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成讀報的好習慣》六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養成讀報的好習慣》這是一篇說明文,介紹了讀報常識和讀報方法。下面是關于《養成讀報的好習慣》六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的內容,歡迎閱讀!
《養成讀報的好習慣》六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
《養成讀報的好習慣》是一篇緊扣“讀報”的說明文。具體介紹了如何讀報的正確方法,指出養成讀報的好習慣的必要性,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備課時,我的思路是這樣的:自學課文――整體感知――小組交流――指導解惑。在教學中,我注重和學生進行小組交流。
探究交流一:認識三個問句。
“報紙竟有這么大的魔嗎?”“報紙上有什么東西這樣令人著迷呢?”“報紙的誘惑了如此之大,怎可一日不讀它呢?”,從學生的回答中知道:已養成讀報的習慣了,從“上癮”、“著魔”可看出。“著迷”、“像磁鐵一樣吸引人”,從 “形形色色的消息,五花八門的知識”中看出來。報紙的誘惑力之大,促使我們天天讀報。
探究交流二:看報的“勤”和“會”。
勤指經常、不間斷;會指懂得、通曉。一個人如果勤于讀報,非常自覺,又能掌握方法,合理安排,那就會帶來良好效果—— 把握信息,不會落后于時代的進步和發展。報紙是千百萬人終身的良師益友,讀報好處甚多,只要“勤”、只要“會”,養成習慣,就能保持與日新月異的世界的聯系,自然受益無窮了。這樣好的習慣,我們從小就應該養成。
探究交流三:本文的寫作特色。
認識本文的問句,啟迪讀者思考;認識本文生動詞語的運用,如“九霄云外”“回腸蕩氣”“五花八門”“充溢”,這樣表達意思既準確,又感人;認識本文的比喻句:“像磁鐵一樣吸引著人們”,“終身的良師和益友”,使讀者對報紙的吸引力和巨大作用理解得更加具體深刻。
好習慣成就好人生,就讓我們養成讀報的好習慣吧!
《養成讀報的好習慣》六年級語文教學反思2
在學完本課后,教給了學生六種讀書讀報的方法:
一、報題閱讀法
報紙的.文章標題,等于報紙的眼睛。閱讀報紙的題目,往往能較快地了解作者、編輯的意圖,明確文章要表達的內容。瀏覽標題后,要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有選擇地讀一部分。讀報先讀題,是一種節省時間的方法,值得提倡。
二、粗讀、細讀結合法
粗讀,即瀏覽,主要是擴大知識面,捕捉需要精讀的文章。細讀,就是精讀,對一些重要的閱讀材料,應該逐字逐句琢磨,逐段逐節咀嚼,仔細地了解它的內容、思路等。這樣點面結合,即省時且效果好。
三、剪貼法
剪報的范圍可根據自己學習、生活的需要和個人興趣而定。剪下后,要注明報紙的名稱和日期。貼報有幾種方式。如剪后放在紙盒內。到一定階段,再分門別類地貼在舊練習本或舊雜志上。也可邊剪邊貼,手邊準備一些十六開的白紙,剪下就貼在紙上,每張紙貼一篇,日后分門別類裝訂,另編目錄。報紙剪貼后,要常常翻閱整理。
四、資料摘錄法
有些文章的片斷、精彩語句、出色的標題,一些有用的事實、數據等,因其比較短小,不一定剪下,可抄在筆記本或卡片上。摘錄時要注明出處,以便日后查對。
五、讀寫結合法
讀報后,寫些讀后感,對報紙寫點書面意見,模仿報上的文章練習寫作,給報社投稿,都是讀報寫作相結合的有效形式。讀報時,注意積累詞匯,學習寫作,研究他人文章思路,學會思考問題的方法。這也是讀寫結合的有效途徑。
六、小組讀報法
可以找三五個志同道合的同學,組成讀報小組。活動形式有幾種:
(1)定期交流心理,討論報上提出的問題。各抒己見,集思廣益,以討論促讀報;
(2)開展讀報知識小測驗。輪流出題,大家回答,在回答中促進讀報;
(3)交流剪報或摘報資料,互通有無,相互補充;開展評報活動,討論哪些文章好,哪些不好,哪些版面編得活潑,哪些地方有差錯,還可以寫成意見稿,寄給報社。
《養成讀報的好習慣》六年級語文教學反思3
這是一篇介紹讀報常識和讀報方法的課文。這樣的課文無須老師講解,只要略加指點,放手讓學生自己閱讀就可以了。
我感覺到,像這樣的閱讀教材,傳統的教學,是學生被動、單一、接受的學習過程,所以在這篇課文的教學中,我采用的是合作探究的方式,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
一些學生對讀報以前并不重視,通過學習本課,很多同學都有了一個新的認識,覺得應該養成讀報的好習慣,注重平時知識的積累。
【《養成讀報的好習慣》六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養成讀報的好習慣語文教學反思02-02
語文《養成讀報的好習慣》教學反思與總結01-11
《養成讀報的好習慣》教學反思5則06-08
課文《養成讀報的好習慣》教學反思范文03-14
養成讀報的好習慣教學設計03-23
養成讀報的好習慣的教學設計04-17
《養成讀報的好習慣》課后反思匯總06-29
《養成讀報的好習慣》教后反思匯編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