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技》語文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人民老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口技》語文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口技》語文教學反思1
《口技》一課,我嘗試運用辨讀式教學方法,它是以引導同學朗讀為主要手段,通過從不同角度反復朗讀,以達到辨析字詞、積累知識的目的。其主要方式是在朗讀中辨析,在辨析中朗讀;在領會中積累,在積累中記憶。這種教學方法運用得好,能使課堂模式富于變化,調動同學積極參與,從而達到課堂教學最優(yōu)化。然而,我在本節(jié)課教學中收獲的卻是失敗,下面以局部教學片段為例加以詮釋:
師:速讀全文,進行信息搜索,找出意義相同或相近的詞。
生1:“以為妙絕”和“群響畢絕”中的“絕”意思一樣。
師:這一組詞中的“絕”是屬于一詞多義,而不是同義詞。
生2:“賓客意少舒”的“少”字和“稍稍正坐”的“稍”字,是一對同義詞。
師:有哪位同學懂得這兩個詞的意思嗎?
生3:“少”字是“稍微”的意思,而“稍”字是“漸漸”的意思。
師:可見,這兩個詞不是同義詞,請同學們繼續(xù)找……
時間就這樣一分一秒的過去,直到下課的鐘聲敲響,全班居然沒有一位同學能找出一組同義詞,課堂氣氛煞是沉悶,因為沒有師生互動,更談不上生生互動,有的`只是老師臨下課時的草草收場,有的只是同學呆坐那兒被動的聽。
課后,我反思這堂課的教學行為,首先是讀得不夠,因為沒有充沛的朗讀,對課文很不熟悉,同學自然找不到同義詞,更談不上辨。第二,采用辨讀式教學,老師要對同學的預習進行必要的指導,比方要對不同的知識點進行歸納,做好讀書卡片,上課時才干收放自如,資源共享,既不費時又能環(huán)環(huán)相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同學要懂得理解整篇文章的內容,要進行辨讀時,才有章可循,才不會欲速則不達。
更深層次的考慮,辨讀式教學在系統(tǒng)復習中,也許不失為一種好的教學手段,因為它可以進行分點式或拉網(wǎng)式訓練,如讓同學進行同義詞、一詞多義、古今異義、通假字、特殊句式等方面的歸納、辨析。這樣,每一個知識點,形成一個積累板塊,思路清晰,步驟鮮明,同學學起來有條理性、系統(tǒng)性,記得牢又記得全面。而在平時的新課教學,很難做到由朗讀帶辨析,更談不上由淺入深的知識積累。本節(jié)課辨析同義詞教學環(huán)節(jié),同學連一組同義詞都找不到,外表上看很不可思議,其實是很正常的事,因為教師沒有讀懂這種教學方法的要領,是教師自身的教學思路有問題。
《口技》語文教學反思2
本文節(jié)選自《秋聲詩自序》。作者曾說:“嘻,若而人者,可謂善畫聲矣!”而所謂“善畫聲”就是今天人們常說的善于繪聲繪色地描繪生活。他的《秋聲詩》如何,且不去論它。玩味口技一文就可以看出筆者所說的這種藝術匠心及藝術特色。
教學《口技》就從這里開始,這場口技表演對于作者無疑是一頓聽覺盛宴,美的享受。他用他的妙筆和豐富的想象力又在我們面前展開了一頓聲情并茂的文學大餐,口技表演者和作者都是在繪聲繪色地描繪生活,學習本文應該是雙重的享受。
學習這一課我先從口技導入,問學生知道什么是口技嗎?學生說“知道”,有一兩個調皮的學生已經(jīng)開始學貓叫狗叫了,課堂氣氛一下子活躍了,雖然我讓有這方面才能的學生給大家表演沒有學生站起來表演,但課堂效果已經(jīng)出來了,我順勢總結了什么是口技,接著我說:“課文寫的什么啊,大家知道嗎?”只有幾個同學說知道,我讓同學們先讀課文,一會用你自己的語言說說課文寫了什么,有好幾位同學站起來說,但他們共同的特點就是極力回憶課文內容,象翻譯課文,生怕有所遺漏,不過孩子們在很短的時間內做到這樣已經(jīng)不容易了,只有在下預習的學生才能做到這樣,我表揚了他們。下面我讓同學們概括了課文情節(jié),這不難,他們看了資料書都知道一是一家人由睡而醒,二是一家人由醒入睡,三是失火救火。明白之后,我讓同學們展開想象力描繪課文內容,我順勢用多媒體展示了畫面,這對他們太有幫助了,幾個同學說下來,我又讓他們注意細節(jié),比如一個同學說大兒子嘴角流著口水就很形象,還有同學說聽見老鼠打架的聲音。同學們越來越放的開,描摹“伸頸、側目、微笑、默嘆”的神情,小組里面就更活躍了,這樣連平時不參與課堂活動的同學也被吸引住了,覺得很好玩。大家描述后,我們再進行翻譯、重點詞語掌握練習容易多了,因為同學們理解課文了,等于綱舉目張,水到渠成。第二天早自習就有相當一部分同學會背誦了。
最后我讓同學們用一些詞語形容口技表演的怎么樣?文章又寫的怎么樣呢?同學們用了“聲情并茂”、“繪聲繪色”等詞語,我們能不能這樣描繪我們的生活呢?我們做了描繪同桌、描繪天氣的練習,同學們還使用了一些形象的詞語比如一個學生說他的同桌長著兩個蝌蚪式的小眼睛。我們還談了有關口技表演的古今不同,我問同學們有什么不同,同學們能夠根據(jù)課文說古代的表演口技的人一般坐在屏風后或者屏風里不讓觀眾看見,讓觀眾只聞其聲不見其人。現(xiàn)在的口技表演一般讓觀眾看見,既聞其聲又見其人,還借助一些工具,這是我們在電視上看的。這就很不錯,說明學生善于總結了。
總之,“以文帶言”的方法教學文言文好多了。不過一開始還是有很多問題存在,特別是描述環(huán)節(jié),還只有一小部分同學能做,語言運用上還不太靈活,當然與課堂時間限制也有很大關系,如果讓他們寫會好一些。有一部分同學還不習慣,還有一部分同學可能連翻譯都做不好,但這部分同學的想象力還不錯,還是應該鼓勵的,哪怕他們說錯。
【《口技》語文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初中語文《口技》教學反思04-30
《口技》教學反思05-18
小學語文課《口技》教學反思07-09
七年級語文下《口技》教學反思范文05-18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口技》教學反思10-09
《口技》教學實錄05-18
《口技》優(yōu)質教學設計03-26
九年級語文上冊《口技》教學設計09-06
七下《口技》教學實錄05-18
語文輔導教學反思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