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五年級語文上冊落花生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部編版五年級語文上冊落花生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部編版五年級語文上冊落花生教學設計 篇1
一、引入新課,初讀課文
花生對于我們并不陌生,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以它為題的文章。默讀課文,思考課文圍繞花生依次寫了哪些內容?
二、細讀課文,品味語言
1、指名朗讀第一段,想一想為什么說“居然”收獲了:
⑴為幫助學生理解,請學生簡單介紹自己了解到的花生生長資料。
⑵請學生把“居然”換成另一個詞朗讀第一段,使意思不變,理解花生的好種易活。
2、教師小結:
一片荒地,在我們幾個小孩子的侍弄下,在不經意間,竟然長出花生!這是一件多么令人興奮的事。請學生各自朗讀這一段,讀出驚喜之情。
3、在母親的提議下,我們過了一個收獲節,大家暢談花生的好處。各自默讀2~15段,找找大家認為花生的好處有哪些?
4、學生發言后,引導學生在小組內分角色朗讀。
5、花生有這許多可貴之處,其中你最欣賞哪一點或哪幾點,和小組的同學談一談。
(學生分組交流。)
6、全班交流,重點理解父親說的話:
⑴學生圍繞第10段談各自的體會,教師引導學生思考:父親認花生的可貴之處是什么?
⑵花生與蘋果、石榴、桃子有哪些不同之處?
⑶學生反復朗讀第10段,理解其含義。
⑷練習背誦。
⑸學生圍繞第12段談各自的體會,教師引導學生思考:父親希望我們像花生學習什么?反復朗讀第10段,理解其含義。
⑹練習背誦。
7、“我說,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請學生在生活中找找,哪些人是這樣的。
三、總結課文,受到啟迪
1、教師小結:
那晚天色不好,可父親也來了,他說的話銘記在孩子們心上:做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做人就要像花生那樣樸實無華,而又有實用價值。
2、分角色朗讀課文。
3、各自反復朗讀父親的話,理解其含義。
部編版五年級語文上冊落花生教學設計 篇2
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7個生字,正確讀寫居然、榨油、便宜、愛慕、體面、吩咐、分辨等詞語。會用居然造句。
2、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3、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讀課文,能正確抄寫第10自然段,能背誦課文重點語句。
4、能用自己的話說出哪些內容是詳寫的,哪些內容是略寫的,并能初步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5、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能學習作者由落花生領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寫法,試著選擇一種事物寫一寫。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2、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能學習作者由落花生領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寫法,試著選擇一種事物寫一寫。
教學難點:
體會贊頌花生頑強生命力的語句。
教學準備:
老舍的《落花生》和《白楊禮贊》《松樹的風格》《梅花魂》等文章;
演示文稿。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類比導入,揭示主題
梅花、竹子歷來被中國人所喜愛,他們的清高、淡雅和堅貞往往被用來比喻有氣節、有骨氣、有靈魂的人。比如詩人鄭燮在《竹石》中描寫竹子: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以此抒發自己不畏磨難的錚錚鐵骨。比如陳慧英的《梅花魂》中外公說: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出了許多有氣節的人物,他們不管受到怎樣的欺凌,從來都是頂天立地,不肯低頭折腰。他們就像梅花一樣!這些詩文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看似狀物,實則是寫人,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這就是借物喻人或借物喻理。今天,我們再學習一篇這樣的文章《落花生》,看看作者許地山是如何通過寫落花生來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的。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要求:不加字、不漏字,不讀破句子,把課文讀正確。)
1、學生朗讀課文,畫出生字新詞。
2、檢查朗讀,提示重點字詞的讀音與結構,如茅、榨、榴等。(要求會書寫,會組詞。)
三、再讀課文,理清思路(要求:默讀課文,邊讀邊做批注。)
1、你對課文哪一部分最感興趣?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入課文的學習。
2、集體讀第一段,了解種花生、收花生。重點體會居然一詞。
(1)讀出花生收獲后一家人的意外、驚喜。聯系生活,會用居然造句。
(2)種了就是想收的,為什么收了卻又說沒想到?沒想到什么?為什么沒想到?感悟、體會花生頑強的生命力。
四、品讀課文,研析重點
1、花生頑強的生命力令我們驚喜、贊嘆,同樣也讓母親高興。在第二段中有一句話表現了母親的高興,誰能幫我們找出來讀一讀。從這些句子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過渡:(是啊,一次沒想到的收獲,也要過個節來慶祝,可見這一家人對生活是多么的熱愛。這收獲的哪里是花生,分明收獲的對生活的熱愛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啊!)
2、讀一讀415段,看看這熱愛生活、積極樂觀的一家人是如何邊吃邊議論花生的?
讀吃花生、議花生的內容。
過渡:兄妹們所說的花生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而父親指出的卻是花生容易被人忽視的特點,而這容易被人忽視的恰恰是花生最可貴的好處。
3、默讀父親的話。(出示演示文稿父親的一段話:花生的好處很多,)
部編版五年級語文上冊落花生教學設計 篇3
【教材分析】
本課是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的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要求會認的生字有七個,其中“榨、榴”注意讀準確,重點正確書寫“茅、榨、榴”,特別注意“榴”的變音。這是一篇現代優秀散文,真實地記錄了作者小時候所受的家教。作者許地山,現代小說家、散文家,他的散文作品以樸實洗煉、清新自然的筆墨,寫自己對社會人生的感觸,常寄寓深邃的哲理和優美的情思于字里行間。
這篇精讀課文著重講了一家人過花生收獲節的經過,通過對花生的好處的談論揭示了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說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表達了作者不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會的人生理想。這是一篇敘事散文,在表達上頗具匠心,所以文章篇幅雖短,卻給人以清晰明了的印象,使人從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尋味的道理。
【課標表述】
*有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硬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有一定寫字的速度。
*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能借助詞典閱讀,理解詞語在語言環境中的恰當意義,辨別詞語的感情色彩,體會其表達效果。 *聯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意思,體會其表達效果。
*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在交流和討論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
【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正確讀寫“吩咐、茅亭、榨油、價錢、石榴、愛慕”等詞語。
2、分角色朗讀,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理解“父親”所說的話的深刻含義,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4、學習作者主次分明、借物喻理的表達方式,理清文章的寫作順序,明確對“議花生”這一部分的詳寫,及花生表現出來的優秀品質。
【重點難點】
理解父親的話的深刻含義,認識借物喻人的寫作方式。
【評價方案】
1.通過四人小組互相檢查詞語認讀(評價單第一題)的方式,關注學生識字狀況,評價目標1;(終結性評價)
2.通過學生自讀、指名讀、師生配合讀等,關注學生是否能夠讀好課文,評價目標2;(過程性評價)
3.通過聯系上下文理解課文及課下完成評價單第三題,檢驗學生是否學會聯系上下文理解父親的話語,評價目標3。(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
4.通過學習課文理解文章的布局和詳略得當的寫作方式及借物喻人的寫作方式(評價單第四題)評價目標4。(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喜歡猜謎語嗎?
生:喜歡。
師:現在,老師說個謎語,看看誰能猜出它是哪種植物?
“根根胡須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開花不結果,地下結果不開花。”
生:花生
師:(出示花生的投影片)花生又叫落花生,因為花生的花落了,子房柄就鉆到士里長成花生莢,所以叫落花生。這篇課文的作者許地山是現代小說家、散文家。因為小時候父親關于落花生的一番話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決心要像花生那樣,做一個對別人有用的人,所以常用的筆名是“落華生”。那么,他的父親關于花生談了些什么,是怎樣談的呢?我們來看課文。
師:(板書:落花生)
生:齊讀課題。
二、朗讀感悟(落實目標1、2)
師:自由選擇你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思考課文圍繞題目寫了哪些內容?
生:全文寫了種花生、收花生、嘗花生、議花生,
師:板書:種花生——收花生——嘗花生——議花生
師:一家人是怎樣議論花生的好處的?
生:姐姐說它味美;
生:哥哥說可以榨油,“我”說便宜,大家都喜歡吃。
生:父親說花生最可貴的是它的果實理在地里。
師:兄妹們所說的花生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而父親指出的卻是花生常常被人忽視的一個特點。父親對花生作了幾次議論?幾次議論有什么不同?
生:兩次。第一次把花生與桃子、石榴、蘋果作比較;第二次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
師:板書:花生——桃子、石榴、蘋果
師:齊讀父親的第一次議論。思考:父親是怎樣通過比較說明花生可貴之處的?
生:父親認為桃子、石榴、蘋果高高地掛在枝頭,炫耀自己,而花生卻埋在地里。
師:回答得真好。該抓住哪些關鍵詞語來突出花生的可貴之處?
生:我認為應該抓住“埋在地里”“鮮紅嫩綠”“高高地掛在枝頭上”這些關鍵詞語;
生:我認為還應該抓住“矮矮地長在地上”。
師:板書:埋在地里、高高地掛在枝上
師:誰愿意來讀一讀?
生:抽一生讀
師:你認為他讀得怎樣?
生:我認為他抓住了關鍵詞語來讀。
生:我認為他讀得很有感情,讀得很流暢。
生:他讀出了桃子、石榴、蘋果那種炫耀自己的語氣。
生:(齊聲說)想。
師:好,讓我們一起來有感情的朗讀。
生:有感情的朗讀。
生:我體會到花生默默奉獻的精神;
生:我體會到花生無私奉獻的精神;
生:我體會到花生不求名利,樸實無華的精神;
三、深入探究(落實目標3、4)
父親借花生來教育孩子們做什么樣的人?用——勾劃出來。誰來讀讀父親的第二次議論?生:一生讀。
生:父親借花生教育孩子做一個對別人有用的人;
生:父親借花生教育孩子做一個不求名利、默默奉獻的人;
師:作者“我”怎樣理解父親的話?在文中用~勾劃出來。
生:“我”認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師:你怎樣理解作者的話?結合實際,舉例說明。
生:有些人,你看他儀表堂堂,可是他卻沒有什么本事;
生:有一次,我在街上看見一位非常漂亮的阿姨,邊走邊吃香蕉,吃完香蕉就把皮扔在大街上,如果把過路的老大爺、老奶奶摔到了,怎么辦?
生:有些人,雖然長得很丑,可是他很樂于助人。
生:我的鄰居是個清潔工,他每天天沒亮就開始打掃衛生,我覺得他就是一個有用的人。
師:其實,我們的身邊像那位普通的清潔工一樣,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默默奉獻的人有很多,他們就是落花生那樣的人。
師:在我們身邊有沒有像落花生那樣的人呢?舉例說明。
生:有,老師為了學生在工作上默默奉獻。
生:清潔工,為了一方的清潔,寧愿犧牲自己的青春。
生:蠟燭是偉大的,犧牲了自己的身體給我們帶來光明。
生:春蠶,為了讓人們穿上華麗的衣裳,到死都還在吐絲。
生:太陽,因為你無私地奉獻光和熱,所以大地才一片生機昂然、萬紫千紅。
師:大家說得真棒,在我們的身邊像落花生那樣的人和事很多很多,只要你做一個有心人。
師:這篇課文,從種花生到收花生、嘗花生,經歷了多少時間,在課文中占了多少篇幅?從嘗花生到議花生,經歷了多少時間,在課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作者為什么這樣安排?
生:作者這樣安排的目的是為了強調我們應該做像落花生那樣的人;
生:課文重點寫議花生,目的在于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
師:這篇課文的重點是議花生,父親的議論是著重寫的,這樣可以突出文章的中心,其它內容略寫,但它為文章的主要內容起說明交待的作用,不能不寫。我們在寫作時也要確定重點,做到重點突出,主次分明。
師:這篇課文借寫花生,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這種寫法就叫“借物喻理”。在我們的周圍也有許多事物能給我們以啟迪,讓我們懂得深刻的道理。如:粉筆這個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小東西,為了讓同學們獲得知識,不惜犧牲自己;蠟燭,照亮了別人而毀滅了自己……我們在寫作時可以學習本課“借物喻理”的寫法。
三、總結升華
師:學了這篇課文,你想說點什么?把你的想法寫下來,在小組內交流。
師:誰愿意毛遂自薦?
生:我想說:“我要向花生學習”。
生:做人不能光看外表,要看他是否有用;
生:不是有一句名言:“用珠寶裝扮自己,不如用知識裝扮自己”,我覺得說得真好。
生:我又學會了重點突出、主次分明和借物喻理兩種寫作方法,我想我的作文能力會更好。
生:我認為父親的話有些不對,桃子、石榴、蘋果高高地掛在枝頭,并不是炫耀自己,而是它們的生長特點。
生:老師,你不是說現在的社會是競爭的時代,它需要敢于展示自己才華的人嗎?難道像桃子、石榴、蘋果敢于展示自己才華,錯了嗎?
師:你們提得真好,的確現在的社會需要敢于展示自己才華的人,桃子、石榴、蘋果高高地掛在枝頭,并不是炫耀自己,而是它們的生長特點。但父親為什么要這樣說呢?這里父親只是打個比喻,作個對比,
詣在強調花生默默奉獻的精神。當然,任何比喻都是跛腳的。
師:現在的社會既需要像落花生那樣的默默奉獻的人,更需要像桃子、石榴、蘋果一樣敢于展示自己才華的人。
四、布置作業。
師:你們可以把自己的感受寫下來,看老師留給你們的作業。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寫一篇讀后感;
2、讀許地山的其他作品(教師推薦書——《空山靈雨》《春的林野》,網址印在發給學生的資料上);
3、搜集整理許地山的文章和生平事跡,寫出你的評價文章。(當然這個作業,可以用一學期,也可以用更長時間)
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一項或兩項作業
板書:
15落花生
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議花生
借物喻人
15 《落花生》評價單
部編版五年級語文上冊落花生教學設計 篇4
教材分析
《落花生》是著名作家許地山的一篇敘事散文,著重講了一家人過花生收獲節的情況,通過談論花生的好處,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說明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表達了作者不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會的人生理想和價值觀。盡管文章篇幅很短,也沒有什么華麗的詞藻和深奧的語言,但是給人以清晰、深刻的印象,使人從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尋味的道理。
學生在中年級就學習了抓住關鍵的詞句,理解文章內容的方法,如“聯系上下文、聯系生活實際”等,并在本冊的第四組中的前兩篇課文中(《釣魚的啟示》《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學習了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方法。因此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應該繼續訓練學生在閱讀課文的過程中抓住語言文字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為六年級繼續學習“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做準備。引導學生初步領悟文章的表達特點,并注意把這些方法(詳略得當、重點突出;借物喻人)運用到自己的習作練習中去,也是本課的訓練重點。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生字、新詞,會讀“播種、吩咐、便宜、石榴、茅亭、榨油”等詞語,理解“居然”的意思。
2.能有感情朗讀課文,重點朗讀課文的第1自然段和全家人議論花生的.相關段落。
3.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學習花生不求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4.體會父親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蘋果進行對比的用意,初步體會“對比”這種修辭手法的好處。
5.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能學習作者由落花生領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寫法,試著選擇一種事物寫一寫。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學習花生不求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2.體會父親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蘋果進行對比的用意,初步體會“對比”這種修辭手法的好處。
教學難點
1.體會父親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蘋果進行對比的用意,初步體會“對比”這種修辭手法的好處。
2.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能學習作者由落花生領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寫法,試著選擇一種事物寫一寫。
課時安排
教學資源準備
學生:留心觀察身邊的人或事物,讓你感動的人或者物品,舉一、二件和同學交流。
教師:教學儀器
設計思想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第二學段提出的學習目標,經過三、四年級系統的閱讀訓練,學生現階段已經掌握了基本的閱讀方法,如有感情朗讀、初步學會默讀;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表達的思想感情;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對課文中不理解地方提出疑問等等。根據教材特點,本課在教學中除繼續運用以上學習方法外,還應特別注意培養學生通過朗讀體現自己理解程度的能力,以及聯系上下文、生活經驗去體會深刻句子的方法,并初步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一、質疑課題,引發學生思考
1.猜謎導入新課:板書課題,齊讀課題。(“落”字故意寫的比“花生”大)
2.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發現課題書寫的特點。
3.引導學生猜測為什么要這樣寫課題?(學生暢所欲言)
預設1:學生可能會猜測:這個“落“字一定有它的含義。
預設2:這個“落”字可能說明了落花生的特點。
4.教師講解花生結果的奧秘。(一個“落”字,準確地概括了花生這種植物的生長特點。)
二、結合預習,學習生字、新詞。
結合預習,考查學生朗讀詞語和課文的情況。
三、整體感知,初讀課文
1.學生瀏覽課文,思考,課文圍繞落花生講了哪些內容?
2.學生交流各部分的小標題。
教師板書:種花生收花生嘗花生議花生
3.默讀課文,試著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學生交流:
預設:
有的學生概括為:這篇課文講了作者家后園有半畝空地,一家人開辟出來種花生,買種,翻地,播種,澆水,沒過幾個月居然收獲了。一家人過花生收獲節,我們邊吃花生邊議花生。父親借花生教育我們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有的學生概括為:這篇課文重點寫了過花生收獲節時一家人談論花生的好處,父親借花生教育我們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4.引導學生比較、討論,認識詳略得當。
通過交流,學生明確:雖然種花生、收花生花費了幾個月的時間,但是作者用寥寥數語就一筆帶過了,而是用了13個自然段來重點寫議花生這一部分。議花生這一部分是文章的主要內容、重點內容。
5.教師小結。重點部分寫得詳細具體,次要內容寫得簡略。這樣安排就叫做有詳有略,這樣安排有什么好處呢?相信同學們學完課文后,會有更深入的理解。
四、學習第一、二部分內容。
(一)學習第一部分:
1.指讀。
2.教師相機指導:“種”是個多音字。買種、播種的“種”都讀三聲。
生通過交流明確:播種“bōzhònɡ”是種植植物的全過程,包括買種啊,翻地啊,澆水啊,施肥啊,收割啊等等幾個環節,而播種“bōzhǒnɡ”僅僅是種花生的一個環節,即播撒種子,根據這段話的意思,聯系上下文,在這里應該讀“bōzhǒnɡ”。
3.思考:這一段先寫了什么?再寫什么?
4.說說種植花生的過程。
5.討論“居然”的意思,體會花生收獲后家人的驚喜之情。
當我們種花生的時候,就知道一定能收獲花生嗎?你從哪個詞看出來的?
學生聯系上下文,相互補充、交流,明確從以下三方面可以看出作者和他的家人沒有想到花生收獲了。
理由1:因為沒過幾個月,竟然收獲了。這個時間比他們想的短。
理由2:因為它本身是畝荒田,開辟出來種花生,收獲了。
理由3:這是他們姐弟幾個第一次種花生,竟然收獲了,意想不到。
6.大家試試看,用“居然”說個句子。
7.通過齊讀方式指導學生帶著收獲之后的驚喜來讀讀這段話。
(二)學習第二部分:
在第一自然的學習中,同學們已經收獲了新的知識。回到課文,同樣有收獲的,便是作者許地山和他的家人。當他們收獲了花生后,母親提議說要過一個——(收獲節。)今晚我們過一個收獲節,請你們的父親也來嘗嘗我們的新花生,好不好?)既然是過收獲節,我們的心情會是——(開心、高興!)好,哪我們就滿心歡喜地來讀讀第二自然段吧。
五、布置作業
1.熟讀課文。
2.練習生字詞。
板書設計
15.落花生
種花生收花生嘗花生議花生
【部編版五年級語文上冊落花生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部編版五年級語文上冊《落花生》教案范文04-09
部編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搭石》的教學設計12-21
部編版五年級上冊語文《落花生》教師教學反思范文(通用13篇)11-30
部編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搭石》教學設計模板(通用6篇)09-27
部編版五年級上冊語文父愛之舟教學反思12-07
部編版五年級語文上冊《珍珠鳥》教學反思06-08
部編版語文《風娃娃》教學設計(精選5篇)12-07
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上冊《橋》教學設計范文05-10
部編版一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六》教學設計03-25