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九年級語文《觸龍說趙太后》教案

時間:2021-03-13 15:26:19 九年級 我要投稿

九年級語文《觸龍說趙太后》教案

  《觸龍說趙太后》是《戰國策》中的名篇。主要講述了戰國時期,秦國趁趙國政權交替之機,大舉攻趙,并已占領趙國三座城市。趙國形勢危急,向齊國求援。齊國一定要趙威后的小兒子長安君為人質,才肯出兵。趙威后溺愛長安君,執意不肯,致使國家危機日深。以下僅供參考!

九年級語文《觸龍說趙太后》教案

  教學目標設計:

  1、 積累部分文言實詞、虛詞和句式的用法。

  2、 理解課文內容。

  3、 分析本文層層遞進、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語言藝術。

  4、 體會語言藝術在現實生活中的意義。

  5、 認識父母為子女做長遠打算的道理,明白溺愛的危害性。

  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語設計:

  《戰國策》是一部國別體的歷史著作,主要記載戰國時期策士們云游八方、縱橫捭闔的事件和言論,正如劉向所稱“戰國時游士輔所用之國,為立策謀”。是西漢末年劉向根據戰國時期的史料編訂的,全數共33篇,分為東周、西周、秦、齊、楚、趙、魏、韓、燕、宋、衛、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戰國時期各國政治、軍事、外交等方面的一些活動。

  幻燈補充資料,學生閱讀并摘記關鍵內容:

  (資料1:鄭振鐸“在《戰國策》里面,我們看不到一些迂腐的言論,與一切遵守傳統的習慣與道德的行為;這個時代是一個新的時代,舊的一切,已完全推到,完全摧毀。所有的言論都是獨創的、直捷的、包含可愛的機警與雄辯的,所有的行動都是勇敢的,不守舊習慣的。都是審辨直接的、利害極為明瞭的。”)

  (資料2:劉向:“戰國之時,君德淺薄,為之謀策者,不得不因勢而為資,據時而為口。故其謀,扶急持傾。為一切之權,雖不可以臨國教,化兵革,救急之勢也。皆高才秀士,度時君之所能行,出奇策異智。轉危為安,運亡為存,亦可喜,皆可觀。”)

  (資料3:曾鞏:“戰國之游士則不然,不知道之可信,而樂于說之易合。其設心注意,偷為一切之計而已。)

  教師闡釋:

  歷史上人們大都從維護儒家正統思想出發,認為它是一部壞人心術的邪惡之書。其實,《戰國策》通過許多引人入勝的奇策異智故事,說明智能的威力和策士的社會作用。渲染策士對戰過局勢的控制,顯示智力在政治、軍事、外交斗爭中舉足輕重的作用。作者有意識的渲染夸大策士在戰國亂世中的作用,歌頌策士的智慧,旨在引起人們對智力的足夠重視。“所在國重,所去國輕”。《戰國策》的作者以卓越的眼光,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強調了知識階層在政治斗爭與社會發展中的強大作用,歌頌那些窮閭僻巷中沖殺出來的大批寒士的才智,公然提出“士貴耳,王者不貴”的呼聲。這種與不講智愚賢不肖的世襲貴族專制背道而馳的思想傾向,尤其重要的社會意義。

  崇尚智能標志著人的初步覺醒,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生產技術的提高,戰爭不再是赤裸裸的蠻力搏斗,更大程度上取決于智力的較量。因此,人的價值,特別是智能的價值不能不被重視。作者排除鬼神思想的干擾,高揚人的因素,重視人的主體意義,為后人的覺醒起了啟蒙作用。

  二、中國歷史散文分類:(幻燈)

  以“時”為中心——編年體——《春秋》、《左傳》

  以“地”為中心——國別體——《國語》、《戰國策》

  以“人”為中心——紀傳體——《史記》、《漢書》

  以“事”為中心——紀事本末體——《資治通鑒紀事本末》

  三、指導誦讀:

  1、學生集體誦讀。

  2、教師指導,人物對話誦讀要同人物的性格和心情相吻合。

  四、課文學習:

  1、觸龍説趙太后之前,面臨怎樣的局面?

  學生歸納:三對矛盾(趙——秦,趙——齊,太后——群臣)(板書)

  教師追問:從哪些詞語看出形勢的緊張嚴峻?

  提示明確:“新”、“急”、兩個“必”

  教師總結講授:

  是啊,強秦壓境,齊國又開出了很高的條件和籌碼,國內大臣們與趙太后又陷入僵局,真可謂內外交困,矛盾重重。這時候,作為謀臣策士的觸龍表示“愿見太后”,這里顯示出戰國時期知識階層勇于擔當的精神,這是一種“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于將傾”的精神。面對趙太后的威勢,觸龍沒有選擇沉默,這是因為他深悟到國家利益高于一切。這種參悟是滲透到我們民族的血脈之中的,正是因為國家利益高于一切,才有屈原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才有蘇武牧羊的動人故事,才有班超的投筆從戎,岳飛的精忠報國,才有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譚嗣同的“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因此,觸龍的勸諫成功,和這種為國家排憂解難的思想是分不開的。當然,“有濟世之心,尚須有濟世之術”,觸龍諷諫成功,更和他的語言藝術分不開,下面我們就來體會他的語言藝術。

  2、觸龍用什么方法叩開和趙太后的對話之門?請同學們在第二自然段中勾畫出描寫趙太后表情的詞句。

  明確:說健康以緩沖(板書)

  掃清語言障礙,學生對照注釋閱讀,教師提示重點詞語。

  揖——胥,謝,曾,“和于身也”,色,少,耆(不讀qi)

  (幻燈)表揣度語氣的固定結構:

  日食飲得無衰乎?

  得無教我獵蟲所耶?(蒲松齡《聊齋志異·促織》)

  3、教師引導:

  趙太后憤怒的表情稍微緩解了一些,但這時候說根本的問題尚欠火候,觸龍又用了什么辦法?給舒祺謀位子的目的何在?

  學生回答,教師同時解決相應內容的字詞句。

  說舒祺以引誘(板書)

  明確:其用意一是解除太后的戒備心理,二是因勢利導,巧妙引出太后的愛子之情,找到感情上的共鳴。

  文言基礎知識:賤息,不肖,愛憐,沒死以聞,念悲其遠,祝

  (幻燈)表比較的介詞“于”

  甚于婦人

  賢于長安君

  皆以美于徐公

  4、此時觸龍還是不談人質,而是拿長安君與燕后對比,認為“媼之愛燕后,賢于長安君”,我們可以概括為——比燕后以旁敲(板書),那么,他這樣說的`依據是什么?

  學生明確:“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教師引申講解:這里其實牽涉到一個很嚴肅的問題,直到今天仍具有警示意義,即,到底什么是真正的愛?

  學生談認識,發表自己的看法。

  教師點撥:

  不做長遠打算,而只讓子女貪圖眼前的安逸,這就是溺愛,是不負責任的表現,是為人父母、為人師長的失職,我們應該明白,世界上并不是所有的愛都是溫情脈脈的。

  5、觸龍哪些話最終打動了太后,使其欣欣然答應派長安君去做人質的?

  ①學生齊讀此段,然后就不懂的詞句提問。(雙向互動)

  ②體會這段文字汪洋恣肆、縱橫捭闔的文風。(排比)

  ③觸龍總結歷史經驗,思索出隱藏在滄桑歲月深處的耐人尋味的哲理——“位卑而無功,奉厚而無勞,而挾重器多也。”

  教師講解:

  這種無功不受祿的思想,要求人們為國立功,是對世襲制度的大膽挑戰。是啊,“有功于國”,才能“自托于世”,我想起了我們學校校園內的一副對聯——“以正氣還天地,有大功于國家”,就讓我們大家以此共勉吧。

  6、總結:

  縱觀全文,趙國執政者趙太后由于愛子過甚而不清醒,于是她同謀臣觸龍之間發生了一場權力和智慧的角逐。結果觸龍憑借自己的智慧占了上風。在這里,彰顯出了《戰國策》的作者的軸心意識,那就是崇尚智慧,一部《戰國策》,生動闡釋了智慧就是力量的含義,作者以卓異的眼光,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強調了“士”階層的舉足輕重的作用。

【九年級語文《觸龍說趙太后》教案】相關文章:

觸龍說趙太后08-04

《觸龍說趙太后》欣賞04-05

高一語文《觸龍說趙太后》教案04-21

《觸龍說趙太后》閱讀題04-20

《觸龍說趙太后》原文及賞析04-14

《觸龍說趙太后》教學設計「匯編」03-31

觸龍說趙太后知識要點11-10

中學語文《觸龍說趙太后》教學設計04-03

《觸龍說趙太后》優秀教案兩篇04-03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a人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性爱欧美精品 | 亚洲中文字幕一级视频电影 | 五月天综合网站日本 | 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 | 亚洲国产精品精品在线第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