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上冊《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案
導語:《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是一篇回憶性散文,從旁人的視角介紹的魯迅先生的生平,下面是課文的教案,歡迎參考!
(一)教學目標
學習課文第二、三、四段,理解課文中的重點句。
(二)教學過程
1.復習檢查。(出示學生作業燈片,當堂反饋校正。)
(1)看拼音寫詞語。
Shēn‘ào, ài dài, xiū kuì, shēn yín
(2)根據意思寫詞語。
①比喻型顛倒了事實,認錯了對象。
②形容一下子明白過來。
③形容經歷過很多的艱難困苦。
④比喻讀書不認真仔細、不理解意思。
2.學習“單元學習提示”,明確本單元的.訓練重點。課文以自然空行形式分為五段,圍繞中心句每段記敘一件事,用“提示”的學習方法來學。
3.學習課文第三段。
(1)聽錄音,哪句話你讀不懂就劃下來。
(2)理解句子:“四周圍黑洞洞的,還不容易碰壁嗎?”
①說說這句話的表面意義(字面意義)。
②這當然不可能是魯迅先生說話的本義。
理解:“四周圍黑洞洞的”指的是當時的社會黑暗,充滿了白色恐怖。“碰壁”指的是受到國民黨反動派的迫害。
說說整句話的內在意思。
③這句話表現了魯迅先生憎恨反動勢力,大無畏的斗爭精神。
④小結:這種含義深刻的句子,我們要先讀懂字面意思,然后透過字面,聯系上下文體會句子的內在意義。
(3)這一段課文主要從動作和語言方面來魯迅先生,圈出課文中的動詞并交流。
4.學習課文第四段。
(1)聽錄音,在課文中圈出描寫魯迅先生動作的詞,劃出寫他神態的句子,全班討論。
(2)理解重點句:“他沒有回答我......最后深深地嘆了一口氣。”指導完成作業本第6題(2)。
(表現了魯迅先生對勞動人民的熱愛和對勞動人民苦難生活的同情,還表現了對造成勞動人民苦難生活的黑暗社會的無比憎恨。)
5.學習課文第二段。
(1)自由讀課文。
(2)“我”為什么會“羞愧”、“悔恨”,比“挨打還難受?”聯系實際,讓學生說說自己是怎樣讀書的?結合“單元學習提示”再強調一下。
(3)這件事表現了魯迅先生關心、愛護青少年。
6.布置作業。
(1)完成作業本上第6題。
(2)指導完成作業本上第4題:四種對話形式的標點使用方法。
【六年級上冊《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案】相關文章: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案03-05
人教版《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案03-16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案設計03-15
六年級上冊人教版《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案03-11
六年級上冊語文《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案08-20
讀《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有感04-09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設計04-07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的教學設計04-08
讀《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有感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