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大版三年級語文《莫高窟》優秀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用課文中的句子概括自然段意思。
4、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難點:
字詞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揭示課題
1同學們,在我國的西北部有一顆璀璨的明珠,那就是敦煌莫高窟,也叫“千佛洞”。相傳前秦建元二年僧樂尊開始鑿窟造像,經歷隋唐以至元代,均有修建,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你們想親眼看一看嗎?(學生看課文錄象,配有解說)
2這些景物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學生各抒己見,自由回答。)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莫高窟》這篇課文(板書課題),跟隨作者一起去欣賞這座石窟燦爛輝煌的藝術文化。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提出自讀要求:(1)借助拼音讀準生字字音,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借助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的意思。3)邊讀邊想:課文描寫了莫高窟里的什么文物?
2、檢查自學效果:(1)分自然段讀課文(2)提問:課文描寫了莫高窟里的什么文物?
3、指導分段。
三、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詞并注音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朗讀課文,并背誦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2、賞讀、積累課文介紹莫高窟的優美詞語、句段。
3、憑借課文中具體的語言材料和所收集的課外資料,引領學生走進敦煌莫高窟這一藝術寶庫,了解莫高窟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體會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增強
教學重點、難點:
1、積累優美語段,品讀理解課文第二段并背誦。
2、知道莫高窟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體會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在古老的絲綢路上,在神秘的三危山下,在茫茫的沙漠中,蘊藏著一顆璀璨的明珠,它就是——莫高窟。對,它就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全、規模最宏大、藝術價值最高的石窟藝術寶庫——莫高窟。
2、是啊,每一個去過莫高窟的人,都會發出這樣的贊嘆——(出示第五自然段)
3、莫高窟里究竟有些什么,使它能稱為“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呢?板書:精妙絕倫的彩塑、宏偉瑰麗的壁畫、文物珍貴的藏經洞
4、今天,我們再一次走進莫高窟,先跟隨作者的腳步去欣賞精妙絕倫的彩塑。
二、精讀“彩塑”
1、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讀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一邊讀一邊想:你在莫高窟看到了哪些彩塑?
2、老師今天帶來了三幅圖片,請大家看一看,猜一猜:哪幅是慈眉善目的菩薩?哪幅是威風凜凜的天王?哪幅是強壯勇猛的力士?你的依據是什么?
3、師述:這就是慈眉善目的菩薩,多么端莊溫情,含笑自如;這天王身著戎裝,身披鎧甲,真是威風凜凜;這就是強壯勇猛的力士了,瞧他這模樣,一定是力大無比!
4、這些彩塑有的“慈眉善目”,有的“威風凜凜”,有的“強壯勇猛”,樣子各不相同,這就叫:個性鮮明,神態各異。
5、這些個性鮮明,神態各異的彩塑中,引讀:有——慈眉善目的菩薩,有——威風凜凜的天王,還有——強壯勇猛的力士。
6、這兩千多尊彩塑中
,有一尊長達16米的臥佛,誰來讀讀描寫臥佛的句子?指讀。師:——真是“惟妙惟肖”。誰再來向大家介紹?再指讀。(師評:是啊,我們似乎還聽到他的呼吸聲。讀得不錯,如果你的朗讀能讓大家感到臥佛像活的一樣就更棒了。)
7、這兩千多尊彩塑中,據說最大的有9層樓那么高,最小的只有巴掌那么大,所有的都是精致巧妙,絕無僅有,這叫“精妙絕倫”。
8、分工朗讀:文章寫這兩千多尊彩塑,用了這一段文字,先總寫了彩塑的特點,再分別介紹三種彩塑,接著描寫一尊臥佛的特寫鏡頭,最后總寫游人的感受,寫得多有條理啊!下面,我們一起來讀讀這段話。一、二兩句齊讀,第三句男生讀,第四句女生讀,最后一句齊讀。
三、精讀“壁畫”
1、過渡:莫高窟除了有兩千多尊精妙絕倫的彩塑,還有四萬五千多平方米,(相當于我們300多個多媒體教室)宏偉瑰麗的壁畫。
2、課文的哪些地方讓我們體會到壁畫的“宏偉瑰麗”呢?請大家讀課文的第三自然段。學生讀書,交流。
(1)分寫部分
出示:壁畫的內容豐富多彩,有記錄佛教故事的,有描繪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間生活的,還有描摹自然風光的。
①描述一:同學們,敦煌的壁畫不是一個時期的作品,它連續記錄了一千多年中國社會的變遷。如果把這些壁畫連起來辦一個1米寬的畫展,這個畫展就有60多里那么長。面積之大,實屬罕見。畫上畫了些什么呢?請你讀。
②描述二:同學們,就在甘肅省三危山和鳴沙山的懷抱中,在那斷崖絕壁上,我國古代的勞動人民用他們勤勞的雙手開鑿了700多個洞窟,(現在保存下來的還有492個,)用他們非凡的智慧畫出了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宏偉瑰麗的壁畫,是何等的不易,你心中是否涌起一種敬仰?請你讀。
③描述三:看了這么多精美的壁畫,你是否感到一代又一代的藝術家正前呼后擁地向我們走來,他們拿起手中的畫筆不斷地畫呀,畫呀……前一代的作品滋養著后一代人,后一代的作品又給再后代的人啟示。他們畫下了動人的故事,美好的`回憶,畫下了中華民族曲曲折折、分分合合、源遠流長、燦爛輝煌的歷史。請你意味深長地讀這段話。
(2)過渡:壁畫中最有代表性的,成就最高的那就是“飛天”。
(3)特寫部分:飛天
①簡介“飛天”:飛天是神佛形象中能歌善舞的仙女。
②請同學們看這一段描寫“飛天”的文字,為了寫這些飛天,課文一口氣用了幾個“有的”?有沒有寫完?你的依據是什么?
③喜歡這些飛天嗎?誰來讀?指名1-2生讀。
④讀著讀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讀出來。
⑤讀著讀著,你仿佛聽到了什么?把你聽到的讀出來。
⑥讀著讀著,你仿佛聞到了什么?把你聞到的讀出來。
⑦這段文字美嗎?那我們就一起美美地讀。描述一:壁畫上的飛天,她沒有用背上的雙翅,沒有用腳上的祥云,只用了兩根長長的絲綢就飛了起來,飛得那么美,穿越千年的時空,來到我們的課堂,給我們帶來了迷人的花香。請你讀:壁畫上的飛天,有的臂挎花籃,采摘鮮花;
描述二:~~~給我們帶來了美妙的音樂。請你讀:有的懷抱琵琶,輕撥銀弦;
描述三:~~~給我們帶來了動人的舞蹈。請你讀:有的倒懸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帶飄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雙臂,翩翩起舞……
描述四:~~~化作了我們眼前這段美妙的文字。請你讀。
⑧壁畫上的飛天各有各的姿勢,各有各的美,請同學們發揮想象,仿照課文的寫法,用“有的-----,-----;有的-----,-----……”這樣的句式把你想象到的飛天姿態說一說,你可以說一句,也可以兩句,三句,甚至發揮想象說得更多。
(4)小結:這就是敦煌的飛天,敦煌宏偉瑰麗的壁畫。怪不得作者這樣贊嘆,看著這些精美的壁畫,就像是走進了——生:燦爛輝煌的藝術殿堂。
(5)、分工朗讀。
四、精讀“藏經洞”。
1、莫高窟里還有一個面積不大的洞窟——藏經洞。
2、請一位同學給大家介紹一下,其他同學想象:藏經洞以前是怎樣的?現在是怎樣的?學生讀書,交流。
3、介紹背景:藏經洞一經發現,帝國主義探險家聞風而至,洞內大批文物被掠走,石窟石壁遭破壞。于是,日本的東京,英國的倫敦,法國的巴黎等,都有了中國敦煌莫高窟的文物。如果你現在到大英博物館去,你會發現里面有一幅名為《引路觀音》的畫,它就是來自于中國的敦煌。
4、讀了課文,聽了介紹,心中有何感想,請你談一談。
5、同學們,那就用朗讀來表達我們此時的心情吧!
五、總結升華
1、幾千年來,在大漠深處,敦煌靜靜地守著孤寂,留給后人的,卻是永遠的輝煌。1987年,因為它有著兩千多尊精妙絕倫的彩塑,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宏偉瑰麗的壁畫和曾經有過的眾多文物,而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命名為“世界文化遺產”。
2、外國的旅游者也這樣評價:
“看了敦煌莫高窟,就等于看到了全世界的古代文明。”
“敦煌藝術是人類文明的曙光。”
“它是世界現存佛教藝術中最偉大的寶庫”。
3、作為中國人,我們不得不自豪地說: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畫,都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板書:智慧的結晶)
六、布置作業
1、背誦課文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2、有興趣的同學繼續上網閱讀,了解莫高窟更多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