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六年級鯀禹治水語文教案

時間:2021-11-30 20:44:57 六年級 我要投稿

六年級鯀禹治水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六年級鯀禹治水語文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六年級鯀禹治水語文教案

  六年級鯀禹治水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會認3個字,會寫5個字,掌握“一片汪洋、息壤、大發雷霆、滾燙、汗流浹背”等詞語,理解詞義。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整體感知,解文章的主要內容,理清文章的脈絡。

  4.學習課文第一、二部分,解鯀治理洪水的原因、方法及結果。

  教學重點

  1.學習生字新詞,理清課文脈絡。

  2.解鯀治理洪水的原因、方法及結果。

  教學難點:掌握理清文章脈絡的方法和“壤、浹”等字的字形和寫法。

  教學準備

  1.生字詞語卡片。

  2.洪水泛濫、人們深受災難的視頻或圖片。

  教學過程

  一、觀看視頻或圖片,激情導人

  1.教師播放或出示洪水泛濫、人們深受災難的視頻或圖片,學生認真觀看。

  2.說說你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生:我看到洪水沖毀人們的房屋,真是太可怕!

  生:我看到人們在洪水中掙扎,有的被沖走,有的活活淹死,洪水真是太無情。

  生:我看到洪水淹沒莊稼地,人們的辛苦勞動都白費,這樣下去,人們不是被淹死,也要餓死。……

  3.教師小結導人:是啊,這可怕的洪水災害一直以來都威脅著人類的生命與財產安全。傳說遠在上古時代,人們就深受洪水災害,在與洪災抗衡的過程中,上演鯀禹治水的故事。

  4.教師板書課題:鯀禹治水。

  5.齊讀課題,理解課題,認識人物。

  ⑴鯀:是傳說中的一位善良的天神。

  ⑵禹:即大禹,是鯀死三年后,肚子裂開而鉆出的一個孩子,也就是鯀的兒子,后來成一位治理天下的君王。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認真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找出生字新詞,讀讀記記,并聯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書加以理解。可同桌或小組共同完成。

  3.給各自然段標上序號,并畫出不理解的詞句,四人組成一個學習小組交流解疑。

  4.想想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自學反饋,交流互動

  1.分段指名輪讀課文。

  2.集體評議,及時糾錯正音。

  3.教師強調字詞難點。

  ⑴字音:“壤”聲母是r,讀第三聲。

  ⑵字形:“壤”右半部分筆畫多,書寫時各個筆畫要對齊寫緊湊,注意有下方有三個橫。形近字:禹()旺()壤()湯()陜()寓()汪()嚷()燙()浹()

  ⑶詞義:

  汪洋:形容水勢浩大的樣子。

  息壤:是傳說中天帝的一件寶物,是一塊幾尺見方的黃土塊兒,只要把它放在地上,說一聲“長”,它便會迅速擴大,驅走洪水,露出陸地。

  大發雷霆:比喻大發脾氣,高聲訓斥。

  泛濫成災:江河湖泊的水溢出,形成災害。

  汗流浹背:浹,濕透,汗水濕透背上的衣領。形容汗出得很多。

  4.齊讀課后“讀讀寫寫”及“詞語采集”中的詞語,加以識記。

  5.提出小組交流后仍不能解決的詞句疑點,全班交流。

  6.指名說說這篇課文主要寫什么。

  (這篇課文講述的是上古時代,鯀與禹父子兩代人為消除水災,讓人們免受洪災之苦,想盡辦法,歷盡艱辛治理洪水。鯀借助神力偷出天帝的寶物——息壤用以趕退洪水,卻付出生命的代價;大禹繼承父親鯀的遺志,率領人們挖渠開山,疏通河道,最終用引洪水入大海的方法治服洪水。)

  四、理清脈絡,練習概括

  1.快速默讀課文,給課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2.指名反饋分段情況,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寫交代故事的起因,上古時代的中國鬧過一次大水災,人們受盡洪水的折磨,苦苦訴求天帝,可天帝毫不理會。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寫鯀同情人們的悲慘遭遇,偷息壤驅趕洪水,被天帝派火神殺死。

  第三部分(第5—10自然段):寫大禹繼承你志,帶領人們疏通河道,經過十三年的苦戰治服洪水。

  五、學習課文,解鯀治水

  1.齊讀課文第1自然段,解故事發生的原因。

  ①鬧大水災,大地汪洋一片,莊稼、房屋都被淹沒,人們只好逃到山上或樹上去。因為缺吃少穿,餓死、凍死的人很多。

  ②人們苦苦哀求天帝,祈求他斥逐洪水,可是天帝毫不理會。

  a.理解“哀求”與“祈求”,想象人們當時會怎么做、怎么說,體會人們遭受洪水災害時的悲慘與無助。

  哀求:哀告請求。

  祈求:誠懇地、懇切地希望或請求。

  b.理解“毫不理會”,感受天帝的冷酷、無情。

  “理會”在詞典中有五種含義:①懂得,領會,如:“這段話的意思不難理會。”②注意(多用于否定),如:“人家說半天,他也沒有理會。”③理睬,過問(多用于否定)。如:“他在旁邊站半天,誰也沒有理會他。”④理論,交涉;⑤照料,處理。在文中應該選第幾項?(第③項)

  c.教師小結:面對遭受苦難的人們,面對無情的天帝,善良的天神鯀再也不能袖手旁觀,強烈的同情心驅使著他要想辦法幫助人們治理洪水。

  2.默讀課文第2—4自然段,思考鯀治水的方法與結果。

  3.指名反饋,集體交流。

  ⑴鯀治水的方法。

  ①探聽秘藏息壤的地方。

  ②請神鳥帶路,請神龜挖洞,偷出息壤。

  ③把息壤放在地上,說一聲“長”,息壤便伸展開來,趕退洪水,露出地面,人們回到陸地上重建家園。

  朗讀課文第3自然段,再次解鯀治水的方法與過程。

  ④教師小結、過渡:鯀懷著一顆同情心,冒險偷出天帝的寶物,借助神力趕退洪水,但最終的結果

  又是如何呢?

  ⑵鯀治水的結果。

  ①天帝發現息壤被偷走,派火神祝融殺死鯀,奪回息壤。

  ②洪水重新泛濫,人們再次陷入災難。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4自然段,再次體會天帝的冷酷無情。

  六、課堂小結

  1.學生自由交流對天神鯀的認識與解,感受其精神品質。

  2.教師小結:面對人們身陷洪災的悲慘遭遇,天神鯀毅然冒險偷出天帝的寶物,想借助神力驅趕洪水,但最終慘遭殺害,但他的善良正義、為民造福、勇于獻身的精神卻為世人所敬仰,他的形象也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

  六年級鯀禹治水語文教案 篇2

  一、課文簡介:

  上古時代,中國鬧洪災,天神鯀同情人們的遭遇,盜天帝的息壤治水,卻落了個身死而事未成的遺憾。大禹繼承父志,依靠自己的智慧毅力和人類偉大的力量,歷經十三年苦戰,最終制服了洪水,成為萬民敬仰的君王。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積累“一片汪洋”等詞語。

  (2)讀懂故事,了解鯀禹父子治理洪水的原因與辦法,以及他們的精神品質。

  (3)抓住文章中關鍵詞句進行品析,體會其表達的效果。

  (4)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并練習講述故事。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認讀、辨析、組詞掌握本課生字新詞,并聯系上下文、聯系生活經歷解釋詞義。

  (2)邊讀邊想、讀議結合,以讀促悟、理解課文內容。

  (3)刪繁就簡,抓住重點詞句深入品析,體會文本所蘊含的思想感情。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會鯀禹父子為民造福、勇于奉獻的精神。

  (2)激發學生對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從中受到熏陶與教育。

  三、重、難點與關鍵

  1、重點:理解內容,了解人物的精神品質。

  2、難點:抓住關鍵詞句,品析、賞讀,體會句子表達的意思。

  3、關鍵:弄清鯀禹父子治理洪水的原因與方法。

  四、教學準備:

  課件

  五、課時安排:

  2課時

  六、教學實施:

  導語:同學們,聽說過大禹治水的故事嗎?知道大禹的父親叫什么嗎?今天,我們來學習鯀禹治水的故事。

  (一)、 寫出下列多音字在文中的正確讀音。

  應( )龍 劃( )出深溝 露( )出笑容

  (二)、積累下列詞語。

  斥逐 泛濫 遺志 拯救 四處橫溢 齊心協力 歡呼雀躍

  (三)、理解詞語:

  斥 逐: (可以結合上下文理解)

  大發雷霆: (讀句子,想象當時的情景理解)

  汗流浹背: (讀句子,想象當時的情景理解)

  歡呼雀躍: (讀句子,想象當時的情景理解)

  齊心協力: (利用拆分詞語的方法理解)

  (四)、默讀課文,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想想故事發生的時間、背景、主要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怎樣,把這些內容用一些過渡性的詞語連起來,寫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五)、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A、默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想想鯀禹父子為什么要治理洪水?畫出相關語句。

  B、默讀2—10自然段:

  1、鯀、禹父子倆治水的方法有什么不同?你認為哪種好?為什么?

  2、在自己感受較深的語句旁做批注。

  (1)讀9自然段,畫出感受較深的語句,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2)就這樣,大禹帶領人們,由南到北,由西到東,經過十三年的苦戰,終于疏通了河道,治服了洪水。(注意帶點的詞語,聯系課文體會句子的意思。)

  (3)自己再畫出一至兩處這樣的句子,結合重點詞語做批注。

  六、合作、探究,明確問題。

  (1)比較鯀、禹治水的方法、結果

  (2)想象禹治水過程的艱辛。

  (3)你怎樣評價鯀和禹?他們身上體現了怎樣的品質?

  七、領悟表達方法:

  作者采用了哪些寫作方法?你覺得文中哪些地方體現了神話的.特點?

  1、文中有哪些人物?

  (生:天帝、鯀、大禹、人類、神鳥、神龜、神龍等)

  2、文中可以形成幾組對比?

  (生:天帝—————鯀天帝————大禹鯀————大禹)

  3、文中是如何進行對比的?

  4、對比的最終目的是什么?

  (生:反襯、襯托大禹的形象)

  八、拓展閱讀:

  1、閱讀神話與傳說故事

  2、了解關于治理洪水的知識。

  六年級鯀禹治水語文教案 篇3

  教學要求:

  1、通過關鍵詞句體會英雄人物公而忘私,身先士卒的精神,征服大自然的決心,堅韌不拔的意志。

  2、學習對比手法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作用。

  3、掌握文中的生字詞。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人物的精神品質。

  2、抓住關鍵詞句,品析、賞讀,體會句子表達的意思。

  教學設想:

  能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古代勞動人民的大膽、豐富的想象和對真善美的追求。

  教學準備:

  小黑板 錄音機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我們都看過《西游記》、《封神榜》,知道那是一種神話故事。那么,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文章,看看文中塑造的又是一種怎樣的人物形象,又是如何塑造的。

  二、初讀課文

  1、學生默讀全文,用二十以內的字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大禹繼承父志,歷盡千辛萬苦,制服洪水。)

  2、朗讀全文,分別體現出不同人物的性格和精神

  A、學生自由讀,老師單獨指導、糾正。

  B、指名讀,集體評論,指導。

  C、小組讀,推選一人參加班級的朗讀比賽。

  三、細讀課文

  1、仔細讀課文,看本文可以分幾個部分,每部分的大意是什么;

  A、鯀因同情人類的悲慘遭遇,盜天帝的息壤以治水,天帝發現后將其處死,治水失敗。(1------4自然段)

  B、大禹產自鯀腹,繼承父志,依靠人類自己的力量,歷盡千辛萬苦,最終制服洪水。

  (5-----10自然段)(文章還可以又幾種不同的分法,學生言之有理即可)

  2、學生自讀全文;

  A、給全文做批注:

  a:借助工具書掃清生字詞的語音語義障礙。

  b:對重點語句進行理解,并用鉛筆寫在課文的旁邊。

  c:關鍵詞的作用進行分析。

  d: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或記下問題,以便質疑。

  B、小組交流批注,能交流解決的就交流解決,不能交流解決的就集中起來,準備在全班交流是進行解決。

  四、交流討論

  1、學生推選各小組的代表匯報講解本組的收獲,并提出問題。

  2、學生自由回答各小組代表的質疑問難,不會或有爭議的,老師進行引導。

  五、作業。

  1、熟讀課文。

  2、抄寫詞語。

【六年級鯀禹治水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六年級語文《鯀禹治水》教學教案03-07

六年級語文下冊《鯀禹治水》教案08-16

語文S版《鯀禹治水》說課稿設計03-07

《鯀禹治水》精品教學設計03-07

《鯀禹治水》同步課堂練習題03-07

六年級第一單元《鯀禹治水》課文11-23

鯀禹治水中心思想是什么?06-24

六年級下冊語文《鯀禹治水》練習題及答案06-04

禹氏-姓禹的名人-禹姓起名字-禹姓的起源與家譜07-23

二年級語文《大禹治水》教案10-13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国产专区99 | 色鬼97悠悠久久综合 | 在线欧美精品第1页 | 五月婷婷中文字幕 | 亚洲中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一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