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小學五年級語文《濫竽充數》教學設計

時間:2021-04-14 19:39:07 五年級 我要投稿

小學五年級語文《濫竽充數》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小學五年級語文《濫竽充數》教學設計

  《濫竽充數》這則寓言于《韓非子·內儲說上》,主要介紹了戰國時期,南郭先生雖然自己不會吹,卻混在其中,沒被發現。后來,由于沒有真才實學,只得偷偷地逃走了。“濫竽充數”這個成語指沒有真才實學的人混在行家里充數,或是以次充好,有時也用作自謙之辭。

  教學時,應關注文體特點,關注學生的言語實踐,將學生的身心聚焦在對人物內心的體悟與揣測上,讓文本之言仿佛出于其自身,形成人物與語言相得益彰的妙用。

  【學情分析】

  由于是借班上,教學語言可活潑點,同時采取適當獎勵措施。需要考慮的是學生剛從二年級升到三年級,這是學習的一個學段跨越。由字詞為重的學習慢慢過渡到字詞句段并行學習的階段,應著重指導學生初步把握內容,根據重點詞句品析課文。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了解課文內容,體會故事所蘊涵的道理。

  2.學習課文生字詞,通過字理教學學習“鼓”。

  3.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對這種現象發表看法,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4.閱讀《濫竽充數》原文,初步感知古代漢語。

  【教學重、難點】

  1、學習課文,了解課文內容,體會故事所蘊涵的道理。

  2、引導學生針對這種現象發表看法,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教具準備】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舊調重彈,猜題導入

  1.師:同學們,這是你們三年級的第一節課,你覺得三年級的你們課堂上要怎么做?是的,三年級我們又將學習一些新的知識了。剛才跟一些同學交流,發現大家暑假都看了好幾本課外書。現在,老師就要考考大家,請同學們根據大屏幕上的內容提示說出這是出自哪一則故事?請看題——

  (1) 干渴的烏鴉發現長頸小口瓶中有半瓶水,它用把石頭放進瓶里讓水面升高的辦法而喝到了水。——《烏鴉喝水》

  (2)一只跑得很快的兔子與一只爬得很慢的烏龜賽跑。可最后烏龜卻跑贏了兔子。——《龜兔賽跑》

  (3)有一個人心想往南,卻以他的馬好為由,讓車子向北行。——《南轅北轍》

  (4)一只青蛙坐在井里看天,而且堅定地認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坐井觀天》

  2. 師:從剛才你們的表現來看,可見你們的閱讀量確實不少,老師希望你們能繼續保持這種愛讀書好習慣。今天我們要一起再來學習一則寓言故事——濫竽充數師板書課題 .請大家眼睛看黑板,舉起手跟著老師把這個題目書空一遍。好,一起來讀讀課題,生齊讀。

  師:讀得很洪亮。(能不能讀得干脆一些,不要這么拖拉?)

  師:同學們,濫竽充數是一個寓言故事,同時又是一個成語。 像這樣的成語還有哪些?

  生: 拔苗助長 守株待兔 畫龍點睛 ……

  師:很好,那么你們發現沒有,這些成語,這些寓言故事,它們有什么共同點?生:它們都要告訴我們一個道理。

  師:是的,寓言故事都是通過故事,要告訴人們做人做事的道理。有一位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嚴文井,他說過這么一句話:故事就像魔術師的袋子,人們總是能從里面掏出許多東西來。今天,我們就要一起進入魔術師的袋子里,來場冒險,掏出點不一樣的東西來。通過課前的預習,你們知道題目的意思嗎?

  生:我知道了濫:與真實不符,引申為蒙混的意思。

  師:你怎么知道的?

  生:老師,我查字典。

  師:字典一直是我們的老師,遇到不理解的詞語,我們可以通過查字典尋找到答案,這是一個很好的學習途徑。

  生:竽,簧管樂器。(幻燈片顯示“竽”的圖片)

  生:充數:湊數。

  師:你能連起來說說整個詞語的意思嗎?

  生:不會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隊伍里湊數。

  師:嗯,說得很完整。謝謝你給了老師啟發,原來成語意思的理解也是可以先逐個字理解意思,再把整個詞語的意思串起來就可以了。大家以后也可以運用這種方法去理解成語的意思。

  【設計意圖】舊調重彈,引舊求新,讓學生盡快適應并融入課堂當中。同時,鞏固舊知,鋪墊新知。

  二、初讀課文,感知曉事

  1.師:那么這個不會吹竽的人是怎樣去湊數的。現在就讓我們走進這個故事,繼續掏一掏,請同學們自讀課文。邊讀邊想,能不能把故事讀成一兩句話,也就是要你概括出主要內容,同時,請注意把句子讀通讀順,遇到難字請借助字典。好,開始吧

  2.師:大家自由讀的這段時間里,教室里只有朗朗書聲,大家專注的神情很令人感動。

  現在,請看大屏幕,先齊讀一遍:濫竽充數 齊宣王 排場 鼓著腮幫 裝腔作勢 繼承 齊湣王

  隨機抽查朗讀,正音。

  看來大家都表現不錯。誰愿意來說一說出現了幾個人?(板書文中出現的人)

  3.師: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預設學生如果回答很多。師:你剛才說的是復述,不是概括。),再試一下,什么時候——主要人物——做了什么事?

  (戰國時候,南郭先生不會吹竽卻混在隊伍里充數,后來混不下去了,只好偷偷溜走。)

  4. 師:我們再返回剛才解釋的課題,對比觀察下:我們在原有的題目解釋的基礎上補充了哪些要素?其實剛才我們的同學在概括主要內容的時候不知不覺地運用上了一種概括的方法:“課題擴充法”。課題擴充法就是借助題目,把故事中的時間、地點、主要人物以及事件串起來。同學們以后在學習中也可以運用這種方法去概括主要內容。這是在探尋過程中,送給大家的第一個錦囊妙計。

  【設計意圖】《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對中年段的要求是:能初步感受把我的主要內容。因此,在教學中,整體感知課文,這是初讀課文的一個重要環節。

  三、研讀體會,感悟明理

  1.師:讀懂了故事的主要內容,我們繼續尋找故事魔法袋里的好東西。剛才我們提到南郭先生在裝模作樣、濫竽充數,文中哪些句子體現?請大家繼續默讀課文,在文中找出相關句子?(默讀貴在邊閱讀邊思考,要有一定的速度。)

  (出示:演奏的時候,他就鼓著腮幫捂著竽眼兒,裝腔作勢,混在隊里充數。)

  生:裝腔作勢,和裝模做樣是同義詞 。

  師:那么具體體現南郭先生濫竽充數的句子是?

  生:演奏的時候,他就鼓著腮幫捂著竽眼兒 。

  師:體現的動詞是?動筆圈起來:鼓 捂 板書 結合講鼓的生字。

  師:學習生字“鼓”。觀察圖,左邊是一個鼓和鼓架,右邊是代表手持木棍在敲打。后來引申為高起或凸起。

  觀察下這個生字在田字格該如何書寫?大家在書上描一下。(拿生字本寫兩個字,真正要指導有效,寫完再幻燈展示講解一下,再寫一個

  師:大家也一起來做做這兩個動作。為什么南郭先生他在演奏的時候要鼓著腮幫捂著竽眼兒?

  生:因為他怕被發現自己不會吹竽,要裝樣子,擺姿勢。

  師:我聽出來了關鍵詞:裝 擺。裝樣子,擺姿勢這就是裝腔作勢。

  3.師:他的鼓著腮幫捂著竽眼兒說明他在裝腔作勢。請同桌之間學著南郭先生的樣子互相做做這個動作,然后再讀給同桌聽一聽。

  師:誰愿意上來扮演南郭先生,向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演員天賦,大家給他們配上朗讀。

  4.師:謝謝這位同學的表演。你們來評價一下,這位“南郭先生”像不像?能不能“蒙混”過關?

  5. 師:“(問剛才表演的同學)”你覺得此時,你是南郭先生,你的心情是怎樣的?你又是怎樣想的呢?

  生:哈哈,太好了,竟然這么容易就過關了。

  生:真是太幸運了,我就只是裝裝樣子,竟然沒人發現我根本就不會吹竽。害我剛才還緊張了老半天。

  (暗自高興、沾沾自喜、洋洋得意……)

  6.師:南郭先生為什么能混過一次又一次,卻沒有被人發覺呢?

  (齊宣王喜歡聽吹竽,又喜歡講排場,他手下吹竽的樂隊就有三百人。他常常叫這三百人一齊吹竽給他聽)(齊讀)

  師:齊宣王的愛講排場,喜歡大場面,讓南郭先生有機可乘。混進里面,而且有很高的工資。

  7.師:大家都很聰明。其實,我們學習課文的時候,也應該注意聯系上下文去理解。學法小結:像這種聯系上下文理解課文的方法,就可以運用在我們以后學習課文上。這個錦囊妙計又幫大家度過了一次難關了。

  8.師:可是,好景不長。齊宣王死后,他的兒子齊湣王繼承了王位。這個齊湣王喜歡的是怎樣地吹竽?此時的南郭先生怎么辦?

  創設情境:那天,南郭先生匆匆忙忙收拾好行李了,剛好要逃走,滿頭大汗的南郭先生遇到了之前跟他一起吹竽的伙伴。伙伴可能會問:“ ”,南郭先生可能會回答:“ ”

  師:是啊,這會兒我可為南郭先生擔心起來了。你想呀,他現在再也不能濫竽充數了,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失業了。你想對南郭先生說些什么,你想給他什么忠告?你想對齊宣王或者齊湣王說些什么呢?

  【設計意圖】《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要求,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關鍵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引導學生圈畫關鍵詞句,尋找矛盾的聚焦點,進行細讀、比較。注重文本情境的創設與營造,聚焦人物,在引導學生感知故事的過程中強化體驗,體會其語言動作背后的心理活動,進而把握其性格特征,尋求理解寓言的突破口。

  四、聯系生活,深化寓意

  1.師:同學們都知道每一則短小的寓言故事背后都蘊藏著深刻的道理,《濫竽充數》這則寓言也不例外。我們來掏一掏這節課的第四樣東西。你覺得從這則故事,我們可以得到什么啟示?(做人要有真才實學。)

  2.師:只要同學們留心觀察,你不難發現在我們身邊有許多“濫竽充數” 之類的事情 ,也有像南郭先生一樣的人。我們一起來“尋找我們身邊的南郭先生”。

  如:上課時,老師問:“會背誦的請舉手。”結果大家都齊刷刷地舉起手來。背誦時,有的同學只是跟著動動嘴巴,卻沒有發出聲音,在那里濫竽充數而已。

  【設計意圖】錢鍾書說:“悟乃人性所本有,豈禪家所得而私。一切學問,深造有得,真積力久則入。禪家特就修行本分,拈出說明;非無禪宗,即并無悟也。”讓學生與文本中人物、與生活中人物進行對話,將學生對寓言的感知逐步引向了深入,挖掘隱藏在寓言后面的“言外之意”,實現對周圍生活現象的再認知。

  五、成語運用,加深理解

  師:這則寓言流傳了兩千多年,這個成語也被人廣泛運用。現在,“濫竽充數”這個成語就是出自這個典故,所以說,做哪一行一定要有那一行的真本事才行啊。①比喻沒有真才實學的人混在有才學的人群中欺騙別人;② 比喻以假冒充真的,以次冒充好的; ③用來表示自謙,說自己的水平不夠,只是湊數而已。

  讀句,你讀懂句子中“濫竽充數”的意思了嗎?

  1)同學們說《佳作精選》中的都很好,我讀后卻發現《紅蘋果》這篇是濫竽充數。(以次充好)

  2)學校舉行合唱比賽,冬冬還沒學會這首歌,但他卻濫竽充數地排在了隊伍里。(不懂裝懂)

  3)姚明的籃球技術很好,大家夸獎他時,他總是謙虛地說自己水平不高,不過是濫竽充數而已。(自我謙虛)

  【設計意圖】學習的目的在于運用。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下,詞語的意思有可能會發生變化。通過本環節,引導學生能夠將詞語遷移運用于語言實踐。

  六、文白對比,感知古文

  師:這篇課文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發,大家知道這篇選自哪本書嗎?在文中最后,也有一篇《濫竽充數》,不過這是一篇文言文。現在,請大家試著朗讀一遍,遇到不懂得字,可以參照大屏幕。

  師配樂范讀(笙樂)。

  這則故事在文言文中只用了44個字,可見,寓言的語言是比較精煉的,這也是文言文的特點。

  【設計意圖】文白對讀,讓學生初步感知文言文,初步感受中國古代言語的精妙。

  七、課外延伸,布置作業

  根據本節課學習的方法預習《掩耳盜鈴》。

  板書設計:

  濫竽充數

  齊宣王 講排場 一齊吹 鼓 捂 裝腔作勢

  南郭先生

  齊湣王 一個挨一個 溜走

  要有真才實學

  【課后反思】

  如期上完了這一節課,說好的完善教學設計,卻是遲遲不肯動筆“修葺”,怕一旦走心了,非得大刀闊斧不可。

  用官方點的話說,本節課是在解讀課標后規規矩矩、老老實實進行文本解讀,依據文體特點進行備課,在備課過程中充分考慮言語實踐。然后,也正因為過于注重理論性的東西,導致課堂這水趟得有點深,不易于學習的潛移默化。

  細聽之,與預期還是有點差距。課堂理答不夠,學情把握不足,似有現場生成,可惜沒能抓住。自檢點,留給學生更多的時間,言語藝術需要再次修煉。

  糾結數日猶長夢,負罷青春負數工。

  誰料本是尋常課,一遇知音便不同。

  謝謝你們給予指導!

【小學五年級語文《濫竽充數》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濫竽充數》教學設計與教學反思06-28

五年級語文《濫竽充數》教學實錄12-19

《濫竽充數》優秀教學設計及反思06-01

《濫竽充數》語文教學反思01-16

小學語文匆匆教學設計04-03

小學語文《荷花》教學設計04-03

小學語文觀潮教學設計04-04

小學語文《坐井觀天》教學設計04-18

小學語文荷花教學設計04-11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日日狠狠久久偷偷色按摩 | 日本淑妇性爱视频 | 在线中文字幕亚洲日韩视频 | 三級亚洲人Av在线影院 |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男人中文字幕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