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課文炎帝教案設計
教材分析
本文是我國古代的一個傳說故事,說的是炎帝創市的經過。課文先概括地介紹炎帝是我國古代一位受人擁戴的帝王,再具體的寫炎帝關心百姓疾苦,為豐富他們的生活,苦思冥想,最終創立交換物品的集市,方便了百姓的故事。故事表現了炎帝關心百姓生活,敢于創新的精神及聰明智慧。
學情分析
本課以神話傳說為主題,文章內容豐富,具體,情節生動、有趣。其中的英雄傳奇令人神往,先人的智慧讓人贊嘆,能有力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放飛學生想象的翅膀,從中感受文化藝術的絢麗多彩。
教學本課教材,要引導學生抓住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英勇、智慧,激發學生對英雄與智慧的崇敬,在心中播種自己的'夢想,同時積累文中的好詞佳句。要引導學生在閱讀實踐中,積極思考,主動探究,提高感悟理解能力。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朗讀課文,了解炎帝創市的故事,感受炎帝的高尚人品和聰明睿智。
2.引導學生在閱讀課文時,積累好詞佳句,培養主動積累語言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
1.分角色朗讀課文,了解炎帝創市的經過。
2.體會百姓愛戴炎帝的原因。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自讀課文,請同學分段讀課文。
2.復習詞語,看卡片搶答詞語。
二、學習課文第2—8自然段
1.分角色朗讀2—4段。
討論:1)炎帝在農家吃飯時,看到什么?怎樣說?主人怎樣回答?
2)炎帝聽了農家的回答后,心情怎樣?
3)后來他來到一戶獵人家, 又了解到什么情況?
4)指導看圖,圖上畫了什么人,在干什么?飯桌上有什么食物,可以看出什么?
5)聽了獵人的陳述后,炎帝有什么想法?
6)理解:關切、鼓勵、冥思苦想的意思。
2.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炎帝關心老百姓?默讀5—6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如:1)炎帝目光落在前面那個人的影子上,是什么時候?
2) 交換的時間定在正午的理由是什么?
3.分組讀第7—8自然段,讀后討論:
1)炎帝把交換物品的地點定在哪里?為什么要定在這里?
2)人們怎樣把剩余的物品拿到這里交換呢?
3)指導看圖2,你看到了什么?
4)從炎帝創市的過程中,可以感受到炎帝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才能深受人們的愛戴?
三、總結升華,交流感受
1.朗讀全文,說感受
2.填空:
炎帝是一位( )、( )、( )的好帝王。
四、作業布置
1.把《炎帝創市》這個故事講給小朋友聽。
2.熟讀課文,摘錄好詞好句,超載自己的采集本上。
3.鼓勵課外繼續搜集傳說。
【三年級課文炎帝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炎帝是哪個朝代的04-13
課文《觀潮》教案設計04-06
課文觀潮的教案設計04-06
課文觀潮教案設計04-06
課文《散步》教案設計05-05
課文《蜜蜂》教案設計10-27
課文《咬文嚼字》教案設計精選07-31
學生作文 炎帝的故事04-03
觀潮課文教案設計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