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語文教案《三打白骨精》(精選11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六年級語文教案《三打白骨精》,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六年級語文教案《三打白骨精》 篇1
教材簡析
《三打白骨精》一文節選自吳承恩的古典名著《西游記》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戲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課文通過孫悟空三次棒打白骨精的故事,體現了孫悟空善于識別妖魔詭計和勇于降妖除魔的本領,贊揚了孫悟空的堅定、機智和勇敢。
課文共有7個自然段,可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交代了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和部分人物。第二部分(第二至第七自然段)講述了孫悟空三次棒打白骨精的起因、經過和結果。文章故事性強,情節曲折生動,是一篇進行講讀教學的好范例。
學情分析
本課選自中國四大文學名著之一的《西游記》,與其他三部名著相比,學生們對《西游記》所熟悉和了解的程度要遠遠高于另外幾部,可以說沒有一個學生沒有在影視作品上看過,對故事中的情節和劇情的安排基本上已心中有數。因此教師不需要對文章的作者及人物做多的介紹,可以直接進入課文,按“三變------三識------三打------三責”的思路組織教學。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6個生字,會識3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3、通過對重點詞句和具體情節的分析、比較,深刻理解、體會人物形象特點。
4、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練習復述課文,把握人物的性格特點,培養學生熱愛我國古典文學名著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孫悟空三次棒打白骨精的經過。
難點: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練習復述課文,把握人物的性格特點。
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以讀代講法、合作探究法等。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及《西游記》視頻、音樂等。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談話導入,板書課題。
在我國,文學的發展形式有許多種,如:唐詩、宋詞、元曲,到了明清時代就演變成為小說,其代表就是“四大名著”,你知道是哪四部嗎?都有哪些人物?
引出:小說的三大要素:人物、情節、環境。
2.舉個例子來說,欣賞視頻《西游記》片斷,你腦海中會出現誰?為什么?
人物:師徒四人、白骨精
《西游記》三要素:情節:三變----三識----三打----三責
環境:山勢險峻、峰巖重疊
3、對于課文有關的內容,你有什么要問的問題嗎?
4.下面我們就學習這篇根據《西游記》有關內容改寫而來的課文。
二、自學課文
1.快速瀏覽課文,劃出生字及新詞,自己讀一讀。
2.出示本課生字詞新詞,指名讀,教師正音,指導學生描紅,做到一看二練三對照,一遍更比一遍好。
三、檢查自學情況:
1、白骨精為了吃唐僧肉,先變成(),又變成(),最后變成(),都被孫悟空識破,孫悟空()次怒打白骨精,前()次都被白骨精逃脫,第()次終于被孫悟空一棒打死。
2、學生讀課文。
四、深入學習課文內容
(一)追溯“三變”,感受白骨精的性格
1、找出白骨精三次變化的句子讀一讀。
“白骨精不勝歡喜,自言自語道:‘造化……說是特地來請他們用齋的”
“山坡上閃出一個……哭著走來”
“白骨精不甘心就這樣讓唐僧……找他的妻子和女兒。”
2、再讀,說說你感受到了什么?
貪婪、狡猾
(二)追溯“三打”,感受孫悟空的性格
1、請你找出孫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的句子,然后讀一讀。
“正在這時,悟空從南山摘桃回來,睜開火眼金睛一看,認出村姑是個妖精,舉起金箍棒當頭就打。說著,就朝妖精劈臉一棒。”
“悟空見又是那妖精變的,也不說話,當頭就是一棒。”
“悟空把金箍棒藏在身邊,走上前迎著妖精,笑道:‘你瞞得了別人,瞞不過我!我認得你這個妖精。’悟空抽出金箍棒,怕師傅念咒語,沒有立刻動手,暗中叫來眾神,吩咐道:‘這妖精三番兩次來蒙騙我師傅,這一次定要打死它。你們在半空中作證。’悟空掄起金箍棒,一棒打死了妖精。”
2、齊讀這三個句子,說說你感受到了什么?
勇敢、堅定
其實,不僅從課文中三變、三打的'過程中我們能感受到白骨精的狡猾,文中還有兩處比較明顯的地方也能看出來。在哪里?找出來
3、學生交流:
出示句子:
“白骨精扔下……”
“白骨精見棍棒落下,又用法術脫了身,丟了……”
著重體會“扔、丟”兩詞,體會白骨精逃跑的非常快,還故意留下假象,欺騙唐僧,體現它的狡猾。
過渡:孫悟空見妖精當頭就打,這引起了唐僧的極大不滿。請你找找描寫唐僧的句子,讀一讀,想想唐僧又有著怎樣的性格呢?
(三)追溯三次責怪,感受唐僧的性格特征
“唐僧責怪悟空無故傷人性命……這才相信那村姑是妖怪。”
“唐僧一見,驚得從馬上摔了下來,坐在地上,不由分說,一口氣念了二十遍緊箍咒。”
“你無心向善,有意作惡,你去吧!”
善良、愚鈍
五、課文小結
在今天的這一節課中,我們大家一起探討了白骨精的“三變”和孫悟空的“三識”、“三打”及唐僧對孫悟空的三次責備,從中我們可以明顯地感受到白骨精的貪婪、狡猾,孫悟空的堅定、勇敢,唐僧的善良、愚鈍。在下一節課的學習中我們還將繼續探討在這看似普通的“三變”、“三打”中,還隱藏著哪些更深層次的內容。
五、板書設計
8.三打白骨精
孫悟空
三打三責
三變
白骨精唐僧
六、作業
1.說故事(任選一題)
把這個故事說給家里人聽。
說一個《西游記》里的故事給家里人聽。
2.小練筆:
第三次怒打白骨精后,課文沒有寫唐僧的表現,請你展開想象,想一想,當唐僧看到白骨精原形畢露時,會怎么想?怎么說?怎么做?請用一段話生動具體地寫下來。
六年級語文教案《三打白骨精》 篇2
活動目標:
1.熟悉故事內容,了解故事不同人物的說話方式。
2.嘗試用語言表達故事內容。
3.對皮影藝術活動感興趣
活動重點:
了解故事中任務的說話方式。
活動難點:
用語言表達故事內容。
1.知識經驗準備:對《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有所了解。
2.物質材料及空間準備:
PPT、視頻、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皮影人物。
幼兒三橫排坐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出示皮影人物,引導幼兒認識皮影人物。
教師用孫悟空的語氣來操縱皮影孫悟空,并提問:
小朋友們,大家好,你們認識我們嗎?今天我要帶著你們去看看我們在取經路上發生的事情!
二、基本部分
(一)引出故事,請幼兒觀察(播放視頻,并提問)
我們在取經路上發生了什么事情?誰能來說一說?
她那我們一共遇到了幾次白骨精,白骨精分別變成了什么樣子?
(二)幼兒分小組記住戲劇人物的臺詞及說話語氣(再次播放視頻)
現在我想和你們做一個游戲?請你們以排為單位分成小組進行游戲!
游戲開始前,我想問小朋友們,故事中共有幾個人物,請幼兒以小組為單位挑選故事中的`人物進行排練。
(三)嘗試分小組演繹皮影戲《三打白骨精》
大家都記住自己挑選的故事人物了嗎?
那一組小朋友想要來試著用皮影演一演《三打白骨精》這個故事呢?
三、結束部分
總結幼兒表演情況,進行表揚。
小朋友們都表演的很不錯,我們一起去向弟弟妹妹們表演一下吧!
活動延伸:
在區域活動中繼續嘗試為皮影故事配音。
六年級語文教案《三打白骨精》 篇3
設計理念:
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新的精神,改變學習方式,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讓學生把內化的知識外化為口頭表達,提高表達能力。遵循立足無痕,扎根有魂的教學理念,在輕松愉悅的游戲氛圍中熟悉文本,通過多方式朗讀,能抓住重點詞復述文章內容并感受文章人物的不同個性。一切以學生發展為依據,以學生獲得為準繩,潛心研究個性化的學習優化之路,把個性化學習靈活運用于課堂之中。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復述課文。
2、掌握抓住重點詞句來體會人物性格特點的學習方法。
3、比較三次怒打白骨精的不同之處。體會孫悟空堅定不移、機智勇敢、善于識破敵人詭計的斗爭精神。
4、細讀課文,理解課文是怎樣寫孫悟空打白骨精的過程的。通過對重點詞句的理解,來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學習孫悟空堅定、機智和勇敢的品質。
教學重點:
比較三次怒打白骨精所用語句的不同。體會孫悟空堅定不移、機智勇敢、善于識破敵人詭計的斗爭精神。
教學難點:
根據表達的需要,運用詞語,選擇恰當的句式,用自己的語言,簡要復述課文。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前先學:
自主閱讀《西游記》的青少年版。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談話,揭題。
同學們看過有關我國古代著名神話小說《西游記》的故事書或電影、電視嗎?這部故事書中的主人公是哪幾個人,你知道他們各有什么個性特點嗎?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孫悟空三打白骨精》這篇課文,就是《西游記》的一個故事。因為這個故事篇幅較長,所以我們分兩課課文來學。今天先學習《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一)
二、帶著3個問題自學課文。
1、學習生字新詞,讀準字音,記住字形,聯系上下文或的方法理解詞義。
2、輕聲自由讀課文,讀正確,讀通順,想想課文大致意思。
3、運用擴展課題的方法說說課文的大意。
三、檢查自學情況。
1、生字。
1)指名讀。
2)要求學生指出容易讀錯的詞語。
3)注意讀準:僧,平舌音;豎,翹舌音;注意讀準前鼻音:澗,后鼻音:僧
2、詞語。
1)學生交流已經理解的詞語。
2)鼓勵學生提出不懂的詞語。
3)重點理解詞語:挑拔、索性、慈悲、詭計多端。
3、通過課題擴展法說說課文大意。(唐僧西天取經途中路遇白骨精,孫悟空三次識破白骨精的變化,打死白骨精的三個化身。)
四、理清脈絡分段。
1、再讀課題,問三打指的是什么?
2、找出課文中三打白骨精的各個段落,以每次打白骨精作為一段,這篇課文應分幾段。(五段)
3、讓學生讀讀課文,分好段想想每一段寫了什么內容?
4、交流分段情況。
五、學習第一段。
1、輕聲自由讀第一段,先想想這段課文你能學懂什么?
2、交流:
這段告訴我們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了解了幫事發生的原因是白骨精殘害百姓,孫悟空要為民除害。
點撥:能用不但┅┅而且┅┅說說第二句話的意思?專門強調了什么?進一步理解詭計多端的意思。
3、指導朗讀
4、概括第一段段意。
六、作業
1、朗讀課文
2、抄寫詞語。
第二課時
一、導入教學
1、復習提問:上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三打白骨精》這篇課文,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嗎?(學生思考回答)
2、為了降妖除魔,掃清取經路上的障礙,孫悟空三次棒打白骨精,那么,三次斗爭的情形又有什么時候不同呢?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第八課《三打白骨精》。(板書課題)
二、精讀課文
(一)學習第一次斗爭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描寫第一次斗爭的.段落,分別畫出描寫孫悟空、唐僧和白骨精的詞句,然后交流。
2、根據學生回答,適時出示下列投影片:
孫悟空從南山摘桃回來,睜開火眼金睛一看,認出村姑是個妖精,舉起金箍棒當頭就打朝妖精劈臉一棒。
唐僧連忙扯住悟空責怪悟空無故傷人性命。這才有些相信那村姑是妖怪。
白骨精不勝歡喜搖身變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齋飯,徑直走到唐僧面前妖精扔下一具假尸首,化作一縷輕煙逃走了。
3、引導學生閱讀投影片上的內容,看看從哪些詞語可以體會到人物的性格。也可以小組展開討論。
4、交流匯報。(教師適時予以指導)
5、總結學法:剛才我們學習了課文第一部分,體會到了孫悟空、唐僧和白骨精的性格特點。現在大家來回想一下,我們是如何來體會的呢?
(學生概括學習方法,教師板書:閱讀課文畫出句子品析詞語體會性格)
(二)學習第二次和第三次斗爭
1、大家已經掌握了一些讀書的方法,大家想不想用這種方法來試試,看看從第二次和第三次的斗爭中,你們能體會到他們的哪些特點。
2、各組同學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一部分內容來體會。教師巡視指導。
3、交流匯報。
先挑選一個小組的同學來交流,其他小組的同學可以作補充。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適時出示教學課件,幫助學生理解體會。
4、小練筆。
在第三次斗爭中,課文沒有寫到唐僧的表現。請你展開合理的想象,想一想當唐僧看到白骨精原形畢露時,他會怎樣想、怎樣說、怎樣做?請用一段話生動具體地表達出來。
(學生自主動手練習,然后交流,師生共同評價。)
(三)練習復述課文
1、學了這篇課文,你一定對本領高強、機智勇敢的孫悟空更加佩服,對詭計多端的白骨精更加憎恨,那么你想不想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呢?下面我們就來講一講吧。
老師溫馨提示:在講故事的過程中,要盡可能地運用課文中的語言,可以展開合理的想象,力爭把故事講得更生動、更有吸引力。
2、學生在小組內講故事,可采用一人講一段的方法,使每個學生都有鍛煉的機會。
3、各組推行講得最好的同學在全班交流。師生共同評價。
三、總結課文
孫悟空除掉了白骨精,唐僧師徒四人又踏上了前往西天取經的道路。前進的道路上還會有更多的兇險,但是孫悟空有善于識別妖魔詭計的火眼金睛,有降妖伏魔的高強本領,我們相信他們一定能化險為夷、一路平安。
六年級語文教案《三打白骨精》 篇4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13個,理解21個詞語的意思。
2.學會按照課文后練習第3題的提示簡要復述課文。
3.懂得對敵人不能講慈悲,要善于識破敵人的詭計,并和敵人斗爭到底。
教學時間
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大致理解課文內容,分段,精讀第二段。
教學過程
一、揭題引趣。
1.簡介《西游記》。
2.板書課題:我們今天學習《西游記》中的一個故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同學們想學嗎?
二、初讀課文。
1.輕聲自由讀課文。
①讀準生字字音,并劃出生字組成的新詞。
②口頭填空:
白骨精為了吃唐僧肉,先變成( ),又變成( ),最后變成( ),都被孫悟空識破,孫悟空( )次怒打白骨精。
2、讀后檢查。(略)
三、再讀課文,理清思路。
1.速讀課文,孫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各在哪些自然段里?全文可分幾段? (提示:可采用“找重點段”分段法)
2.分段討論:
可以有兩種分法:第一種全文分三段,三次怒打為一段,首、尾各一段。
第二種分法:三次怒打獨立成段分成三段,首、尾各一段,共分五段。
四、精讀第二段。
孫悟空如何三打白骨精,先學習第一次怒打。
默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思考:
課文分幾步把孫悟空第一次打白骨精的經過寫清楚的?課文又是怎樣寫白骨精和孫悟空的?
1.找到寫白骨精的句子讀讀,想想寫了白骨精的`什么?為什么要這樣寫?
2.讀讀寫孫悟空打白骨精經過的句子,劃出有關“打”的動詞。(嗅、凝視、吆喝、舉、打、識破、追趕)
說說“以”這些動詞中可以看出孫悟空有什么特點?
3.齊讀寫唐僧的句子,從“責怪”一詞可以看出唐僧有什么弱點?
4.課文寫孫悟空一打白骨精,就是按三步寫的:一寫白骨精;二寫孫悟空;三寫唐僧。主要寫孫悟空。
5.按三步給第二自然段分成三層。指名三人各讀一層。
6.簡要說說孫悟空—打白骨精的經過。
7.總結學法:
① 找句子一分別找到寫白骨精、孫悟空、唐僧的句子。
② 想特點一讀讀想想白骨精、孫悟空、唐僧的特點
③ 分層次一按三步分三層。
④ 說經過—簡要說說打的經過。
孫悟空二打、三打白骨精的內容下節課再學習。
五、作業。
1.完成作業題1、2、3。
2.熟讀第二自然段。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鞏固生字新詞,學習課文第一、三、四、五段。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聽寫詞語:徒弟、詭計、妖怪、金箍棒、識破
2.指名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二.學習三、四自然段。
1.回顧第二自然段的學習方法,用同樣的方法自己學習第三、四段。
(1)找到寫白骨精,孫悟空、唐僧的句子讀讀,要求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來。
(2)給三、四段劃分層次。
2.指名讀第三自然段。(三人分別讀寫白骨精、孫悟空、唐僧的語句),讀后評價。
3.分四人小組輪讀第四自然段。小組內互相幫助。
4.指名三人讀第四自然段,讀后評價,老師點撥。
根據上面的語句討論:
(1)讀讀寫白骨精第二次、第三次變化和逃跑的語句,比較三次寫法的不同,想想白骨精是怎樣的? (詭計多端、善于變化)聯系第一段,齊讀第一段。
(2)讀讀孫悟空二打、三打白骨精的語句,比較三次寫法的不同,思想孫悟空有什么特點? (火眼金睛善于識破妖計敢于斗爭具有機智勇敢的斗爭精神)
(3)讀讀唐僧阻擋的語句,比較三次寫法的不同,想想唐僧說的“人以悲慈為本”是什么意思?他的話錯在哪里? (本來意思是:做人要慈善,要有同情心,唐僧對白骨精講慈悲就大錯特錯了。因為店僧人妖不分,善惡不辨,不應該對敵人講慈悲。)
(4)三次寫法不同有什么好處? 充分揭露白骨精的詭計多端,表現孫悟空善于識破妖計、勇敢機智的斗爭精神,反映出唐僧人妖不分,善惡不辨的弱點;同時這樣寫避免了語句的重復,把故事推向高潮,為唐僧最后把孫悟空趕回花果山作了鋪墊。
三、學習第五段。唐僧不但認不出妖怪,反而把敢于打妖怪的孫悟空怎樣了?齊讀課文最后—段。
四、作業。
1.作業本5、6題。
2.讀熟課文。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
熟讀課文,回答課文第1題的幾個問題,進一步理解課文,提高認識,按提示簡要復述課文。
教學過程
一、聽寫詞語:性命索性慈悲詭計多端騰空而去毛發直豎
二、指名讀課文(5人每人一段)
讀后回答課后題1的3個小題目。
三、按照課后第3題的提示,簡要地復述“三打白骨精”的經過。
1.復述“—打”經過。
①復述的要求:
(1)內容正確,不丟主要內容
妖怪想吃唐僧,變成村姑。
一打:悟空識破妖怪,打妖怪,妖怪逃。
唐僧責怪悟空。
②語言簡潔(說得具體在這兒不作要求)。
③語句通順,用詞得當。
學生試著復述。師生評議。
2.復述“二打”經過。
3.復述“三打”經過。
四、作業。
1.熟讀全文。
2.把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講給家里人聽.
六年級語文教案《三打白骨精》 篇5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有有關詞語。
3、了解古典名著《西游記》,體會孫悟空的堅定,機智和勇敢。
[教學重難點]
了解古典名著《西游記》,體會孫悟空的堅定,機智和勇敢。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中國明代長篇神話小說。全書100回。吳承恩根據唐僧玄奘赴天竺取經的史實,注入對現實生活的感受、認識創作而成。故事情節生動、奇幻、曲折,人物既有濃厚的神奇色彩,又有強烈的現實感。不但我們中國人喜歡,而且也成了世界文學中擁有讀者最廣泛的著作之一。
揭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西游記》里的一個故事——《三打白骨精》
二、初讀課文
1.輕聲自由讀課文。指讀要求:
①讀準生字,讀通句子,讀順課文。
②填空:白骨精為了吃唐僧肉,先變成( ),又變成( ),最后變成( ),都被孫悟空識破,孫悟空( )次怒打白骨精。
2、準備復述課文
三、精讀探究
(一)、精讀“一打”
我們首先來欣賞孫悟空與白骨精的第一個回合。
1、邊讀邊想:孫悟空一打白骨精,先寫白骨精怎么變的?孫悟空怎么打的?結果如何?唐僧對孫悟空棒打妖精是什么態度?畫出有關語句。出示表格:
2、孫悟空能識破妖精的詭計嗎?用文中的句子回答。火眼金睛的確厲害,對妖怪疾惡如仇,決不心慈手軟,所以,孫悟空朝妖怪——劈臉一棒。多么勇敢的孫悟空啊!
3、結果如何呢?為什么沒能打死這個害人的'東西?
4、唐僧對此是什么態度?從“責怪”看出唐僧是個什么樣的人?(心地善良,人妖不分)
6、孫悟空是怎么做的?你從中讀懂了什么?
(二)、總結學法,自學“二打”、“三打”
①找句子一分別找到寫白骨精、孫悟空、唐僧的句子。
②想特點一讀讀想想白骨精、孫悟空、唐僧的特點
1、(1)白骨精一計不成,又生一計,這次怎么現身的?
(2)孫悟空如何應對的?為什么這樣做?
(3)結果呢?
(4)唐僧對此是什么態度?
2、交流“三打”
(1)前兩次都讓白骨精逃了,還讓孫悟空受了懲罰,第三次白骨精又變成什么呢?
(2)孫悟空為什么沒有倉促出手呢?
(3)結果呢?
最后一句為故事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四、探究人物形象:
孫悟空豬八戒唐僧
五、總結延伸
1、回顧全文,白骨精三次以不同化身出現,三騙唐僧,而孫悟空三次識破妖精的詭計,三次怒打白骨精,唐僧因為人妖不分,三次阻攔孫悟空,但最終還是孫悟空更勝一籌,打敗妖精,繼續保護唐僧西天取經。
2、你還知道哪些孫悟空的故事?
六年級語文教案《三打白骨精》 篇6
活動目標
1.為動畫片配背景音樂,了解影像中音樂的作用。
2.初步嘗試簡單的樂曲創作,體驗創作的樂趣。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在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理解歌曲意境。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準備
1.剪輯動畫片《三打白骨精》片段(時間約五分鐘,消音)。
2.各種樂器。
活動過程
一、欣賞動畫片《三打白骨精》
1.邊看邊討論:片中的人物可能說些什么,做些什么?
2.告訴幼兒影片中每個主要角色即將出場或有事情發生時都會有一段獨特的背景音樂,音樂可以使人們知道馬上就有重要事情發生,并能增加視覺效果。
二、將動畫片分成四段討論配樂
1.第一段: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出來時可以用什么樣的音樂來表現?(引導幼兒分析人物的不同特征)
2.第二段:白骨精出現時應該是什么樣的音樂?孫悟空與白骨精第一次打斗時應該用什么樣的音樂來表現?
3.第三段、第四段:第二次、第三次打斗應該分別用什么樣的音樂來表現?(引導幼兒知道三次的打斗音樂應該一次比一次強烈)
三、幼兒自行分成四組分別為四段動畫片配樂
1.引導幼兒討論可以用什么樂器來配樂。例如孫悟空與白骨精打斗時可以用架子鼓來烘托打斗氣氛;唐僧念緊箍咒時可以配上碰鈴刺耳的聲音等等。
2.各小組分別進行樂器合成練習。引導幼兒根據情節選擇合適的`樂器以及注意各樂器合成時的和諧。
3.啟發幼兒想象除了用樂器來配樂,還可以用什么來配樂?(例如自己的嗓音、教室中的器具等。)
四、將動畫片與配樂合成。
第一次,讓幼兒自己選出幾位同伴對白,其他的進行配樂。第二次配樂時錄音,制成配樂音帶,讓幼兒邊欣賞動畫片邊聽聽自己的配樂,找出不和諧的地方,再進行第三次配樂。
活動反思
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原動力,幼兒只有有了興趣才能產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的愿望。愛好音樂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樂活動能激起幼兒學習的欲望,使其產生愉快的情緒,充分發揮想象,表現出他們不同的感受和創造。
六年級語文教案《三打白骨精》 篇7
教材分析
《孫悟空三打白骨精》選自我國古典小說名著《西游記》,課文通過孫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的故事,贊揚了孫悟空堅定不移、機智勇敢、善于識別敵人詭計的斗爭精神。課文故事性強,學生樂于學,適合于學生進行簡要復述的訓練。
課文可分為三部分:取經來到山前,三打白骨精,被師父趕回花果山。其中第二部分是全文的重點,具體敘述白骨精分別變成村姑、老婆婆子、老頭兒都孫悟識破。三打白骨精,情節類似,但敘述上有變化,避免了語句的重復,把故事推向高潮。
教學目標
1、細讀課文,理解課文是怎樣寫孫悟空打白骨精的過程的。
2、比較三次怒打白骨精的不同之處。
3、體會孫悟空堅定不移、機智勇敢、善于識破敵人詭計的斗爭精神。
教學重點
比較三次怒打白骨精所用語句的不同及這樣寫的好處。
教學難點
概括孫悟空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揭題
唐僧師徒來到住著白骨精的山洞前,發生了什么事呢?
那么孫悟空又是如何與白骨精作斗爭的呢?
二、細讀課文,理解孫悟空打白骨精的過程
1 、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你最喜歡哪一打呢?
學生自讀課文,找出自己喜歡的段落,圈圈畫畫。
2、交流:
你為什么喜歡這一打?
進行朗讀訓練。
特別是孫悟空的話。
3、比較:
出示課后第3題問題,指名讀題
按照表格,找出文中有關詞句。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孫悟空怒打
白骨精逃跑
唐僧阻擋
交流朗讀,評議,再讀。體會文中三打過程中所使用句子的不同和人物不同的性格特點。
你覺得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4、概括孫悟空的性格特點
句式說話:我覺得孫悟空是個()的人。
總結:堅定不移、機智勇敢、善于識破敵人詭計。
三、總結
學了課文,你有什么想法?
你想要對你的親戚朋友說什么呢?
聽課隨感:
一、該課表現突出的幾方面
課文主要寫了孫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的經過,呂老師這節課重在引導學生理解描寫三次打斗中所用的詞句不同這一文章特色。
1、重視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因勢利導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教師要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創設情境、提供機會。呂老師讓學生自學,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打,讀讀、圈圈、劃劃,說說為什么喜歡這一打?再師生交流討論,老師及時點撥,指導朗讀。這樣的學習,能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動手、動腦、動口,在親身體驗中加以領悟,讓學生在交流中達到共識,體會文章語言文字的美。
2、重視學生語言文字的感悟和積累
在學生交流自學心得時,呂老師先讓學生談談自己的體會,說說文中哪些詞句用得好,再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寫孫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白骨精三次逃跑,唐僧三次阻攔在詞句描寫上的變化,并從文中找出重點詞共同完成表格,既進行了語言文字的訓練,又為下一課時復述課文做好了鋪墊。
3、重視學生寫作技巧的指導
呂老師引導學生比較三打,并沒有停留在課文中,而是啟發學生進一步思考:為什么要這樣寫?有什么好處?通過討論,使學生明白:這樣寫課文內容更為豐富,使人感到新鮮。然后,呂老師不失時機地指導學生在平時的寫作當中,敘述同樣內容時要注意:語句要有變化,文章才會更有吸引力。的確,我們的語文教學,很多知識點都是交叉在一起的,也是緊密相連的,只要我們像呂老師一樣時時指導學生各方面的能力,相信學生會逐漸地在潛移默化中不斷提高。
二、值得商榷方面
整堂課最大的遺憾就是參與的學生太少。是否在自學課文時,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一打進行自由組合,開展小組學習,讓學生先在小組內讀讀、說說、議議,保證參與度,讓更多的學生有發表自己觀點的機會?然后由小組匯報的形式,師生共同理解課文是怎樣寫孫悟空打白骨精的過程的。這樣教學,或許在具體交流時還可以節約時間,保證預設教學目標 的達成。
六年級語文教案《三打白骨精》 篇8
教學目標
1、學會9個生字,理解20個新詞的意思。
2、縮寫課文第2自然段,按照提示(內容提綱)簡要復述課文。
3、懂得對壞人不能講慈悲,要善于識破詭計,敢于斗爭。
教學重點
教學重點:理解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的經過,特別是第一次打白骨精的經過;
在理解的基礎上,按課后練習3的提示,復述“孫悟空三打白骨精”。
教學難點 :注意前后內容之間的銜接,根據提示進行復述,按要求縮寫第2自然段。
教具:投影片 課文錄音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揭題。
1、了解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西游記》。
2、簡要介紹吳承恩生平。
二、初讀課文,檢查預習情況。
1、自由讀課文,回顧預習時遇到的問題。
2、難點反饋。
難讀的:喝
難寫的:箍、吆
易混淆的:詭計(鬼)
3、通過聯系上下文閱讀的方法理解部分難詞。
挑撥:搬弄是非,引起糾紛。
索性:干脆,表示直截了當。
慈悲:慈善,富有同情心。
詭計多端:害人的計策很多。
4、通過“課題擴展法”說說課文大意:唐僧西天取經途中路遇白骨精,孫悟空三次識破白骨精的'變化,打死白骨精的三個化身。
三、脈絡分段。
1、再讀課文,問:“三打”指的是什么?
2、找出課文中“三打”白骨精的各個段落,以每次打白骨精作為一段,這篇課文應分幾段。
3、讓學生讀讀課文,用“||”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
第二段(第2自然段)
第三段(第3自然段)
第四段(第4、5自然段)
第五段(第6自然段)
四、學習第一段。
1、輕聲自由讀第一段,先想想這段課文告訴我們什么?即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再說說故事發生的原因。(白骨精殘害百姓,孫悟空要為民除害。)
2、“專門”什么意思?你能用“不但……而且……”說說第二句話的意思么?
3、進一步理解“詭計多端”的意思,再以憎恨的語氣讀這一段的第2句話。
4、概括第一段段意:唐僧帶徒弟上西天取經,一天來到一座高山前。山上住著白骨精,殘害百姓,而且詭計多端。
五、作業 :抄寫生字詞語。
第2課時
一、研讀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的各個段落。
1、學生輕聲讀課文第二、三、四段,想想為了吃唐僧肉,白骨精變發幾次?每次變成什么?為什么這么變?
2、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個人物,說說他的性格特征。
3、自讀課文,找出片斷重點理解。
4、交流討論:
(1)分析孫悟空的人物特征。
孫悟空用鼻子一嗅,聞到一股妖氣,再用火眼金睛凝視,一下子看出那村姑是一個妖怪。
①過程:嗅——凝視。
②理解怎樣是凝視。
③“一下子”看出悟空本領高強。
指名朗讀,點評。
“大膽妖怪”悟空一聲吆喝,舉起金箍棒,劈面便打。啪的一聲,那村姑倒地死去。
理解:①吆喝寫出了氣勢。
②劈面便打是果斷。重點指導朗讀。
悟空看得仔細,認出那婆子也是那個妖怪變的。悟空飛步向前,大喝一聲:“妖怪,你又來了,再吃我一棒!”金箍棒當頭劈去,那婆子便應聲倒下。
理解飛步向前的勇猛,大喝一聲的威武。難點:應聲倒下。
悟空氣得毛發直豎,大喝道:“不管你千變萬化,妖怪總是妖怪!”說罷掄棒就打。
各自說說對這句話的理解。
妖怪吃人本性不變,你今天救了他,他卻不會放過你。是妖就要打,哪能講慈悲!
聯系以上兩句話理解“慈悲”,以及應該怎樣“慈悲”。
(2)分析唐僧的表現:責怪——怒喝——把孫悟空趕回花果山。
唐僧責怪悟空不該錯殺好人。(句中的一個“好”字反映了唐僮的是非不分,也揭露了白骨精的狡詐。)
唐僧怒喝道:“你接連打死母女二人,是何道理?”(唐僧的氣憤之情比第一次更深,更能說明唐僧的糊涂。)
(3)分析白骨精的人物特點。
白骨精為了吃唐僧肉,變成一個村姑,穿著花衣裳,提著一籃饅頭,笑著向唐僧走來。(白骨精善于喬裝打扮,做壞事,表現了她詭計多端的本性。)
那婆子拄著竹杖,口中喊著尋女兒。
白骨精又變成一個老頭兒,手持拐杖,來找唐僧。
那老頭大聲呼喊:“救命啊,救命!”
那老頭沖到悟空面前說:“你打死了我的老伴和女兒,我這條老命出不要了,索性跟你拼了!”
(白骨精利用唐僧“人妖不分”的弱點,先是大喊“救命”;再是誣賴悟空“打死了老伴和女兒”,要與悟空拼了,最后利用唐攔住悟空的機會逃命。)
二、學習第五段。
1、指名讀第6自然段。
2、最后唐僧怎么做?說明了什么?
(用“不但……而且……”的句式回答這個問題。說明了唐僧至此,還是敵我不分。)
3.概括段意:唐僧把敢于打妖的孫悟空趕回花果山去了。
三、總結全文。
課文寫了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但三次怒打,白骨精三次逃跑,唐僧三次阻攔,第一次寫法各有不同。這樣寫既為了避免語句的重復,也為了把故事推向高潮,唐僧把孫悟空趕回花果山。
四、完成《作業 本》第1、2、3、4題。
第3課時
一、聽寫詞語。
二、完成課后練習1。
1、白骨精的詭計多端表現在哪里?(為了吃唐僧肉,“千變萬化”,先變村姑,再變老婆子,最后變成老頭兒,“一計不成,又生一計”。
2、你認為用什么詞語概括孫悟空的特點最恰當?(孫悟空火眼金睛善于識破妖魔鬼怪的陰謀,具有勇敢斗爭的精神。)
3、唐僧說的“人以慈悲為本”是什么意思?他的話錯在哪里?(“人以慈悲為本”本來的意思是說做人要慈善,要有同情心。但唐僧對白骨精講慈悲就大錯特錯了,因為唐僧人妖不分,善惡不辨。)
三、簡要復述“三打白骨精”的經過。
1、完成《作業 本》第5題。
(1)指名朗讀課文第1自然段。
(2)投影出示《作業 本》第5題的“例”,分析縮寫課文的方法。(抓住主要的人與物,刪去次要的話。)
(3)回憶第2自然段主要人物與主要情節。
(4)自由讀課文第二段,獨立完成縮寫。完成后討論交流:
第二段:白骨精想吃唐僧肉,變成村姑。孫悟空識破詭計一打白骨精,白骨精逃走。唐僧責怪悟空不該錯殺好人。
2、用“縮寫的話”復述“孫悟空一打白骨精”的經過。
3、按同樣的方法,縮寫復述二、三打白骨精。
(1)四人小組討論,縮寫、復述。
(2)指名復述,評議。
第三段:白骨精變成老婆子,孫悟空再打,白骨精又逃。唐僧怒喝孫悟空。
第四段:白骨精變成老頭兒,孫悟空又打,白骨精裝模作樣。唐僧以“慈悲為本”,攔住悟空,救了妖精。
4、完整復述“三打白骨精”的經過。
(1)指名復述,評議。
(2)選兩位學生上臺復述。
(3)學生各人自己復述。
四、完成《作業 本》第6題。
教學后記
概括孫悟空的特點,應引導學生從孫悟空的語言、行動中去體會他善于識破詭計,具有機智勇敢的斗爭精神。
六年級語文教案《三打白骨精》 篇9
教學目標
1.學會3個生字,理解14個詞語的意思。
2.會用“料知”和“得意忘形”各造一個句子;了解破折號和引號的用法。
3.學會按照課后練習第3題的提示簡要地復述孫悟空用計消滅白骨精的經過。
4.感覺孫悟空善于揭穿白骨精妖術,勇于和妖怪斗到底的精神。
教學時間:
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初步理解內容按提示劃分段落,學習第一大段。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唐僧趕走了孫悟空,白骨精喜出望外,它捉到了唐僧沒有,唐憎師徒性命如何,接下去請讀讀《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二)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輕聲自由讀課文,要求:
①讀準生字字音,并劃出由生字組成的新詞。
②思考課文大意:孫悟空走后,白骨精很容易地把唐僧,八戒直奔花果山,去;孫悟空立即,打死,自己變成。孫悟空用計引誘白骨精三變,使唐僧。孫悟空打死了。
讀后檢查:①認讀生字卡片;②口頭填空
三、再讀課文,理清思路。
按下列提示給課文分成“起因一經過一結果”三段。
1.唐僧被捉,八戒請回師兄。
2.孫悟空用計揭穿白骨精妖術,師父悔悟。
3.孫悟空打死白骨精。
四、學習第—、二自然段。
1.輕聲自讀一、二自然段。
2.理解“寡不敵眾”、“直奔”等詞語意思。
3.朗讀第一、二自然段。
五、作業。
1.完成作業本第1、2題和課后第4題。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敦學要點:
精讀課文第二段,完成課后題l、2。
一、精讀第二段。
1.默讀課文,思考課后題1。
2.討論重點句子,理解課文內容。
(1)孫悟空聽到妖怪又出來作祟,就立即趕往白骨洞。——‘‘作祟”在句子中是什么意思? “立即”一詞寫出了什么?
(2)孫:晤空決定用計揭穿白骨精的妖術,使師父覺醒。一一說說“揭穿”、“妖術”、“覺醒”是什么意思。
①這里的“計”具體內容是什么?
②為什么要故意問:“你的大徒弟孫悟空呢?”
③又為什么故意問:“女兒是怎樣用的計?難道他們都識不破嗎? (理解“得意忘形”)
④從哪里可看出唐僧覺醒了?
(“此刻才明白”、“氣憤地說”、“十分后悔”、“不禁失聲喊道”)
(3)他想起了孫悟空,不禁失聲喊道:“悟空,我不該是非不分,人妖顛倒……“(這里的“是”與“非”’“人”與“妖”各指什么?)
(聯系三打(一),具體說說唐憎是非不分,人妖顛倒。)
3.指導朗讀。
重點指導讀好“孫悟空的兩次故意”,白骨精的“得意忘形”、唐僧的“氣憤”“悔悟”。
4.了解文中有關標點的用法:
破折號:老妖婆——白骨精的母親(起注釋作用)。
引號:“老妖,婆”加上引號起否定作用,因“老妖婆”是孫悟空變成的。這種引號的'用法與直接引用某人講的話不同。
二、學習第三段。
1.輕聲自讀第三段,思考:孫悟空是如何消滅白骨精的?
2.找到有關句子讀讀,說說孫悟空是如何消滅白骨精的?
3.齊讀第三段。
三、作業。
1.熟讀全文。
2.準備復述孫悟空用計消滅白骨精的經過。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總結全文,復述故事。
一、聽寫詞語。
二、總結全文。
1.各自輕聲讀全文。思考:
《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充分揭露了白骨精的( ),表現了孫悟空( )、( )的斗爭精神,反映了唐僧( )、( )的弱點。
2.指名分段朗讀,討論上面填空題。
3.分角色朗讀課文。
三.復述故事。
(一)回憶復述要求:
A 壓縮課文內容:長話短說(概括地說)。
B 說課文主要內容:如時間、地點、主要人物事情的起因、事情發展的基本過程和結果。
C 刪、并次要內容:人物的對話、環境的描寫。
(二)示范指導第一段。
提示:悟空走后,唐僧被捉。
復述:孫悟空走后,白骨精輕而易舉地把唐僧捉進了白骨洞。
(三)嘗試復述第二段。
提示:八戒請回孫悟空。復述:八戒去救唐僧,但寡不敵眾。他直奔花果山,請回師兄來搭救師父。
(四)獨立復述下面的課文。
悟空打死老妖,“老妖”進洞。
悟空趕往白骨洞,碰見了趕來吃唐僧肉的白骨精的母親。悟空打死“老妖”、自己變成“老妖”的模樣進了洞。
“老妖”引白骨精三變,唐憎悔悟。
孫悟空決定用計揭穿白骨精的妖術,使師父覺醒,他故意問唐僧你的大徒弟孫悟空哪里去了?引誘白骨精說出是她為了吃唐僧肉,三次用計使唐僧把孫悟空趕走的。孫悟空又故意問是怎樣用的計,引誘白骨精得意忘形地三變。唐僧這才明白是上了妖怪的當,十分后悔當初不聽孫悟空的話,不該是非不分,人妖顛倒,把孫悟空趕走。
悟空打死白骨精。
孫悟空現出真身,高舉金箍棒,向白骨精打去,白骨精慌忙招架。八戒齊力奮戰。白骨精正想逃跑,孫悟空晃動身子,變出十幾個孫悟空,把白骨精圍住。孫悟空口吐神火,把白骨精燒成了—堆灰。
四、引導課外閱讀《西游記》。
《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有趣嗎?這樣的故事在《西游記》這本書里有許多,請同學們自己去看,以后班上開個故事會,說說《西游記》里的故事。
五、作業。
1.讀熟《孫悟空三打的骨精》(一)(二),把故事講給家里人聽。
2.看《西游記》
六年級語文教案《三打白骨精》 篇10
教材簡析:
《三打白骨精》是《西游記》中的一篇家喻戶曉、膾炙人口的故事,特別受青少年喜歡。它是本單元主體課文的延伸和擴展,是圍繞本單元的主題“真”、“偽”所選的補充閱讀材料。作者通過神奇的想象,變幻莫測的情節,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流暢自然的語言,將武藝高強、明辨善惡的孫悟空和奸詐狡猾的白骨精形象呈現在我們面前。
設計理念:
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本文的特點,本設計采取“抓住重點、快樂閱讀、體驗角色、練講故事”的教學策略,引導活寶快樂閱讀,體驗性閱讀,個性化閱讀,為兒童發展和展示獨立的閱讀能力、滿足好奇心和未知欲提供廣闊的空間。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讓學生感受閱讀的樂趣,培養他們喜歡閱讀祖國文學名著的情感。
2.在朗讀中體會孫悟空的武藝高強和明辨善惡,知道白骨精的.善于偽裝和奸詐狡猾。
3.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能較完整地講述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
4.認識11個生字。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西游記》動畫片及插曲,生字卡。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歌曲導入。(播放《西游記》動畫片的主題曲)看你們手舞足蹈的樣子,你們一定知道這是哪部動畫片的主題曲。
2.今天我們來學習《西游記》中你們最熟悉的一個小故事(板書課題),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3.進入“快樂讀書屋”:你們想知道白骨精3次分別變成了什么,孫悟空又是怎么打她的嗎?請同學們翻開書,走進“快樂讀書屋”吧!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課文,要讀正確、流利,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3.同桌互讀,交流讀書心得: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
4.朗讀展示。自找伙伴朗讀課文,在自評、互評中讀通讀順課文。
三、抓住重點,體驗角色。
1.整體感知,體驗角色。
你讀了課文,覺得孫悟空和白骨精是怎樣的人?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2.重點朗讀,體驗角色。
文中白骨精、豬八戒、孫悟空各說了什么?請同學們找出來讀一讀,教師相機進行朗讀指導。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同桌互讀、教師引讀、表演讀等)和自評自悟,引導學生體會人物的語言、體驗角色的特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出示掛圖,讓學生4人一小組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播放無聲的《三打白骨精》動畫片,請同個同學給動畫配音。
四、練講故事,延伸拓展。
1.提出要求:
(1)講故事時要自然大方,把話說清楚,說完整,盡量用上已學過的詞語。
(2)講故事時千萬別忘了把白骨精變成什么,孫悟空、豬八戒說了什么講清楚哦!
(3)可以適當擴展內容。
2.小組內練講互評。
3.各小組推選代表到講臺上講。
五、鞏固識字。
采用認讀字卡或開火車讀等方法,鞏固學生在閱讀中已經認識了的生字。
六、拓展閱讀。
1.把這個故事講給你的家人或朋友聽。
2.閱讀《小學語文閱讀資源(注意版)》二年級上冊中的《“咕咚”來了》,按提示要求感悟文章內容。
3.《西游記》是我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里面的故事非常有趣,請同學們課外閱讀少兒版《西游記》。
六年級語文教案《三打白骨精》 篇11
教學目標:
1、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有感情地讀,領悟孫悟空、唐僧和白骨精的特點,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在學懂課文的同時,感受孫悟空善于揭穿白骨精的妖術,勇于斗爭到底的頑強精神,體會孫悟空的堅定、機智和勇敢。
教學重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通過語言文字的品讀,領悟孫悟空、唐僧和白骨精的性格特點,
教學過程:
一、名著引路,導入新課
1、同學們,喜慶的春節剛剛過去,我們又迎來了新的學期,開始了緊張而又愉快的學習生活。老師今天給大家帶來了一本書。(出示《西游記》)
2、簡介《西游記》
《西游記》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在中國小說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明代神魔小說的杰出代表。它想象豐富,故事曲折奇幻,人物形象鮮明,它從誕生到現在的四、五百年里,不但深受我們中國人喜歡,而且已成為了世界文學中擁有最廣泛讀者的著作之一 ,被改編成幾國文字,還被拍成電影、電視,為廣大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
3、一提到《西游記》你腦海中會出現誰?為什么?
4、你還知道小說中哪些人物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5、看來同學們都很熟悉和喜歡《西游記》。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根據《西游記》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戲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改編而來的'課文——三打白骨精(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按要求輕聲自由讀課文。
(1)讀準生字字音,畫出生字組成的新詞。
(2)讀順句子,讀通課文,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3)簡要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2、讀書反饋
(1)檢查生字詞掌握情況。(出示生字詞,指導讀好翹舌音、前鼻音。)
(2)口頭填空,簡要復述課文內容。
白骨精為了吃唐僧肉,先變成( ),又變成 ( ),最后變成 ( ),都被孫悟空識破,孫悟空先后( )次怒打白骨精,最后終于( )白骨精。
(4)明確人物關系,構架文章結構
(出示小說三要素:人物、情節、環境。)同學們,任何一篇小說中都會有“人物、情節、環境”,我們把它們稱為小說的“三要素”。
我們首先來看看這篇課文的主要人物都有哪些? (板書:孫悟空、白骨精、唐僧)
他們三者之間有怎樣的聯系呢?(師生共同完成板書)
孫悟空
三打 三怪 白骨精 三騙 唐僧
二、精讀“第一打”,感悟形象
正因為白骨精的“三騙”“三變”,才有了孫悟空的“三打”和唐僧的“三怪”。這就是小說的——情節。那么,三次棒打白骨精的情形又有什么不同呢?我們首先來看看 “第一打”。
1、請大家輕聲讀讀2—4段,分別畫出描寫孫悟空、唐僧和白骨精的句子和關關鍵詞語,體會人物的性格。(出示學習要求)
2、學生讀課文,畫句子,教師巡視指導。
【六年級語文教案《三打白骨精》】相關文章:
六年級語文下冊《三打白骨精》教案04-27
小學語文《三打白骨精》課文01-17
《三打白骨精》的語文教學反思01-13
小學語文《三打白骨精》課文原文08-05
六年級下冊語文《三打白骨精》課文01-15
幼兒園大班三打白骨精教案11-04
三打白骨精快板臺詞03-06
三打白骨精好詞好句03-15
三打白骨精經典臺詞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