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玻璃》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新型玻璃》第二課時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一)知識目標:
1、一個多音字:夾。
2、三個重點詞:特殊(用找近反義詞的方法理解)、安然無恙(用聯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藕斷絲連(用實物演示的方法理解)。
3、兩個用關聯詞說句子:掌握課后的兩個關聯詞的句子:盡管……還是……(轉折關系);如果……就……(假設關系)(體會它們之間的關系,能用它們各說一句話.)
(二)能力目標:
1、學習用關鍵詞語慨括玻璃的特點和用途。
2、學習文章的結構。
過程與方法:
通過第一自然段的習提煉出學習方法,再遷移到二到五自然段的學習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到現代科技的進步,培養愛科學的情感。
教學重點:
了解新型玻璃的名稱、特點和用途,用簡潔的語言概括。
教學難點:
了解說明文的說明方法和用簡潔的語言慨括玻璃的特點和用途。
課前準備:
在黑板上畫好表格,學生每人也要準備一份表格。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導入新課、讀題:孩子們,今天我們來繼續學習第23課《新型玻璃》,這是一篇……說明文。
2、寫題讀題:接下來,請孩子們拿起筆,在作業本上跟老師一起書寫課題。(寫字指導:在寫字前,宋老師要檢查大家的握筆姿勢是否做對了……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好筆,手離筆尖一寸,掌心是空的,盡量用腕力寫字,這樣手指才是靈活的。胸離桌一拳,腰要挺直,眼離作業本一尺……都準備好了,那我們就開始吧。)請大家把題目讀一遍。(朗讀指導:響亮地讀、快速地讀)
2、了解題眼:如果讓你們從課題中找一個關鍵字,那這個字是……(新)對啦,像這樣能點出題目的重點,表達題目的意義的關鍵語詞就叫做……(題眼)
二、整體感知,明確任務
1、那么,通過上節課的學習,誰能回答宋老師的一個問題:課文圍繞題眼“新”字介紹了玻璃的哪些方面呢?(如答不出來及時指導:老師給你一個小提示:你能不能在課后作業題目二中找關鍵詞回答。)教師適時在表格(先在黑板上畫好表格)中板書:名稱、特點、用途。
2、這是一篇說明文,我們不但要知道各種玻璃的名稱、特點和用途,還要關注作者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把玻璃的特點和用途寫出來的。這就是我們這節課主要的學習目標。
三、精讀第一自然段
過渡:接下來就讓我們先進入課文第一自然段吧,請大家默讀第一自然段。
1. 默讀第一自然段,找出玻璃名稱、特點和用途。
師:默讀是四年級同學的一項基本功,要做到不出聲,不指讀,還要養成邊讀邊想邊動筆的好習慣。宋老師要大家動筆干什么呢:第一,用圓圈圈出玻璃的名稱。第二,用直線劃出寫玻璃特點的句子。第三,用波浪線劃出寫玻璃用途的句子,還要想一想怎樣用簡潔的語言來概括它們。
2、匯報
(1)學習玻璃的名稱:(引導學生從名稱、特點和用途)板書玻璃名稱。講“夾”的讀音:這個夾字是多音字,當這個字表示兩層的衣物的時候是讀第二聲的,如:夾衣……(夾襖,夾被)
(2)學習玻璃的特點:
指名回答:那么夾絲網防盜玻璃的特點是什么,誰找到了?引導學生找相關的句子和關鍵詞(課件出示):這是一種特殊的玻璃,里面有一層極細的金屬絲網。金屬絲網接通電源,跟自動報警器相連。犯罪嫌疑人劃破玻璃,碰著了金屬絲網,警報就響起來了。
這里有幾句話,你能在第二句話中找出四個字來概括它的特點嗎,板書:
自動報警。
指導朗讀:多么特殊神奇的玻璃啊,讓我們通過讀來感受一下吧。誰愿意讀給大家聽聽?生讀,師評:是一篇說明文,不要求大家讀得多么有感情,但是要讀得正確、流利,把重點詞讀得重一點。再指一名學生讀,齊讀。
(3)學習玻璃的用途:
這種能自動警的玻璃會用在什么地方呢?指名回答:這種玻璃叫“夾絲網防盜玻璃”,博物館可以采用,銀行可以采用,珠寶店可以采用,存放重要圖紙、文件的建筑物也可以采用。(課件出示)
你能從中找出兩個字來概括它的用途,板書:防盜。
這個句子中用了什么說明方法呢?(舉例子,這個自然段哪里還用了舉例子的說明方法呢?……文章開頭。這句話除了舉例子的說明方法,還連續用了三個可以,一個也可以,這種修辭手法叫……(排比)
分男女生讀。
(4)總結: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完成了第一自然段的學習,你知道這個自然段講什么了嗎?(夾絲網防盜玻璃的特點和用途)現在我們來回顧一下,我們是怎樣來學習這個自然段的。生說,師總結,然后用課件出示方法:
A、默讀課文,用圓圈圈出玻璃的名稱,用橫線劃出玻璃的特點,用波浪線劃出玻璃的用途,并分別找出關鍵詞概括玻璃的特點和用途。
B、想一想這個自然段作者是用什么說明方法把玻璃的特點和用途寫出來的。
四、學習二到五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