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孔子拜師教案
設計意圖:
孔子、老子這些人物的內心世界和可貴品質隱含在字里行間,尤其是附著在關鍵的詞句之中。本堂課重在引領學生關注、發現那些內涵豐富、意韻深廣的詞句,通過理解意思,揣摩內涵,自然進入人物的真實內心。這樣,學生對語言的學習是立體的,活生生的,語言也會伴隨著豐富的思想感情融入學生的生活世界。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掌握遠近聞名、風塵仆仆、納悶、長進、敬重、品行等12個詞語。
2、了解孔子拜師求學的經過,感受老子、孔子的品行。
3、懂得為學要勤奮、謙虛、永不滿足;為人要真誠、無私、尊敬師長。
4、學會借助課文資料袋來學習語文。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孔子畫像、孔子講學、孔子論著以及人們紀念孔子的場景。)
教學流程:
一、走近孔子,略知孔子。
1、學生交流心目中的.孔子。
2、讀課后資料袋,進一步感受孔子形象。
3、教師小結:一個人能稱為家不簡單,孔子卻同時譽為兩個家:思想家和教育家,而且是偉大的,那就更了不起了。孔子為什么會有如此成就呢,學了今天這篇課文可能會有所啟發。
二、走近課文,初步感知。
一、讀題。提示:子在這里讀第三聲,古代特指有學問的人。
二、感知課文。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想想文中講了幾個人物,寫了怎樣一件事?
2、指名朗讀,及時正音。
3、問題反饋:
課文寫了哪些人物:孔子和老子。屏幕顯示孔子、孔丘、仲尼;老子、老聃。簡要解釋古人的名與字。同時簡介老子的成就。
課文圍繞兩人寫了怎樣一件事?(學生回答,要求語言連貫,簡單扼要。)
三、走進課文,以悟促讀。
體悟詞句,蓄勢蘊情。
1、自讀第一段,要求邊讀邊圈圈文中你認為重要的詞句,然后仔細體會,從這些詞句中你讀懂了什么,體會到了什么?
(遠近聞名總覺得還不夠三十歲)
2、學生暢談體會:(虛心、好學、對知識永不滿足等)
3、指導學生緊扣這些重點詞來進行朗讀,(最好加點競賽朗讀)。
自讀自悟,感受人物精神。
剛才我們抓住文中的重點詞語,來體會,來朗讀,效果十分明顯。現在就根據這個經驗來自學2、3自然段。
1、學生讀、圈、思。
2、檢查自讀效果,完成屏幕填空:
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到了洛陽。從此,孔子每天不離老師左右,(隨時請教),老子也把自己的學問(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
3、指名讀,齊讀。
4、給宿組詞,(住宿、宿舍、留宿、宿營),組詞中明白宿的意思(住);露宿就是?(住在野外)。風餐露宿整個詞的意思呢?(在野外吃,在野外住,很辛苦)。
5、聯系上下文猜猜日夜兼程的意思。并給兼擴詞(風雨兼程、文武兼備、品學兼優、德才兼備、形神兼備等)
6、引導學生緊扣關鍵詞語來體會這兩句話,暢談感受,讓學生充分感受孔子的謙虛好學。
7、同學們,現在我相信你們的心里肯定被孔子的精神所感動,我們就帶著這種心情來讀好這句話。
8、男女生競賽朗讀第一自然段和填空部分。孔子本來就已知識淵博的,現在跟老子學習后肯定?(更淵博了,知識更豐富了)這就是課文所說的學習是沒有止境的,用四個字來概括?(學無止境)。
四、對話朗讀,豐滿人物形象
通過以上的學習我們對孔子的虛心好學已有了很深的印象。二、三自然段中除了屏幕上的部分,還有很大部分是對話。自己讀讀對話,你還體會到了什么?(說話很有禮貌、謙恭有禮、文質彬彬等)
1、要求把這些對話讀好,邊讀邊揣摩兩人當時的神情、心情。
2、師生對讀。讀中理解破折號的作用。
3、男女生分角色朗讀。
五、筆談收獲,達成內化。
讀到這里,你是否對老子和孔子油然而生敬意呢,一起讀好最后一個自然段
讀了課文,你有何收獲或你想說些什么,請寫下來。
板書:
孔子
老子
謙虛好學
毫無保留
永不滿足
悉心傳授
學習是沒有止境的
作業:
結合搜集的資料,以分小組為單位編寫一篇題為我心中的孔子的小文章。
【三年級語文孔子拜師教案】相關文章:
《孔子拜師》教案10-30
三年級語文《孔子拜師》教案11-11
小學三年級語文《孔子拜師》教案12-13
三年級語文上冊《孔子拜師》教案09-03
《孔子拜師》三年級語文教案08-29
三年級語文教案《孔子拜師》04-02
孔子拜師語文教后反思01-30
新課標語文三年級《孔子拜師》教案09-16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孔子拜師教案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