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教學設計范文
案例分析:
《月球》一節內容是五年級第二學期第一單元《地球、太陽和月亮》中的內容,本課的教學內容是空間宇宙部分,知識內容非常抽象,而學生沒有直接經驗和生活體驗,而小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不強,要讓他們理解月亮、地球、太陽這些天體之間的關系,更是難上加難。
為了突破教學的重難點,我自己制作了一個教具《新型月相形成演示儀》幫助學生理解月相的變化過程和成因。
我采用一一對應的直觀模擬,模擬的“太陽”能發光,模擬的“月亮”能圍繞“地球”旋轉。由于地球上的人總是在晚上才看到“月亮”,因此,我還模擬出黑夜。當然,這些只是讓學生接受你的教具的基礎,要真正讓學生信服你的教具,還要看演示結果是否直觀、容易理解。
通過不斷的改進,自制教具《新型月相形成演示儀》以效果直觀、生動、明顯的特點受到了同學們的喜愛,在教具的幫助下,學生對這個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了。
本課中,我還創設合情合理、符合學生心理特點、情感需要的情景,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在課堂教學的互動中通過學生的不斷思考、親身體驗不斷加深對課本知識的理解,同時也能產生自己的見解,把原來抽象的課本知識融入到自己的知識體系中去,從而激發學生對空間宇宙部分知識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學習從枯燥無味中解脫出來,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
教學目的:
這節課為學生介紹以下概念
● 月相在一個月的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形狀。
● 月相變化是月球圍繞地球公轉過程中形成的,變化是有一定規律的。
這節課可以為學生提供發展以下探究能力的機會
● 根據已有的現象進行簡單的邏輯推理而做出假設,同時能在小組學習中收集整理別人的`觀點,并且根據一定的事實對自己的假設進行調整。
● 初步會習利用模型來解釋自然現象。
學習成果:
預計學生將能夠
l初步認識宇宙是一個變化的系統
l了解月相的變化是有規律的
l了解月相變化的原因
l知道月食的形成和月相的區別
l積累在探究活動中的經驗
l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力
【科學概念】
層次一:不知道月相變化是有規律的,不知道月相變化形成的原因
層次二:能知道月相變化的規律,能給月相排順序,不知道月相變化的原因
層次三:能知道月相變化的規律,能給月相排順序,知道月相變化的原因
【探究能力】
層次一:學生不能正確認識月相變化規律,不能準確收集相關知識通過觀察和實驗獲得出月相變化的原因。
層次二:學生能正確認識月相變化規律,不能準確收集相關知識通過觀察和實驗獲得月相變化的原因。
層次三:學生能正確認識月相變化規律,不能準確收集相關知識通過觀察和實驗獲得月相變化的原因。
教學背景:
【新課標相關內容】
知道月相變化的規律和相關事件聯系。
教學材料:
1.多媒體課件;
2.黑色白色各一半泡沫球;
3. 圓形紙片48張;
4.自制教具《新型月相形成演示儀》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出示柯南圖片,問:它是誰?他最擅長最什么?
2、今天,老師也請同學們來做一回偵探。(出示任務驅動頁圖片)
3、看看發生了什么事?哪個同學來說一說?
4、師:3月28號晚上,天氣晴朗。科學村里的老王,內心卻正在下雨。因為他家的牛丟了。著急萬分的他找來了探長幫他破案。第二天,探長調查出,隔壁家的老李嫌疑很大,于是他就盤問起老李。為了證明自己不是小偷,老李言之鑿鑿地說:“我昨晚借著月光,看見有一個人牽走了那頭牛。”老李剛說完,探長就說:“你!在說謊!”
5、請問,為什么就憑老李的一句話,探長就這么肯定他在說謊?
6、生回答,師在角落板書。
7、雖然我們的解釋都不一致,但是有一樣是相同的,就是和月亮有關。月亮還可以叫什么?(月球)
8、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月球》。
(一)畫月相
1、我們中國有一個節日和月亮有關,什么節?
2、中秋節我們吃月餅、賞月,因為那天晚上的月亮最……
3、是不是每天晚上都這么圓?你還知道月亮有哪些樣子?詹老師給每個同學發了1張白色的圓紙片,注意四人小組畫的月亮不能一樣。時間2分鐘。
4、我請**小組把畫的月亮貼到黑板上來。如果其他同學有和他不一樣的也請你上來貼。
5、哇!天空中有好多月亮啊!可是老師要告訴你,這里很多月亮從來都沒有在天空中出現過!實際上,天空上的月亮主要有這7種樣子:(PPT出示)
天空中的月亮經常改變模樣,有時像個圓盤,有時像把鐮刀。這就是月相變化。(板書)
(二)月相的規律
1、提問:這些月相的出現是否存在一定的先后順序?誰先誰后?小組討論一下,然后把你們的想法畫在表格1中。
2、生上臺匯報。(為什么你會這樣想呢?)
3、在一個月的時間里,月相究竟是怎樣變化的呢?我們來看天文學家拍攝的一段視頻。
4、原來月亮在一個月的時間里是這樣變化的,這是?(農歷上半月、下半月)
5、學到這里,解決了一個問題:在一個月的時間內月相是怎么變化的。現在誰能解釋為什么探長這么肯定老李在說謊了嗎?
(三)模擬實驗演示
1、老師再請同學們思考一個問題:為什么月相會發生變化呢?(生答,這些都是我們的猜想,能把太陽、月亮拿下了做實驗進行研究嗎?怎么辦?)
2、做模擬實驗就是一個好辦法。在這個實驗中,我們需要模擬什么?
(月亮、地球、太陽、太陽會不會動,月亮繞地球轉動)
3、老師自己親手制作了一個月相形成的演示裝置,想看嗎?
4、猜一猜:這代表什么?這代表什么?……轉動代表月球繞地球公轉。
5、這個教具就這么簡單,能模擬出月相的變化嗎?請看!
6、為什么月球繞著地球公轉,我們地球上的人就會看到月亮的月缺變化呢?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
7、PPT:這是滿月,太陽、地球、月亮三者之間的位置是這樣排列的;這是……
你能根據這些圖片,分析出為什么月相會變化嗎?(小組討論、匯報)
8、看來有點困難,老師這里還有一個月亮,它有一半是亮的,一半是黑的。亮的這一面表示什么?黑的一面表示什么?如果太陽在門口這邊,我這個月亮該怎么擺?(亮的一面向著門口)
9、好,下面請同學們把你坐的椅子當成地球,在地球上的你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樣子的?請畫出來!
10、為什么同一個月亮,不同的同學看到的月相不一樣呢?
11、原來地球上的人不同時間看到的月相不一樣,并不是地球遮擋住的月亮,而是由于地球和月亮的位置不同,人們看到月球亮面的樣子也是不一樣的。懂了嗎?
(四)體驗
想不想自己動手做這個模擬實驗?
請看實驗說明:
1、“月亮”白色部分要始終面向太陽
2、要從卡通人的角度看“月亮”
(五)總結
由于時間關系,這節課就學到這里,關于月相的更多的知識,我們以后繼續學習。
【《月亮》教學設計范文】相關文章:
《月亮和云彩》精簡教學設計03-11
人教版二上《撈月亮》教學設計12-19
語文《勸學》教學設計范文05-19
語文《橋》教學設計范文05-11
語文《燕子》教學設計范文04-09
語文《老王》教學設計范文04-09
《雨說》教學設計范文12-17
《雨巷》教學設計范文12-10
《相信未來》教學設計范文07-25
七年級《月亮上的足跡》教學設計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