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六年級語文下冊《匆匆》教案

時間:2024-09-27 12:20:35 曉璇 六年級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六年級語文下冊《匆匆》教案(精選8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六年級語文下冊《匆匆》教案(精選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六年級語文下冊《匆匆》教案(精選8篇)

  六年級語文下冊《匆匆》教案 1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學會本課的六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抓住含義深刻的句子,理解課文內容。

  (二)能力訓練點

  通過抓住重點句子,聯系自己生活實際理解課文內容。

  (三)德育滲透點

  感悟時光匆匆,要珍惜時間,不能碌碌無為。

  (四)美育滲透點

  體會朱自清散文的語言美。

  二、學法引導

  (一)教師教法

  談話法,導讀法。

  (二)學生學法

  自學討論法。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一)重點

  理解作者具體描寫日子匆匆過去的句子。

  (二)難點

  由于人們語言習慣的變化,把句子讀通順成為這篇課文的難點。

  (三)解決辦法

  通過小組討論,聯系學生生活實際,教師相機點撥,以有感情的朗讀促進理解。

  四、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一)教師活動設計

  1.從問題入手,激發學生興趣,同時介紹作者,便于學生的理解。

  2.啟發學生交流自學成果,鼓勵他們提出自己的問題。

  3.有重點的討論學生提出的問題,相機點撥。

  (二)學生活動設計

  1.自己查找資料,自學課文,提出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并帶著問題讀書,在讀中思考、領會、劃詞劃句,使學生動腦、動口、動手,弄懂弄通課文的內容。

  2.通過小組合作討論,解決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不能解決的全班討論解決。

  五、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1.齊讀題目

  2.讀了課題,你是怎么理解的?你有什么問題?

  (二)介紹作者

  朱自清:我國著名的詩人和杰出的散文家。他不是第一個用白話文寫作的人,但是他的著作是十分有特色的,影響很大。朱自清是在五四浪潮的推動下,走上生活道路,開始文學生涯,直至逝世。著名的文章有《荷塘月色》、《背影》等,散文集《蹤跡》。《匆匆》選自他的散文集《蹤跡》。

  (三)自己讀課文,思考問題

  (1)作者在這篇文章中想要告訴我們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2)文章每一段講的是什么內容。

  (第一自然段提出問題,二、三、四自然段寫日子悄然而去,匆匆而逝,我心中充滿惆悵和傷感。)

  (四)自由讀課文

  (1)你讀懂了哪些內容,要記住,一會準備交流。

  (2)你有哪些讀不懂的問題,記下來,準備討論。

  (五)交流

  1.第一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作者提出了什么問題?

  (2)作者是怎么提出這個問題的?

  (用一個排比句,以比喻的方式提出問題。十分新穎,引人入勝)

  (3)指讀第一自然段,體會作者的感情。

  2.讀第二自然段,解決大家提出的.問題。

  (1)頭涔涔,淚潸潸是什么意思?

  ①讀第二自然段,聯系上下文體會詞語的意思。

  (為什么會頭涔涔,淚潸潸?我算著八千多個日子從我的手中溜走會想些什么?這個詞隱含著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②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話。

  (2)有感情地朗讀第二自然段。

  3.讀第三自然段,解決大家提出的問題。

  (1)這一段講的是什么意思。(時光在不知不覺中從我的眼前消失了。)

  (2)太陽它有腳啊,輕輕悄悄地挪移,我也茫茫然跟著旋轉

  (這句話跟后面有什么關系?這句話采用的是什么手法?)

  日子是怎樣來去匆匆的?作者是怎樣具體講的?

  (3)出示句子

  洗手的時候日子吃飯的時候默默時遮挽時天黑時睜開眼時掩面嘆息時

  ①日子是怎樣溜走的?

  ②從這些句子中,你體會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③有感情地讀這段話,體會作者對時光的留戀和光陰消逝時的傷感。

  ④你能仿照這樣的寫法,再寫上幾句嗎?

  (在時候,時光又溜走了。)

  4.讀第四段,解決問題。

  (1)這一段表達了作者一種什么樣的情感?(一種淡淡的郁悶和傷感)

  (2)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

  (六)小結

  1.讀了這篇文章,你想到些什么,你想說些什么?

  (想到自己不珍惜時光,想到自己貪玩,浪費時光,想到今后應該珍惜時光,努力學習,掌握本領。)

  2.把你想到的寫下來,寫一篇讀后感。

  (七)作業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六年級語文下冊《匆匆》教案 2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7個生字,認識7個生字。理解“匆匆、遮挽、徘徊、蒸融、凝然、茫茫然、伶伶俐俐”等詞語的意思。

  2、熟練地、入情入境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自然段。

  3、體會、揣摩課文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感受課文的語言美,領悟作者細致描寫、多用修辭等方法。

  4、懂得“匆匆”的含義,了解作者對時間流逝的傷感以及珍惜時間的感受,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體會時間的稍縱即逝。

  【教學重點】

  1、 感受文章的語言美,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積累語言。

  2、感受時間的“匆匆”,懂得珍惜時間。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是怎樣把看不見、摸不著的時間形象生動地表現出來的,感悟作者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惋惜,懂得時間的匆匆流逝,從而珍惜時間。

  【教學準備】

  幻燈片

  【課時安排】

  2課時

  【相關資料】

  朱自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華,字佩弦。中國現代著名詩人、散文家、學者、民主戰士。江蘇揚州人,原籍浙江紹興。學生時代即創作新詩。有詩集《雪朝》(于人合著)、詩文集《蹤跡》散文集《背影》《歐洲雜記》《你我》等。解放后出版有《朱自清文集》《朱自清散文集》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談話激趣:同學們,我們剛剛學過了《長歌行》,誰愿意背誦給大家聽?(出示課件)

  2、學了這首詩,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呢?

  3、“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是啊,時間如流水匆匆,一去不復返!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也曾在他的文章中表達了這樣的感嘆,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來感受時間的匆匆。板書課題。(課件出示)

  4、了解作者:能向大家介紹一下朱自清先生嗎?(生先介紹后課件出示)

  5、解題:“匆匆”是什么意思?在朱自清先生的文章里,“匆匆”指的又是什么呢?

  二、自讀自悟

  按要求自讀課文:

  1、學會7個生字。

  2、把課文讀正確。

  3、思考問題:文中“匆匆”指的是什么?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個什么問題,他有沒有回答?

  三、小組合作

  1、讀準詞語:涔涔 潸潸 赤裸裸 徘徊 遮挽 蒸融 伶伶俐俐 挪移 (出示課件)

  2、聽寫詞語,互查互批。

  3、理解詞語:

  4、組內朗讀課文,讀不通、讀不順的重點練習。

  四、讀文解疑

  1、指名朗讀課文。

  2、討論問題:文中“匆匆”指的什么?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個什么問題,他有沒有回答?

  五、指引探究,布置作業

  1、讀課文,想一想:朱自清先生在文中表達了怎樣的情感?你是從哪里體會到的?

  2、摘錄自己喜歡的'句子。

  第二課時:

  一、自主朗讀,感悟體驗

  (一)自主閱讀,組內交流:

  1、默讀課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樣具體描述日子來去匆匆的?找出文中的語句,用心體會。(出示課件)

  2、和小組同學交流你的理解和感受。

  3、讀了這篇文章,你想到了什么?把你想到的說一說。

  (二)集體交流:

  1、讀出文中具體描述日子來去匆匆的的語句,說說自己的體會。 (1)“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日子從我們生活的細微之處,在我們不注意時不知不覺地流逝了。)

  指導朗讀:體會時間短暫易逝。

  作者細心地發現日子在洗手、吃飯、默默時,在我們不注意它時悄悄地過去了,除了以上的例子你還能想到其他的方面嗎?引導學生從文章內容中想開去——(聊天時,日子從嘴邊過去;玩耍時,日子從手里過去;看電視時,日子從屏幕上過去;曬太陽時,日子從身上一閃而過)

  (2)“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著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等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著面嘆息。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里閃過了。”(作者想留住時間,但時間還是匆匆地過去了,作者只能掩面嘆息,而時間又在嘆息里閃過了。)

  指導朗讀:讀出作者想留住時間的迫切以及對時間匆匆流逝的惋惜之情。

  (3)過渡:是啊,歲月如梭,時光飛逝,時間在我們每個人的眼前飛快地閃過,一日復一日,一年又一年。這就告訴我們,要珍惜美好的時光,把握住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刻,跟時間賽跑,不要讓時間白白地匆匆地流逝,以至于感嘆、惋惜。

  二、找出自己特別喜歡的句子,交流、朗讀:

  (1)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

  (2)在默默里算著,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

  (3)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我留著些什么痕跡呢?

  3、細讀課文,畫出與作者有同感的句子,感受作者情感,感悟文章道理:(課件出示)

  (1)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討論:作者為什么會是這樣的感受?

  (2)在逝去如飛的日子里,在千門萬戶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罷了,只有匆匆罷了。

  a、理解:徘徊罷了,匆匆罷了。

  b、問一問自己能做什么?

  c、問一問想問的人能做什么?

  d、寫話練習:在逝去如飛的日子里,我能做——,我能做——,我還能做——。

  三、回讀全文,懂得惜時

  1、作者以優美的筆觸表現了時間來也匆匆,去也匆匆。請同學們再讀課文,想一想:讀了這篇文章,你想到些什么?(課件出示)

  2、齊讀、共想(課件出示)

  3、總 結(課件出示)

  4、賞析從語言、寫法、 修辭等角度談談(課件出示)

  5、采用第一人稱的好處:(課件出示)

  四、友情傾訴,共享格言(課件出示)

  同學們,這節課馬上就要結束了,請你把一句有關惜時的格言送給我們身邊的人好嗎?

  五、作業

  1、積累自己喜歡的句子和惜時格言。

  2、把你喜歡的句子讀給你的好朋友聽.作者是怎樣具體描述日子去來匆匆的 ?你能仿照這樣的寫法,再寫上幾句嗎?

  板書設計

  匆匆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逝去如飛 珍惜時間......

  六年級語文下冊《匆匆》教案 3

  教學目標:

  1、自主學習字詞,會認會寫5個生字,理解字義,識記字形。正確讀寫“空虛、嘆息、徘徊、伶伶俐俐”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讀課文中的一連串問句,體會作者表達的感情,以及這樣表達的好處。

  4、學習作者運用多種方法描寫時間流逝,能說出自己對“時間之流”的感觸,仿照第3自然段,用一段話寫下來。

  教學重點:

  讀課文中的一連串問句,體會作者表達的感情,以及這樣表達的好處。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運用多種方法描寫時間流逝,能說出自己對“時間之流”的感觸,仿照第3自然段,用一段話寫下來。

  教具準備:

  PPT課件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名言導入,學習新課。

  1、古往今來,有多少人用格言、詩文、佳作抒發對時間流逝的感慨,你知道哪些感慨時光流逝的名言?

  【出示課件2】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

  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長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貴,最容易被忽視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時間。---高爾基

  時間的步伐有三種:未來姍姍來遲,現在像箭一樣飛逝,過去永遠靜立不動。——席勒

  2、朱自清匆匆的一生只走過了短暫的50年,現在就讓我們走進他的這篇《匆匆》,感受時光給予他的觸動。

  3、板書課題

  教師提示:寫“匆”字時,最后一長點要貫穿兩撇。

  4、引導學生結合課前資料介紹朱自清。【出示課件3】

  師小結要點:朱自清中國現代著名詩人、散文家。他的散文是中國現代散文的典范。《匆匆》《背影》《荷塘月色》《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等散文名篇,均以詩意盎然著稱于世。

  二、初讀課文,掃清障礙。

  1、教師播放范讀音頻。【出示課件4】

  2、生自讀課文:鼓勵學生自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感覺難讀或自己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

  3、檢查生字詞的讀音和含義。【出示課件5】

  4、指導生讀通難讀的句子,結合語句理解生字詞的含義。【出示課件6】

  預設:

  (1)出示: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交流:“涔涔”指流汗狀,“潸潸”形容淚流不止。為什么作者會“頭涔涔而淚潸潸”呢?(為時光流逝而感到無奈與悲傷)

  (2)出示:太陽他有腳啊,輕輕悄悄地挪移了。

  交流:什么叫“挪移”?(移動)可以說汽車在馬路上挪移嗎?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感受“挪移”就是慢慢地移動的含義。

  教師指導學生寫“挪”字,上下不平齊,左、中、右三部分要寫得同樣寬。

  (3)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

  交流:“蒸融”這個詞比較難以理解,可以用組詞法,“蒸”就是“蒸發”,“融”就是融化,合起來就是“蒸發融化”的意思。

  三、整體切入,局部賞讀。

  (一)再讀課文,整體入手

  1、再讀課文,指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

  2、出示“品讀助手”【出示課件7】:

  (1)找出描寫時間匆匆流逝的詞、句,仔細讀一讀。

  (2)從這些詞、句中你品味出了什么?在書上批注。

  (3)把你的感受與同學們交流、分享,用朗讀展示。

  師提示:這里的“什么”,既可以是品味出的情感、感悟出的道理,也可以是你發現的文章的表達方法、修辭手法。可以把這些發現簡單地寫在課文旁邊,也可以概括成詞或短語寫在黑板上。

  (二)局部賞讀,深入體會

  1、學習體會第1自然段。

  引導學生思考:作者用什么方法表達了對時間匆匆的感悟?

  2、重點句子點撥【出示課件8】:

  (1)“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

  師引導學生交流:這是一個排比句,作者用對比的手法,把“燕子去了還來,楊柳枯了還青,桃花謝了還開”與時間流逝進行比較,寫出了時間一去不復返的特點。

  (2)本段最后四個反問句,看似在問,實際上表達了作者對時光逝去而無法挽留的無奈和對已逝日子的留戀。

  (3)引導學生感悟作者寫下這段文字時的心情。(惋惜、后悔、茫然、痛苦或無奈)師結合寫作背景引導學生理解。

  (板書:提出問題: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

  (4)指導背誦第1自然段。(借助排比、反問的特殊句式來背)

  3、學習體會第2自然段。

  教師引導學生運用剛才理解第1自然段的方法,理解第2自然段。

  4、引導學生交流,重點點撥【出示課件9】:

  (1)在默默里算著,八千多個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板書:具體說明像針尖上的一滴水)

  (2)對話交流:“八千個日子”有多少年?作者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

  教師點撥:朱自清出生于1898年,《匆匆》寫于1922年3月28日,時年24歲,“八千多個日子”大概就是24年。作者在這里運用了極新奇巧妙的比喻,把過去的日子比喻成針尖上的水滴,把時間的流比喻成浩瀚的大海。日子顯得那么渺小,消逝得無聲無息,無影無蹤,表現出作者十分無奈的情緒。

  (3)指導朗讀。引導學生讀出作者惋惜、留戀、自責之情。

  (4)指導背誦

  教師點撥:對于1、2自然段的背誦,可以借助排比、反問、比喻的特殊句式來背,還可以結合作者表達的對時光逝去的無奈的感情來背誦。

  四、自主識字,指導書寫。

  回顧本文出現的生字:挪、蒸,交流“蒸”的寫法。

  五、回顧知識,總結提高。

  回顧本課學習收獲,鼓勵課后繼續背誦1、2自然段。

  本文的課后習題中有背誦課文的要求。教師要從關注過程、教給方法、培養語感入手,讓學生在課堂上就能背誦。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導入新課

  1、檢查,指名學生背誦課文第1、2自然段。

  2、課文接下來是如何寫出時間的來去匆匆和稍縱即逝的,我們繼續走進課文。檢查背誦環節的設計,既是為了與上節課做好銜接,激發情感,為學習新課做好準備。

  二、精讀課文,運用語言

  1、指名學生讀第3自然段,其余學生邊聽邊思考:朱自清認為哪些時間是匆匆過去的?請你把相關的詞語或句子劃出來。

  【出示課件10】

  于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著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

  2、誰來說說,作者認為時間是浪費在做哪些事上?

  用“……的時候,從……過去”引導學生來說。

  引導學生概括:作者認為時間浪費在洗手、吃飯、沉默、睡覺、嘆息等事情上了。

  3、引導學生積累語言:你認為這些句子寫得好嗎?愿意再讀讀嗎?請你們放聲讀,看能不能把它背下來。(板書:跨過飛去溜去閃過)

  4、怪不得作者說:“太陽他有腳啊,……”

  5、二十四歲的朱自清先生覺得八千多個日子都是在洗手、吃飯、睡覺、嘆息等等中溜走。聰明的孩子們,你們也有四千多個日子從手中溜去,這些日子是怎樣溜走的呢?趕快拿起筆來,仿照作者的寫法,寫上一句你的日子是怎樣來去匆匆的。

  寫法點撥:(1)這段話抓住了生活中最細微平常的事例來寫,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2)動詞靈活多變的運用,賦予時間以人的靈性,這樣原本看不見、摸不著的時間就變得具體可感了。

  6、自由練寫

  例:寫字的時候,時間從筆尖跳過;睡覺的時候,時間從夢中逃走;跑步的時候,時間從腳步聲中悄然離去;看書的時候,時間從字里行間溜走。

  三、感悟時間,體會感情

  1、作者在第3自然段中具體地寫出了日子是怎樣的去來匆匆和稍縱即逝。他甘心這樣度過每一天嗎?自由讀課文第4自然段,想想作者對“時間之流”發出了哪些感慨?

  2、師引導學生概括第四自然段作者對“時間之流”發出的感慨:

  【出示課件11】

  (1)句子:在逃去如飛的日子里,在千門萬戶的世界里我能做什么呢?

  只有徘徊罷了,只有匆匆罷了。

  引導學生概括:對時光流逝的感慨;

  (2)句子: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我留著些什么痕跡呢?我何曾留著像游絲樣的痕跡呢?(板書:如輕煙如薄霧)

  引導學生概括:對沒有作為的`自責;

  (3)句子:我赤裸裸來到這世界,轉眼間也將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為什么偏要白白走這一遭啊?

  引導學生概括:對要有所為的渴求。

  3、時光如水,匆匆逝去,作者在感慨、自責之余,表達的是不甘虛擲光陰,力求上進的決心。

  4、學習第5自然段。

  (1)指名學生讀:你聰明的,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

  (2)交流:你發現了什么?(引導學生從文章結構和表達方式上思考)

  (3)教師總結:在結構上,第5自然段與第1自然段首尾呼應,讓文章由問而來,由問結尾,結構完整,引人深思。在表達方式上,用問句結尾在情感上突出了作者對時光匆匆的感慨。(板書:照應開頭: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

  七、拓寬學習,加深感受

  1、事實真的像作者所說的他什么都沒有留下嗎?朱自清是我國現代著名詩人、散文家。他畢業于北京大學,在清華大學等幾所著名大學當過老師。

  他留下的著作很多,即使這樣,他還認為自己做得不夠,可見他對自己的要求是多么嚴格啊。

  2、同學們,時光匆匆而逝,過去的已經過去了,未來的時日,我們該如何珍惜呢?讓我們來感悟一下吧,【出示課件12】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當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人應當趕緊地,充分地生活,因為意外的疾病或悲慘的事故隨時都可以突然結束他的生命。

  (選自保爾柯察金《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板書:時間寶貴珍惜時間)

  3、朱自清的散文以語言洗練、文筆秀麗著稱。

  【出示課件13】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綠》等文章,《朱自清散文選》中還有《蹤跡》,《歐游雜記》《你我》《倫敦雜記》等文章都很值得我們去讀。希望大家能珍惜時間,多讀好書,讓每一個日子都充實、富足!《語文課程標準》特別重視引導學生多讀書、多積累,重視語言文字運用的實踐,《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名言引入,介紹作家其他作品,都是激發學生積極進行課外閱讀的手段。

  板書內容

  提出問題: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

  像針尖上的一滴水

  匆匆具體說明跨過飛去溜去閃過時間寶貴

  如輕煙如薄霧珍惜時間

  照應開頭: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

  六年級語文下冊《匆匆》教案 4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復習鞏固生字詞。

  過程與方法:出示生字詞,小組合作朗讀、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情感、態度、價值觀:

  1、體會作者的感情。

  2、懂得珍惜時光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鞏固本課的生字詞。學習本文的寫作方法。

  教學難點

  學習本文的寫作方法。

  課前準備

  搜集惜時、傷時的古代詩詞、文章、名言、警句。

  教學過程

  一、復習探究

  復習檢查導入新課

  (1)《匆匆》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聽寫重點字詞。聽寫重點詞語。強化記憶,識記字詞。

  二、合作交流

  1、試答追問

  學習交流體會文章的最后兩個自然段。

  (1)在第四自然段中,作者有幾次追問?(六次)有幾次做出了回答?(前兩次)師生讀書問答。

  (2)引導學生試答文中后四次追問:你覺得怎樣才算是留下些生命的痕跡?怎樣的.人生就是沒有虛度,才算是沒有白白的在這個世界上走一遭?可以舉一個你佩服的人做例子來說明。引導學生既要談偉人名人的事例,又要關注自己身邊的普通人。

  (3)出示朱自清資料,引導學生談感受:你覺得朱自清先生有沒有在這個世界上白白的走一遭?(聯系朱自清寫作本文時的年齡和一生的成就感受體會)

  2、交流名言警句,進一步懂得珍惜時間、珍惜生命。

  (1)古今中外,許多文人墨客寫下了不少珍惜時間、珍惜生命的名言警句。你知道哪些?

  (2)教師出示自己搜集的名言警句,學生朗讀。

  1、交流體會文章的后兩個自然段。

  2、交流名言警句。

  三、指導朗讀

  1、帶著體會有感情的讀課文。

  2、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練習朗讀背誦。

  3、分小組朗讀比賽。感情朗讀、背誦片段深入理解課文,提高朗讀能力。

  四、鞏固延伸

  1、朱自清的時間步履匆匆,在洗手、吃飯的時候過去了。那么,同學們,你們的時間是怎樣從你的身邊一點一滴溜走的呢?請大家學著朱自清先生的寫法,也抓住自己身邊的小事,賦予時間生命,讓我們感覺到時間是怎樣從你的身邊流逝的?看誰寫的最有朱先生的風格。

  2、學生自由仿寫練筆。

  3、學生寫完后,朗讀交流,師生及時評價。

  六年級語文下冊《匆匆》教案 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學習本課生字新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積累語言,運用語言。

  2、過程與方法:在自讀自悟中懂得時間的來去匆匆。

  3、情感與態度: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懂得要珍惜時間。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作者具體描寫“日子匆匆過去”的句子的含義;

  難點:由于人們語言習慣的變化,把句子讀通順成為這篇課文的難點。

  教學準備:

  1.準備一組記錄著孩子們成長的足跡的照片。

  2.收集惜時、傷時的古代詩詞、名言、警句。

  3. 準備《時間都去哪兒》教學視頻。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師:今天,我給同學們帶來了一件特別的禮物,那是記下你們成長足跡的一組照片。

  (播放課件,解說照片)

  大家看了這組照片,有什么想法?

  生:剛進小學讀一年級的時候,我們、還是個娃娃。現在讀六年級了,我們也長成少男少女了。六年的光陰過得真快啊

  師:小學六年時光,一眨眼就要從我們身邊匆匆而逝了,想不想留住時光飛逝的腳步,讓我們小學的日子再長點?可是,這樣的想法能實現嗎?這一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因時光飛逝而嘆息的現代作者朱自清的散文《匆匆》。

  (板書課題)

  (自評:引入新課是一個重要的環節。這節課用學生們一到六年級的一組照片導人,吸引了全班同學所有的注意力,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學生從這一組照片里感受到了時光匆匆流逝,容易讓學生與作者在思想上產生共鳴。)

  二、揭示課題。引起探究

  師:“匆匆”是什么意思?生活中什么時段用到“匆匆”這個詞?那么,作者所說的“匆匆”指的又是什么呢?

  (學生討論交流)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請同學們以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這篇課文,邊讀邊思考。

  1.作者在這篇文章中想要告訴我們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2.文章每一自然段講什么內容?(匯報交流)

  3. 作者在文章開第一自然段提出了一個什么問題?

  生: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

  師:這個句子還出現在哪一個自然段?

  生:它還出現在第五自然段,起到前后呼應的作用。

  師:作者回答這個問題了嗎?

  生:作者用二、三、四這幾個自然段來具體回答了這個問題。

  師:課下小組內認真研讀這幾段,找出這個問題的答案。

  第二課時:

  一、情境導入,繼續學習

  1.課前三分鐘:關與珍惜時間的名言。

  2.播放《時間都去哪了》視頻。看了視頻,你們都什么感受和體會?(學生交流)

  師:是啊,時間轉瞬即逝,盡管人們知曉了時間的可貴,可是卻無法挽回失去的時間,朱自清先生說過,燕子去了,有在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我們的日子卻一去不復返。(板書一去不復返)

  師:這節課我們來繼續學習《匆匆》。

  二、再讀課文,加深體會

  1.師:仔細研讀二、三、四自然段,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劃出來多讀幾遍,再想一想究竟有多少日子從朱自清先生手中溜去?在什么時候?你從中感悟到了什么?在書本上的空白處寫出來。

  2.學生朗讀,教師點撥,指導朗讀,說初步感受。

  三、小組討論,深入探究,體會作者情感

  1. 師:接下來我們小組活動,(ppt出示活動要求)每個小組可以根據今天我們學的文章給自己的組起一個響亮的名字,寫一句口號。

  2.小組匯報

  ①生:我感受最深的.是“八千多日子”這個詞。我從“八千多日子”這個詞猜想作者當時應該有二十多歲了,但是他覺得二十多年的時間轉眼即逝,就像針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寫得太形象了。

  師:想象針尖上的一滴水有多大,用一個詞形容它。

  生:渺小。

  生:微不足道。

  師:很好!再想象它消失在大海里,也用一個詞來形容。

  生:悄無聲息,無影無蹤。

  師:自己讀一讀,讀出作者的這種感受。

  師:這時候,作者為什么覺得“頭涔涔而淚潸潸”?

  生:作者對溜走的日子感到非常無奈,非常傷感,汗水不斷地流下來,眼淚也不斷地流,所以用“頭涔涔而淚潸潸”來形容。

  師:想象這微不足道的一滴水滴在時光的大海里悄無聲息,無影無蹤的情景,想象這時作者無奈傷感的心情,在想象中把這一段話讀好。

  (生讀)

  (自評:以關鍵詞句作為切人點,引導學生細細研讀,深深體會,學生容易走進文本,與作者感同身受,然后在朗讀中加深理解、感悟,在朗讀中人情入境。)

  ②生:我感受最深的是這幾句話“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又開始在嘆息里閃過了。”本來時間是眼睛看不到的,但是這幾句話卻讓我真的感受到了一天的時間就這樣匆匆溜走了。

  師:你能讀出時間飛逝時的匆匆嗎?

  (生讀)

  (板書:……的時候,日子……)

  師:給老師一個表現自己的機會,讓我也讀一讀這幾句話,看我能不能把作者當時的心情讀出來。

  (師讀。生評。再集體朗讀,然后讓學生試著背下來。)

  師:你們能仿照這樣的寫法寫上幾句嗎?

  生:聊天的時候,日子從唇邊過去;梳頭的時候,日子從發梢過去;踢球時,日子從腳下過去;

  (自評:以悟導讀,讓學生運用“……的時候,日子……”練習說話,創新運用句型,進行語言文字訓練,讓學生抒發自三讀文后的獨特感受。)

  師:現在我邀請全班同學一起來讀這句話,讀出我們的體會。

  (全班讀)

  (自評:學生在體會中讀,在感悟中讀,再在讀中理解,讀中會意,在讀中與作者產生思想上的共鳴。)

  師:同學們,你們計算過一天中有多少時間從我們手中溜去嗎?(出示ppt)看了這幅圖,你們有什么感受?(學生交流感受)

  師:就這樣,日子一天天過去,逃去如飛,作者同我們一樣,都在感嘆自己什么痕跡都沒有留下,但是真的沒有留下痕跡嗎?

  生:不是(說朱自清先生的作品)

  師:那為什么朱自清先生會這樣說呢?

  生:他覺得自己做的還不夠,覺得自己的時間不夠用,想抓住時間做的更多,更好。

  師:其實這是朱自清先生的自勉,也是在勉勵我們要珍惜時間。(板書惜時)就像文章開頭寫到: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我們的日子卻一去不復返。正所謂“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出示ppt)

  八、激情總結

  時光匆匆如流水,一去就不復回,在這節課的最后,老師想送給大家一句話:“讓我們珍惜今天吧。因為只有把握住今天,才會擁有一個更美好的明天。”

  六年級語文下冊《匆匆》教案 6

  教學目標

  1、正確讀寫生字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了解作者對時間流逝的傷感以及珍惜時間的感受,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

  4、感受課文的語言美,領悟作者細致描寫、多用修辭的方法。

  教學重點

  正確朗讀、背誦課文,領悟作者細致描寫、多用修辭的方法。

  教學難點

  了解作者對時間流逝的傷感以及珍惜時間的感受,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

  教學準備

  惜時、傷時的古代詩詞、文章、名言、警句;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1.播放一段時鐘的“嘀嗒”聲,引導學生談自己聽后的感受。

  2.介紹朱自清,引入課題。

  二、初讀課文,體會情感。

  1.學生默讀全文;

  2.體會作者寫這篇文章時的心情。讓學生初步了解全文,感悟作者情感,抓住“嘆”、“悔”二字統領全文。

  三、研讀課文,理解文意。

  (一)研讀課文第三自然段

  1.找出并細讀“嘆”的.段落。

  2.注意“碗”、“伶俐”的寫法及讀音;

  3.找出含義深刻的句子或自己特別喜歡的句子,向同學們說說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4.說說作者怎樣寫時光匆匆的,并仿照這樣的寫法寫上幾句;

  5.體會文中疊詞運用的巧妙;

  6.有感情地朗讀本段。

  (二)研讀課文第二、四自然段

  1.找出并細讀“悔”的段落。

  2.注意“徘徊”、“裸”的寫法及讀音;

  3.找出含義深刻的句子或自己特別喜歡的句子,向同學們說說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4.體會作者悔意何來;

  5.體會比喻、擬人修辭手法運用的妙處;

  6.有感情地朗讀本段。

  (三)略讀課文第一、五自然段

  1、通過刪讀體會排比句的優美,講解“;”的用法。

  2、文章開頭的寫法有什么好處?

  四、再讀課文,深化感受。

  1.談談自己學了本文后想到了什么?

  2.說說自己還知道哪些說明時光飛逝或勸人惜時的詞句。

  五、背誦課文

  學生自由地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板書設計

  匆匆

  朱自清

  嘆──時光飛逝

  悔──碌碌無為

  勸──珍惜時光

  六年級語文下冊《匆匆》教案 7

  教學目標

  1.熟練地、入情入境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2.了解作者對時間流逝的傷感以及珍惜時間的感受,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體會時間的稍縱即逝。

  3.感受課文的語言美,領悟作者細致描寫、多用比喻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1.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感受語言美,領悟表達方法。

  2.積累語言。

  3.抓住重點句段,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懂得時間寶貴,樹立珍惜時間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問題導入,初步感受

  出示問題:憑直覺,你認為你的一生能活多少天?讓學生大膽猜想。估算一下,按80歲計算,能有多少天?你們現在已經過了多少天?這些日子里你留下了什么?通過計算,你有什么感受?(用這些問題調動學生的生活感受和學生對時間的認識,從而讓學生感受到時間匆匆,為下面學習文章打下基礎。)

  二、自由朗讀,讀通課文

  出示讀書要求:自由朗讀課文,要讀正確讀通順,注意讀好標注拼音的詞語,難讀的地方要反復讀。(學生自由朗讀;指名接讀課文;教師和學生評價。)

  這篇文章告訴了我們什么?(讓學生把握整篇文章的內容,從整體上了解。)

  教師指導“問號”的讀法。大家看“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教師范讀,學生練習。)(因為這篇文章中的'問句比較多,教師在這里引導學生讀好一個問句,其他句子學生也會受到啟發,從而能讀得更好。)

  三、默讀課文,個性感悟,交流感受

  出示讀書要求:默讀課文,看能不能讀懂文中的每一個自然段。邊讀邊隨著作者的描寫,想象文中描寫的畫面。(學生默讀課文:讀完以后,說說每個自然段的意思。)你想象到了什么?說說自己讀文章以后的感受。

  四、自由讀課文,找出印象最深的句子,提出問題

  出示要求:自由讀課文,看能不能讀懂文中的每個句子、每個詞語、每個標點符號。對哪些句、段的印象最深呢?對文中的哪些地方還讀不明白?畫出有關的句子或者自然段。(學生默讀課文)

  五、小組交流,解決問題,揣摩朗讀

  出示要求:

  1.不懂的地方通過相互交流能不能弄懂。

  2.找出了那些印象深的句子,設計如何讀才能把這些句子讀好。

  3.組長記錄小組內解決不了的問題。(小組內互相交流)

  六、全班交流,指導朗讀,體會情感

  1.你們小組畫了哪些句子?從這些句子中讀出了什么?能不能用你們自己的方式把這些句子蘊含的情感讀出來。

  2.教師出示自己的照片(嬰兒、少年、青年、現在),講述自己的故事,讓學生體驗時間的流逝。(鼓勵學生講出自己和時間有關系的一些故事。)學生講述自己的生活體驗。(用身邊的人和事,調動學生自己的生活積累,對時間匆匆可以感觸更深)

  3.怎樣才能讀好這些句子呢?除了想象作者當時的心情,還要加深我們自己的感受。下面同學們再讀一讀。(自由讀,指名讀,老師指導朗讀)

  “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我覺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走了;等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嘆息,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里閃過了。”這一段應該怎樣讀呢?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感受入手,指導朗讀。

  4.體會作者的內心感受。從這些句子中,我們想象到了什么?作者當時有什么樣的感受呢?出示作者簡介,加深學生的感受。(自由朗讀作者簡介。交流讀了作者簡介以后的感受)

  六年級語文下冊《匆匆》教案 8

  教學任務:

  1、學習本課2個生字,正確讀寫“蒸融 徘徊、旋轉 挪移”等詞語。

  2、帶著自己的理解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品味字里行間流露的感情,在讀中學習作者的語言表達方式。

  3、體會作者對時間流逝的傷感、無奈惋惜和不虛度此生以及珍惜時間的感受。

  教學重點:

  抓住關鍵詞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懂得珍惜時間

  教學過程:

  一、 揭題導入,檢查自習

  1、 揭題

  ⑴、 板書課題:匆匆(提示不要匆匆忙忙的寫漏掉了一點)

  ⑵、 圍繞文題談話,這篇課文講的是什么在匆匆?

  2、 了解作者:

  ⑴學生交流收集到的作者信息

  ⑵介紹作者(出示課件)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認真傾聽配樂誦讀,要求:邊聽邊記,邊聽邊思考,凡是書上你認為時間匆匆而逝的地方做上記號,可以把自己的`體會寫在旁邊。

  2、課文主要將什么內容?

  三、檢查自學情況

  1、 出示詞語:“蒸融 徘徊、旋轉 挪移”

  句子: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我不知道他們給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確乎是漸漸空虛了。

  2、 自己讀一遍。

  3、 指名讀

  4、 有不同想法嗎?

  5、 (特別指出:旋轉的轉,改變方向的時候讀

  6、 zhuǎn。讀zhuàn而圍著一點,可以組成什么詞?)

  7、 “徘徊”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提示理解詞語的方法:猜詞法、查字典等)

  8、 “蒸”書寫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示范書寫)學生練寫,注意姿勢。

  9、 指名屏幕上的讀句子。糾正全班齊讀。

  10、 “確乎”可以換成哪個詞?(提示用換詞的方法也可以理解詞語的意思。)

  四、再讀課文,領悟情感。

  1、 想一想;文中哪些語句寫出時光匆匆一去不復返呢?

  2、 默讀課文,邊讀邊畫出令你深受啟發的句子,找到這樣的句子反復讀一讀,可以把你的體會寫在旁邊。

  3、 指名談談自己的感受。

  小結:同學們非常了不起,能從課文中看出這么多道道來,而且也聽出了散文的特點。能讓你感受到的時光匆匆而逝的句子遍布全文。這就是散文非常明顯的特點------形散神聚。

  五、品讀句段,讀中悟情

  1、以第一段為例,指導讀書方法。(出示句段: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文章思想。)

  ⑴第一段誰讀懂了什么?

  ⑵引導學生品讀句子,抓關鍵詞語,交流自己的感受,讀出自己的情感體驗。

  ⑶師生互動,讀議結合。帶著體會有感情的朗讀文段。

  ⑷回顧、總結品讀的方法,鼓勵學生在后面的學習過程中遷移運用。

  3、 遷移運用,自主閱讀

  ⑴學生默讀2—5自然段,選擇自己感受最深或者特別喜歡的句子細讀并批注。

  ⑵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讀中體會感情,讀中感受作者的語言魅力。

  ⑶朗讀句段。

  六、總結收獲,布置作業

  1、總結本課學習收獲

  今天學得非常出色,也給老師帶來很多啟發,我們更感慨時光流逝,讓我們共同珍惜時光,珍惜生命。

  2、提出問題,為進一步研讀做準備。

  3、布置課后作業

  ⑴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句子或段落。

  ⑵收集關于珍惜時間的詩文、名言、警句。

  ⑶選擇下面的一個內容寫一寫。

  按照課后的第三題要求寫幾句話。

  寫一段話表達自己對時間的感受。

【六年級語文下冊《匆匆》教案】相關文章:

六年級語文下冊《匆匆》教學設計10-12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匆匆》03-30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匆匆》05-10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匆匆》課文06-01

六年級語文匆匆教案11-01

六年級語文《匆匆》教案02-03

六年級語文下冊《匆匆》教學設計最新06-22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匆匆教學反思01-25

六年級語文下冊《匆匆》教學設計必備03-20

六年級語文下冊《匆匆》教學設計【精華】03-26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高清看片欧美灰色 | 竹菊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 | 日本久久久久久免费网络 | 色久在线免费观看 | 日本免费一级婬片a级中文字幕 | 日本一区二区精品偷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