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級上語文教案范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人教版六年級上語文教案范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學目標:
1、運用朗讀、概括、圈劃、評點等方法,了解課文的內容,深刻認識“真理產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的道理。
2、在品詞煉句中,體會科學家善于發問的重要性,激發學生發問的熱情,并逐步培養學生質疑、發問的良好習慣。
教學策略和手段:情景創設、小組討論、板書歸納法、
散讀、默讀、質疑等方法。
教學程序
時間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資源運用
一、創設情景,激趣引題。
二、感知文本。
老師吹肥皂泡、豎不到翁。
激趣導入:這些都是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現象。我們是否留意過?留意之后又做些什么呢?也許大家不知道這些看似平常、司空見慣的現象中都蘊藏著偉大、鮮為人知科學發現。有時老師在想:為什么這樣的現象對我們來說是熟視無睹?為什么我們與偉大的科學發現總是失之交?我們缺少什么呢?今天就讓我們跟著作家葉永烈先生去做一次科學探訪,或許我們會從中得到一些啟示,找到一些答案。
1、朗讀錄音:
要求:文章寫到了哪幾個有趣的生活現象?從這些生活現象中科學家們又發現了什么?
2、板書:
洗澡水的漩渦漩旋渦與地球自轉有關
蚯蚓的分布地球上大陸和海洋的形成
睡者的眼球轉動睡者的眼球轉動與做夢有關
(穿插關于18小節表述不當的質疑)
學生交流。
1、學生認真傾聽。
2、交流明確。
三、研讀文本。
四、聯系生活,拓展遷移。
提出話題:三個生活中的偶然發現現象、三個生活中的問號讓三位科學家開啟了科學的大門,揭示了讓世人矚目的科學真理。可是文中有這么一句話:要發現真理說難也并不難,說容易也不容易的。你怎么看待這個問題?請結合文章說說你的看法。
1、老師提出小組討論要求
2、老師明確討論要求、巡視指導。
3、、適時追問引導:
A三個事例中哪些詞句能具體說明科學家有敏銳的目光?
B善于思考又具體體現在哪些地方?
C齊讀15、16小節,你覺得又能給你什么啟示呢?
4、、歸納小結:科學并不神秘,科學也并不遙遠,只要我們善于發現“?”(板書),不斷探究,不斷思考,有一種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精神。解答了“一百個”(板書)問號“之后”(板書),才能把“?”拉直變成“!”(板書)也就是找到真理。
1、據我所知,在人類的發明,類似這樣的例子何止這三個?同學們能否再介紹幾個科學家發明創造的故事?
2、讀完了課文,了解了人類科學許多感人故事,你從中獲得什么啟示呢?
3、:難道我們的收獲而已嗎?大家有沒有一種想親身一試,做一回勇敢的實踐者的愿望呢?
4、小結:羅丹曾說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那么我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真理,而是缺少發現,缺少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勇氣”。愿今天的課能送給大家一雙慧眼、一顆慧心、一雙巧手,趕快抓住你身邊、腳邊、手邊的每一樣事物。“五千個哪里,七千個怎樣,十萬個為什么”之后,你也會從平凡走向偉大。
1、學生研讀文章(圈劃批注)。
2、小組討論。
3、集體交流。
4集體朗讀、個別朗讀。
1、同學們交流課前收集的信息。
2、學生交流。
3、交流:自己對生活的觀察以及曾經產生的疑問。
【六年級上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六年級語文上《少年閏土》教案03-18
(集合)六年級語文上《少年閏土》教案08-16
部編版六年級上《語文園地六》教案03-04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清明上河圖06-02
部編版六上語文教案01-23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案(精選10篇)06-16
六年級上語文模擬試題11-19
六年級上語文教學反思03-26
語文六年級上反義詞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