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之肺》教學設計「優秀篇」
《城市之肺》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理解和積累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深刻體會“城市之肺”的作用以及怎樣更好地發揮它的功能,從而認識減少污染的重要性;
3.體會說明文用語的準確、嚴謹,學習說明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抓關鍵詞句體會“城市之肺”的作用知道怎樣更好地發揮它的功能。
【教學準備】
搜集有關樹木抗污能力強弱的資料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回顧曾學過的說明文以及此類文章的特點
一、開門見山
1.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說明文,板書:城市之肺 注意“肺”字的書寫。
2.齊讀課題,質疑,預設:“城市之肺” 是什么?
二、初讀課文
1.課件出示自學要求:
⑴自由大聲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⑵“城市之肺” 是什么?能不能用文中的一句話來說明。
2.交流反饋:
⑴指名分段朗讀,隨機正音;
⑵指名回答。
三、深入研讀
(一)“城市之肺”的作用
1.課件出示句子一:
郁郁蔥蔥的樹木花草是城市的“綠色衛士”,人們把它們比作“城市之肺”,是十分形象和確切的。
⑴指名讀,質疑,預設:為什么把花草樹木比作“綠色衛士”,為什么把它們比作“城市之肺”?
⑵花草樹木如何充當“綠色衛士”這個角色的?找出文中的句子(課件出示句二)。
樹林能抗擊風沙的侵襲。分布合理的樹林和灌木叢,能大大減弱噪音,有顯著地隔音效果,“綠色衛士”還有助于保護土壤和建筑物,使它們免受陽光暴曬。在炎熱的夏天,小花園或樹陰下的氣溫要比空曠處的氣溫低。
指名讀,聯系實際和二年級學過的《綠色衛兵》談談。
⑶為什么把它們比作“城市之肺”呢?這是我們本節課要重點解決的問題,請同學們默讀2、3、4自然段,找出相關句子。
2.交流重點句
預設:
課件出示句三:
因為這些“綠色衛士”,不僅能吸收空氣中過剩的二氧化碳,調節城市空氣,而且能降低灰塵污染--葉子表面的容貌和黏液能吸附飄塵,阻止灰塵微粒蔓延。
⑴指名讀;
⑵讀了這句話你知道了什么?(能吸收二氧化碳,能降低灰塵污染)
⑶這就是“綠色衛士”的作用,它和我們人類身體器官--肺的作用一樣,
難怪作者把它們比作“城市之肺”。
⑷指導朗讀(抓住“因為……不僅……而且……”)。
課件出示句四:
幸運的是,有這些可愛的“綠色衛士”在保護著人們;它們本身還會產生多種消滅細菌的物質,如痢疾病菌接觸楊樹葉后會死亡。
⑴指名讀。
⑵補充課外資料:了解楊樹是怎樣消滅痢疾病菌的。
⑶像這樣能消滅細菌的樹木僅僅只有楊樹嗎?(不是的)課文中只介紹了一種,像這種方法在說明文中叫--(舉例子)。
⑷談感受(欣喜地,驕傲的),帶著你的感受讀這句話。
(二)怎樣更好地發揮“城市之肺”的功能
過渡:是啊,“城市之肺”在我們的生活中是如此的重要,它給人類帶來了歡樂和健康,它付出了如此之多卻又得到了什么?
1.指名回答(未老先衰、加速死亡)
找出具體語句,課件出示句五:
一棵榆樹,生長在森林中可以活三百年,而生長在城市里,它的壽命卻可能只有四五十年。一棵椴樹,在森林中能活四百年,在城市里只能活五十至七十年。而且,污染了的空氣會使樹木的生長速度降低一半
2.找出具體語句,課件出示
⑴配樂,師生動情誦讀。
⑵讀者讀者,你想到了什么?(樹木的無私奉獻,人類對環境的破壞……)
3.從環保的話題引入我們人類該怎么做?我們不但要保護環境,更要改善環境,所以我們在綠化城市時-- 課件出示句六:
所以,我們在綠化城市到時候,應當充分考慮各種樹木所具有的特性,使它們在城市中更好地發揮“肺”的功能。
⑴能從文中找到有利的依據嗎?
⑵交流課前搜集的關于“抗污能力強或其它方面的花草樹木”的資料。
四、升化主題,拓展練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