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九年級語文上冊教學案
一、導入
本文是一篇駁論文。這種文體一般是先指 出對方錯誤的實質,或直接批駁(駁論點),或間接批駁(駁論據,駁論證);繼而針鋒相對地提出自己的觀點并加以論證。從廣義上來看,這又是一篇雜文,短小精悍,寫法靈活。其雜文有“匕首”,“投槍”之喻。既然為插入反動派胸膛里的“匕首”、“投槍”,力 量從何而來呢?
二、學生朗讀課文,體味深意
1、諷刺的力量:
⑴找出文章中的幾處“中國人” ,分析內涵是否相同?
⑵哪些人可稱是“中國的脊梁”?為什么稱為“中國的脊 梁”?他們在那里 ,為什么?
⑶魯迅為什么反復強調“中國的脊梁”?
⑷“狀元宰相”,“地底下”的含義分別是什么?
2、邏輯的力量:
⑴作者既然認為對方的觀點是錯誤的',為什么還要一再承認對方說的都是“事實”?
⑵這種在證明“敵論”指謬誤時所采用的是哪種駁斥方法?說說這種方法的好處。
⑶文章正面立論的 觀點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證明的?你還能舉例嗎?
總結:運用強有力的“歸謬法”駁論證,再正面立論駁論點;這樣先破后立,破中有立,充滿了無懈可擊的邏輯論證的力量,將“ 敵論”置于死地,將正確的觀點昭之于世。
四、作業
完成課后練習。板書設計:
課后反思:
【中學九年級語文上冊教學案】相關文章:
六年級語文上冊《塞翁失馬》學案魯教版10-19
教版初二語文上冊第五單元《陋室銘》學案12-24
初三語文上冊《草莓》導學案07-12
七年級語文上冊《鄧稼先》學案魯教版11-15
中學語文《都市精靈》導學案06-28
初二上冊語文《說“屏”》學案12-24
六年級語文上冊《海濱仲夏夜》學案魯教版10-17
八年級語文上冊鄂版教《橘頌》教學案例07-31
中學語文《藍藍的威尼斯》導學案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