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北師版三年級語文《李時珍》教案(通用10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北師版三年級語文《李時珍》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北師版三年級語文《李時珍》教案 1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李時珍一心為病人解除痛苦的好思想和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增強民族自豪感。
2、按照提供的段意練習給課文分段。
3、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4、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五自然段。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李時珍為什么要重新寫一部完善的藥物書和他怎樣為編書作準備。在理解課文內容的過程中進行分段訓練。
教具準備:
鵬博士軟件、自制軟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提出預習要求。
今天要學的課文《李時珍》講的是我國著名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的故事。同學們認真讀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再想想每個自然段的意思。
二、檢查預習情況。
三、深入了解課文內容。
1、李時珍從小立下什么志愿?他立志學醫(yī)的原因是什么?
2、開始父親同意李時珍學醫(yī)嗎?為什么?后來怎么才同意的?
3、讀讀第二、三自然段,體會體會。
4、李時珍為什么決心重新編寫藥物書?舊的藥物書有哪些缺點?舊的藥物書的這些缺點會造成怎樣的后果?
5、李時珍決心重新編寫一部完善的藥物書,怎樣的藥物書才是完善的藥物書?
6、為了編寫一部完善的藥物書,李時珍從哪些方面做了準備?
7、李時珍是怎樣到各地采藥的`?把講他到各地采藥的句子找出來讀一讀。這幾句話是從哪幾個方面講李時珍采藥情況的?(到了很多地方;鉆進大山找藥材;拜訪了許多人;親口品嘗藥材。)李時珍為什么要這樣采藥?
8、李時珍花了多長時間寫成了新的藥物書?
9、李時珍是什么時候、什么地方的人,他是個什么樣的人?讀讀第一自然段。
四、課堂小結。
第二課時
一、復習上節(jié)課所學內容。
二、學習第四段。
1、自由讀。
2、這一段告訴我們《本草綱目》是一部怎樣的藥物書?
3、和舊的藥物書對此,我們可以說《本草綱目》是一部怎樣的藥物書?你為什么這樣說?
三、聯(lián)系全文想一想,李時珍能寫成著名的《本草綱目》的原因有哪些?
先討論后總結。
四、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五、總結全課。
為什么說李時珍是一位偉大的醫(yī)學家?
板書設計:
6 李時珍
醫(yī)學家 藥物學家
行醫(yī) 采藥 寫書
留心學習 走萬里路 整整27年
暗自記方 訪千百人 一百多萬字
嘗許多藥 世界流傳
北師版三年級語文《李時珍》教案 2
教學目的要求:
1.使學生了解我國古代偉大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行醫(yī)著書的事跡。
2.理解課文內容,回答書后問題。
3.給第4自然段分層,說說層意和自然段的段意。
4.學習生字新詞。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李時珍編寫《本草綱目》的過程為重點,培養(yǎng)學生分層和概括層意為難點。
教學思路:
初步理解——提出問題——討論問題——深刻理解——指導朗讀——教學生字詞
教學資料:
李時珍(1515—1593):我國明朝杰出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24歲隨父學醫(yī)。為了編寫《本草綱目》,他研讀過800多種醫(yī)藥書籍和有關資料,先后到湖北、河南、河北、安徽、江蘇、江西等省考察,行程達1萬余里。
《本草綱目》:世界醫(yī)藥科學寶庫中的一部經典著作。全書共分52卷,包括藥物1892種,藥方11096張,藥物形態(tài)圖1160幅。先后被譯成拉丁、法、日、朝、德、英、俄等10余種文字,流傳全世界。
教學用具:
1.《本草綱目》書。
2.放大的課文插圖或幻燈片。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
2.看了課題,你們想知道些什么?
二、指導預習。要求:
1.自由讀課文,力求正確。
2.讀后思考:①李時珍是一個怎樣的人?
②課文寫了李時珍哪些事?
三、檢查預習情況。
1.指名分段讀。
2.說說每一自然段寫了些什么。
3.李時珍是一個怎樣的人,課文寫了李時珍的哪些事?四、學習課文1至3自然段。
1.學習第1自然段。
指名讀,思考、討論:這一段告訴了我們什么?(理解:明朝醫(yī)學家藥物學家)
2.學習第2自然段。
自由讀并思考:
(1)“那時候”指什么時候?李時珍的父親不愿讓兒子再當醫(yī)生,為什么用“再”字?李時珍的`父親為什么不愿讓他再當醫(yī)生?
(2)“世代行醫(yī)”、“救死扶傷”各是什么意思?
(3)李時珍為什么會立下為窮人治病的志愿?3.學習第3自然段。
輕聲讀,邊讀邊想:(1)“處處留心”、“暗自記下了不少藥方”,李時珍為什么要這樣做?
(2)“對癥”是什么意思?他為什么能說出一張古方解決了父親遇到的疑難病癥呢?
(3)后來他父親為什么又同意他學醫(yī)了?父親從“不愿”到“同意”說明了什么?
五、教學生字詞:
診 職 癥 效 湊
六、作業(yè) :
朗讀課文,抄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習。
1.聽寫詞語:
診費 職業(yè) 有效 對癥 疑難 病癥 救死扶傷
2.辨析詞語:
“志愿”“自愿”
二、學習課文4—7自然段。
1.學習第4自然段。
(1)輕聲讀,思考這節(jié)共有幾句話?每句話是什么意思?句與句是怎樣聯(lián)系的?
(2)引導學生分層,把聯(lián)系緊密的句子合并在一起。(3)說說3層意思。
(4)理解重點詞句。
①“一面行醫(yī),一面研究藥物”這一句在這兒起什么作用?②李時珍為什么要編寫一部完善的藥物書?
③“完善”是什么意思?怎樣的藥物書才能算是完善的藥物書?
④找出描寫李時珍想法的句子,這些想法說明了什么?2.學習第5自然段。
(1)指導看圖,說說圖上內容。
(2)讀讀議議:為了重新編寫藥物書,李時珍做了哪些準備工作?(先劃出有關句子,再同桌交流。)
(3)指導朗讀。
①幫助學生定準1、2兩句中的重音:輕讀“在治病的時候”和重讀“親自”“采藥”形成對比,暗示后者難度之大;重讀“山高路遠”“嚴寒酷暑”,突出困難之多;重讀“走遍了”以及在讀兩個“不怕”后稍加停頓,突出李時珍不畏艱難的精神之可貴。
②后3句讓學生邊讀邊體味邊定重音,并說說為什么這樣讀?重讀的詞語:好幾天、餓了、干糧、天黑了、山上、親口品嘗、上萬里、千百個、書本上。
③齊讀這一節(jié),進一步體會李時珍的偉大精神。
3.學習第6至7自然段。
(1)齊讀。
(2)提問:你們有誰見過《本草綱目》這本書?
(3)出示《本草綱目》,讓學生翻翻(厚薄),看看(圖文),掂掂(分量)。
(4)提問:同學們,你們認為這部書怎樣?課文中是怎樣評價它的?(著名、偉大。)它著名在哪里?為什么說它偉大?(5)討論后齊讀第6、7兩段。(6)介紹“出版說明”中的有關內容及第2部藥物書《本草綱目拾遺》,告訴學生這本書是清代趙學敏編寫,在李時珍著《本草綱目》后100多年,記載了900多種藥物。(7)再問:現在有人正準備編寫一部更新更偉大的藥物書,同學們知道是誰嗎?遠在天邊,近在眼前。(意在將理想的種子播進幼小的心田。)
三、作業(yè) 。
課文后思考題1、2。
第三課時
一、朗讀課文。
二、總結全文。
1.主要內容:課文記敘了我國古代偉大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家李時珍,為了解除病人痛苦,立志學醫(yī)和編寫著名藥物書《本草綱目》的過程。
2.認識李時珍的思想品質。(救死扶傷,為人類醫(yī)學作出了卓越貢獻。)
3.學習課文的記敘方法,進行具體的示例教學。
三、復述課文。
(著重復述李時珍編寫《本草綱目》的過程。)
四、教學生字詞:
缺 載 況 編 酷 拜 訪 判 綱 籍 譯
五、辨析:
1.藥物藥材藥方藥性藥效
2.藥方良方古方
3.藥物書中藥書
六、課堂練習。
1.抄寫生字詞。
2.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李時珍花了______年時間,終于編成了《本草綱目》。這部書有______字,記載了______種藥物,是中藥書籍中一部_______。
北師版三年級語文《李時珍》教案 3
教學目標:
1.知道李時珍編寫《本草綱目》的經過,感受李時珍為事業(yè)獻身的精神。
2.學會本課的12個生字,能讀準多音字“累”;能正確讀寫并理解15個新詞語。
3.能仿照課文的例句,用“不但……還……”和“……于是……”各寫一句話。
4.初步學會用自然段歸并的方法給課文分段。
教學重點:
讓學生嘗試用自然段歸并的方法給課文分段。
教學難點:
教學準備:課件、錄音機、磁帶。
教學時間:3課時。
第1課時
一、教學目標:初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學習第1、2自然段。
二、教學過程:
1、揭示課題。明確這是篇寫人的課文。(2分)
2、初讀課文。(6分)
(1)自讀課文,思考:
①李時珍是怎樣的一個人?他的主要貢獻是什么⒇
②這篇課文寫了李時珍的哪些事情?寫得最詳細的是哪件事?
(2)通讀全文,圈劃生字新詞,或聯(lián)系上下文加以理解;標出自然段。
3、深入閱讀課文。
(1)學習第1段。(8分)
①讓學生自讀思考:李自珍是怎樣的一個人?
②討論交流:
A、交流。
B、比較句子:
1、李時珍是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
2、明朝的李時珍是偉大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
哪個句子寫得好,好在哪里?(“明朝”點明時代,“偉大”突出了他在祖國醫(yī)學和藥物學上的杰出貢獻。
③李時珍為什么立志行醫(yī)?讓學生先自讀思考,再劃出有關句子,圈出重點詞語。再交流討論。重點理解“救死扶傷”的意思。
④讓學生用“因為……所以李自珍立下了行醫(yī)的志愿”練習說話。
⑤自讀第一段,說說第一段的意思。
(2)學習第2段。(15分)
①讓學生自讀思考,這一段主要講了什么?
②出示句子:
1、李時珍的父親不愿讓兒子再當醫(yī)生。
2、從此以后,父親同意他學醫(yī)了。
讀一讀,思考:從“不愿讓兒子再當醫(yī)生”到“同意他學醫(yī)”,父親的態(tài)度為什么會發(fā)生這樣大的`轉變?
(理解“鄙視”的意思;聯(lián)系上文“世代行醫(yī)”,理解“再”在句子中的意思和感情色彩。理解“疑難病癥”的意思,辨析“藥方”、“古方”和“對癥良方”。注意“偷偷”、“暗自”、“輕聲”在文中的作用。)
③填空練習:父親見李時珍不但有行醫(yī)的( ),還有學醫(yī)的( ),而且已經能幫助他醫(yī)治那些( ),因此就同意他學醫(yī)了。
④說說自然段的意思。
4、作業(yè)。(9分)
(1)抄寫生字新詞。
(2)熟讀課文。
教后感:通過抓重點詞句的方法,讓學生讀懂課文的第1、2自然段,從課堂情況來看,學生能找出重點詞句,并能說出哪些句子寫得好,好在哪里。為用自然段歸并的方法打下了基礎。
第2課時
教學目標:學習課文第3——5自然段。
教學過程:
1.復習第1、2自然段。(3分)
說說李時珍是一個怎樣的人?
2.教學第3自然段。(10分)
(1)指名讀。
(2)說說一共有幾句?每句講了什么?
(3)第1句起什么作用?(承上啟下的過渡句)
(4)思考:李時珍為什么要編寫一部比較完善的藥物書?
(5)討論:李時珍編寫的藥物書有哪些缺點?(不全;不詳;不對)
(6)出示,比較下列兩個句子:
李時珍決心重新編寫一部完善的藥物書。
李時珍決心重新編寫一部比較完善的藥物書。
說說什么叫“完善”?為什么前面要加上“比較”?
(7)教師小結:這一自然段寫了舊的藥物書很不完善,有可能給病人帶來危險,所以李時珍決心重新編寫一部比較完善的藥物書。
3.教學第4自然段。(12分)
(1)指名讀。
(2)李時珍為了重新編寫一部比較完善的藥物書,主要做了哪三方面的準備工作?(治病時,注意積累經驗;親自到各地去采藥;虛心向群眾求教。)
(3)這三方面的工作,作者著重寫的是哪一方面?是怎樣把它寫具體的?
(作者著重描寫的是“各自到各地去采藥。”)
“親自”這個詞是什么意思?
李時珍是怎樣“親自到各地去采藥”的?
為什么要“親自品嘗”藥材?
“親自采藥”和“親自品嘗”說明了什么?(李時珍有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和為事業(yè)獻身的崇高精神。)
(4)學生齊讀。
4.教學第5自然段。(15分)
(1)指名讀。
(2)《本草綱目》比較舊的藥物書有哪些明顯的優(yōu)點?
(3)《本草綱目》是怎樣編寫出來的?
(4)從李時珍整整花了27年,嘔心瀝血編寫,《本草綱目》,你覺得李時珍是個怎樣的人?
(5)結合完成課后作業(yè)第4題。
(6)齊讀。
5.作業(yè):完成作業(yè)本練習。
教后感:努力讓學生在自讀、合作討論的基礎上,通過抓重點詞句的理解,讓學生讀懂3——5自然段。從而完成好用自然段歸并的方法進行分段的第2個步驟。
第3教時
一、教學目標:
讀懂單元:“學習提示”,用自然段歸法給課文分段;完成有關作業(yè)。
二、教學過程:
1、閱讀單元“學習提示”,給課文分段。
①讀懂“學習提示”共3句話。(8分)
第1句點明本單元閱讀訓練的重點是“學會給課文分段”。
第2句講本單元要學習的“自然段歸并的方法”只是很多分段方法中的一種。
第3句是具體介紹這種分段法的操作步驟。
②運用自然段歸并法,給課文分段。(15分)
A.首先,告訴學生“認真閱讀課文,了解全文主要講什么”對照課文讓學生說說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B.再“仔細閱讀,想想每個自然段的主要意思”。讓學生逐一閱讀(回顧),說說每個自然段的意思。(可參考課后第3題作業(yè))。
C.最后,看看哪幾個鄰近的講同一意思的自然段可以歸并成一段。
D.討論分段:
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再四人小組討論,最后全班交流。關鍵是讓學生說出分的理由。(第3、4、5自然段都是講李時珍要重新編寫藥物書的事,可以歸并成為一段。課文第1自然段寫了李時珍立志行醫(yī),第2自然段寫了他從父學醫(yī)。這兩個自然段各自單獨講了一個意思,因此分別獨立成為1段。)
課文按“立志行醫(yī)”、“從父學醫(yī)”和“重編藥書”可以分成3段。
2、齊讀課文,引導學生進行總結。(5分)
3、作業(yè)。(12分)
(1)完成作業(yè)本上的有關題目。
(2)收集我國古代科學家的故事,準備開一個故事會。
教后感:讓學生通過自讀學習提示,明確本單元的閱讀訓練重點和具體的操作步驟,在此基礎上再引導學生初步掌握用自然段歸并的方法對課文進行分段。
板書:
4、李時珍
立下行醫(yī)志愿(第1段)
開始給病人看病(第2段)
(決心重新編寫藥物書
到各地采藥,訪問。(第3段)
編寫出《本草綱目》)
北師版三年級語文《李時珍》教案 4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李時珍一心為病人解除痛苦而學醫(yī)的高尚思想,學習他在編寫《本草綱目》的過程中表示出來的嚴謹的態(tài)度和忘俺的工作精神。
2.依照提供的段意練習給課文分段。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4.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五自然段。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問:你知道李時珍是一個怎樣的人嗎?
2.簡介李時珍。誰能向大家介紹李時珍這個人物?
二、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理清層次
投影出示考慮題。(同學自學)
1.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聯(lián)系上下文學習本課生字、新詞,勾畫出不懂的問題。
2.課文主要講了李時珍的哪兩件事,分別在哪幾個自然段講的?
三、檢查預習
1.出示幻燈片認讀生字詞。談自身對生詞的理解。說出自身用的什么解詞方法?
重點:
①完善:完美。
②口嘗:仔細區(qū)分,嘗嘗味道。
③疑難病癥:指原因不明、很難醫(yī)治的疾病。
④嚴寒酷暑:非常寒冷的冬天,非常炎熱的夏天。
⑤流傳:傳下去,傳開去。
2.指讀課文。
3.課文主要講了李時珍“立志學醫(yī)”和“編寫《本草綱目》”兩件事。
板書:立志學醫(yī)(2-3自然段)
編寫藥書(4-6自然段)
四、質疑、歸納問題
提出不懂的問題。有些問題可由同學解決,有些難題由師生一起歸納。
五、安排作業(yè)
1.正確、流利地讀課文。
2.熟記生字詞,考慮討論課上歸納后的問題。
第二課時
一、回顧導入,明確目標
上節(jié)課俺們初讀了《李時珍》這篇課文,學習了生字、新詞,理清了層次,了解了文章內容,這節(jié)課俺們更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
二、學習第1自然段
1.指名讀。問:
(1)讀了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2)什么樣的人才可以稱為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什么樣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能被稱為偉大的呢?
2.齊讀。
三、學習第2、3自然段
1.輕聲讀2、3自然段。小組討論,教師點撥,全班交流。
(1)李時珍的父親為什么不愿意讓兒子當醫(yī)生,后來為什么又同意了?
(2)李時珍為什么要立志學醫(yī)?
(3)李時珍為什么能說出一張對癥古方?想像一下李時珍是怎樣“處處留心”、“暗自記下”藥方的。
(4)李時珍的父親是不是僅僅因為李時珍說出了一張古方而同意他學醫(yī)的呢?(父親被他堅定的決心和刻苦學習的精神所感動。)
(5)從這兩自然段中你體會到李時珍是個怎樣的人?
2.齊讀2至3自然段。
四、學習第4自然段(重點、難點)
1.默讀第4自然段。
同學自學、教師點撥、全班交流。
出示考慮題:(l)這一自然段每句話說的是什么?可以分成幾層?分層的依據是什么?
(2)本段第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過渡)
(3)第二句和第三句是什么關系?(因果)
(4)李時珍決心重新編書的原因是什么?(舊藥物書“不全”、“不詳”、“不對”。)
2.指導朗讀。(要讀出舊藥物書缺陷將給病人帶來的危險語氣)同學練讀。范讀。指名讀。
五、學習5、6、7自然段
1.學法導入,明確目標。
課文前4自然段通過同學們的自主學習,在教師的'引導下,大家學得特別好,老師相信在5-7自然段的學習中,大家會表示得更好。不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首先要圍繞這個問題(出示幻燈片),先認真地、輕聲地讀課文,注意要邊讀、邊勾、邊想,然后小組討論。
幻燈片
2.教師點撥,全班交流。
(1)學習交流第5自然段。(重點、難點)
①李時珍為編書做了哪些準備工作?
(李時珍從積累經驗和到各地采藥兩方面做準備。)
②哪句話概括了這個自然段的內容?(第一句)
③李時珍親自采藥遇到了哪些困難?他是怎么做的?讀后你有何體會?
同學應回答出:①不怕勞苦、饑餓、寒冷、積累經驗,具有認真的科學態(tài)度。
②請教醫(yī)生、農民、漁民、獵人,表示了虛心的態(tài)度,嚴謹的精神。
③親口品嘗藥材,他不顧危險,標明了他為編書有獻身的精神。
(2)指導朗讀第5自然段。練讀。范讀。指名讀。
(3)交流學習第6、7自然段。
①你怎樣理解“終于”一詞?(說明結果得來極不容易,可結合上文回答。)
②為什么說《本草綱目》一書是中藥書籍中的一部偉大的著作?(規(guī)模大,中外流傳。)
六、總結
1.課文7個自然段,分別敘述了李時珍“立志學醫(yī)”、“編書”等內容。你喜歡哪局部內容?為什么?
2.李時珍是偉大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從課文內容看,他具有哪些高貴品質?
3.指讀全文。
七、板書設計
北師版三年級語文《李時珍》教案 5
教學目標:
1、了解我國偉大的醫(yī)學家和藥學家李時珍編寫出《本草綱目》,為人類做出貢獻的事情,從而學習他不畏艱險,勇于實踐的精神。
2、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學習歸并自然段內容給課文分段的方法。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仿照書上的句子用“不但......還“造句。
4、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歸并自然段給課文分段。
教學難點:
學習歸并自然段給課文分段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語激趣
同學們,當你得病吃藥治好了病的時候,你知道嗎?許多藥方是記載在《本草綱目》這本巨蓍上。這本書是誰寫的?他用多長時間寫成的?他是一個怎樣的?讓我們一起來聽聽《李時珍》這篇課文。
二、自學(略)。
三、讀議課文
1、 默讀第1自然段,思考;李時珍為什么立下了行醫(yī)的志愿?
小議理解;“世代行醫(yī)”、“救死扶傷”。
自由讀,議;這一段主要講了什么?
(李時珍立下行醫(yī)的志愿。)
2、 指名讀第三自然段,思考;李時珍怎樣得到父親的同意開始行醫(yī)的?
討論:(用讀句了, 抓詞語,談體會的方法)
理解“ 鄙視 “、“疑難病癥”、“對癥良方”。
點拔:從李時珍能想出對癥良方,你看出了什么?
(看出他治病的本領已經不小了。)
輕聲讀,議;這一段主要講了什么?
(李時珍偷學本領,22歲開始行醫(yī)。)
3、 自由讀第二自然段,說說“完善“一詞你怎樣理解?
討論:李時珍為什么要重新編寫一部比較完善的藥物書?
投影;
從“他想,病人吃錯了藥,那多危險啊,” 你看出了什么?
(看出李時珍處處為病人著想,醫(yī)德高尚。)
議;這段講了什么?
(李時珍決心重新編寫藥物書。)
4、 指名讀第4自然段,其余人邊聽邊畫
在采藥中,李時珍遇到哪些困難?用“_____” 畫出,他怎樣做的?用“…”畫出。
讀句子,體會意思;
投影;(1)他不怕山高路遠,不怕嚴寒酷暑,走遍了產藥材的`名山。
(意思是:他不怕環(huán)境艱險,不怕氣候惡劣,勇于吃苦。)
(2)許多藥物他都親口品嘗,判斷藥性和藥效。
(意思是:他敢于實踐,不顧個人安危,醫(yī)德高尚。)
口頭填空,并說說這些數字說明了什么?
李時珍走了( )里路,訪問了( )個醫(yī)生、老農、漁民和獵人,向他們學到許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
(說明他做了大量的調查研究,學到了知識,積累了經驗,為寫書做了充分的準備。)
有感情地朗讀,說說這段的主要內容。
(為寫書,李時珍親自采藥,訪問百姓。)
5、 自學第5自然段,填空:(投影)
他整整花了( )年, 終于編寫出了一部著名的藥物書――《本草綱目》。
這部書有( )字,記載了( )種藥物,是一部偉大的著作。
議: 這些數字說明了什么?
(說明編寫時間長,字數多,內容豐富,包含的藥物多,比較完善。)
齊讀,說說主要內容;
(李時珍終寫出了《本草綱目》。)
四、指名分段
為什么說《本草綱目》是一部偉大的著作?你敬佩他什么?
(這本書一百多萬字,一千八九百種藥物,流傳世界。)
五、指導分段
1、回憶各自然段意,思考:哪幾個自然內容跟編寫《本草綱目》有關系?
(三、四、五自然段)
2、點拔;這幾段講的都是編書的事,分別講了著書的原因、準備、結果,因此可以把他們歸并在一起,成為一段,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歸并自然段內容分段的方法。
3、討論:全文可分為幾段?理由是什么?
(第一段:(1); 第二段: (2); 第三段:(3――5)
4、小結;用歸并自然段內容的方法給課文分段,要先讀懂課文,概括出每個自然段
的意思,再把講同一個意思的幾個自然歸并起來就可以了,如果一個自然講的是
一個意思,可以單獨分為一段。
六、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李時珍
1、立志行醫(yī) ――― 一、立志行醫(yī)
2、偷偷學醫(yī) ――― 二、偷學本領
3、決心編書
4、采藥訪問 三、編寫藥書
5、寫《本草綱目》
課堂練習
1 、組詞
較( )珍( )編( )獵( )綱( )
效( )診( )遍( )錯( )剛( )
xing ( ) zai ( ) lei ( )
行 載 累
hang( ) zai ( ) lei ( )
2 仿寫句子
例:李時珍不但在治病的時候注意積累經驗,還親自到各地去采藥。
(1)趙明不但喜歡打乒乓球,還( )。
(2)不但......不......
北師版三年級語文《李時珍》教案 6
教材分析
《李時珍》是一篇精讀課文,講的是我國古代偉大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立志學醫(yī)和編寫《本草綱目》的事。
課文開篇點明李時珍在我國醫(yī)學史上的地位,接著講李時珍立志學醫(yī),然后講他編寫《本草綱目》,最后講《本草綱目》是中藥書籍中的一部偉大著作以及它產生的深遠影響。
那么,為什么說他“是偉大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呢?首先,他行醫(yī)的目的就不是為名為利,而是為“救死扶傷”,他立志行醫(yī),“要像父親一樣為窮人看病”。由于家里世代行醫(yī)和父親的影響,幼小的李時珍耳聞目睹了病人的疾苦和醫(yī)生妙手回春的高尚,潛移默化地教育了他。其次,李時珍做醫(yī)生后,研究與實踐相結合,發(fā)現了舊藥物書的缺點,本著對病人高度負責的精神,“決心重新編寫一部完善藥物書”。所謂“完善”,就是要克服舊的藥物書不全、不細、有錯的缺點,讓書中藥物盡可能記載得多一些,詳一些,準一些,為達到這個目的,他歷時27年,經過了充分準備,甚至置自己的生命于不顧,“親口品嘗了許多藥材”。作為醫(yī)生,李時珍深知吃錯了藥的嚴重后果,但為了讓病人吃著更安心,讓后人從他的書中借鑒正確的藥方,他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這絕非一般人能夠做到啊!由于他的努力,《本草綱目》成了一部“偉大的著作”。由此看出,李時珍這樣偉大的人,創(chuàng)作了這樣一部偉大的著作。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同學們把每個自然的內容都與“偉大”一詞聯(lián)系在一起去理解,就可以深入理解什么是“偉大”和李時珍“怎樣偉大”了。
教法建議
本課教學按照“讀書內化”的認知規(guī)律設計教學方法:“以自讀為軸,以自問為經,以自悟為緯。”每個教學過程體現了“以讀促問,以問導讀,以讀導悟,以悟促讀”的教學策略。在讀的訓練中,突出了三點:一、讀的目標具有層次性。從訓練步驟看,“通讀”要求“讀通”,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讀錯字,不讀破句”;“精讀”要求“讀懂”,能夠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內容,領會作者表達思想的一些方法,有感情朗讀;“熟讀”要求“讀熟”,語速上能夠熟讀成誦,語調上能夠抑揚頓挫,語感上能夠體驗品味。二、讀的要求體現差異性。“閱讀是從寫的或印的語言符號中取得意義的心理過程”。不同讀者對文章的領會程度不可能完全相同。在“通讀”、“讀出問題”階段,讓學生自己讀出“問題”,自己解決“問題”,在此基礎上形成共性“問題”。其實質是尊重學生讀的“異”。三、讀的功能強化多維性。教學中注重讓學生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自我感悟,在讀中形成語感,在讀中陶冶情操,在讀中積累語言。
詞語注釋
救死扶傷:救治臨危的病人,扶助受傷的人。[例句]救死扶傷是每個醫(yī)務工作者應盡的`職責。
疑難病癥:指病因不明而很難醫(yī)治的疾病。
對癥良方:針對病情開出來的好藥方。
完善:完美,使更加完美。
藥效:藥物所起的作用。
拜訪:訪問。
嚴寒酷暑:極冷的冬天,極熱的夏天,形容條件極為惡劣。
近義詞與反義詞
近義詞:解除——廢除志愿——志向鄙視——輕視
記載——記錄流傳——傳播留心——留意
完善——完美積攢——積累著名——聞名
反義詞:解除——保留鄙視——重視完善——殘缺
句段賞析
1、他的父親醫(yī)術很高,給窮人看病常常不收診費,就是不愿意自己的兒子再當醫(yī)生。
析那時候行醫(yī)是被人看不起的職業(yè),醫(yī)生的生活也比較清苦,父親不愿意李時珍再當醫(yī)生,是出自對兒子的愛。
2、他看到醫(yī)生能救死扶傷,解除病人的痛苦,就從小立下志愿,要像父親一樣為窮人看病。
析這句話交代了李時珍立志當醫(yī)生的目的和原因。目的是“為窮人治病”,原因是“醫(yī)生能救死扶傷,解除病人的痛苦”;另一方面,他的立志也與家庭影響有關:由于他家世代行醫(yī)和父親醫(yī)術高超,他親眼目睹了解除病人痛苦的偉大,加之父親為窮人看病常常不收診費的行為影響著他,所以,他立志“要像父親一樣為窮人看病”。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李時珍不為個人名利,一心為病人解除痛苦的崇高思想。
3、不怕嚴寒酷暑。
析無論是非常寒冷的冬天還是非常炎熱的夏天,他都在趕路,都在爬山,都在采藥。
4、他還親口品嘗了許多藥材,判斷藥性和藥效。
析為了準確判斷藥物的藥性和藥效,李時珍不僅虛心請教有經驗的人,還通過親口品嘗來驗證。不少藥材有毒性,親口品嘗是有危險的。這種科學態(tài)度和獻身精神感人至深。
背景知識
明朝:我國歷史上的一個朝代,建于1368年,亡于1644年。
李時珍(1518~1593):我國明朝杰出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為了編寫《本草綱目》,他研讀過800多種醫(yī)藥書籍和有關資料,先后到湖北、河南、河北、安徽、江蘇、江西等省考察訪問,采集藥物標本,行程達一萬余里。
《本草綱目》:世界醫(yī)藥科學寶庫中的一部經典著作。全書共52卷,記載藥物1892種,藥方11096個,藥物形態(tài)圖1160幅。先后被譯成拉丁、法、日、朝、德、英、俄等10余種文字,流傳全世界。
課后題解
3、(1)李時珍到各地去采藥,他“不怕山高路遠,不怕嚴寒酷暑,走遍了出產藥材的名山。”他走了上萬里路,拜訪了千百個醫(yī)生、老農、漁民和獵人,向他們學到了許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他還親自品嘗了許多藥材,判斷藥性和藥效。這些都說明了他不怕苦和累。
(2)“整整”說明編寫藥物書所用的27年中沒有間斷,強調了李時珍編書所花時間非常長。“終于”說明了李時珍克服了許許多多的困難,花了很長很長的時間才寫成的,強調了編寫這本藥物書的不容易。“著名”就是很有名。表明了《本草綱目》在全世界的地位及作用。去掉了這些詞語,句子當然就表達不出這么豐富的含義了。
文章導讀
李時珍,我國明朝偉大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課文講的是李時珍立志學醫(yī)和編寫《本草綱目》的故事。課文第一自然段簡單介紹了李時珍的生平。第二、三自然段講李時珍立志學醫(yī):先講他為什么立志學醫(yī),再講怎樣學醫(yī)。第四、五、六自然段講他編寫《本草綱目》的過程:先講為什么要編寫,再講怎樣做編寫準備,最后講怎樣把書寫成。最后一個自然段評價了《本草綱目》的價值:是中藥書籍中的一部偉大著作。
文章結構
本文按事情發(fā)展的順序可分為四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寫李時珍是明朝偉大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
第二段(第2、3自然段):寫李時珍立志學醫(yī)。
第三段(第4至6自然段):寫李時珍編寫《本草綱目》的過程。
第四段(第7自然段):寫《本草綱目》是中藥書籍中的一部偉大的著作。
寫作特點
本文情節(jié)銜接緊密,從李時珍立志學醫(yī),到萌發(fā)編書的想法,到他如何編寫,環(huán)環(huán)緊扣,敘述自然。全文采用了“總——分——總”的結構。
語言積累
救死扶傷 疑難病癥 積累經驗 嚴寒酷暑
拜訪 親自 品嘗 流傳 山高路遠 完善
1、他看到醫(yī)生能救死扶傷,解除病人的痛苦,就從小立下志愿,要像父親一樣為窮人看病。
2、他不怕山高路遠,不怕嚴寒酷暑,走遍了出產藥材的名山。
北師版三年級語文《李時珍》教案 7
教學目標:
1、讀準生字新詞,理解詞語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3、體會李時珍不怕吃苦、為萬民造福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體會李時珍不怕吃苦、為萬民造福的精神。
教學準備:
課件、“我的預習卡”、“我的積累卡”
教學過程:
一、預習反饋與確立目標:
1、課前布置大家進行了預習,現在請拿出“我的預習卡”,把生字詞再小聲認讀一遍,有不會的趕快問問別人。(生個人小聲認讀)
2、(課件出示生字詞)請每組的3號同學起立,每人一行開火車認讀。(生按要求認讀)師小結:同學們讀得既準確又響亮,字詞預習的很成功。請大家齊讀這些字詞。(生齊讀)
3、現在看看大家課文預習的如何?繼續(xù)看到“我的預習卡”,誰來完成一下關于課文內容的填空。(指生交流)小結:通過以上檢查,老師認為大家的預習都很成功,看來同學們的自學本領越來越大了。
二、活動導學與精講點撥:
看老師寫一個人的名字(板書:李時珍)李時珍,何許人也?(生交流)師小結:李時珍是我國古代偉大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他編寫成功了世界著名的藥學書籍《本草綱目》。為編寫《本草綱目》,他走遍各地去察訪藥材,歷盡了千難萬險,吃遍了千辛萬苦。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這篇課文就是他察訪藥材過程中的一個小小的故事(板書完整課題:夜宿古寺),請同學們齊讀課題兩遍。過渡: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具體看一下李時珍在察訪藥材的過程中吃了哪些苦?他是個怎樣的'人?
課件出示“思考”及“方法”,指生讀“方法”,全班明確。
(一)生按要求去做,教師巡視。
(二)匯報交流(出示課件“匯報交流”):按生交流的順序點擊課件,隨機出示重點語句,進行理解、感情朗讀及體會。
1、生交流:讀“李時珍輕輕推開門——中間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網”。這里讓你體會到什么?(李時珍住的地方很苦)從哪些具體的詞語中體會到的?(點擊課件,重點詞語變紅,理解“斷垣殘壁”)李時珍晚上就住在這樣一個破敗不堪、人跡罕至的寺廟里,的確很艱苦,你能把這種苦讀出來嗎?(生練讀,指生讀,齊讀)住在這樣艱苦的地方,你覺得李時珍是個怎樣的人?(隨機板書:不怕吃苦)
2、生繼續(xù)交流:讀“李時珍領著弟子龐憲——已經走了好幾個月了”。從這里你體會到什么?(行路的艱苦)從哪些詞語中知道的?(點擊課件,重點詞語“饑餐渴飲”“曉行夜宿”變紅,理解詞語意思)李時珍這樣一路走來,有飛機可坐嗎?有馬車可乘嗎?他走遍了好幾個省,靠的是徒步行走。渴了就喝點,餓了就吃點,一早就出發(fā),很晚才睡下。這一走不是一天兩天,而是好幾個月,這樣做苦不苦?誰能把這種苦讀出來?指生感情朗讀,齊讀。此刻,你覺得李時珍是個怎樣的人?(不怕吃苦)
3、繼續(xù)交流:生讀“雞腸草龐憲,——生嚼無涎”從這里你體會到什么?(有的藥材味道很苦,李時珍親自品嘗,不怕苦)同學們,你們可知道,有的藥材不僅味道苦而且有毒性,甚至毒性很大,嘗一口就會危及生命,而李時珍為了獲得準確的資料,甘冒這些危險,親自品嘗,這說明他還是一個認真嚴謹的人。(隨機板書:認真嚴謹)
三練習運用與遷移創(chuàng)新:(點擊課件,照讀)
1、感悟人物精神:
過渡:李時珍為了編寫《本草綱目》吃盡千辛萬苦,課文所描寫的只不過是其中一個小小的片段,而他不怕吃苦察訪藥材,從他與徒弟的一番對話中我們就能體會到。(課件出示對話,指生分角色朗讀)李時珍吃盡千辛萬苦是為了什么?(生交流,隨機板書:編寫本草,萬民得福)請看,這就是舉世聞名的《本草綱目》(課件出示圖片及文字,師朗讀)此時此刻(點擊課件出示李時珍塑像及《本草綱目》圖片)面對李時珍的塑像和他
的著作《本草綱目》,你想說些什么?(說話練習,情感升華)
2、全班交流。
六、課堂練習或課下作業(yè):完成“我的積累卡”。
板書設計:
李時珍夜宿古寺
不怕吃苦
認真嚴謹萬民得福
教學反思。
一、抓重點詞句,引導學生朗讀感悟。教學時,我引導學生精讀課文中的四處內容:
1、師徒倆長年累月在外奔波;
2、古寺的破敗景象;
3、李時珍親自嘗草藥;
4、李時珍的話。這些內容從不同的角度突出表現了李時珍不怕吃苦、不怕危險、一心為民的精神境界。在學習這幾部分時,我讓學生自己讀,大膽地交流各自的理解。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抓住一些關鍵詞句有感情地反復朗讀,加深感悟。例如:抓住“端詳、扯下、嚼嚼”讓學生先表演再朗讀,使感情與之產生共鳴,感悟李時珍為編好《本草》而不惜拿自己作試驗的獻身精神,以及嚴謹認真的踏實作風。
二、結合本土特色,有效地設計課后作業(yè)。
課后我布置學生去當地名人的感人故事,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還能激發(fā)學生閱讀名人故事的興趣,更能讓他們了解家鄉(xiāng)的名人,增強自豪感和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
北師版三年級語文《李時珍》教案 8
教學要求
1.閱讀課文,了解李時珍是我國古代偉大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學習李時珍為了能夠解除病人痛苦,不畏艱險,堅持實踐,行醫(yī)著書的高尚精神。
2、在理解課文內容的過程中,通過讀課文想象畫面,感受當時的情景進行讀懂自然段的訓練。
教學重點
1、著重理解李時珍為什么要重新編寫一部完善的藥物書和他怎樣為編寫作準備。
2、在理解課文內容的過程中,通過讀課文想象畫面,感受當時的情景進行讀懂自然段的訓練。
教學思路:
談話導入——初步感知——共同品賞——交流體會——總結拓展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我們今天這堂課要了解和學習的是誰呢?(板書)李時珍。你們見過李時珍的像片嗎?請看。(提示像片)
二、初讀課文,理清脈絡。
自己認真讀一次課文
1、想想全文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
2、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3、課文共7自然段,分別敘述了李時珍“立志學醫(yī)”、“編書”兩大內容。想想課文哪幾自然段寫他“立志學醫(yī)”?哪幾自然段寫他“編寫《本草綱目》”?
三、再讀課文,共同品賞。
1、讀李時珍“立志學醫(yī)”、“編書”這兩部分內容,勾畫出能體現李時珍“偉大”的句子。
2、邊讀邊想象畫面,品讀自己感觸深、被打動的句段。
討論交流
(1)、情感交流。
教師和學生各自朗讀自己喜歡的句段,并交流自己的感受。
(2)、大膽想象。
談一談閱讀時自己在腦海中浮現的畫面,以及相關的聯(lián)想。
四、總結全文,課外拓展。
北師版三年級語文《李時珍》教案 9
一、教學目標
1、運用多種識字方式,能認7個生字,學會寫9個生字。
2、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李時珍不畏艱險,勇于實踐的精神。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學習作者通過寫李時珍的具體事例表現其品質的方法。
二、教學重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精神。
2、抓重點詞,品讀、理解第四自然段。
3、理解《本草綱目》為什么是一部偉大著作。
三、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有關的句子。
3、舒緩、優(yōu)美的音樂。
四、課時安排
2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1師:同學們,咱們中國文化源遠流長,中醫(yī)藥學更是中國文化發(fā)展史中的一塊耀眼的奇葩,古往今來我國涌現了不少著名的醫(yī)藥學家,你們都知道哪些人?(配合播放舒緩、優(yōu)美的音樂)。
2.學生介紹課外收集的資料。
3.教師簡介李時珍,揭示課題。
4.李時珍是我國古代眾多著名的醫(yī)藥學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李時珍,感受他光輝的一生。
5.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流利,容易讀錯的地方多讀幾遍,遇到自己不認識的字可以選用自己學過的識字方法來解決。
2檢查初讀:
(1)開火車比賽。
(出示生詞:醫(yī)學家診費鄙視患病判斷完善危險本草綱目救死扶傷)
(2)出示句子,認讀:
a.李時珍發(fā)現許多有用的藥物沒有記載。
b.卡車上載滿了運往災區(qū)的救災用品。
師:自己讀一讀這兩個句子有什么發(fā)現?這個字有兩個不同的讀音,讀書時要注意區(qū)分。課文里還有一個多音字,你能找出來嗎?
碩果累累
累
勞累
(3)指導書寫難寫字。
(4)師范寫,生觀察要求:注意觀察老師是怎樣把字寫好在田字格中的。(指名說)
鄙:左右結構。左寬右窄。左邊要寫得緊湊些。
載:半包圍結構,“戈”字旁的橫要寫得夠長,彎鉤要寫得舒展。
(三)引導學習課文一、二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第一、二自然段,想想通過讀書你知道了什么?如果遇到不理解的地方,打上小問號。
2、交流讀書收獲:你知道了什么?
(“偷偷留心”、“暗自記下”說明李時珍勤奮好學,刻苦認真。)
3、師:知道“鄙視”一詞的意思嗎?把“鄙視”換一個詞,還可以怎么說?(輕視,看不起)
師:為什么在當時行醫(yī)是被人鄙視的行業(yè),李時珍還要學醫(yī)?
(理解“救死扶傷”,“立下志愿”)
4、談談你讀了這部分課文的感受。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
李時珍二十二歲就開始給人看病,發(fā)生了什么事情讓李時珍決心重新編寫一部比較完善的醫(yī)藥書?
(二)引導深入學習理解課文。
1、默讀課文第三自然段。讀后說說這段的主要內容。
2、指名讀課文第三自然段。
(1)理解“完善”,舊藥物書有哪些不完善的地方:不全、不祥、不準。
(2)為什么李時珍能發(fā)現舊藥書有不完善的地方?
3、學生交流,教師適當點撥,重點點撥李時珍的父親為什么后來終于同意他學醫(yī)和李時珍打算編寫《本草綱目》的原因。
4、為了編寫一部比較完善的藥物書,李時珍是怎么做的?輕聲自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1)邊讀邊找:李時珍為編寫藥書做了哪些工作?
(準備工作:積累經驗,親自采藥,訪問百姓。)
(2)四人小組討論:李時珍經過了哪些艱難險阻?
a.你能想象“山高路遠,嚴寒酷暑”的畫面嗎?(理解采草藥的“艱辛”。)
b.你想到過品嘗草藥的'危險嗎?(理解李時珍著書的“嚴謹、科學的態(tài)度”。)
(3)課件出示句子,引導理解(要求:讀句子,抓詞語,談體會。)
a.他不怕山高路遠,不怕嚴寒酷暑,走遍了產藥的名山,他有時幾天不下山,餓了吃些干糧,天黑了,就在山上過夜。許多藥材他都親口品嘗,判斷藥性和藥效。
(理解:行程遠:“走了上萬里路,訪問了千百個醫(yī)生、農民、漁民和獵人”)
b.李時珍為了寫這部書,不但在治病的時候注意積累經驗,而且還親自到各地去采藥。
①讀句子,理解句子含義。
②用帶點的詞語造句。
5、李時珍克服種種困難,花了整整27年時間,終于編寫成了一部新的藥物書——著名的《本草綱目》,這時的他已從生機勃勃的青年,變成了白發(fā)蒼蒼的老人。
其實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之前,已經花了整整10年時間閱讀了800多種藥物書,由此可見,這本書不僅凝聚著李時珍的心血,也是我們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更是全世界人民的寶貴財富。讓我們再來讀讀3——5自然段。
(三)總結深化。
你從李時珍身上學到了什么?(不畏艱難,勇于實踐的精神,嚴謹、科學的態(tài)度)
(四)學習寫法。
1、通過課文的描寫李時珍給你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2、你為什么會留下深刻的印象?(聯(lián)系課文內容)
3、是啊,作者花了較多的筆墨詳細描寫了李時珍采草藥的艱辛,還抓住了許多細節(jié)描寫“許多藥材他都親口品嘗,判斷藥性”等體現了他嚴謹治學的態(tài)度。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衷地體會到李時珍為祖國藥物學的獻身精神的高尚品質。我們今后學寫作文時,也要學習作者用具體事例表現其品質的方法,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情”
(五)布置作業(yè)。
1、讀一讀,注意帶點的字讀音有什么不同。
行醫(yī)記載重新疑難積累
行業(yè)滿載而歸沉重災難勞累
2、用自己的話復述李時珍編寫《本草綱目》的過程。
3、進一步收集有關李時珍和《本草綱目》的資料。
北師版三年級語文《李時珍》教案 10
設計理念:
整堂課真正確立學生的自主地位,并盡可能多地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的實踐活動中,動腦、動口,很好地落實《語文課程標準》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在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中,適時地進行引導,履行了主導的職責。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李時珍一心為病人解除痛苦而學習的好思想,學習他不怕艱辛編寫《本草綱目》的堅定意志,以及嚴謹的態(tài)度和忘我的精神。
3、學習作者通過寫李時珍的事跡、言行來表現李時珍的性格、品質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1、讀課文,想畫面,感受當時的情景。
2、了解李時珍的事跡、言行,從中感受李時珍一心為病人解除痛苦而學醫(yī)的好思想和編寫《本草綱目》的過程中表現出的嚴謹的態(tài)度,忘我的精神。
教學準備:生字詞卡片、課件、中國古代十大名醫(yī)的資料。
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一、談話導入:
1、師:伴隨這段優(yōu)美的音樂,讓我們一起走進中國古典文化的殿堂,同學們,咱們中國文化源遠流長,中醫(yī)藥學更是中國文化發(fā)展史中的一塊耀眼的奇葩,古往今來我國涌現了不少著名的醫(yī)藥學家,你們都知道哪些人?(配合播放舒緩、優(yōu)美的音樂)
2、(學生邊說老師邊播放名醫(yī)的圖片及簡單的介紹,當學生說道李時珍時教師點擊畫面把圖片放大。)
師:李時珍是我國古代眾多著名的`醫(yī)藥學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課前我們布置大家收集了有關李時珍的資料,你們都收集到了嗎?自己準備一下,再說給我們聽一聽好嗎?
3、學生介紹課外收集的資料。
4、師:看來同學們了解的還真不少,今天就讓我們把目光鎖定李時珍,一起去了解李時珍,感受他光輝的一生。
5、生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在優(yōu)雅舒緩的音樂伴奏下,一張張古代名醫(yī)的圖片躍然于我們的眼前。學生觀賞著畫面,伴隨著老師詩一般的語言,共同走進了中國古典文化的殿堂。如此開課它摒棄了以往正襟危坐的陳舊的開課模式,從新的視覺,從文化的角度,讓我們來審視,品味我們的語文課堂,由此我們會想到:我們的語文教學到底教什么?教的就是一種文化,一種能引起彼此共鳴、彼此交融的文化,一種能讓大家賞心悅目、傾注于自己的情感和志趣的文化。本課濃濃的情境的創(chuàng)設,正是再現、傳遞著這種文化。同時讓學生收集、交流有關本課的資料,可以培養(yǎng)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二、學習課文
1、師: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課文,注意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容易讀錯的地方多讀幾遍。
2、檢查初讀,看一看哪些同學已經讀會了課文,指名讀。(第一個讀書的同學由老師指名,后面就把自主權交給大家,前面的同學讀完后想聽誰讀,就點誰讀。)要求其他同學認真聽,用筆在他讀錯的地方做上記號,等會兒給他指出來。(評讀時相機糾正字詞的讀音,如:疑難病癥、積累、記載、酷暑嚴寒等)
(設計意圖:扎扎實實的初讀為下一步的探究打下了基礎,看似平常卻獨具匠心,檢查初讀的自主權教給了大家,體現了教學的民主,又較好的調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學生自瀆時教師深入其中,一方面相機地進行個別指導,另一方面又掌握了初讀的實際情況,教學便可有的放矢。)
3、再把課文讀一讀,把容易讀錯的地方讀正確,并且邊讀邊想通過讀課文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4、交流讀書所得。
生:讀課文我知道了李時珍是我們湖北蘄春人。
師:同學們你們聽出來了嗎?剛才這位同學說是我們湖北人,你們想到了什么?
生:我想到作為一個湖北人我真驕傲、自豪。
生:咱們湖北真是人杰地靈啊!
……
(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重點點撥李時珍的父親為什么后來終于同意他學醫(yī)和李時珍打算編寫《本草綱目》的原因。)
生:通過讀課文我還知道了李時珍編寫《本草綱目》整整用了27年。
師:是啊,李時珍花了整整27年,終于編寫成了一部新的藥物書——著名的《本草綱目》,這時的他已從生機勃勃的青年,變成了白發(fā)蒼蒼的老人。同學們你們想知道李時珍在這27年里都做了哪些事情嗎?
5 讀一讀課文,想一想課文的那一部分描寫了這些內容。(第5自然段)
6 指導學生重點研讀第五自然段。
(1)先自由讀,想一想這一段中都講了些什么?
(2)這一段中哪些詞句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結合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先思考,再說一說。
(3)聽了剛才同學們生動的描述,你們的眼前出現了一副怎樣的畫面呢?閉上眼睛想一想。(配上舒緩的音樂教師范讀課文。)
(4)的確,為了編寫《本草綱目》李時珍所表現出來的那種嚴謹的態(tài)度和忘我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每位人的心,你能把你體會到的通過讀表現出來嗎?
(5)學生練讀,把自己讀得最好的一句讀給同座聽一聽。
(6)指名讀,把自己讀得最好的地方讀給大家聽,評讀。
(7)齊讀全段。
師:畢生的精力,青春的年華,終于成就了“東方醫(yī)藥巨典”——《本草綱目》,把課文連起來讀一讀,再來感受一下李時珍輝煌的一生吧!
(設計意圖:注重合理地整合課程資源,使學生通過課文樸實無華的語言文字,以個性化的學習方式,多渠道感悟李時珍的偉大形象。在營造濃濃的課堂情感氛圍的同時,引導學生在說中感悟,想象畫面,以讀為本,不作繁瑣的分析。學生在自主探究、自主感悟、合作交流的學習活動中,實現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機統(tǒng)一。)
三課外拓展
李時珍是我國古代眾多著名的醫(yī)藥學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在學習課文前大家還介紹了幾位自己所熟識的,老師也從網上、課外書中給大家收集了我國古代十大名醫(yī)的資料,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了解了解,看的時候大家可以交頭接耳說說自己的想法。
【北師版三年級語文《李時珍》教案】相關文章:
北師版語文教學設計03-16
北師大版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12-31
北師大版語文三年級上冊優(yōu)秀教案01-03
北師大版三年級語文單元教案(精選12篇)12-21
北師大版三年級語文下冊《中國石》教案01-17
北師大版語文《對韻歌》教案(通用10篇)09-13
北師大版三年級語文下冊《小小的書櫥》教案01-17
北師版語文教學設計15篇03-16
北師大版語文《理想的翅膀》說課稿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