順是:橫,橫,豎折撇,點。
動手書空。教師進行板演,易錯的地方用彩色筆標出來。
(4)理解詞意
結合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理解,讓學生先說一說意思,相互補充,利用工具書查一查。
三、讀課文,看插圖,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1、讓學生自己練習讀課文,要做到正確和流利。
2、同桌之間互查。
3、與小組成員一起看插圖,說說畫面的意思,理解課文內容,而后練習讀書。
4、教師檢查學生讀書情況
(1)指名讀書,大家進行評價。
(2)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蘭蘭的爺爺是一位橋梁工程師。一天,他開車帶蘭蘭去玩,過大河的時候來到潛水橋上,他們看到了魚和船;要過小河時,爺爺取出塑料管子充好氣,就和蘭蘭走上了塑料橋。過橋后,爺爺把雨衣一樣大小的塑料橋放回提包里。
四、練習
1、指導學生
進行書寫:
(1)讓學生觀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寫。
(2)教師讓學生進行板演,進行評價。
2、讀一讀,并用帶點的字口頭組詞語。
原野 野花 橋梁 專家 橋頂
提包 結實 輕巧 取出 驚奇
五、總結本課學習情況。
六、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提出不懂的問題。
附:板書設計:
9 蘭蘭過橋
蘭 橋 座 結 實 丁 野 急 巧 提 專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認真觀察畫面,看懂圖意,理解課文內容。
2、通過讓學生讀這篇科幻故事,激發學生好好學習,將來攀登科學技術的高峰。
3、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看懂圖意,理解課文內容。
2、激發學生好好學習的欲望,從小賦予創造精神。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1、激發學生好好學習,將來攀登科學技術的.高峰,造福于人類。
2、結合課后第四題,指導學生理解句子,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知識
1、讓學生當小老師帶讀生字:
蘭 橋 座 結 實 丁 野 急 巧 提 專
2、以小組為單位,開火車讀詞語。
原野 提包 橋梁 專家 驚奇 取出 輕巧 結實 野花
3、指名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中介紹了哪些橋?(潛水橋和塑料橋)
二、學習新課
1、學生根據學習提示進行自學,老師走到學生中間與學生一起學習。
投影打出學習提示:
(1)自己默讀課文,在書中標出自然段。
(2)想一想每個自然段的意思。
(3)與同桌交流自己的看法。
2、指名讀課文,而后說出每個自然段的意思。有不同意見大家進行交流。
3、師生共同歸納:哪幾個自然段是介紹過潛水橋的?哪幾個自然段是介紹過塑料橋的?
(一至四自然段介紹了過潛水橋,五至九自然段介紹了過塑料橋。)
4、抓住重點學習一至四自然段:
(1)學生小聲讀一讀,想一想讀懂了什么?組織好語言做好發言的準備。
(2)學
生間開展交流。在交流時先讀出有關的語句,而后說明自己讀懂的地方。
注意以下幾個地方:
A.“波浪滾滾”這個詞語說明這是一條大河。
B.遇到河水,爺爺不但不停車還繼續開,說明這座橋的用處:這座橋架在水中,可以在水中行駛。
C.蘭蘭的表現:“嚇得閉上了眼睛……才敢睜開眼睛”
D.這座橋是用什么做的?什么樣?(這座橋是用玻璃磚造的,就像一座長長的房子。這座橋很長。)
(3)指導學生朗讀
A.與同桌一起分角色練習朗讀,邊讀邊體會在哪應加重語氣,結合有關語句談自己的想法。
B. 聽配樂朗讀,結合自己讀書情況找出問題。
C.指名讀書,大家進行評議。
5、抓住重點學習五至九自然段:
(1)讓學生默讀,在讀書的過程中標出不懂的問題。
(2)在小組內交流,組長負責分工。
A.先交流各自的問題。
B.小組內解決問題。體現學生間的互動學習。
C.提出共性的問題,參加全班交流。
(3)以小組為單位介紹學習情況。(小組成員談解決了哪些問題,相同的問題其他小組在交流的時候就不要再重復。)
(4)大家一起解決共同存在的問題。
(5)教師參與學習:為什么說這是一座輕巧的橋?
(聯系生活實際談游泳時用到的救生圈,救生艇,游泳床;漂流時的小船。想象塑料橋的樣子。使用完畢后能把它放進提包里,說明了橋的簡單實用,它很小,不占空間。)
(6)教師和學生一起參與朗讀。
指導:
爺爺把塑料橋放回提包里。
爺爺把(像雨衣一樣大小的)塑料橋放回提包里。
括號里的內容要加重語氣。作者這樣寫能進一步說明塑料橋的大小,非常形象逼真。
6、學習最后一個自然段:
(1)齊讀
(2)讓學生談自己的體會,重點體會: “爺爺真是一位會變魔術的橋梁專家。”
三、開展交流活動
1、文中介紹的兩座橋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好處?
2、假如你是一位橋梁專家,將會設計什么樣的橋?
這些問題讓學生暢所欲言地談,展開豐富的想象。
四、總結
同學們,你們要好好學習,將來攀登科學技術的高峰,造福于人類。
五、布置作業
1、聽寫詞語。
2、自己設計一座橋,解決人們生活中的難題。
小學二年級語文《蘭蘭過橋》教案3
一、學習目標:
1.認識“梁、程”等12個生字。會寫“蘭、各”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簡單了解課文介紹的兩種橋及它們的特點,激發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在識字、寫字;難點是如何理解這些神奇的橋。
三、教學特色:
這是一篇融知識性與趣味性為一體的常識性課文,向我們介紹了新奇美觀的潛水橋和輕巧實用的塑料橋,同時也讓我們了解了迅速發展的科技在現代化建設中的應用,激發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本篇教學設計力求體現一種以學生為本的理念,注重引導學生自主地探究知識,在學生自讀、自悟的基礎上使學生的認知得到發展。同時,通過一些開放性問題的設計啟發學生的想象,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在識字教學上采用先讀書,再識字的倒置法。
四、教學方法:
五、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讓學生了解一些有關橋的知識
六、教學時間:
2課時
七、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整體感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知道兩種神奇的橋的主要特點。
3、了解比喻句的用法,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你看到過橋嗎?你走過或認識哪些橋?(學生個別回答)
2、(出示蘭蘭圖片并出示課題)今天我們課文的主人公叫蘭蘭,課文講的就是蘭蘭過橋的故事。
二、精讀課文,整體感知。
1、爺爺帶著蘭蘭一起去郊游,他將帶著蘭蘭走過兩座非同一般的橋,想知道他們過的是什么橋嗎?請大家把課文讀一讀,你將會知道答案。(學生自由讀課文)
2、反饋:你知道蘭蘭過的是什么橋了嗎?(學生回答,教師板書:潛水橋塑料橋)
3、再讀課文,思考:為什么說潛水橋和塑料橋非同一般?它們分別有什么特點?請大家以四個小組為單位再讀課文并填好調查表。(表中加粗部分為學生填寫內容,因學生寫字量有限,也可口頭反饋,教師板書)
潛水橋
塑料橋
造橋地點
水里
小河上
造橋材料
特別堅實的玻璃
又薄又結實的塑料
最大的優點
不僅方便交通,還可參觀海底世界
輕巧,體積小,攜帶方便
三、學習生字:
1、蘭蘭的爺爺可真有本領,設計了這么好的橋。同學們你們長大想干什么?(自由發言)
2、大家的想法都很好。不過,不論是當橋梁工程師還是當飛行員首先得學會動腦筋,學好一些基礎的知識。比如今天要求我們認識12個生字,大家就可以動動腦子,想一些又簡單又容易記住的方法來認識它們,來,試試看吧,比比誰是最聰明的。(出示生字,交流記憶方法)
3、有了這么多的好方法,相信大家一定記住這些字了,老師來考考大家。(將生字組成詞語,不注拼音,請學生認讀)
蘭花、橋梁、工程師、波浪、書架、特別、磚石、劃船、采花、輕巧、又輕又薄、又平又穩
四、結束:
同學們真能干。相信大家有了好的學習方法一定能學到更多的本領,長大成為祖國建設的棟梁之才。
作業:
收集各種橋梁的資料,舉辦“橋梁知識展覽”。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復習14個生字,學會寫6個字。
2、啟發想象,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3、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展示自己收集到的有關橋梁知識,并自己動手設計的未來的橋。
一、生字復習:
游戲《藏頭露尾》:學生自制生字卡片一套。教師課前準備一些較大的生字卡片并用不透明的紙蓋住字的四分之三,只露出一小部分,請學生從自己的卡片中找出被蓋住的字,以此來鞏固學生對字形的識記。
二、師生互動,啟發想象。
1、蘭蘭的'爺爺太神奇了,老師今天特別想當一回爺爺,帶著蘭蘭去走一走這兩座神奇的橋,你們愿意當一次小蘭蘭和爺爺一起去嗎?(教師范讀旁白和爺爺的話,學生讀蘭蘭說的話并根據課文描述自由地做蘭蘭的一些動作,比如:嚇得閉上眼睛等)
2、當讀到:“原來是一座架在水里的橋,很像一幢長長的房子。”時,師問:從這句話中看出,潛水橋大不大?你覺得還可以說潛水橋像什么?(啟發學生想象并學說比喻句)
3、讀完第4自然段,師問:課文中的蘭蘭在橋里面看到了這些,現在你們都是小蘭蘭了,你們在橋里面看到了什么?愿意說給大家聽聽嗎?(啟發學生展開想象)
4、讀完課文,師問:剛才我們走過了兩座神奇的橋,如果你是橋梁設計工程師,你會設計怎樣的橋?(學生想象說話)
三、橋知識展覽會。
1、小組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關橋梁知識的圖片或文字材料。
2、每2上小組推選較有代表性的材料在全班交流。
3、將所收集的材料張貼在教室的“展示臺”中,供學生課后參觀。
四、小小橋梁工程師。
每生自己設計一座心目中的橋,可圖文結合,也可純圖片,還可以制作橋梁模型。
【小學二年級語文《蘭蘭過橋》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二年級語文《蘭蘭過橋》教案11-30
小學語文一年級教案《蘭蘭過橋》05-27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蘭蘭過橋》教案06-02
蘭蘭過橋教學設計04-13
《蘭蘭過橋》教學設計09-14
一年級語文教案:蘭蘭過橋03-08
小學一年級語文《蘭蘭過橋》教學設計04-07
《蘭蘭過橋》教學設計15篇[熱]04-26
蘭蘭的春天08-26
夢境仙女蘭蘭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