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分式加減教學設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對于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那么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分式加減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分式加減教學設計 1
活動流程活動內容和目的
基礎性目標:理解和掌握分式的加減運算法則,熟練地進行同分母的分式加減法的運算。
發展性目標:會把異分母的分式通分,轉化成同分母的分式相加減,
融通性目標: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理解和掌握:分式的加減運算法則、異分母的分式加減運算
(一)激情導學復習鞏固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二)合作探究共同探究,在學習的過程中發揮團隊學習的作用,共探共討,互探共討,達到差異學習,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啟思點撥在學習過程中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加以點撥,對不同難度的題加以點撥,優生對后進生點撥。本過程重點點撥不同分母的分式如何進行加減運算。
(四)差異評價對本堂課學生對分式加減問題的掌握加以激勵性的評價,對不同難度的題加以點評。并讓學生不同層次的課后鞏固題,讓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首先通過生活事例引出本節課的主題——分式加減,然后利用一組分數加減習題搶答激起學生的興趣,并進行類比,自然過渡到主題。 合作交流,通過類比歸納總結同分母分式加減的法則。降低問題的難度,幫助學困生理解,也使其建立信心。學生自我總結,自我反思,教師加以激勵性的評價,輔以不同層次的課后鞏固題。讓學生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得到提升。
問題與情境師生活動設計意圖
(一)激情導學
1、現有一份文件需要輸入電腦,甲同學單獨完成用時a小時,乙同學單獨完成要比甲多2小時,那么兩人共同工作1小時能完成幾分之幾?分析:甲工作1小時完成____, 乙工作1小時可以完成______________,那么,兩人共同工作1小時能完成___________.
2、下面進行一組有關分數加減的搶答。3、請學生回憶分數加減的法則。
(二)合作探究
1、相信你已經會計算了
2、歸納同分母分式的加減法則同分母分式相加減,分母不變,把分子相加減。用式子表示:
3、例題講解
教師提出問題學生思考、交流,回答問題老師播放題目學生搶答。學生回答學生首先獨立思考,再交流答案,然后老師公布答案。提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數學活動中去,同時讓學生感受到學習分式的加減是生產和生活實際的需要,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搶答讓學生迅速進入課堂,盡快達到興奮點,并為解決分式的加減作鋪墊。為歸納分式加減法法則做鋪墊,建立新舊知識間的聯系4、學生操練
(三)啟思點撥
請想一想下面這道題又該如何解呢
再請看這道題又該如何解答?指出下列各組分式的最簡公分母:
然后完成上面四道題再歸納異分母分式加減法法則先通分,把異分母分式化為同分母分式,再相加減用式子表示:學生根據前面的計算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歸納老師板書例題學生利用新知并模仿例題解答。請兩位學生板演。注意引導學生對加減后的結果進行約分。學生觀察、討論,教師啟發式提問學生兩個分式的分母相同嗎,有什么聯系?通過前面的搶答練習讓學生大膽猜想分式的加減,并通過核對正確結果獲得成功感。 通過 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學習習慣,鼓勵學生用類比的思想學習新知識。讓學生掌握分式加減的.基本格式。同分母分式的加減法比較容易,它是進一步學習異分母分式加減的基礎。同時讓學生加深鞏固最后結果必須是最簡的。讓學生經歷嘗試、歸納、應用的學習過程。培養學生探究性的學習,在這一過程中,讓學生互相幫助,合作學習。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養學生的總結歸納能力。火眼金睛判斷下面計算是否正確
知識遷移敢于挑戰
先化簡,再求值:其中x=3
(四)差異評價
1、這節課,我學會了…我感受最深的是…我想我將會…我還有疑惑的是……
2、差異導學稿。知識遷移,學生嘗試練習,教師巡查,加以輔導,注意作圖的正確性。
小組討論,將問題進行升華,讓優生能獲得更多。教師參與并指導學生的數學活動,鼓勵學生勇于探索、實踐,靈活運用分式基本性質進行恒等變形。學生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歸納學生獨立思考再交流。學生思考、交流學生練習學生自我總結,老師加以點評。對課后的習題分不同層次,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讓學生進行充分的交流,用優生帶動后進生學習,培養學生互幫互助的精神。異分母分式的加減與同分母分式加減運算相比要困難一些,這里主要是做好“轉化”工作,即把異分母分式加減轉化為同分母的分式加減運算。通過探索、歸納,使學生的知識體系由實踐上升為理論。通過對一些學生容易出現的錯誤的分析,加深他們對新知識的鞏固。加大題目難度,鼓勵學生敢于探索、挑戰,讓優生也能“吃得飽”結合中考題,讓學生感知其實中考也很簡單,建立自信。
分式加減教學設計 2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學生能夠理解分式加減的基本概念。
學生能夠熟練掌握同分母分式的加減運算法則。
學生能夠學會將異分母分式通過通分轉化為同分母分式,并進行加減運算。
過程與方法:
通過實例引導學生探究分式加減的運算法則。
培養學生觀察、比較、歸納的能力。
提高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熱情。
培養學生嚴謹、認真的學習態度。
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探究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同分母分式的加減運算法則;異分母分式的通分及加減運算法則。
難點:異分母分式的通分過程及最簡公分母的確定;靈活運用分式加減運算法則解決實際問題。
三、教學方法
啟發式教學:通過提問、引導等方式,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
討論式教學:組織學生分組討論,共同探究分式加減的運算法則。
練習鞏固:通過大量的練習題,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
四、教學過程
1. 引入新課
情境導入:通過實際生活中的例子(如速度、時間、距離的關系)引入分式的概念,進而引出分式加減的學習需求。
復習舊知:回顧分數的加減運算法則,為學習分式加減做鋪墊。
2. 講授新知
同分母分式的加減:
給出同分母分式的加減例題,引導學生觀察、比較、歸納出同分母分式加減的運算法則。
強調分母不變,分子相加減的原則。
進行例題講解和練習鞏固。
異分母分式的加減:
引入異分母分式的概念,說明異分母分式不能直接進行加減運算。
講解通分的概念和方法,即把異分母分式轉化為同分母分式。
強調最簡公分母的確定方法(通常取各分母的`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冪的積作公分母)。
進行例題講解和練習鞏固。
3. 鞏固練習
設計一系列由易到難的練習題,包括同分母分式的加減、異分母分式的通分及加減等。
組織學生獨立完成練習,并進行小組討論和互評。
教師巡視指導,及時解答學生的疑問。
4. 總結提升
引導學生總結本節課所學的知識點和解題技巧。
強調分式加減運算中的注意事項(如分母不變、分子相加減;通分時要找最簡公分母等)。
布置課后作業,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
五、教學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及時調整教學策略。
課后要及時收集學生的反饋意見,對教學效果進行評估和反思。
針對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要進行針對性的輔導和講解。
【分式加減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分式的運算教學設計05-25
10的加減法教學設計06-17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教學設計06-03
“0的認識及有關0的加減法”教學設計04-16
簡單的小數加減法教學設計(通用13篇)08-03
設計校園教學設計04-14
裝幀設計教學設計04-19
教學設計07-13
經典教學設計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