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王之渙《涼州詞》教學設計及反思

時間:2025-01-22 11:04:49 思穎 六年級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王之渙《涼州詞》教學設計及反思(精選7篇)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反思過去,是為了以后。如何把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王之渙《涼州詞》教學設計及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王之渙《涼州詞》教學設計及反思(精選7篇)

  王之渙《涼州詞》教學設計及反思 1

  教材分析:

  《涼州詞》是北師大版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古詩二首》中的一首詩,古詩前兩句,描寫了祖國山川的雄偉氣勢,勾勒出這個國防重鎮的地理形勢,突出了戍邊士卒的荒涼境遇,為后兩句刻畫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個典型環境。后兩句寫的是戍卒的離愁。當戍邊士卒聽到羌笛吹奏著悲涼的《折楊柳》曲調時,就難免會觸動離愁別恨。“何須怨”三字,使詩意更加含蓄,更有深意。王之渙這首詩表現了戍邊士兵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情感,表達了作者對戍邊將士不得還鄉的同情,寫得蒼涼慷慨,悲而不失其壯。前兩句偏重寫景,后兩句偏重抒情。寫景雄奇壯闊,抒情含蓄深永,短短的28字,蘊含著豐富的內涵,成為千古絕唱。

  設計理念:

  新課程標準指出:第三學段(五六年級)的階段目標是“閱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受到優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勵,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本課的設計打破了傳統的古詩教學方式,充分體現了“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尊重學生的個體感悟,體現自主學習。學生通過自主閱讀感知文本,通過朗讀與想象解讀文本,感悟古詩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情感。在教學中以“情”為突破口,以“讀”為依托,根據學生的讀詩感受,由古詩的意象入手,采用“四步讀詩法”,即“字正腔圓--有板有眼--讀出感覺--讀出意境”,引導學生以讀悟情,以讀入境,加深體驗,培養語感。深入挖掘文本,扎扎實實進行聽說讀寫訓練。適當進行課外拓展,豐富文本,深化古詩內涵,提升審美情趣。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能有板有眼、入情入境地朗讀古詩。

  2、了解古詩的大意,想象詩中描繪的景物,感受古詩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情感。

  3、培養學生閱讀古詩的興趣和對古詩的熱愛之情。

  4、引導學生在誦讀實踐中增加積累,培養語感,加深體驗,提升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了解古詩的大意,體會戍邊將士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情感。

  教學難點:

  感受古詩的意境,讀出古詩蘊含的情感。

  教學方法:

  引導法、 情境教學法、 點撥討論法

  學習方法:

  自讀感悟、討論探究 、誦讀法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古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瑰寶,古代那些才華橫溢的詩人們,為我們留下了無數的優秀詩篇,使每一個中國人為之驕傲。今天我們再來感受一下古詩的魅力,咱們來個賽詩會,看誰記的古詩多。

  (1)我們三單元的主題是“母親河”,誰能背出和黃河或者長江有關的詩?

  (2)老師開詩頭,看誰能接下去:

  ▲王昌齡的《從軍行七首》其四:“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王翰《涼州詞》“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琶琵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2、出示唐代地圖,介紹邊塞地理位置及歷史背景,引出邊塞詩。

  3、了解詩人及“涼州詞”這種曲調名。

  (1)簡介王之渙。

  (2)“涼州詞”不是詩題,是涼州歌的唱詞,它是盛唐時流行的一種曲調名,后來許多詩人都喜歡這個曲調,為它填寫新詞,因此唐代許多詩人都寫有《涼州詞》。

  【設計意圖:學生在小學階段接觸到的邊塞詩很少,對于當時的歷史、地理情況了解甚少。從幾首反映戰爭的邊塞詩引入,出示唐代地圖,幫助學生了解中原地區和塞外的區域劃分,了解邊塞地理位置和歷史情況,為學生更好的理解古詩中戍卒的怨情打好感情基礎。】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自由讀,多讀幾遍,讀到字正腔圓為止。

  2、指名讀。

  3、指導“仞”的讀音和“羌”的書寫。

  4、讀詩不僅要讀的字正腔圓,還要讀的有板有眼,讀出節奏。誰來試試?

  5、師生合作讀古詩。

  6、齊讀古詩。

  7、讀詩,不僅要讀出節奏、讀出味道來,更要讀出感覺、讀出情緒來。如果請你用一個詞來表達你讀完這首詩的感覺,你想到的是哪個詞語?(學生自由匯報,并將詞語板書到黑板上)

  8、請大家靜靜地默讀《涼州詞》,想一想,詩的哪些地方向你傳遞著這樣的感覺和情緒。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分層次、按步驟進行練讀,每個環節注重落實,做到讀有層次,讀有要求,讀有指導,讀有評價。把學習的主動權完全交給學生,引導學生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自讀自悟,讀出感覺,讀出情緒,然后引導學生在古詩詞句中捕捉“感受”的來源,體現了自主學習的理念。】

  三、抓詩象,入詩境,悟詩情。

  根據學生的匯報,相機引導學生感悟古詩的意境和情感:

  預設一:學生對“孤”的感悟

  1、詩象:孤城、萬仞山

  (1)這座孤單單的城。指的是哪座城?引導學生從注釋中獲取玉門關相關知識,師補充介紹玉門關。(出示圖片 )

  (2)為什么作者稱之為“孤城”?

  引導感受:a看荒漠圖景,感受玉門關的荒涼與寂寞 。玉門關在茫茫戈壁灘上,四周荒無人煙,顯得那么--荒涼、孤寂、冷清――這就是詩句中所說的――“孤城”。

  b這樣的一座城,不遠處就是萬仞高山,在萬仞高山的襯托下,顯得那么--(渺小、孤單)--這就是詩句中說的“孤城”。

  (3)了解“片”的用意。

  師拋疑:"片"在這可以換成什么詞?詩人這里為什么不用“座”而用“片”?(“一片”是唐詩習慣用詞,往往與“孤”連文,如“孤帆一片”、“一片孤云”等等,這里相當于“一座”,而在詞采上多一層“單薄”的意思。孤城在萬仞高山的襯托下,像一片落葉,顯得單薄。)

  (4)指導朗讀本句,可以把“一片孤城 ”和“萬仞高山”對比讀,讀出戍邊城堡的“孤”。

  引導:孤城周圍除了高山,還有什么?

  2、詩象:黃河

  (1)讀讀這句詩,你的眼前浮現出了怎樣的畫面?

  (2)回顧“黃河入海流”的觀察角度,了解本句詩的視角:逆著黃河流向,自下而上遠眺黃河。

  (3)遼闊的高原上,黃河奔騰而來,遠遠向西望去,好像是從白云中流出來的。

  閉上眼睛想象一下,從白云中流出來的黃河像 (想象練說,引導學生用比喻句表達)

  (4)你能用哪些詞語來形容這條黃河?

  (5)指導朗讀:讓我們讀出黃河的源遠流長,讀出黃河奔騰萬里的氣勢。

  3、深化“孤城”的意境。

  巍巍高山、滾滾黃河,荒涼的地理環境,更加襯托了這座戍邊城堡的“孤”!僅僅是城孤孤單單嗎?(守城將士的心更是孤獨的)與其說城孤,不如說人孤、心孤、情孤啊!

  4、帶著我們的感覺,自由讀兩句,讀出古詩的意境。

  預設二:學生對“怨”的感悟。

  1、感悟“楊柳”的雙關。

  (1)理解“怨”,思考:埋怨楊柳什么?(不發芽)為什么楊柳不發芽呢?――“春風不度玉門關”!春風吹不到,楊柳自然不會發芽。戰士們是多么盼望見到春風輕拂,楊柳吐綠啊?但在這茫茫高原,那只是奢望。埋怨楊柳有用嗎?所以作者說--讀后兩句

  (2)楊柳在這里還有另外一層意思。指的是戰士吹奏的是《折楊柳》曲子。介紹古人臨別折柳相贈的風俗。

  (3)在古詩中,有許多詩句都提到了折柳風俗。(課件出示:出示跟楊柳有關的一些詩句,讓學生和老師輕聲誦讀。)

  長安陌上無窮樹,惟有垂楊管別離。――唐·劉禹錫《楊柳枝詞》

  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隋代--無名氏《送別》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4)當戍邊將士聽到羌笛吹奏的.悲涼的折楊曲時,會是怎樣的心情?理解后兩句的意思。

  (5)指導讀后兩句。

  2、感悟“春風” 的深意。

  春風,表面指的是自然界的風。它另一種意思即是朝廷的恩惠和關心。戍邊將士們盼望著朝廷早點讓他們回家,可是,“春風不度玉門關”,朝廷似乎忘記了他們的存在,根本不顧他們的死活。很多將士魂歸關外。

  3、拓展:有關描寫戰爭的詩句。輕聲地跟老師一起讀。(配哀傷的樂曲)

  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蒲桃入漢家。

  ――唐·李頎《古從軍行》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晚唐·曹松《已亥歲二首》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

  ――陳陶《隴西行》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王翰《涼州詞》

  4、 激情創境,配樂齊讀古詩。

  【設計意圖:根據學生的初讀感悟,以“情”為突破口,以“孤城”為主要意象,引導學生體會邊塞的荒涼地理環境,感悟戍卒的離愁別恨。以“讀”為依托,引導學生品讀感悟,進入古詩的情境,感悟詩人的情感。大量的課外拓展,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古詩,同時深化了古詩的內涵,讓學生在陶冶情操的同時也積淀了古詩的文化底蘊】

  四、情感渲染,拓展運用。

  1、寫話練習:羌笛發出的悲切之音,讓將士黯然淚下。如果他家有年邁的父母,如果他已經有了妻兒,他會對父母妻兒說些什么?請你任選一種角色,寫一寫戍邊將士的心里話。(寫好后交流)

  2、親人們能聽到他的訴說嗎?將士們只好把滔滔的思念寄托在幽幽的羌笛聲里,含淚回憶那依依惜別的情景!有感情背誦《涼州詞》。

  2、結課升華:連年的戰爭,長年的戍邊,毀掉了原本幸福的家庭。戰爭帶給人們多少苦難啊!讓我們反對戰爭,維護和平,讓天下所有的家庭幸福安寧!

  4、課外拓展:自學王翰的《涼州詞》。

  【設計意圖:充分挖掘文本內涵,引導學生寫一寫戍邊將士的心里話,學生情之所至,定會言之有物,讀寫結合,對學生進行扎實的語言文字訓練。深化古詩內涵,將立意提升至”反對戰爭,維護和平“,賦予了古詩新意。】

  《涼州詞》教學反思

  中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孕育了祖國燦爛的文化,而古詩正是這燦爛文化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古詩是漢語言文字的典范、精華,濃縮著豐富的情感,積淀著智慧的結晶。引領學生走進古詩,不但能幫助他們理解和繼承優秀文化,提高閱讀和寫作能力,而且還能增加他們的文化底蘊,陶冶性情。喜歡古詩文的我,選擇了六年級上冊的一首古詩《涼州詞》來進行教學嘗試,期望通過我的課堂實踐,摸索出一條古詩教學的新路子。

  新課程標準指出:第三學段(五六年級)的階段目標是“閱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受到優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勵,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誦讀優秀詩文,注意通過詩文的聲調、節奏等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背誦優秀詩文60篇(段)。”然而縱觀平日的古詩教學,我們不乏看到古詩教學課成了詩意的串講課,枯燥煩瑣的字詞分析,句意的理解,詩情的灌輸,詩中的情感、美詞佳句的體驗過程被一句句抽象的答案所替代,因此,學生只是機械的獲取知識又何來的創新與想象呢?我覺得,古詩教學應做到“自讀自悟、入情入境、有滋有味”,即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引導學生入情入境的學習,最后有滋有味的把古詩讀好。下面,我結合《涼州詞》一課的教學,談談我的收獲:

  《涼州詞》是北師大版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古詩二首》中的一首詩,古詩前兩句,描寫了祖國山川的雄偉氣勢,勾勒出這個國防重鎮的地理形勢,突出了戍邊士卒的荒涼境遇,為后兩句刻畫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個典型環境。后兩句寫的是戍卒的離愁。當戍邊士卒聽到羌笛吹奏著悲涼的《折楊柳》曲調時,就難免會觸動離愁別恨。“何須怨”三字,使詩意更加含蓄,更有深意。王之渙這首詩表現了戍邊士兵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情感,表達了作者對戍邊將士不得還鄉的同情,寫得蒼涼慷慨,悲而不失其壯。前兩句偏重寫景,后兩句偏重抒情。寫景雄奇壯闊,抒情含蓄深永,短短的28字,蘊含著豐富的內涵,成為千古絕唱。在教學中我以“情”為突破口,指引學生通過自主閱讀感知文本、理解文本,通過朗讀與想象解讀文本,體會詩人的情感,感悟古詩的意境。

  一、學科整合,從歷史背景導入,為學習古詩做好鋪墊。

  這是一首唐代的邊塞詩,學生在小學階段接觸到的邊塞詩很少,對于當時的歷史、地理情況了解甚少。因此,我從《從軍行》、王翰的《涼州詞》等幾首反映戰爭的邊塞詩引入,出示唐代地圖,幫助學生了解中原地區和塞外的區域劃分,了解邊塞地理位置和歷史情況,為學生更好的理解古詩中戍卒的怨情打好感情基礎。歷史、地理學科知識和語文知識的整合,在開課伊始就達到了激發興趣、激發情感的作用。

  二、尊重學生個體感悟,體現自主學習。

  傳統的古詩教學,往往是逐詞逐句分析講解,使得學生在在教師的牽引下亦步亦趨,學生沒有自己獨特的感悟,只是被動的接受。本課的教學,我把學習的主動權完全交給學生,引導學生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自讀自悟,讓學生用一個詞來表達讀完整首詩的感覺,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自由匯報,并將詞語板書到黑板上。然后引導學生靜心默讀《涼州詞》,想一想,詩的哪些地方向你傳遞著這樣的感覺和情緒,學生會在古詩詞句中捕捉“感受”的來源。隨后教師就根據學生的讀詩感受,由古詩的意象入手,展開教學。這樣的設計,充分體現了“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尊重學生的個體感悟,發揮了學生了主觀能動性,實現了古詩教學的新突破。

  三、緊扣詩眼,引導學生入詩境,悟詩情。

  教學中,我根據學生的初讀感悟,從帶給學生感觸最深的“孤”字入手,以“孤城”為主要意象,引導學生體會邊塞的荒涼地理環境。我不是讓學生單純的感受詩像,而是將孤城、高山、黃河聯系起來理解,通過“萬仞山”對“孤城”的襯托,通過黃河對“孤城”的烘托,學生感受到了古詩的意境。后兩句,我引導學生從“怨” 字入手,感悟戍卒的離愁別恨。教學中沒有過于零碎的問題,重在引導學生去朗讀,去品味,去感悟,教師創設情境,適時點撥,引導學生進入古詩的情境,感悟詩人的情感。

  四、朗讀指導有目標,分層次,講求實效。

  “詩歌不是無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腸。”有感情的朗讀古詩,有助于學生理解詩中的意象和情感,有助于深化學生的審美體驗。朗讀,是學習詩歌語言的主要手段之一。宋代大家朱熹曾經說過:“詩須沉潛諷誦,玩味義理,咀嚼滋味,方有所益。”只有經過充分地、反復地誦讀,設身處境地進入詩的境界,仔細體味每個重點詞句的含義,細致感受其中的形象美,才能深入地領略作品中的情致和趣味,從而獲得審美的愉悅。因此,在教學本詩時,我在古詩的朗讀指導上很下功夫,按照認知規律,制定了“四步讀詩法”,即“字正腔圓--有板有眼--讀出感覺--讀出意境”,在學習古詩的過程中貫穿朗讀訓練,引導學生分層次、按步驟進行練讀,每個環節注重落實,做到讀有層次,讀有要求,讀有指導,讀有評價,以讀悟情,以讀入境。課堂上,我采用多種形式的朗讀方法,默讀、小聲讀、齊讀、個別讀、范讀、師生合作讀、男女生分讀、配樂朗讀等,課堂上書聲瑯瑯。尤其是引導學生讀出古詩的意境,我激情創境,讓學生在哀怨悲壯的音樂感染下,為情所動,隨情而讀!同時,學生掌握了朗讀古詩的方法,相信在今后的古詩學習中也會學以致用,舉一反三。

  五、大量的課外拓展,豐富文本,深化了古詩內涵。

  詩的語言凝煉含蓄,耐人尋味,經常是“言有盡而意無窮”。近代大家聞一多先生曾說:詩的長處在于它有無限度的彈性,變得出無窮的花樣,裝得進無限的內容。因此,在教學中,我巧妙地進行適度的課外拓展,如課前的賽詩會、對玉門關的補充介紹、對唐詩中“片”字的習慣用法的講解,由”楊柳“引出的折柳習俗及相關的古詩,對“春風”的解讀,描寫戰爭場面的邊塞詩的補充,直至課后的拓展閱讀王翰的《涼州詞》,大量的課外拓展,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古詩,同時深化了古詩的內涵,讓學生在陶冶情操的同時也積淀了古詩的文化底蘊,學生在短短的40分鐘內收獲頗豐。

  六、挖掘文本內涵,聽說讀寫訓練扎實進行。

  古詩教學中的語言文字訓練受文本的限制,不容易扎實展開。我充分挖掘文本內涵,圍繞《涼州詞》中短短28個字,對學生進行了扎實的聽說讀寫訓練。如對“黃河遠上白云間”觀察角度的對比分析、對黃河從白云中流出來景象的想象練說、對黃河的詞語描述、想象戍卒聽到羌笛聲的內心活動等。尤其是古詩學完后,引導學生寫一寫戍邊將士的心里話,學生情之所至,言之有物,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古詩教學,是一門高深的學問,因為它是千年文化的積淀。作為后人,如何準確的理解和把握古詩的內涵和精髓,需要我們不斷地閱讀、積累,理解、感悟。作為教師,我自己感覺對《涼州詞》一詩的鉆研還不夠深入,個別環節過渡不夠自然,課堂的生成還不夠,與學生的互動還欠缺,教師的課堂教學機智還有待提高……我將努力學習,刻苦鉆研,在實踐中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王之渙《涼州詞》教學設計及反思 2

  教學目標:

  1、學認2個生字,練習寫好4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課文。

  3、通過讀這首古詩,感悟邊關將士悲苦的生活。

  教學重難點:

  品讀悟詩情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樂曲、課件、邊塞詩等。

  學生準備:邊塞詩。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音畫時尚導入。

  1、教師播放兩段有特色的樂曲,引導學生想象情境,再根據情境聯想古詩。

  2、學生交流匯報并背誦相關詩句。

  3、揭示新課,板書課題,讀題,解題。

  解題:涼州詞為盛唐時流行的一種曲子(涼州歌)配的唱詞,不是詩題,而是一種曲調名。當時許多詩人都喜歡這個曲調,為它填寫新詞。因此,唐代許多詩人都寫有《涼州詞》。

  二、初讀感知。

  ⑴、將這首詩讀給同桌聽,要求讀準、讀通。

  ⑵、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主要意思。

  ⑶、將自學中不懂的地方標出來或寫下來。

  2、學生按要求學習。

  3、匯報。

  ⑴指名讀文,齊讀課文。

  ⑵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主要意思。

  ⑶質疑。

  三、品讀悟詩情。

  針對學生的疑問,引導學生悟情。

  ※如疑:“欲飲琵琶馬上催”什么意思?

  “醉臥沙場君莫笑”(為什么戰前還要喝酒呢?)

  ★引導:“飲”是飲什么?琵琶聲聽過嗎?有什么感覺?(相機介紹這句詩的`意思。)

  “醉”是因什么醉?看看詩中哪些詞語與酒有關?

  過渡:以上這些詞語都與酒有關,但是不是席上只有酒?

  1、想象:席上除了酒,還有哪些東西?

  2、為什么在詩人的眼中只有這紅紅的葡萄酒,而別無他物?

  3、說一說:酒有哪些作用?

  4、戰士們有哪些苦衷或煩惱?他們想借酒忘掉什么?

  5、問:這一杯酒喝完了嗎?為什么?

  6、如果你是這位戰士,出征前你會對父母.妻兒或自己說些什么?(配樂)

  7、面對此請此景,你有什么感受?

  8、練讀詩句,將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

  9、配樂賽讀、齊讀。

  10、背誦。

  四、拓展延伸。

  1、學生交流背誦其它的邊塞詩。(略)

  2、教師推介。

  君不見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榿。

  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

  ——杜甫《兵車行》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邊地多陰風,草木自凄涼。

  ——李益《從軍苦樂行》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

  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

  五、書寫鞏固。(用鋼筆或毛筆書寫這首詩)

  六、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課文。

  2、把你喜歡的詩句抄寫下來.有興趣的同學可用毛筆寫一寫。

  3、積累其它的邊塞詩。

  七、板書設計:

  涼州詞

  (唐)王翰

  馬上催

  殘酷

  醉

  悲苦

  幾人回?

  教學反思:

  本次的教學設計與前一次相比,本人自己感覺發生了質的改變。第一次備課時,苦于古詩教學無從下手,我只從《涼州詞》中感受到了邊關將士慷慨激昂、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所以著重引導學生感悟“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所蘊含的豪放、陽剛之氣,總感覺一個字:淺。經曾老師點撥之后,我回家靜靜地讀,細細地品,我感覺一個個字符變成了一幅幅生動鮮活的畫面,自己怎么也豪放不起來,我讀得淚流滿面,我感受到了悲涼、痛苦……因為我想到了:邊關將士身處不毛之地,氣候惡劣、環境艱苦,與親人“一別音容兩渺茫”,而且當時戰爭頻繁,戰士們生命不保……我讀懂了:為什么在詩人的眼中別無它物,而只有這紅紅的葡萄酒?我明白了“醉臥沙場君莫笑”的深層含義,戰士們是借酒消愁,忘記自己的痛苦和煩惱。這一次我感覺自己走進了文本,我能夠引導學生挖掘詩歌背后蘊含的情境了。課后,我感覺收到了預期的效果。從這件事,我明白要上好一堂課的先決條件是:老師必須深入挖掘教材,讀懂教材,真正走進文本。

  王之渙《涼州詞》教學設計及反思 3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詩中的生字新詞,理解古詩大意,背誦古詩。

  2.抓住重點詞句,啟發學生想象,讀懂詩意,體會是人的情感。

  3.有感情的朗讀古詩,體會將士們的豪情。

  4.了解更多的邊塞詩,體會其特點,激發學生學習詩歌的興趣。

  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詞句,啟發學生想象,讀懂詩意,體會是人的情感。

  教學難點

  有感情的朗讀古詩,體會將士們的豪情。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題

  1.這是一首邊塞詩,邊塞詩在唐朝時期尤為興盛,進入它發展的黃金時代,《全唐詩》中所收錄的邊塞詩就有兩千多首。這節課,老師就帶領大家把目光拉回到遙遠的唐代去看一看——(配樂,師朗讀)

  2.這些都是唐代的邊塞詩歌,他們有的傾訴離別的思念,有的描寫邊關的風光,有的講述戰爭的殘酷……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邊塞詩,體會一種別樣的情懷。

  二、讀題、解題

  1.生齊讀課題

  2.通過預習,你對詩題“涼州詞”和詩人王翰有了哪些了解呢?(指名回答)

  3.師補充:涼州詞是一種曲調名,是為唐朝很流行的的一種曲子(涼州歌)配的唱詞。王翰是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性格豪爽,無拘無束,他的詩大多都豪放壯麗。而最有名的就是他的《涼州詞》,我們趕快去讀讀吧!

  三、初讀古詩

  1.打開書,自由讀詩,把字音讀準確。

  2.指名讀(出示全詩),相機識字“琵琶”“葡萄”“催”

  3.讀詩不僅要讀得字正腔圓,還要讀得有板有眼,讀出節奏,誰再來試試?

  4.師生合作讀(師四生三、生四師三、師讀題生讀全詩)

  四、理解詩意

  1.熟讀古詩,是學習古詩的第一步,而要深深地烙印在自己的心上,理解就很重要。要想理解這首詩的意思,你有什么好方法?指名答,出示:①多讀;②先理解字詞再理解一句話;③查工具書;④結合注釋。

  2.現在請大家結合課后的注釋試著理解每句詩的意思,如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做上記號。和同桌交流或請教老師都可以。(生自學師巡視)

  五、品讀感悟

  1.一、二句(出示圖畫及一、二句)

  ①有人說詩詞言情,詩詞言志,而詩詞更多的時候是一幅畫。那在這幅畫中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指名答(出示:葡萄酒、夜光杯、琵琶聲、戰馬、將士)

  ②把這些事物聯系起來,又是一幅怎樣的畫面呢?誰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一下?

  ③這樣的畫面使你感受到了怎樣的氣氛?

  ④指名讀一、二句,把這種氣氛讀出來。

  ⑤出示音樂琵琶聲,——你們聽,琵琶聲傳來了,此刻,軍旗烈烈,戰馬嘶鳴,出征在即,誰再來試試?指名讀。

  2.品三、四句。

  ①這樣難得的盛宴,這樣難得的氣氛,將士們開懷暢飲,似醉非醉之時好像在說—出示三、四句,引讀。

  ②在說什么呢?指名答(醉就醉吧,醉臥在沙場上又有什么呢?請不要見笑,從古至今征戰的人有幾個是活著回來的呢?)

  ③是啊,從古至今出去打仗又有幾個人能活著回來呢?我們一起去看看邊關的.戰場吧!(課件展示)

  ④這戰場怎樣?這次酒宴后,將士們就要奔赴這殘酷的戰場,等待他們的也許會是什么?(死亡)

  ⑤而此時他們仍在高興的喝酒,你覺得這是為什么呢?(舉杯消愁、視死如歸、將生死置之度外)

  ⑥帶著自己的體會讀三、四句。

  ⑦此刻,在將士們眼中只有這紅紅的葡萄酒而別無他物,也許面對殘酷的戰爭他們想舉杯消愁,但更多的是即將奔赴沙場前將生死置之度外的壯烈與豪邁。

  ⑧讓我們帶著這種情感再讀后兩行(引讀)

  ⑨是啊,這一醉,(板書:醉)醉在這熱烈的氣氛,還有什么不能看開呢?這一醉,醉在這殘酷的現實,在瀟灑中實現自己悲壯的輝煌;這一醉,醉在這豪邁的氣概,“為國捐軀,視死如歸”!

  六、拓展延伸

  千百年來,多少視死如歸的勇士,他們就這樣胸懷壯志,共赴困難,精忠報國,魂歸關外,豪放不羈的詩人王翰作為運送糧草的官員曾親歷邊關,被邊關戰士英勇殺敵的愛國精神所感動,卻又對戰士們殘酷、悲涼的軍旅生活無可奈何!于是,詩人將這強烈的情感訴諸筆端,寫下了這首千古絕唱。讓我們再一起讀一讀這壯麗的詩篇!齊讀。

  七、作業

  課后,老師再向大家推薦一首邊塞詩:《從軍行》(唐)王昌齡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八、板書設計

  涼州詞

  (唐)王 翰

  熱烈↘

  殘酷→ 醉

  豪邁↗

  教學反思

  1.導入揭題板書好課題,這堂課我們進入古詩誦讀。齊讀課題,說說你想到的?(結合預習本)(涼州詞是一種曲調名,是唐朝很流行的的一種曲子(涼州歌)配的唱詞。)結合學生的回答,我們曾經學過唐代大詩人王之渙的一首《涼州詞》,誰來給大家背背?指名背——齊背。這都是邊塞詩,誰結合預習本說說對邊塞詩有哪些了解?找出曾經學過的,引發學生的學習激情。

  2.邊塞詩在唐朝時期尤為興盛,進入它發展的黃金時代,《全唐詩》中所收錄的邊塞詩就有兩千多首。這節課,老師就帶領大家把目光拉回到遙遠的唐代去看一看——(配樂,師朗讀)學生激情高漲,教師進入教學高潮。接下來的教學過程就一氣呵成了。

  王之渙《涼州詞》教學設計及反思 4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認2個生字,練習寫好4個字;能夠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課文。

  過程與方法: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理解古詩大意,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悟邊關將士悲苦的生活,理解并體會戍邊戰士的思鄉但不能回鄉的情感以及戍邊將士豁達的情懷。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樂曲、課件、邊塞詩等相關資料。

  學生準備:預習古詩,了解王之渙的背景信息。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介紹本單元主題“母親河”,引出黃河相關的古詩。

  介紹王之渙及其詩歌成就,引出《涼州詞》。

  初讀課文:

  播放錄音,范讀課文。

  學生自由練讀,注意讀準字音,讀出節奏。

  指名朗讀,分男女生朗讀,全班齊讀。

  理解詩意:

  分小組合作學習,根據查閱的資料理解詩意。

  全班交流,教師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詩意,體會詩歌情感。

  想象意境,感悟詩情:

  引導學生想象詩歌描繪的.邊塞景象,感受詩人的孤獨與悲涼。

  結合學生的交流,引導學生體會詩人對戍邊將士的同情與贊美。

  有感情地朗讀與背誦:

  邊讀邊想象詩歌情境,體會詩人情感。

  練習背誦,先自由練習,再指名背誦。

  課外拓展:

  介紹其他邊塞詩人及作品,如王翰的《涼州詞》,比較兩首詩的異同。

  教學反思:

  本節課通過朗讀、討論、想象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古詩的意境和情感。學生在小組合作中積極參與,能夠較好地理解詩意并體會詩人的情感。但在背誦環節,部分學生還需要加強練習。今后在教學中,可以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鼓勵他們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

  王之渙《涼州詞》教學設計及反思 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古詩。

  過程與方法:通過朗讀、想象、討論等方式,理解古詩大意,體會詩歌情感。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悟邊關將士的悲苦生活,激發對古代邊塞詩的熱愛和興趣。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課件、邊塞詩背景資料。

  學生準備:預習古詩,了解王之渙的生平及創作背景。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通過復習已學過的`邊塞詩,引出新課《涼州詞》。

  介紹王之渙及其詩歌風格,激發學生興趣。

  初讀課文:

  學生自由朗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節奏。

  指名朗讀,教師點評,引導學生注意語調、停頓。

  理解詩意:

  教師引導學生逐句理解古詩大意,體會詩歌情感。

  學生分組討論,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想象意境,感悟詩情:

  引導學生想象邊塞的荒涼景象和戍邊將士的孤獨生活。

  結合詩歌內容,引導學生體會詩人對戍邊將士的同情和贊美。

  有感情地朗讀與背誦:

  指導學生通過朗讀表達詩歌情感,注意語調、節奏的變化。

  練習背誦,先個人練習,再小組展示。

  課堂小結:

  總結本課所學內容,強調邊塞詩的特點和價值。

  鼓勵學生課后繼續閱讀邊塞詩,拓寬知識面。

  教學反思:

  本節課通過朗讀、討論、想象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古詩的意境和情感。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參與,能夠較好地理解詩意并體會詩人的情感。但在教學過程中,部分學生對邊塞詩的背景了解不夠深入,影響了對詩歌情感的理解。今后在教學中,可以更加注重背景知識的介紹和拓展,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詩歌內容。同時,也可以增加一些互動環節,如角色扮演、情景模擬等,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

  王之渙《涼州詞》教學設計及反思 6

  教學目標: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古詩《涼州詞》。

  理解古詩的大意,體會詩中表達的戍邊將士的思鄉之情及豁達情懷。

  通過學習,感受古詩的意境美,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文學素養。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古詩大意,體會詩中的情感。

  難點:感受古詩的意境,讀出詩中的韻味和情感。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古詩配樂、相關邊塞詩資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介紹詩人王之渙及其背景。

  解釋題目《涼州詞》的含義,引出古詩。

  二、初讀古詩

  播放古詩配樂,教師范讀。

  學生自由練讀,注意節奏和停頓。

  指名朗讀,齊讀。

  三、理解詩意

  分小組合作學習,根據查閱的資料理解詩意。

  全班交流,教師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詩意。

  提問:詩中描寫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有什么特點?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四、想象意境,感悟詩情

  引導學生想象詩中描繪的`邊塞景象,感受詩人的孤獨和悲涼。

  提問:詩中的“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學生交流,教師引導體會詩人的思鄉之情和豁達情懷。

  五、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古詩

  學生嘗試有感情地朗讀古詩,注意讀出詩中的韻味和情感。

  指名朗讀,師生共同評價。

  學生自由背誦古詩,教師巡視指導。

  六、拓展延伸

  介紹其他邊塞詩人及其作品,如王翰的《涼州詞》、王昌齡的《出塞》等。

  引導學生比較不同邊塞詩的特點和風格。

  教學反思:

  本節課通過引導學生朗讀、理解、想象和感悟,使學生深刻體會到了《涼州詞》中的意境和情感。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審美情趣,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全班交流和教師引導等多種方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同時,我也注意到部分學生在理解詩意和想象意境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難,需要在今后的教學中加強這方面的訓練和指導。

  王之渙《涼州詞》教學設計及反思 7

  教學目標:

  學會本課生字詞,理解古詩大意。

  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古詩,感受古詩的韻律美。

  通過學習,體會詩人對戍邊將士的同情和對戰爭的厭惡。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古詩大意,感受古詩的韻律美。

  難點:體會詩人對戍邊將士的同情和對戰爭的厭惡。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古詩配樂、邊塞風光圖片。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出示邊塞風光圖片,引導學生欣賞并談談感受。

  介紹邊塞詩的特點和背景,引出古詩《涼州詞》。

  二、初讀感知

  學生自由朗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和節奏。

  指名朗讀,師生共同評價。

  教師范讀,引導學生感受古詩的韻律美。

  三、理解詩意

  學生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古詩大意。

  小組交流學習成果,教師巡視指導。

  全班匯報交流,教師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詩意。

  四、感悟詩情

  提問:詩中的哪些詞語或句子讓你感受到了詩人的情感?

  學生交流,教師引導體會詩人對戍邊將士的同情和對戰爭的厭惡。

  引導學生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象,感受詩人的孤獨和悲涼。

  五、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古詩

  學生嘗試有感情地朗讀古詩,注意讀出詩中的.韻味和情感。

  指名朗讀,師生共同評價。

  學生自由背誦古詩,教師巡視指導。

  六、拓展延伸

  介紹其他邊塞詩人及其作品,引導學生比較不同邊塞詩的特點和風格。

  鼓勵學生課外閱讀更多的邊塞詩,感受邊塞詩的獨特魅力。

  教學反思:

  本節課通過引導學生欣賞邊塞風光圖片、朗讀古詩、理解詩意和感悟詩情等多個環節,使學生深刻體會到了《涼州詞》中的意境和情感。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審美情趣,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全班交流和教師引導等多種方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同時,我也注意到部分學生在理解詩意和感悟詩情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難,需要在今后的教學中加強這方面的訓練和指導。此外,我還應該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課外閱讀習慣,引導他們多讀、多看、多思考,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

【王之渙《涼州詞》教學設計及反思】相關文章:

涼州詞教學設計07-18

《涼州詞》教學設計04-22

《涼州詞》王之渙鑒賞題加答案12-20

涼州詞教學設計精選【7篇】10-03

王之渙《涼州詞其二》古詩原文意思賞析04-14

唐詩《涼州詞》01-20

《涼州詞》古詩賞析09-11

《涼州詞》詩詞鑒賞02-22

涼州詞詩詞原文鑒賞10-09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每日更新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2020 | 日本免费不卡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高清 | 日韩亚洲专区中文字幕 | 日韩欧美国产第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