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下冊《中國國際救援隊,真棒!》教學設計
一、教材簡說
本文由一篇通訊改寫而成。寫的是非洲國家阿爾及利亞發生地震,中國派出了救援隊幫助救災的事。通訊是一種常用的新聞體裁,是對新聞事件、人物和各種見聞進行及時、詳盡而生動的報道。它不光交代什么事,而且交代事情的來龍去脈,以及情節、細節和有關環境氣氛。
前兩篇課文都是寫外國人幫助中國人的故事,本課是從另一個角度詮釋“國際理解”的內涵,即中國作為一個大國,也積極地參與國際事務,盡力幫助其他國家。本課采用的是通訊報道的常用寫法,按事物發展的時間順序安排材料,敘述清楚,并有適當的議論。文章先寫阿爾及利亞人民對中國救援隊的感激(新聞文體一般要求先介紹最重要的信息),再回溯整個事件的過程。在整個事件的報道中,既有救援工作的總體介紹,又有細節的描寫,如搜索犬救出男孩的事。
二、教學目標
1、培養默讀能力。
2、讀懂課文內容,了解我國人民發揚人道主義精神,對其他國家人民的幫助。
三、教學重難點
理解阿爾及利亞人民對中國國際救援隊感激的原因,感受中國人民對其他國家人民的幫助和友誼。
四、教學準備
1、制作多媒體課件;
2、布置學生查找有關中國救援隊的資料。
五、課時安排
一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閱讀資料,提示課題
1、學生閱讀課后資料袋。激發學生的興趣。
2、出示課題:中國國際求援隊,真棒!(指導學生用驕傲的`語氣讀出來。)
3、師:你們想知道這篇通訊是怎樣報道中國派出救援隊幫助救災的事嗎?就請繼續閱讀課文吧!
(二)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把字音讀準確,句子讀通順。
(2)讀一讀,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討論與交流
1、交流自讀疑難
師:讀了課文,你們有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提出來一起研究嗎?
2、重點討論交流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中國對受災國家的幫助?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引導學生互相補充。
首先,地震發生后中國立即向地震災區派出救援隊,而且一下飛機,就趕往受災最嚴重的地方。(救災速度快)
思考:來到這個受災最嚴重的城市,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又聞到了什么?
其次,在受災嚴重,余震還在不斷發生的情況下,救援隊仍然投入工作。(不怕危險,體現了人道主義和犧牲精神。)
思考:他們在做哪些救援工作呢?
最后,救援隊在搜索犬的幫助下,救出了一個男孩。(高超的救援技術使得救援成功)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地方時不屬于我國救援隊負責的范圍的。
如果你是那名小男孩,你會對中國救援隊說些什么呢?
(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2、展示:學生讀自己最喜歡的地方,其他同學參與評價。
3、齊讀課文。
(五)綜合拓展
1、交流:與同學交流,你知道中國救援隊的其他事情嗎?
(1)小組交流。
(2)班級交流。
2、教師小結。
3、課后自主選擇感興趣的詞句段進行摘抄,養成積累的習慣。
六、板書設計
28、中國國際救援隊真棒!
速度快
不怕危險 真棒!
援救技術高超
《中國國際救援隊真棒!》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寫的是非洲國家阿爾及利亞發生地震,中國派出了救援隊幫助救災的事。本課的學習目標是:一是讀懂課文內容,感受中國人民對其他國家人民的幫助和友誼,體會理解和幫助是雙方的;二是繼續培養獨立閱讀能力。
這篇課文我是分下面幾個部分進行教學的:
一、引導學生讀課題質疑,“中國國際救援隊”是指什么?請你們閱讀課文后面的“資料袋”,了解一下中國國際救援隊建立的時間及作用。
二、“真棒”是什么意思?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分別是什么?(學生初讀課文)
三、“中國國際救援隊,真棒!”從哪些方面可以看出來?請同學們認真閱讀課文。
從學生的表現來看,并不令人滿意,本節課并不成功。一是學生概括能力不強,不能用自己的話來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二是往往不能找到關鍵的語句或詞語來說明問題,如“迅速投入救援工作”,“余震還在不斷發生”等;三是學生不能真正體會救災的重要性與及時性,不能很好地理解阿爾及利亞人民對中國救援隊的感激以及感受中國人民對其他國家人民的幫助和友誼。
【三年級下冊《中國國際救援隊,真棒!》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中國國際救援隊真棒教學設計04-08
《中國國際救援隊,真棒》教學設計03-29
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中國國際救援隊真棒》教學設計05-08
三年級語文《中國國際救援隊,真棒》教學課件(下冊)03-15
三年級下冊《中國國際救援隊,真棒!》課文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