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古詩兩首》第2課時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學會生字,認識“乾”“坤”兩字。
技能: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墨梅》;背誦并默寫《墨梅》。
能力:體會作者借物言志的表達方法。
情意:了解《墨梅》的大意,感悟詩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懷。
教學重難點感悟詩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懷。
對策:在了解詩的大意的基礎上,有感情的朗讀和背誦,感悟、體會。
教學準備投影圖,練習用的文字投影片,配古樂的課文朗誦錄音。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你們一定掌握了不少古詩。誰能背一背?比一比,誰背的古詩多。
學生背誦古詩,進入古詩學習的境界。
修改:鼓勵學生把自己所知道的詩來好好地背一背,盡量把詩句的韻味背出來,
2、今天,我們又要來學一首古詩。
修改: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一首古詩是王冕寫的.。我們曾經學過一篇課文是寫他的,請你來講講他的故事。
學生初步體會古詩是寫物的詩。
二、初讀:讀通讀順
1、投影出示全詩,播放錄音帶,要求:認真聽錄音,并注意聽詩的節奏。
2、指名讀,糾正讀音,讀準“乾坤”、“硯”等,引導讀出詩的節奏感(板書,用“/”標出節奏)。
自由練讀;齊讀。
三、研讀:了解詩意
1、分小組自學,提出自學要求(投影出示):
熟讀古詩;根據詩后的注釋,討論詩句的意思;有不懂的地方作好記號,大家一齊討論討論;反復誦讀,大體了解全詩的意思。
2、教師以“學生學習伙伴“的身份參與到各小組的學習中。
3、大組交流:
學生派代表說說詩的大意,其他小組成員作評價或補充;
修改:老師講解詩句的意思。我家洗硯池邊有一棵梅樹,朵朵開放的梅花都顯現出淡淡的墨痕,不需要別人夸梅花的顏色好看,只要留下梅花的香氣年、彌漫在天地之間。
四、精讀:質疑、解疑
1、把小組討論時不能解決的問題提交集體討論。
教前預設重點問題:“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這句詩中的“清氣”僅僅指梅花的清香嗎?
引導學生聯系詩人王冕的生平遭遇,領會詩人借物言志的表達方法:借贊頌墨梅來表達自己的心志,從而體會詩人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堅貞純潔的高尚情懷。
2、自由朗讀,體會詩人的高尚品格。
修改:托物言志的詩不僅僅是這兩首,還有不少,請同學們好好想一想,例如,《梅花》、《竹石》、《早梅》、《秋菊》。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五、指導朗讀和背誦:
按如下程序練習:
1、自由練讀
2、指名試讀
3、指點、示范
4、再練讀
5、再試讀
6、熟讀成誦。
六、作業超市:
一、在下面詩句中填寫表示季節的詞語。
(1)蛾眉山月半輪(),影如平姜江水流。
(2)竹外桃花三兩枝,()江水暖鴨先知。
(3)湖光()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4)()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二、填空。
1、《石灰吟》這首詩的作者是代。作者通過對石頭
的描寫,贊頌了石灰品質,抒發了詩人的感情。
2、《墨梅》的作者是,朝人。詩人借
為喻,在素潔的梅花身上寄寓了他的高尚情操。
修改:3、先給下面的字加上偏旁組成新字,再組詞。
今——()五——()
林——()見——-()
垂——()申——()
板書:20、古詩兩首
素潔(寫實)
墨梅鄙視流俗
清香(明志)貞潔自守
【蘇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古詩兩首》第2課時教案】相關文章:
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古詩兩首第2課時教案02-28
古詩兩首蘇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08-16
五年級語文下冊《意外》第2課時教案02-20
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第5課《古詩兩首》課文12-17
蘇教版古詩兩首教案設計07-27
五年級語文下冊《背課文》第2課時教案02-02
六年級語文下冊《習作三》第3課時教案02-23
五年級語文下冊《古詩兩首》教案03-01
蘇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古詩兩首》的說課稿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