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香港有棵老榕樹》教案(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認識、會寫“灣、港、榕、筑、商、挪、簽、噸、扭、贏”10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語言。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對香港人愛樹護樹的贊美之情,
4.激發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的情感。
重點難點:重點:
朗讀課文,了解這棵榕樹的昂貴之處。 2.難點:理解課文,體會文章表達的情感和內涵,明白最后一個自然段的含義。后一個自然段的含義。
教 具:
CAI圖片 資料
(一)創設情境,導人新課。
1.播放CAI圖片,教師配以動情的解說,介紹香港的這棵老榕樹,把學生帶人情境當中。提問:喜歡這棵大榕樹嗎?想對它了解得更多嗎?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著名作家舒乙先生寫的《香港有棵老榕樹》。
2.借題質疑: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想了解些什么?和學生一起梳理問題,帶著問題進入課文的學習。
(二)整體感知,自學生字詞。
1.初讀課文時,教師提出自讀要求:
(1)讀準生字的字音,認清字形。
(2)邊讀邊想讀懂了哪些詞語,不懂的地方做上標記,可以聯系上下文理解,查字典,也可以與同學討論。
(3)簡要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2.學生自學生字,教師檢查朗讀時相機檢測反饋。
字音上,“港、榕、商、贏”的韻母都是后鼻音,發音時注意舌根隆起,把音發準;“挪、扭”的聲母是鼻音;“筑”的聲母是翹舌音,注意正音。
字形上,“灣、港、榕、挪、噸、扭”均為左右結構的字,在書寫時注意左窄右寬的比例,把字寫得均衡勻稱,富有美感。“贏”字筆畫繁多,提醒學生寫得緊湊,張弛有度。在記憶字形時,引導學生采用拆分部件法和猜字謎記憶法,特別強調“商”字下框中由部件“八”和“口”組成,可與“摘”比較記憶;“贏”字的字謎如:一字五部件,亡口月貝凡,敗者猜不著,勝得可占先。
字義的理解可引導學生以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自主感悟為主,也可鼓勵學生借助字典等工具書輔助理解。
3. 理解詞語的意思。
滄桑:滄海桑田的`略語。大海變成農田,農田變成大海,比喻世事變化很大。
恍然大悟:成語。恍然,猛然醒悟的樣子。形容一下子明白過來。
舉世矚目:矚目,注視。指全世界的人都注視著。
別扭:不順心,不相投。
可持續發展:指自然、經濟、社會的協調統一發展,這種發展既能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損害后代人的長遠利益。
4.在學生讀通讀順課文的基礎上,可以讓學生說一說:
你解決了哪些問題?還有什么問題不明白?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課文。
【五年級上冊《香港有棵老榕樹》教案第一課時】相關文章:
老榕樹11-08
老榕樹04-09
老榕樹散文05-20
我是一棵榕樹11-08
兩棵榕樹的命運11-11
那一棵榕樹12-05
一棵榕樹散文04-02
我是一棵大榕樹12-01
假如我是一棵榕樹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