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語文下冊《快樂讀書屋四》教案
晚餐桌上的學校
教材簡析
《晚餐桌上的學校》寫作者的父親每天晚餐時間都要與家里人一起交流一天獲得的新知識,使晚餐桌變成了一所特殊的學校。本文真實、生動地表現了一個熱愛學習、不斷堅持學習的父親形象,同時也告訴我們“生命有限,而學海無涯”,要“不斷學習,堅持學習”的道理。
設計理念
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積極應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緊扣文本,以讀為主,讓學生在自讀自悟中讀出個性,在多維互動中深化認識,在質疑解疑中收獲快樂,從而激發學生關注課堂之外的“課堂”、學校之外的“學校”,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品質。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抓住父親的言行,讀懂課文內容,從父親身上感受到不斷學習、堅持學習的精神,并能體會到父親的教育方法對“我”的深遠影響。
3.認識生字“恕”,積累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重、難點
體會“生命有限、學海無涯”這一人生哲理,學習文中人物時刻不忘學習、堅持學習的精神。
教學準備
課前收集有關學習的名人名言。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1.以文前提示導入:古時候有人充分利用“三余”(“冬者歲之余,夜者日之余,陰雨者時之余”)的時光學習新知。可你知道嗎,有時候餐桌上也是學校呢!(板書課題,生齊讀)
2.讀了課題后,你產生了哪些問題?
預設:
①“餐桌上的學校”是什么樣的?
②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學校?
③在這樣的學校里是怎樣學習的呢?
【抓住課題激疑導讀,能很好地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積極觸發學生自主走入課文,這是教學成功的一半。】
二、自讀自悟,初步理解
1.學生自讀課文,教師巡視。
自讀要求:
①熟讀課文,邊讀邊思考圍繞課題提出的問題,在書上圈點批畫。
②用“——”畫出父親說的話,聯系上下文讀一讀,思考作者從父親身上得到了哪些終身有用的教益,做一做批注。
③畫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提出不懂的'問題。
2.學生分小組交流自讀收獲,討論不懂的問題。
【教學中,重視學生單元閱讀的遷移實踐。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自讀、自探、自悟、自練,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三、集體研讀,深入感悟
1.指名讀課文,正音(可有重點地抽讀兩三個自然段)。
2.通過自讀、交流,弄懂了哪些問題?(一般問題可通過學生互動解決,重點問題可置后于研讀中解決。)
3.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主要內容,并理出文章的條理:想一想,課文主要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請理一理文章的思路。
①父親每天晚餐時間都要與家人一起交流一天獲得的新知識,使晚餐桌成了一所特殊的學校。
②父親認為“生命有限,而學海無涯”,人必須不斷學習,堅持學習,所以才會出現“晚餐桌上的學校”。
③父親的這種教育方法使我終身受用不盡。
3.你還有哪些不懂的問題?(了解學生疑難,確定研讀重點)
4.討論:究竟是什么使我終身受用不盡?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學生集體交流討論,教師相機點撥,讓學生讀出語言背后的東西:
①父親自身對待學習的態度“使我終身受用不盡”。(結合文中父親說的話,重點研讀第2、3自然段,體會父親以生活為課堂、酷愛學習的精神)
②父親對孩子們嚴格要求、巧妙的教育方法“使我終身受用不盡”。(結合對一家人晚餐桌上學習、交流情景的敘述,重點研讀13-16自然段,指導朗讀,體會父親教育的“生動有效”。)
5.討論:你認為文中的哪句話對你的啟示最大?能聯系實際說一說對它的理解嗎?(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觀點及感受,暢所欲言。)
【交流合作,合作交流,通過互動,激發學生的研讀熱情,引發學生思維碰撞,能使學生變被動閱讀為主動閱讀,品評答問,互促互進,于感悟中體驗,于體驗中感悟,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四、積累語言,拓展延伸
1.交流課前收集的有關學習的名人名言。
2.學生在積累本上摘抄優美詞句及名言,并從中選擇一句話作為自己學習上的“座右銘”。
3.談話小結:文中的一家人在輕松、愉快、自由的氛圍中通過互相交流收獲了知識。其實,我們也常常在生活的大課堂中、在與他人的交流中、在游戲玩耍中學到許多的知識。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說給同桌聽一聽。
4.閱讀《小學語文閱讀資源》中的《竊讀記》,(1)想一想,文中主人公令你感動的地方。
【拓展延伸,讀說寫結合,能深化本課教學主旨,促使學生語文綜合水平得到積極發展。】
【六年級語文下冊《快樂讀書屋四》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六年級語文下冊《竊讀記》教案02-28
湘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讀碑》教案03-17
湘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讀碑》教案設計02-27
《三味書屋》的六年級語文教案01-21
四年級語文《三味書屋》教案范文05-10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教案02-26
六年級語文下冊備課教案10-13
六年級下冊語文《藏戲》教案02-21
人教版語文六年級下冊教案08-01
六年級下冊語文書教案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