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小草和大樹》第一課時教案設計

時間:2021-08-09 14:46:13 六年級 我要投稿

《小草和大樹》第一課時教案設計

  教材簡介

《小草和大樹》第一課時教案設計

  《小草和大樹》講述的是英國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在逆境中奮發努力、脫穎而出的艱辛歷程,歌頌了逆境成才的奮斗精神,展現了主人公敢于沖破舊勢力的勇氣與膽識。她用自己和兩個妹妹的成功證明了無論是“小草”還是“大樹”,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一樣可以有自己的事業,一樣可以實現自己的理想,一樣有自己的人格和尊嚴。只要努力奮斗,在逆境中也能創造奇跡。這篇課文與本單元另兩篇課文一起,共同表達了“奮斗與生存”的教育主題。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7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領悟在逆境中只有具備堅強的意志和聰明智慧的人才可能擁有精彩人生。

  教學重難點

  1.品味“她的生命艱辛而壯麗,像一朵傲放于風沙中的仙人掌花”等比喻句的含義。

  2.抓住文中的細節描寫感悟夏洛蒂艱辛而又壯麗的逆境成才經歷,體會夏洛蒂的堅強意志和聰明智慧。

  教學過程

  一、 由題生疑,帶疑讀文

  1.同學們,今天我們共同學習一篇課文,題目叫《小草和大樹》。乍一看課題,像是一篇童話或者寓言故事的題目,但是這篇課文既不是童話,也不是寓言,而是一個人的真實經歷。(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上課伊始,開門見山,三言兩語,直奔課題,目的是將學生的注意力聚焦到文本上。同時由題生疑,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2.看了這個題目,你最想知道什么?

  學生質疑,教師根據學生的質疑進行整理:課文寫的是誰的經歷?課文實際上寫了這個人的什么事情?為什么以“小草和大樹”作為課題呢?

  設計意圖:通過暗示、對比、啟發等手段,引導學生觀察思考課題,開始在課堂上與“小草、大樹”的精神交往,由初步的感覺開始到后來深刻的質疑,都是在帶著自己的思考學習課文。只有有了自己的思考,學生才能真正走進課文,為與主人公展開心靈對話打下基礎。

  3.同學們,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走進課文,去了解這篇課文的主人公吧。

  二、 自學字詞,了解大意

  1.學生帶著剛才的'問題自由大聲地朗讀課文。

  初讀課文,解決了什么問題?課文寫的是誰?這個人是英國人,名字不好讀,我們先來讀一讀。(出示:夏洛蒂·勃朗特)學生讀。

  課文寫的是什么事情?學生討論交流,互相啟發補充。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簡要介紹主人公夏洛蒂·勃朗特以及她的代表作《簡·愛》。

  2.在教師的指導下自學生字新詞。

  (1)出示生字,指名學生朗讀,及時正音,讀正確。

  堪稱 逆境 撇下 前輩

  狹窄 權衡 鉛筆 鋼鐵

  (2)分組出示詞語。

  嗷嗷待哺 節衣縮食 惴惴不安 寥寥無幾 (夏洛蒂的逆境)

  要強好勝 孜孜不倦 脫穎而出 大名鼎鼎 (夏洛蒂的成功)

  指名讀詞語,提醒學生重點注意加點的字詞要讀正確,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齊讀。

  在學生讀正確的基礎上先引導學生交流加點字的含義,然后理解和討論詞語的含義。

  教師啟發:你能看出這兩組詞語的區別嗎?說說自己對這兩組詞語整體的理解和感受。

  教師小結:對,成功前的夏洛蒂和成功后的夏洛蒂的區別,當然,我們也能從這些詞語看出夏洛蒂的成功之路絕不平坦,相反卻非常坎坷,需要付出非常大的努力。

  設計意圖:生字詞的學習以學生自學為主,因為小學六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自學能力,所以,教學生字詞時不必面面俱到,重點在于教學生不會的和易錯的。讓學生比較這兩組詞語,了解成功前的夏洛蒂和成功后的夏洛蒂的區別之大,給學生以情感的沖擊,激發學生閱讀課文的欲望。

  3.檢查課文朗讀情況,多名學生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并讓學生說說每個自然段分別寫了什么內容。

  4.歸納課文主要內容,理清課文脈絡。

  在交流過程中,教師隨時指導,理清文章的大致思路,形成板書,如下:

  小草--夏洛蒂三姐妹

  家庭不幸,艱難謀生

  立志寫詩,遭遇打擊

  反思權衡,開拓新路

  孜孜不倦,敲開文學圣殿的大門

  小草成為大樹--夏洛蒂三姐妹

  設計意圖:教師指導學生從整體上初步把握課文內容,訓練學生的概括能力,同時,對整個事件有了一些了解,了解課文分別寫了哪些內容。當學生明確事件的發展過程后,學生對課文的脈絡更加清楚。這就為學生深入發掘課文內涵、體味精彩細節、感受人物形象打下了基礎。

  5.同學們,我們已經讀通了課文,那么,你現在能回答前面提出的問題嗎?為什么以“小草和大樹”為題呢?

  文中幾次提到“小草和大樹”?(3處)

  請把相關的語句畫下來,聯系上下文,仔細揣摩,并在書上寫下批注,寫下自己的感受和體會。

  指名學生讀讀剛才畫出的句子,交流自己的感受,引導所有的學生認真聽,收集有效信息。

  設計意圖: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學生閱讀文本,是一次與文本對話的過程。讀完課文后,他們一定有自己的見解,教師組織學生寫批注,交流感受,引導學生體會和表達。課堂上,學生充分匯報自己的閱讀感受,也為教師了解學生、及時調整教學程序和內容提供了可能。

  三、 深入研讀,感悟精神

  1.默讀圈畫,品讀文字

  課文用“小草和大樹”為題,是有深刻含義的。同學們,請大家靜心地默讀課文,讓我們一起來回顧夏洛蒂的生活,感受夏洛蒂的內心。當我們真正理解了夏洛蒂逆境成才的故事,就會明白題目的含義。

  默讀課文,提出要求:用“ _______”畫出夏洛蒂遭遇的困境,用“~~~~”畫出她所作所為、所思所想的句子。邊讀邊想,寫下自己的感受。

  2.學生自由交流課文中讓自己感動的句子,說說自己的讀書感受,教師引導學生從下面四個方面交流。

  (1)夏洛蒂生活艱辛--不放棄學習;

  (2)夏洛蒂求助遭諷--不懼怕打擊;

  (3)夏洛蒂寫詩遇挫--不退縮嘆息;

  (4)夏洛蒂創作艱難--不浪費時間。

  3.理解課題“小草和大樹”的含義。

  出示句子:她們硬是用鋼鐵般的意志敲開了文學圣殿的大門。硬是用汗水和心血把“小草”澆灌成“大樹”。她們莊嚴地向傳統的觀念和陳腐的偏見挑戰:世界上不存在什么“不是婦女的事業”!

  “傳統的觀念和陳腐的偏見”是什么?(回顧前面騷塞的話加以理解)如果騷塞聽到了她們的宣戰,會怎么想呢?

  設計意圖:只有充分了解主人公當時所處的具體環境,才能對文章理解得更深刻,才能真正被夏洛蒂的所作所為感動。此處的問題不露痕跡地指導學生關注事件的背景,對提高學生的感悟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現在,你能讀懂這句話嗎?以“小草和大樹”為題的妙處在哪里呢?

  四、 總結全文,鏈接課外

  1.夏洛蒂姐妹的成功經歷對你有什么啟示?(指導學生注意聯系自己的實際談感受。)

  2.課文只是夏洛蒂成長過程的一個縮影,要想更多地了解課文中的故事,了解夏洛蒂·勃朗特這個人,大家課后可以閱讀《簡·愛》這部經典著作,相信會給你很多啟發。

  五、 識記生字,指導寫字

  識記本課生字字形,指導寫字。

  設計意圖:寫字是小學生重要的語文基本功,一定要有“提筆即練字”的意識,注意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課堂教學的最后一個環節,要花兩分鐘抓住重點字和難寫字,指導識記字形,指導書寫。

【《小草和大樹》第一課時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小草和大樹02-23

大樹和小草10-09

大樹和小草06-29

《小草和大樹》優秀教學設(第一課時)05-31

小草、鮮花和大樹03-17

小草、大樹和石頭02-29

大樹和小草散文04-09

小草和大樹讀書筆記 《小草和大樹》讀后感08-13

讀《小草和大樹》有感04-04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日韩一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 亚洲欧美老师机在线AⅤ | 一本到国产在线不卡免费观看 | 亚洲人成电影手机在线播放 |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